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入肝血流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入肝血管(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探讨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35例正常健康人和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人肝血管的血流参数,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肝硬化分级关系.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下降,充血指数增高,肝动脉血流阻力增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内径无显著差异(P>0.05),Child C级门静脉血流量显著减少,Child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的充血指数有关.结论测定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判断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罗琳  谭雅玲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3):263-263,28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钠代谢的变化及其预后.方法 对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血钠检测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并进行分组对照.结果 56例患者中发生低钠血症43例,发生率76.8%.根据血钠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轻度降低、中度降低、重度降低四组,各组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布和预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低钠血症.血钠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硬变腹水患者肝功能代偿状况,特别是严重而持久的低钠血症多提示肝功能代偿不全或趋向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胆囊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n=33)、B级组(n=31)和C级组(n=32),另选取3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均行超声检查。对比不同时间肝功能分级与胆囊壁厚度、胆囊前后径相关性,分析肝功能分级与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指标、腹水、脾大及门静脉主干内径的相关性。结果空腹胆囊壁厚度及餐后1.0 h和2.0 h胆囊壁厚度增加量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空腹胆囊前后径及餐后1.0 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关系(P0.05),餐后2.0 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与肝功能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腹水、脾大及门静脉主干内径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白蛋白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有效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与胆囊壁厚度和前后径变化的相关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症状为肝功能失调及门脉高压征。Child分级是评判肝功能状态的指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本文旨在研究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门、脾静脉内径与Child分级的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56例均为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收住本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失代偿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 ,且经胃镜检查证实。其中男 4 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4 9.5( 2 8~ 74 )岁 ;肝炎后肝硬化 33例 ;酒精性肝硬化 17例 ,肝硬化并肝癌 6例。1.2 肝硬化Child分级标准 按白蛋白、血清胆红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血钙浓度,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血钙浓度的关系.方法:对180例肝硬化患者先进行child-pugh分级,并以5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同时检测血钙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低钙血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而逐级下降.结论:肝硬化患者血钙测定可作为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且有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钠代谢的变化及其预后。方法对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血钠检测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并进行分组对照。结果56例患者中发生低钠血症43例,发生率76.8%。根据血钠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轻度降低、中度降低、重度降低四组,各组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布和预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低钠血症。血钠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硬变腹水患者肝功能代偿状况.特别是严重而持久的低钠血症多提示肝功能代偿不全或趋向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分析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及24例正常人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门脉高压组门静脉(PV)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明显减慢、血流量参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内径(D)、血流速度(V)、血流量参数(Q)也有类似改变。A、B、C三级肝硬化的PV内径,按A、B、C顺序显示门静脉宽度逐渐增宽,C级的Dpv较A、B级均有显著性增宽(P<0.05),A、B级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B级较A级也有增宽趋势,按A、B、C顺序显示 门静脉血流速度逐渐降低,且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C级的Qpv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门静脉高压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浆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6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结果 各组血浆LBP水平为Child-Pugh C>Child-Pugh B>Child-Pugh A,在肝功能不同的患者之间Child- Pugh C级患者的检测结果显著于Child-PughA级和Child-PughB级患者(P<0.01).结论 血浆LBP水平是反映肝硬化程度的一个有效指标,升高的血浆LBP水平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肝硬化患者和25例健康人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及血清ChE活性,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的ChE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A级ChE活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次降低。结论:血清ChE活性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女性患者的门静脉主干远肝端内径与近肝端内径的扩张程度及其比值和价值。方法:女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38例,测量其门静脉主干的近肝端内径与远肝端内径,并计算出远肝端/近肝端比值。设正常女性组和男性门脉高压组作为对照。结果:女性门脉高压时,门静脉主干的远肝端和近肝端均扩张,其远肝端的扩张程度大于近肝端内径,但较男性门脉高压组的门静脉扩张程度低,结论:门静脉远端内径≥1.3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下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以及内镜下特征,为诊治该类疾病提供一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并对其并发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进行分析。结果: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发生率54.2%。随着肝硬化门脉高压病程的延长,其门脉高压性结肠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下消化道出血的机会也明显增加;而门脉高压性结肠病的发生与肝功能分级无关。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出现门脉高压性结肠病。门脉高压性结肠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2.
陈诗焕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965-1967
【目的】探讨腹水病程长短、肝功能分级与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SBP)的内在联系。【方法】12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肝功能分级与病程长短分别分3组,分析腹水病程与肝功能之间,腹水病程与SBP,肝功能分级与SBP之间的关系。【结果】腹水病程〉6个月组肝功能C级病例明显高于其他组;肝功能A、B、C级患SBP的患病率分别为11.11%、53.85%、83.33%;腹水病程从短到长3组患病率分别为25.00%、56.16%、84.00%;肝功能C级患SBP时无症状、体征分别比B级高96.01%、263.89%。4种状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水病程、肝功能损害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的两个高危因素。腹水病程越长,则肝功能越差,发生SBP的比例越高,发生SBP后症状、体征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浆胰高血糖素(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62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组,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GG.结果 各组血浆GG水平为Child-Pugh C>Child-Pugh B>Child-Pugh A,在肝功能不同的患者之间Child-Pugh C级患者的检测结果显著于Child-Pugh A级和Child-Pugh B级患者(P<0.01).结论 血浆GG水平是反映肝硬化程度的一个有效指标,并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a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胆石症纽35例.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个亚组,正常对照组20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系血管,测量门静脉最大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随肝功能分级而逐渐降低,组间和组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门静脉内径组间存在差异(P〈0.05),组内无显著性差异;除脐静脉重开外,其余门脉系血管内径增粗在Child-Pugh分级B、C二级存在较大重叠。结论彩色多普勒有助于全面评估门静脉压力和门脉侧支开放及代偿情况,为筛选LC手术病人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廖翔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11):1646-1648
目的 探讨基于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表达水平及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20例,结合相关标准根据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采集空腹静脉血计算SAAG值,并比较两组肝功能分级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肝硬化患者SAAG值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肝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出血组血清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腹水白蛋白水平低于非出血组(P<0.05);APTT、PT、SAAG及校正SAAG水平高于非出血组(P<0.05);出血组肝功能分级A级病例数低于非出血组(P<0.05);肝功能B级及C级病例数多于非出血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肝硬化患者SAAG水平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SAAG水平在肝硬化患者表达异常,且与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肝功能分级存在强相关性,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一定的预测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胃镜下表现与肝脏疾病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患者胃镜下的表现,分析各种镜下表现与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为判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程度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82例肝硬化患者常规进行胃镜检查,记录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并对以上患者进行肝功能Chid-pugh分级,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及门、脾静脉内径与胃镜下表现的关系.结果: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增加,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P<0.01);溃疡的发生率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无相关性(P>0.05);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的发生率及溃疡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O.01);却感染与PHG的发生无相关性(P>O.05);溃疡的发生率在Hp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门、脾静脉内径与食管静脉曲张和PHG程度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采用TIPS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78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建立有效分流通道,2例失败,1例腹腔出血死亡,1例门脉破损,外科行门脉修补.分流前、后门脉主干压,门腔静脉压力梯度,门、脾静脉内径,门脉主干血流速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IPS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十分重要,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宏斌 《临床医学》2005,25(6):27-29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心脏功能变化及肝功能损害程度,病程、门静脉压力及腹水量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肝硬化病例40例(研究组),慢性肝病病例40例(对照组),进行肝功能、腹部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检查。结果肝硬化患者E/A值较慢性肝炎患者降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A级和ChildB级肝硬化患者E/A值差异无著性(P>0.05),ChildC级肝硬化患者E/A值与ChildA级和ChildB级肝硬化患者E/A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病程10年以上肝硬化患者E/A值与病程10年以内肝硬化患者E/A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门静脉压力40cmH2O以上肝硬化患者E/A值与门静脉压力40cmH2O以下肝硬化患者E/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腹水、少量腹水、大量腹水的肝硬化患者E/A值着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心脏功能减低,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病程、门静脉压力有关,与腹水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异搏定对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搏定可降低全身动脉压力,一些学者认为其对肝炎后性肝硬化有显著的降门静脉压作用。为此,我们给予15名患者口服异搏定,并监测其服药前后门脉血流的变化,以评价异搏定对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治疗价值。1 对象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35~76岁,平均523岁;HBsAg(-)14例,1例不明原因,诊断依靠临床、生化及影像检查,全部患者经纤维内镜证实有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B超证实有程度不等的脾肿大;7例患者有中量以下腹水,5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3例(观察组),同时选取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160.31±21.06)μg/L和(17.32±1.6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augh C级患者PGⅠ和PGⅡ分别为(201.16±32.11)μg/L和(30.21±2.32)μg/L,明显高于A级和B级患者(P<0.05);门静脉主干内径>13 mm患者PGⅠ和PGⅡ分别为(184.22±27.06)μg/L和(21.06±1.42)μg/L,明显高于≤13 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升高,与肝功能分级以及肝脏门静脉主干内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