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下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术前用药分别为鲁米那+阿托品、长托宁0.01 mg/kg、0.15 mg/kg,比较入室时、消毒时、手术开始后、手术结束前的镇静评分、心率、血压;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口干的发生率。结果各时点HR和SBP、DBP、镇静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C组寒战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长托宁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和预防术后寒战的作用,可作为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感染性休克发病率、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是加强医疗单位(ICU)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临床上复苏策略包括早期液体复苏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压以保证重要脏器的组织灌注。新型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治疗有机磷中毒、肺水肿等方面卓具成效,并有广阔的前景,但关于其抗休克的研究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临床观察通过比较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肌肉注射长托宁及肌注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效果,观察三者不同时间段对唾液分泌量、心率及血压的影响,同时观察颜面潮红和口干及进行镇静评分,旨在探讨静脉应用长托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评价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麻醉前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择期小儿先心痛介入封堵术病例40例,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阿托品组(A组),每组20例.P组和A组分别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阿托品0.01 mg/kg,行非气管插管氯胺酮静脉麻醉,监测记录给药前(T0)、静脉注射氯胺酮前(T1)、静脉注射氯胺酮后15 min(T2)、给药后1 h(T3)时点体温、HR、MAP、SpO2,测量唾液分泌量.结果:A组用术前药后HR明显增快,体温升高(P<0.05),氯胺酮麻醉后HR增快、血压升高更明显,与T1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前用药后和麻醉过程中MAP、HR、体温基本稳定(P>0.05).组间比较,给术前药后各时点A组HR、MAP、体温均高于P组(P<0.05).结论: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能有效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对心率、血压影响小,较少引起体温升高,更有利于患儿循环稳定和围术期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戊乙套醚(长托宁)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感染性休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给药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瞳孔、肠鸣音、末梢转暖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乳酸含量变化。结果:长托宁治疗感染性休克成功率高;对患者心率、瞳孔、肠鸣音无明显影响;明显提高患者的MAP和SpO2,明显降低血乳酸含量,明显延长末梢转暖持续时间。结论:长托宁是治疗感染性休克较理想的血管活性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设3组患者,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对298例中毒患者进行观察,第1组用长托宁治疗,第2组用阿托品新疗法治疗,第3组用阿托品传统疗法治疗。结果:长托宁疗法在多方面优于后两种疗法。结论:长托宁具有起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用药次数少,用药总量少,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或轻,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术前常规应用阿托品、东莨菪碱虽可以抑制腺体分泌,但可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及体温升高等,这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可产生不利的心血管影响.我们观察了盐酸戊乙奎醚肌注应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腺体分泌、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以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麻醉前用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王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872-2873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一个短小手术,但手术在口腔内操作,刺激强、黏膜及腺体分泌量大,增加了手术中的风险。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药,本资料旨在探讨其是否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分泌物,并观察其对BP、HR、RR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2-05开展了用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3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异丙酚伍用氯胺酮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静脉缓慢注入异丙酚2 mg/kg+氯胺酮0.2~0.3 mg/kg混合液;B组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15 min后静脉缓慢注入异丙酚与氯胺酮混合液。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口腔分泌物分泌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了解宫颈松弛程度。结果:宫颈松弛程度B组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术中口腔分泌物增多的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下腹坠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改善异丙酚伍用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76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中主要使用小剂量吗啡,B组PCEA中主要使用小剂量吗啡和盐酸戊乙奎醚混合液。观察并记录术后VA 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膀胱痉挛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且副作用较少(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安全、持久、有效地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  相似文献   

12.
2003-01~2005—02我们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不同药物后测定小肠推进率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托品组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中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不抑制胃肠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心脏手术术前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4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戊乙奎醚组(A组)和东莨菪碱(B组)。结果:给药后30min与给药前比较:A组HR和体温无明显变化,B组HR和体温明显升高(P〈0.05,P〈0.01)两组给药前后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给药后30min面红、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拔管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够更好地保持心脏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在门诊早孕人工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将早期妊娠自愿要求终止的妇女分为两组,两组术中都使用安慰剂,观察组术前15~30 min肌注PHC 1 mg,对照组术前不用药.结果:观察组宫颈充分扩张的总有效率84.17%.镇痛总有效率50.8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5).结论:PHC肌注用于人工流产,能有效扩张宫颈,减轻术时、术后疼痛,能够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剂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副反应的影响。方法:64例在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局麻药内加盐酸戊乙奎醚1mg及吗啡4mg,B组局麻药内仅加吗啡4mg。结果: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1或0.05),口干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较明显地降低小剂量吗啡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副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拟比较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HR)的影响。为盐酸戊乙奎醚的麻醉前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13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静复全麻下施行介入治疗,术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稳定心率,抑制腺体分泌,麻醉给予氯胺酮1~2 mg/kg,咪哒唑仑0.05~0.1 mg/kg,芬太尼2~3 μg/kg,维库溴胺0.1 mg/kg静注诱导,以七氟烷吸入,异丙酚泵注维持麻醉.[结果]全组患儿顺利完成介入手术,麻醉完善,镇静适度,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封堵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术中18例发生循环短暂波动,经处理很快恢复.[结论]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诱导及苏醒迅速,循环稳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术中继续应用Lipo PGE1对先心病伴肺高压的疗效.方法 180例随机分成三组,即对照组、试验A组及试验B组,监测三组心率(HR)变化,停循环前测左心室射血分数(EF)、肺动脉平均压(MPAP).结果 术前、中用药HR、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用药时,MPAP已显著降低,术中继续用药,MPAP下降更明显.结论 Lipo PGE1扩张肺血管有较好的作用,术中继续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对行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行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术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右关托咪定静脉全麻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B组),每组各36例。患儿术前均给予阿托品0.01mg/kg,A组患儿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定1.Omg/kg,输注时间超过10min,以诱导麻醉,继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h)和丙泊酚4~6mg/(kg·h)持续泵入维持,B组丙泊酚用法同A组,诱导时复合使用氯胺酮1.0mg/kg,继以0.5μg/(kg·h)维持。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幅度、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以改良Steward苏醒评分评估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在心内操作时心率均较麻醉诱导前显著增加(均P〈0.01),但B组较A组更为明显(P〈0.05)。B组麻醉恢复时间显著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全麻下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对操作过程中的心率影响更小,麻醉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