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调压分流管在治疗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4例脑积水患者运用可调压分流管进行治疗及护理,并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住院7~16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2年,22例效果满意,2例于术后3个月~1年分流管梗阻行二次手术.结论:采用可调压分流装置可精确设置和术后无创调节,能个体化确定所需压力,充分发挥分流作用,避免分流过度、分流不足、分流管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例各种原因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评价此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优越性.结果 随访3~18月,23例患者脑积水均消失;CT检查见脑室均恢复正常,无分流过度或不足表现;并发症少.结论 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疗效确切,无创精确调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低颅压症状轻.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62-5663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交通性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所有患儿均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对照组应用固定压分流管治疗,研究组应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率。研究组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R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儿应用可调压分流管,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郑楠 《天津护理》2012,(5):352-353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症,其较理想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为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entriculo-peritoneal,V-P分流术),但由于以往它的压力不可调节,容易导致脑脊液的过度分流或分流不足等并发症的发生。可调压分流管能够根据术后影像学变化、病情变化调节颅内压力,避免了因分流过度或不足而再次手术。它  相似文献   

5.
交通性脑积水是以脑脊液分泌过多和吸收障碍为主的脑积水[1]。它是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的常见并发症[2]。大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缓解脑积水,解除脑受压症状。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是脑积水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是将腰段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分流至腹腔,即腰椎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采用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5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患者46例,根据不同病情采用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方案,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钻孔引流术,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ADL能力分级。结果:46例患者中痊愈36例(78.26%),轻残3例(6.52%),中残3例(6.52%),重残2例(4.35%),植物生存、死亡各1例(2.17%),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所有患者ADL能力分级1级36例(78.26%),2级4例(8.70%),3级、4级及5级分别为2例(4.35%)。结论:术前根据影像检查及临床症状对硬膜下血肿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外科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可倜压分流管置入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Data,收集可调压分流管与常规非可调压分流管置入比较治疗脑积水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非随机的同期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1992年1月至2012年1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个非随机的同期对照试验,共14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可调压分流管在总体有效率[RR=1.14,95%CI(1.03,1.27),P=0.01]、2年生存率[RR=1.25,95%CI(1.04,1.51),P=0.02]、二次手术换管率[RR=0.53,95%CI(0.39,0.73),P〈0.001]、总并发症发生率[RR=0.62,95%CI(0.51,O.76),P〈0.001]和分流过度或不足发生率[RR=0.42,95%CI(0.21,0.83),P=0.01]方面均优于常规非可调压分流管,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1年生存率[RR=1.04,95%C1(0.91,1.19),P=0.55]、术后感染率[RR=1.08,95%CI(0.73,1.60),P=0.71]和分流管相关并发症[RR=0.80,95%CI(0.56,1.21),P=0.20]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提示可调压分流管在增加分流有效率、减少分流并发症和延K患者远期生存率方面存在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还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能否作为分流手术首选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4-09我院神经外科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8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治疗情况,并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存状态。结果:血肿清除90%者31例,70%~90%者7例。术后3例(7.9%)患者死亡,其中有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对存活的35例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法评价:Ⅰ级3例(8.6%),Ⅱ级13例(37.1%),Ⅲ级14例(40.0%),Ⅳ级4例(11.4%),Ⅴ级1例(2.9%)。结论:采用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CH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术后患者恢复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Codman-Hakim可调压式分流管(CHPV)用于儿童脑积水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30例CHPV植入治疗儿童脑积水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手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分流管通畅,根据CT复查结果和患儿症状调整调压阀开放压力(OP),做好切口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脑积水症状改善27例(90%),无显著变化3例(10%)。术后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1例,分流管腹腔端梗阻1例,上调OP值3例,下调OP值8例。结论: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可提高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肿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行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的32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均在24 h内行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并血肿清除术,其中15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1周复查CTA均完全夹闭动脉瘤,1例术后出现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术后随访6个月,GOS预后分级5级5例(15.6%),4级12例(37.5%),3级12例(37.5%),2级2例(6.3%),1级1例(3.1%)。预后满意率为53.1%。结论急诊显微手术治疗血肿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在小儿脑积水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方法]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不同类型脑积水病例21例.依据患者脑积水病因、病程、年龄、影像学特点、术中测压结果等做为调压阀开放压力初始值的设定依据,术后根据CT复查结果和患者症状进行调整.[结果]术后调压1~6次,平均3.5次.脑积水症状改善18例(85.7%),无显著变化1例(4.8%).术后硬膜下积液1例(4.8%),分流管腹腔端梗阻1例(4.8%).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可减少分流过度或不足等并发症,特别适合小儿脑积水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2~3 d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率均在80%以上.随访6个月,ADL分级:Ⅱ级21例(32.81%),Ⅱ级24例(37.50%),Ⅲ级8例(12.50%),Ⅳ级2例(3.12%),Ⅴ级3例(4.69%),死亡6例(9.38%).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2~3 d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率均在80%以上.随访6个月,ADL分级:Ⅱ级21例(32.81%),Ⅱ级24例(37.50%),Ⅲ级8例(12.50%),Ⅳ级2例(3.12%),Ⅴ级3例(4.69%),死亡6例(9.38%).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需要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找出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对再次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的再手术原因包括:分流系统阻塞26例(其中脑室端阻塞12例,分流泵阻塞2例,腹腔端阻塞11例,三处均阻塞1例),感染5例(颅内感染4例,皮下感染1例).过度分流4例(其中硬膜下积液1例,硬膜下血肿1例,低颅压2例),腹腔分流管过短1例.经二次手术等治疗措施处理后总治愈31例,好转4例,死亡1例.结论:分流系统阻塞、感染、分流过度是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再手术的常见原因.术前脑脊液及腹部情况评估,分流装置的正确选择,严格无菌技术.正规操作是防止再次手术的关键,再次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分析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脑积水31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31例患者中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28例,侧脑室外引流2例,非手术治疗1例。术后按Salmon标准评定:3级(基本恢复正常)8例,2级(明显好转)13例,1级(轻度改变)4例,0级(无变化)2例,-2级(死亡)4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是脑外伤后可诊治的并发症之一,掌握其特征,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是改善创伤性脑积水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致痫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的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行手术切除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FCD患者29例,其中在全麻唤醒麻醉下手术12例,导航指引下手术5例,8例合并海马硬化者行前颞叶切除术。随访患者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术中病理检查显示FCD患者Ⅰa型2例,Ⅰb型3例,Ⅱa型11例,Ⅱb型13例。术后平均随访52个月,结果显示癫痫控制情况:Eagel分级Ⅰ级72.4%(21/29),EagelⅡ级20.7%(6/29),EagelⅢ级6.9%(2/29)。术后偏瘫3例,在3~6个月完全恢复2例,明显改善1例;轻度运动性失语1例,6周逐渐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磁共振检查是FCD术前诊断的有效手段。脑电监测下致痫性FCD的完全切除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出血伴脑积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24例脑室出血伴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I级8例,II级6例,III级5例,IV级5例。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出血伴急性脑积水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残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空军医院于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患者64例,观察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所选的64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分流管堵塞2例,发生颅内感染1例,术后腹痛5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侧脑室前角间径与同平面脑横径比值均比术前有所改善。结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对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效果确切,疗效较好,患者负担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微创锥颅引流救治高颅压危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证实的慢性硬膜下血肿41例、脑脓肿11例、急性硬膜下积液11例、创伤性颅内积气3例、梗阻性脑积水2例和囊性脑肿瘤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救治的69例全部脱险(100%),治愈66例(95.6%),随访6个月~1年,恢复良好。3例转专科治疗(4.3%)。结论:微创锥颅引流法所需器械简单、不需全麻、创伤小、操作快捷、经济、安全、效果立竿见影,为目前救治部分高颅压危象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9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锥颅或钻孔,置硬膜下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和自体血清闭管2小时后再引流,每日2~3次,反复多次。结果 89例出院时影像复查血肿完全消失83例,残留少量薄层血肿6例,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10月,无复发;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86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对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治疗,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