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讨论借助喉镜及导丝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借助喉镜及导丝为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对照组为一般留置胃管,将置管成功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也为医护人员减少很多时间.结论 借助喉镜及导丝为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可明显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后胃管留置困难的原因,探讨有效的置管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后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胃肠营养管导丝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对2组置管平均时间及置管一次性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置管平均时间为(2.5±0.6)min,对照组为(5.3±1.2)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100%(30/30),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43%(1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置导丝引导法置胃管成功率高,是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汝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24-4924
目的提高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对15例胃管置管失败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提高了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应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插管解释工作及采取合适的方法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及操作技术经验为成功插管做好准备,才能提高胃管留置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垂直置管法在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永梅  蒋小剑 《当代护士》2005,(8):35-35,38
目的了解在机械通气状态下应用垂直置管法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ICU 1~3年时间58例机械通气状态下留置胃管的病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B组采用垂直置管法留置胃管,记录置管时间、患者反应(烦躁、恶心、呕吐)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2组患者插管成功时间、患者反应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垂直置管法为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是较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项基本技能操作,但是临床却一直存在留置胃管困难、置管失败的现象,操作的要领是当胃管通过咽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当患者吞咽时将胃管迅速推进。由于患者不能配合,往往引起误插、呛咳,导致插管失败。因此,我科对传统置管方法进行改良,插管前在胃管中注入石蜡油,提高了胃管插管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ICU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命支持的重症加强治疗单元。为了保证营养、药物、水分的供给,以及胃肠减压的需要,ICU危重患者经常需要留置鼻胃管。置入胃管是护士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通常需要患者很好的配合才能获得成功,然而入住ICU的患者因病情危重,特别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伴意识障碍,插胃管按传统常规方法操作,常常因为置入困难而导致插管失败。  相似文献   

7.
ICU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命支持的重症加强治疗单元.为了保证营养、药物、水分的供给,以及胃肠减压的需要,ICU危重患者经常需要留置鼻胃管.置入胃管是护士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通常需要患者很好的配合才能获得成功,然而人住ICU的患者因病情危重,特别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伴意识障碍,插胃管按传统常规方法操作~([1]),常常因为置入困难而导致插管失败.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ICU收到22例机械通气伴意识障碍应用多种方法置入胃管失败的患者,后采用麻醉咽喉镜明视下配合复尔凯导丝导入、卵圆钳辅助方法置入胃管均一次插管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插胃管在危重患者中的置管方法及护理配合,以解决患者胃肠道营养及胃液引流问题。50例按常规护理操作方法反复多次插胃管不成功的患者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结合临床护理操作而留置胃管。其中90%一次插管取得成功;10%经2次插管取得成功。解决了胃液引流及胃肠道营养问题,保证了有效的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9.
<正>重症监护病房多数病人因病情以及治疗需要,常常需要气管插管,不能经口进食,为保证营养供给、保护胃黏膜,常需行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1],同时为防止误吸,往往需要留置胃管。采用常规方法置胃管失败率很高[2]。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们对ICU70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可视喉镜直视引导下胃管置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置入法对ICU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5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法;改良组采用抬高患者床头30°,头偏向一侧留置胃管法(颈椎损伤患者除外)。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以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改良组置入胃管方法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血压、心率值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新的置管方法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并且操作方便,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05例ICU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常规置管组,B组气囊放气,C组牵拉气管,比较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P0.01)。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同时置入胃管的方法,安全可靠、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探讨2种留置胃管方法应用于神志清醒但吞咽困难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5月在本科住院需经插胃管治疗的神志清醒且吞咽困难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插胃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插胃管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置管时间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置管方法能有效减少插管过程中的不适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置管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鼻胃管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留置鼻胃肠营养管鼻饲的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鼻胃管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良式插鼻胃管方法,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程度及操作时间。结果研究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0%与60%)、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5.0%与15.0%)、操作时间≤1 min的比例高于对照组(80.0%与30.0%)(均P〈0.05)。结论改良式插鼻胃管法能提高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支持、给药、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等,但插胃管时常屡遭失败,有时反复重插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喉头水肿而窒息。本院干部病房在2009—01—2010—04共给患者置管88例,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良置胃管方法,提高了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反复插管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营养支持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的基础。已有充分的临床证据证实EN支持效果优于PN,并发症少,且费用低。重症监护室(ICU)内,常因胃肠营养、胃肠减压而需要留置胃管,而危重昏迷患者及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吞咽功能丧失,不能配合留置胃管,部分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常出现置管困难。针对置管困难,我们采用钢丝引导法留置胃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ICU气管插管患者置入胃管困难的原因,为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方法失败的29例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4例盘在口腔,12例打折盘曲在气管和食管始起处,3例因不敢确认在胃内而拔出。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收集并制定"不同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及"置管成功判断评价标准",形成工作指引,规范培训,提高护士操作技巧。予患者有效镇静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32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改良式留置胃管法的临床护理经验,认为操作时患者采取头侧位拉舌法,配合镇静剂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本组31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1例患者胃管盘入口中。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9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氧氯普胺在危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留置胃管的危重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留置胃管前使用甲氧氯普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管。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6%,40.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7,7.94;P〈0.05);两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胃管中应用甲氧氯普胺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应用造影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需留置胃管的昏迷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插管及胃管内置造影导丝引导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影导丝引导留置胃管可提高昏迷患者胃管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危重、昏迷病人采取鼻饲法对维持其营养、延长生命、配合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昏迷病人由于吞咽及咳嗽反射均消失,不能合作,按常规方法置人胃管难以成功,而反复插管可致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我们经过不断学习,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针对不同情况的病人采取不同方法置管,显著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现就昏迷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