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2007-05/2008-05共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24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70岁以上5例,心房颤动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5-05-2009-12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对82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结果 1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5例发生囊袋血肿,1例电极脱位,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运用前瞻性思维从术前展开一系列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方法: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对我科55例患者做好各项护理.结果:55例患者都顺利接受手术,术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通过系统的护理,对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得到及时帮助.  相似文献   

4.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687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质量及服务水平,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687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实施术前相关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等。结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从精神上、身体上、心理上得到最佳恢复。结论:通过加强对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观察,采取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质量,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2006年我科共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5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2例,女64例,年龄43~70(56.5±4)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1.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局麻状态下行右锁骨下穿刺,在导管室X线监控下,经右锁骨下静脉,插入电极导管,电极到位后常规描记心内膜电图,用起搏分析仪测试右室或右房电极阈值、阻抗、起搏感知等起搏相关参数,结果调试满意后,由手术医师行右锁骨下皮肤切开3~5 cm,常规滴入庆大霉素8万U预防感染,纱布压迫囊袋15 m in左右,埋植起搏器于右锁骨下囊…  相似文献   

6.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351-6351
我科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病窦综合征等症的患者,配以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药物治疗只对小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有效,严重的心动过缓需靠起搏器维持心脏搏动。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近30年来,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抢救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2000—2006年成功进行4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使48例有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8—03/2007—09共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51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5例,女66例,年龄41~84岁。心律失常类型:病窦综合征69例,其中合并慢快综合征18例;房室传导阻滞(AVB)82例,其中Ⅱ度AVB10例,高度AVB18例,Ⅲ度AVB54例。本组均伴随有心悸、乏力、头晕、黑蒙或晕厥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5例,其中起搏器囊袋血肿16例,电极移位4例,囊袋破溃2例,电极导线断裂2例。结论: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重视随访,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积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86例不同模式起搏器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86例不同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能有效改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即只要掌握好起搏器植入指征,有条件者对所有需起搏治疗的患者均予以选择最佳起搏模式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起搏器植入患者192例,总结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气胸1例;电极脱位1例,囊袋血肿3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所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护理及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囊袋血肿,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护理工作,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房室(AV)间期自动搜索功能(Search AV)打开与固定长AV间期起搏,对右心室起搏比例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间歇性Ⅱ度或Ⅲ度AV传导阻滞患者,均安装双腔起搏器。程控首先关闭Search AV功能,固定长AV间期(起搏房室间期220ms,感知房室间期200ms)起搏3个月,后程控打开Search AV 3个月,自身对照,比较其心房起搏比例、心室起搏比例及高频心房事件次数。再根据患者是否1:1房室传导分为2个亚组,自身对照分别比较其心房起搏比例、心室起搏比例及高频心房时间次数。结果58倒患者完成随访,固定长AV间期起搏时比Search AV(+)自动搜索功能打开时的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都高,分别为(70.5±12.4)%vs(22.4±8.3)%,(86±16)次VS(31±11)次(P=0.007,P=0.006);而心房起搏比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1房室传导组(33例)及非1:1房室传导组(25例)两亚组比较中,均得出相同结果。结论Search AV功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减少高频心房事件。  相似文献   

14.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院心内科2005-01~2006—12共植入永久起搏器35例,经严密观察和护理,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54~78(平均67.9)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  相似文献   

15.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5例的监护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科从2005—05/200806共安装了永久心脏起搏器15例,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58~83岁。术前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确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3例,Ⅱ度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胸闷、乏力等症状,并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择日在放射监护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相似文献   

16.
高龄患者27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龄老年患者27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75~93岁,其中85岁以上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噩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QT间期延长5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  相似文献   

17.
马伟  王凤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70-5070
目的探讨起搏器电池耗竭的心电图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临床证实起搏器电池耗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10例;起搏功能异常6例;间歇性感知及起搏功能均异常9例;双腔起搏器起搏方式改变5例;起搏频率奔放2例;起搏频率减慢或起搏频率不均13例。结论起搏器电池耗竭可有多种心电图表现,但必须结合临床,一定要除外起搏系统的机械故障及起搏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类似的心电图改变,对于证实起搏器电池耗竭的患者要及时更换起搏器,特别是对起搏器高度依赖的患者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 DVT)的预测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查阅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425例患者的住院病历,共发生DVT 32例,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指数、吸烟史、术后制动时间、DVT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房颤、房扑病史为心脏起搏器术后发生 DVT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8.43,5.30,11.86,5.09,17.66,22.36,4.69,12.78,32.5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3.463)、肥胖(OR=3.584)、吸烟史(OR=2.785)、术后制动时间(OR=4.844)、DVT病史(OR=7.605)、各种基础疾病( OR=4.052)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DVT 的影响因素( P均<0.05)。结论应针对预测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科2006—10/2008—10共安置永久起搏器156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5例,女31例,年龄37~76岁。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1例,双支传导阻滞中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上分支阻滞,  相似文献   

20.
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的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梅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16-16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