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特点。方法对6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儿显示心电图单项或多项异常,其中ST-T段改变36例;62例有心肌酶单项或多项异常增高,不同阶段内患儿心肌酶异常有显著差异;仅48例临床上表现出胸闷、气短、心悸、脸色苍白等单一或多项症状。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并不鲜见,及时检测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与临床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确诊的66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进行回顾性总结,结合胸片、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给予阿齐霉素和辅以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发生率23.4%(66/282)。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87:1,以男孩居多。年龄愈小,病情愈重。临床除表现剧烈、顽固咳嗽、发热、喉痛、喘憋等呼吸道特征外,心肌损害以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居多。住院过程中经胸片、心电图、心肌酶谱复查证实61例痊愈,5例病情好转。结论早期确诊,及时有效应用阿奇霉素和营养心肌等药物干预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并发心肌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MP肺炎并心肌损害60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心动过速、早搏等症状、体征者,血清心肌酶谱增高,心电图有部分改变,但无明显心律失常。结论:MP肺炎部分可引起心肌损害,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临床医师要认真检查,以早期进行护心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61例明确诊断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X线表现以及阿奇霉素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年长儿多见,临床表现多样,易合并心肌损害、肝脏损害,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结论:根据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支原体肺炎明确诊断不难,阿奇霉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心肌炎、心肌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06-10/2008-10收治的45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心肌损害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心肌损害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较多。发病年龄以3~7岁最多。临床表现多于呼吸道症状出现后7~14 d出现心悸、胸闷、心音低钝、心律不齐等。结论:早诊断,早期综合治疗,疗程短,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对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疑似心肌损害患儿采用快速免疫层析法行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CTnI早期检出率,敏感性高于CK-MB。结论:MP感染疑似心肌损害患儿CTnI检出率较CK-MB高,提示CTnI对于肺炎MP感染致心肌损害能早期诊断,从而早治疗,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合并肺外并发症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合并消化系统、。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肺外损害,少见皮肤损害、反复发作哮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有效,有严重并发症者可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多侵犯肺部,常并发全身其他系统脏器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可避免漏诊、误诊,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8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的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憋,其中有16例患者出现了口唇紫绀以及气促的情况。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具有病情变化快、情况严重等特点,当患者出现早期肺炎症状时就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因此在临床中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就必须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现状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本院儿科病房确诊支原体肺炎的136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儿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特征。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男女无明显差异;5岁以下儿童占70.6%。症状表现方面:咳嗽为主要症状(94.1%),其次是发热(74.3%)、喘息(41%),以年幼儿为主;合并肺外感染占58.8%,其中消化道损害37.5%,心肌损害11.0%,皮疹8.1%,血小板减少症2.2%。结论:小于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以咳嗽、发热、喘息为主要表现,年幼儿更易出现喘息,肺外症状仍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年幼儿居多,其他系统损害发生年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并发症1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典型特征。方法:通过13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并结合相关实验室及放射科检查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可早期出现消化、心血管、泌尿、血液、皮肤、神经系统等脏器损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系统损害,且肺外表现无特异性,如临床上因其他感染不能解释的,需进行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常表现出肺部阳性体征少,临床症状重,胸部x线片异常检出率高等特点。本组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茵药物,一期治愈率为90%,对一些难治性病例酌情加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肺炎支原体所致的免疫炎性反应,30例患儿的症状均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应重视胸部影像学检查,对难治性病例可考虑适当的糖皮质激素干预。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原体肺炎100例合并心肌损害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合并心肌损害的特征。方法采用日本明胶颗粒法测定小儿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IgG及心肌酶、心电图、X线摄片。结果确诊为支原体肺炎100例,并发心肌损害30例,主要有发热、咳嗽、心悸、胸闷,临床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肺门阴影增大,间质浸润,支气管肺炎及时段实变,心电图及心肌酶异常,红霉素为首选药物,病情较重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症状多,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并发心肌损害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异常认为肺炎以原体慢慢性感染及感染后免疫反应参与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方法,力争早确诊与合理治疗。方法对1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同期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46.0%。除呼吸系统症状外,尚可出现肺外表现,占31.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婴幼儿发病率高,有多样性临床表现,尤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被误诊误治,早期进行特异性抗体及胸片x线检查可减少误诊、漏诊。所有病例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程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432-1432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鉴别诊断的特点,提高其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涟源市人民医院2008-01-2010-08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7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评价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特征。结果 79例患者中经病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为76例,3例误诊,其中2例为病毒性肺炎、1例为军团菌肺炎。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良好,无后遗症发生。结论了解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其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患儿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未并发消化系统损害患儿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急性肝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及肝脾肿大等,其中恶心呕吐最为常见,占31.03%,而肝脾肿大较少见,占3.45%;两组患儿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时间及抗生素应用起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存在发热、发热时间>7d及抗生素的应用起始时间>病程的第5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与发热、发热时间>7d、抗生素应用起始时间>病程第5d呈正相关(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以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因易与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混淆,应加强消化系统监测,及时检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热、发热时间超过7d及抗生素的应用起始时间>病程的第5d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独立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80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800例中,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MP-IgM)检测阳性420例,阳性率23.33%;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学龄前儿童高;一年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以冬春季阳性率较高;肺炎患儿MP-IgM检测阳性率高于支气管炎感染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是本病的突出症状(大多数为干咳或刺激性咳嗽),且大部分有发热,早期肺部缺乏特异性体征,胸部X线改变不典型。结论应高度重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且MP-IgM检测可作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早期诊断,阿齐霉素治疗420例肺炎支原体阳性病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占肺炎患儿的13.9%~30%,5岁以上儿童可大于50%,且肺外并发症较多,有些甚至仅以肺外症状表现。2003-01~2007-01在我科住院的血MP—IgM阳性的患儿208例,其中以肺外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患儿12例,占总发病数的5.7%。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22-1924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2013年3月~2016年3月,选择本院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期普通肺炎患儿1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支气管肺炎发病率最高,支气管炎次之,多表现为高热,发热持续1~7d,阵法性连声咳嗽,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X线检查多见小斑点状模糊影;观察组患儿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居住环境、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秋冬发生,多为阵法性连声咳,高热,有流行接触史,对存在上述症状的患儿应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童分院2009-01- 2011-01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2例随机分为2组,使用阿奇霉素针实验组和使用红霉素针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用药后5~7 d症状明显改善,两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组.两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疗效,患儿对其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临床表现。方法:对近几年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370例患儿进行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370例小儿MP肺炎中有肺外症状的为78例、占21.1%,肺炎支原体可引起肺外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78例患儿的肺外症状常累及多个系统,如消化、血液、心血管、皮肤粘膜、肌肉关节等。结论;对不典型病例合并肺外表现或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以其他感染不能完全解释,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药物治疗无效者,应想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及早做相应检查,以免延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症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