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乔淑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76-387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175例、病毒感染组92例、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WBC),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异常率和WBC异常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治疗前检测对照组和感染组儿童的CRP和WBC,并进行比较。细菌感染组在抗生素治疗48h后检测CRP和WBC,比较治疗前后结果。结果治疗前病毒感染组的CRP和WB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CRP和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WBC和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可作为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指标,CRP联合WBC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儿285例,病毒感染患儿140例)及9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常规和CRP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CRP为(40.1±3.2)mg/L,WBC为(16.1±0.6)×10~9/L;病毒感染组CRP为(4.5±1.1)mg/L,WBC为(5.6±0.3)×10~9/L;健康对照组CRP为(3.6±1.3)mg/L,WBC为(6.6+0.4)×10~9/L。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CRP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 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130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患儿782例纳入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523例纳入病毒感染组,同期483例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 CRP 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 WBC 数量。结果细菌感染组 CRP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血清 CRP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细菌感染组 WBC 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 WBC 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联合检测 CRP 及 WBC 计数对小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鉴别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0例检出病原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细菌感染组95例、病毒感染组94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166例、混合感染组55例,并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中WBC、CRP、PCT的检测结果。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检出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MP感染组(40.5%)、细菌感染组(23.2%)、病毒感染组(22.9%)、混合感染组(13.4%),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的WBC、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MP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联合细菌培养、病原学检测和血WBC、CRP、PCT检测,综合考虑检测指标,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动态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58例,非细菌感染组37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PCT、CRP、WBC水平。细菌感染组分别于使用抗菌药物前,使用抗菌药物1、3、7d,停用抗菌药物后检测PCT、CRP及WBC。结果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CRP及WBC与非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治疗1、3d后PCT、CRP及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各项指标联合及单独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联合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可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入住该院急诊的发热患者123例,检测WBC、CRP和PCT水平,并同时行病因学检查,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行ROC曲线分析,评价WBC、CRP和PCT在急诊发热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CR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时,PCT的特异度最高,联用PCT、CRP、WBC三者检测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最高,但是和联用PCT、CRP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感染发热的患者,WBC、CRP和PCT水平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PCT特异性优于CRP和WBC,CRP敏感度优于PCT,联合检测对指导治疗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150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和69例术后患儿检测外周血WBC、N和CRP,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细菌感染组外周血CRP为(19.58±0.44)mg/L,与非细菌感染组CRP为(7.17±0.22)mg/L和术后CRP为(6.76±0.19)mg/L比较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菌感染组中,CRP水平增高且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患者64例,阳性率为18%;而WBC和N结果分别为57例(16%)和54例(15%);联合检测CRP和N水平增高且细菌阳性结果患者111例,阳性率为31%;联合检测CRP和WBC结果为98例(27%);联合检测WBC、N和CRP结果为150例(52%).结论 联合检测WBC、N、CRP可以为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闻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95-249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及血细胞分析仪对1 239例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CRP及WBC的检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急性呼吸系统病原体感染时,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血清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WB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P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时,CRP水平明显升高而病毒感染时的CRP水平接近正常;当MP感染时,CRP水平略有升高,其升高程度虽不如细菌感染,但明显高于病毒感染时的CRP水平。因此,CRP定量检测可用于鉴别诊断细菌、MP、病毒感染。炎症早期WBC升高出现较慢且应用抗生素后可受到抑制,而CRP则不受影响。故CRP与WBC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系统细菌、MP及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敏全血C反应蛋白(CRP)和血白细胞(WBC)计数在感染性疾病中早期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株的产生.方法 收集118例培养结果明确的感染病例(75例为细菌感染,43例为病毒感染)的WBC及CRP结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118例中CRP增高者61.0%(72例),细菌感染者中CRP增高者占90.7% (68/75);59例WBC和CRP均增高,且CRP的增高幅度与WBC相应;WBC增高者51.7%(61例),其中CRP增高者占96.7% (59/61);11.0%(13例)的WBC不高,CRP却增高;37.3%(44例)的CRP与WBC在正常参考范围内.②细菌感染者的CRP含量为(25.70±9.68) mg/L,病毒感染者CRP含量为(5.60±2.31)mg/L.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与WBC计数联合检测能提高细菌感染者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和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测定在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意义。方法检测182例患儿的CRP、WBC、MP-Ab,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CRP和WBC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的CRP和WB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WBC、MP-Ab可为临床提供快捷、可靠的鉴别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依据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同时选取正常小儿60例,分别进行炎症标志物CRP和WBC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该检测方法的正确率。结果细菌感染可导致WBC急剧增加(P<0.01),而MP对其不产生作用(P>0.05),病毒性感染则为一定程度的降低或正常。而细菌感染和MP感染均可促进CRP表达增加(P<0.01),但细菌感染增加更为显著,病毒感染则与正常组无显著区别(P>0.05)。总计检测200例,正确196例,总正确率98%。结论炎症标志物CRP和 WBC对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和中性粒白细胞核象(N%)测定在诊断老年人呼吸道急性感染疾病的意义。方法检测194例患者的CRP、WBC、N%,并与4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CRP和WBC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的CRP和WB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WBC、N%可为临床提供快捷、可靠的鉴别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依据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定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和分类联合检测对小儿伤寒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组人群(伤寒组28例、细菌感染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定量CRP、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GR)、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测定;同时测定伤寒组不同病程期的CRP.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伤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RP增高(P<0.01),WBC、GR、EO降低(P<0.01),伤寒组与细菌感染组比较WBC、GR、EO降低(P<0.01);(2)伤寒不同时期CRP浓度有差异.结论 可依据患儿CRP含量迅速增加,而WBC、GR和EO都明显降低这一重要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史作出伤寒的诊断;并根据CRP浓度的变化来监测伤寒的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1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分成≤28 d、≤2月、<6月、6月至6岁,4个组),同一时间采集样品,进行CRP与WBC测定.结果 CRP、WBC同时升高6例,占14.63%;CRP升高、WBC正常27例,占65.85%;CRP、WBC均正常者8例,占19.51%;CRP平均升高59.65 mg/L.上述4组WBC平均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 CRP与WBC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前者敏感,后者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儿科发热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血CRP采用散射比浊法,WBC计数采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结果CRP升高者占55.5%,WBC升高者占56.5%,两者均升高者占44.0%,均正常者占32.0%,而且随着CRP的明显升高,WBC也有明显升高,CRP与WBC呈正相关(r=0.550~0.629,P<0.05)。结论全血CRP检测快速简便,其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以及时提高儿科医生对患儿感染情况的正确诊断,从而给予合理的用药,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15例,按照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65例和病毒感染组50例,选择同期5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PCT、CRP及WBC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细菌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又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 0. 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均显著下降(P 0. 05)。3种指标联合检测与降钙素原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CT、CRP及WBC水平均可以作为临床判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检测指标,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分别对200例急性感染新生儿(感染组)和10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全血CRP、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CRP、WBC及NEU%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CRP和WBC是急性感染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的诊断新生儿急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变化的意义。方法:检测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CRP浓度、白细胞计数(WBC),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CR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恢复正常,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使用激素治疗后WBC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CRP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炎症过程,又是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和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200例门诊发热患者联合检测其WBC与CRP,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WBC为(7.65±1.65)×10~9/L,CRP为(34.94±28.20)mg/L;112例患者WBC为(14.43±1.16)×109/L,CRP为(32.79±24.06)mg/L。在炎性反应中,WBC与CRP呈正相关,且CRP可早于WBC而上升。结论 WBC和CRP联合检测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