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真空采血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需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进行股静脉采血;对照组应用注射器和试管进行股静脉采血,比较2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疼痛程度、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真空采血应用于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幼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4月以来门诊采血的1岁以上的幼儿共126例次,按照门诊号的不同设单号为实验组,共66例次;双号为对照组,共60例次。实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刺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观察比较2组护士操作时间、采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的采血时间、采血量合格率、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幼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幼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与副作用。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采血,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损伤程度、操作时间。结果采血成功率观察组96%,对照组88%;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6%,对照组20%;平均采血时间观察组4.1±1.04min,对照组6.4±1.41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高、损伤程度轻、操作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最佳穿刺方法.[方法]将210例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采血针法采血,对照组用注射器法采血,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溶(凝)血率、组织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针接负压管沿腹股沟斜角穿刺法操作简单、对组织器官损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许艳萍  林丽妮 《全科护理》2011,(20):1805-180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最佳穿刺方法。[方法]将210例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采血针法采血,对照组用注射器法采血,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溶(凝)血率、组织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针接负压管沿腹股沟斜角穿刺法操作简单、对组织器官损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与副作用的差异。方法将10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桡动脉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采血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股静脉采血比较,桡动脉采血可显著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缩短采血时间(P〈0.05,P〈0.01)。结论对新生儿行桡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损伤程度,缩短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7.
两种不同采血方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4~10月,我们将120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桡动脉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穿刺采血,并对这两种采血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损伤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8年4~10月,我们将120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桡动脉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穿刺采血,并对这两种采血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损伤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将160例新生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桡动脉采血组和股静脉采血组,各80例,并对两组采血的成功率,穿刺采血时血肿的发生率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采血组采血的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率低,采血时间短。结论对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减轻损伤程度,缩短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01-2010-12住院新生儿210例,行桡动脉采血与身体其他部位采血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采血在穿刺成功率、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上均优于身体其他部位。结论桡动脉采血应用于新生儿是切实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股静脉采血方法进行采血;实验组采取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比较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局部血肿、瘀斑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局部血肿、瘀斑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新生儿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新生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曹红梅 《全科护理》2012,10(22):2045-2046
[目的]探讨目测定位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股静脉采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摸股动脉搏动定位法,实验组采用目测定位法。比较患儿两组采血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测定位法能准确定位,能缩短采血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真空采血器与注射器采血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真空负压采血器与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效果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7年12月健康体检人员1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实验组用真空负压采血器采血。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每例采血所需时间(s),标本合格率,操作台及操作者被污染现象,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每例采血所需时间,标本合格率,操作台及操作者被污染现象,疼痛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真空负压采血器采血安全、简单、快捷、准确、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负压真空采血法对传染病婴幼儿进行股静脉穿刺,与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比较。方法:将不同年龄段的传染病婴幼儿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刺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观察两组采血量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的采血量合格率、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真空采血法的采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血液污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桡动脉替代股静脉采血的方法。方法:对180例需采血小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实验组9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观察两组采血成功率和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结果:采血成功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血拔针后按压针眼处3—5min,对照组25例出现皮肤青紫瘀斑,实验组5例出现皮肤青紫瘀斑,两组均未出现局部血肿;两组止血效果及采血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采血,小儿易配合,所需时间短,有利于穿刺部位止血,防止出现皮肤青紫瘀斑和局部血肿。  相似文献   

16.
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在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边维娜 《当代护士》2008,(12):69-69
目的 探讨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30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实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穿刺采血,比较2组采血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67%,标本合格率99.3%,血肿发生率1.33%,平均采血时间21s,均优于对照组指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穿刺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采样合格率高,用时少,血肿发生率低并且操作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真空管采血和股静脉采血2种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进针方式,进行婴幼儿静脉采血效果的比较。方法:385例静脉采血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管进行大隐静脉采血)和对照组(采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直接垂直进针,行股静脉采血),观察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以及局部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和平均采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出现局部瘀血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行大隐静脉采血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操作方便、节省时间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更好的进针方法。方法:将入院治疗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股静脉穿刺采血使用斜刺的进针法,即根据患儿的胖瘦采取不同的进针角度(20°~4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垂直穿刺的进针方法采血。结果:实验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局部血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使用斜刺的进针方法能提高穿刺采血的成功率,降低局部血肿发生率,提高护理技术操作的质量,减少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负压穿刺法在高难度头皮和四肢静脉真空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0例14岁以下高难度真空采血的患儿按抽血的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观察组行负压穿刺静脉真空采血,对照组行传统静脉真空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时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后局部肿胀﹑淤血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20%,对照组84.6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采血后局部肿胀﹑淤血发生率0.40%,对照组1.20%,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穿刺法在高难度头皮和四肢静脉真空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真空采血。  相似文献   

20.
陈佑碧 《护理学报》2009,16(6):62-63
目的 探讨负压进针穿刺法在无止血带静脉采血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100人次批量体检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士选择上肢静脉粗直、明显的体检者采用无止血带常规静脉穿刺法采血,观察组护士选择上肢静脉粗直、明显的体检者采用无止血带负压进针穿刺法进行静脉采血.比较两组无止血带静脉采血的使用率和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无止血带静脉采血操作的使用率高于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止血带静脉采血操作中,使用负压进针穿刺法,明显提高护士无止血带静脉采血的信心,增加此操作技能的使用率和一次采血成功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患者局部不适,降低静脉采血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