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同标本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变迁情况,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17~2019分离的1147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分泌物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明显低于痰、BAL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物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耐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可以用作经验用药。本院呼吸道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曲南的耐药率高,不应作为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可以将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作为首选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氨曲南外,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尤其是BALF来源尤为明显。结论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不同标本来源,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耐药性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现状,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方法将VITEK-2全自动鉴定仪鉴定出的10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体外耐药性监测及统计耐药率,同时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百分率。结果 10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22株,占20.8%。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与阴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相比较,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呈现的耐药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及产酶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近3年本院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6年至2008年我院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资料.结果 近3年来,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增幅排在前5位的抗菌药依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2006年,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70%抗菌药为阿米卡星:2007年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和环丙沙星;2008年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中介敏感比率呈上升趋势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3年来,中介敏感比率保持在10%以上的抗菌药物有关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吡肟.耐药率降幅前5位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3年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均低于20%抗菌药为阿米卡星;耐药率在20%~30%抗菌药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结论 近3年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逐年增加.2008年,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对铜绿假单胞菌存在较高敏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性。方法 对医院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35株,占总病原菌9.2%;主要标本来源是痰液,占77.6%。高发病区是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及环丙沙星1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小于10%。对亚胺培南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建议治疗选用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趋势.方法:分别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与浓度梯度法(E-test)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试和分析.结果: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敏感性均达80%以上.尤其是对不动杆菌属的敏感性达90%以上;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分别为69.1%、76.1%和63.1%,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的敏感性为58.7%.结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所致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创伤骨科专病中心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骨科患者临床分离标本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伤口感染为主,76.6%的临床标本为伤口分泌物;2012-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38.51,P<0.01);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25%,且美罗培南较低。结论 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上升,但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有所下降,说明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监测细菌耐药变化、严格执行消毒和感染隔离控制以及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等措施可以延缓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该院分离的109株铜绿假单胞菌科室和标本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大于50.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尚有很高的敏感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征、药敏试验结果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2010年发生的27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病例。结果 2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伴有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敏感,敏感率分别为65.5%、65.5%、61.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高,病死率高,早期正确的经验用药、合理用药及支持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及指导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方法收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临床分离出的33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分析,并用WHONET5.6软件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出的33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较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97%以上。同一患者多次检测出该菌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药敏结果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同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有一定的趋向性。结论加强铜绿假单胞菌连续性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以应对急性耐药的发生和医院感染扩散,同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256株非发酵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3):2587-258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用kirby-Bauer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56株非发酵菌中分离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51.6%,不动杆菌属占18.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0.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6.8%~70.0%,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不动杆菌属的耐药率和铜绿假单胞相似;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率为19.2%~84.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低,其他均存在较高耐药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主要的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高耐药率,应加强临床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224株5年耐药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2006~2010年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耐药谱变化,为指导临床控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用自编Excel软件从LIS数据库中采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24株。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板条,并用Excel透视图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及耐药分析,率的差异性比较用u检验。结果 5年来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标本778份,共分离检出致病菌57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24株,占总检出菌的39.2%。亚胺培南耐药株166例,占铜绿假单胞菌的74.1%。按亚胺培南敏感程度分组后,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亦明显高于非耐药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究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对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不同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来自不同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159株,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采用三维水解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检测多重耐药菌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结果 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通过三维实验检测,其中15株产MBL、13株产AmpC酶。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加入MC-207,110后约38%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MIC下降4个梯度。检测试验菌株,21株携带IMP基因,18株携带ampC基因;检测OprD2通道蛋白,159株中约有48%的菌株OprD2丢失。结论北京友谊医院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不是IMP、AmpC水解酶;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外排泵及外膜孔道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该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来源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1~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结果 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95株,其中从痰标本中分离121株(62.05%),分泌物中分离50株(25.64%);呼吸内科分离55株(28.21%),脑外科分离45株(23.08%).其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6.27%),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耐药率也较低,分别为11.28%、13.85%、19.4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必须加强耐药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大英县人民医院感染性标本中分离的15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21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5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液标本占60.5%,脓液及分泌物标本占17.2%,各种穿刺标本占12.1%。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亚胺培南最低,其他耐药率较低的还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而耐药率〉90.0%的有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加替沙星、复方新诺明。结论大英县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已相当严重,具有多药耐药性,须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阮荣华  段达荣  喻长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84-2484,2486
目的了解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对2010年1~12月,ICU送检的合格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与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及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痰及咽拭子325株(88.8%),分泌物31株(8.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5.3%、27.1%、32.4%、37.1%,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97.8%。结论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象严重,且多为耐药菌株;要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菌株增加。  相似文献   

16.
沈丽珍 《疾病监测》2008,23(3):188-189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特征、耐药性及其预防措施.对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间,浙江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2190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60株,革兰阳性菌88株(9.2%),革兰阴性菌746株(77.7%),真菌126(13.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96株(30.8%);头孢派酾舒巴坦仍保持最高抗菌活性,亚胺培南和特治星的耐药率有大幅度上升.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现象严重,应注重耐药性监测,控制预防性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实验室证据。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分离的来自不同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159株。测定单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联合用药的MIC,计算部分抑菌指数(FIC),判断药物组合的效应。结果 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单药MIC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10推荐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低,呈现多重耐药表型。不同药物组合对于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也有很大差异。全部菌株在亚胺培南单药耐药的情况下,亚胺培南+妥布霉素表现出53.3%的相加作用,美罗培南+妥布霉素的相加作用与此类似,接近50%。结论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通常情况下也会对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等产生多重耐药性。对于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甙类体外实验表现出较高比率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西安地区四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151株,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携带情况。结果151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 ICU (37.1%)、神经内科 ICU (27.1%)及烧伤科(19.9%);所检菌株对多黏菌素 B 敏感,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94株携带 VIM 基因,32株携带IMP 基因,5株携带 SPM 基因,3株携带 SIM 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其原因可能与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表达有关,耐药基因以 VIM、IMP 为主,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何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46-2847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类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0株铜绿假单胞菌,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类型。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其中最常用的亚胺培南耐药率达96%,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TEM(40%)、OXA-2群(5%)、OXA-10群(5%)、CARB(30%)4种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质粒型AmpC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2均为缺失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其原因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5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占70.7%,其次是分泌物和血液,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多黏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其次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7.6%、22.7%和28.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呼吸道,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及泛耐药株不断出现,临床应加强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控,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内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