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IN Ⅱ-Ⅲ宫颈锥切术153例病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的病检符合率和中、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子宫颈锥切术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年多来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153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比宫颈锥切术后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结果 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相符者96例.占62.75%;不相符者57例,占37.25%;其中诊断CINⅡ升高为CINⅢ的15例.占9.80%,CINⅢ升为子宫颈浸润癌13例,占8.50%;诊断降低者52例,占33.99%.结论 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十分重要;宫颈锥切术是一个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的手术,术后的病理检查尤其重要.CINⅡ-Ⅲ的病例,建议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进行最终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林旗  赵湘婉  黄小敏 《临床医学》2013,33(5):112-114
目的评估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其误诊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并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评估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并筛选其误诊的相关因素。结果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58.89%(53/90),误诊率为41.11%(37/90)。经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占21.11%(19/90),级别下降占25.56%(23/90);漏诊宫颈癌3例,占3.33%。发现阴道镜活检CIN合并腺体受累病变者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的误诊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阴道镜多点活检确诊CIN尚不完全可靠,存在误诊。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缺陷,明显降低CIN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280例患者,其中CINⅠ142例,CINⅡ92例,CINⅢ46例,行LEEP手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28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出血(6±1.2) ml,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率65%,诊断过渡13.9%,诊断不足占22.86%.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宫颈取材有限,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阴道镜医师的技术水平、取材深浅及大小等,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早期浸润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可进一步筛查宫颈癌,弥补阴道镜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集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阴道镜检查及LEEP术治疗的87例患者。比较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 结果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总符合率为74.71%。以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阴道镜诊断CINⅠ符合率为57.14%,诊断CINⅡ符合率为73.68%,诊断CINⅢ符合率为89.26%。其中,诊断CINⅢ的准确率高于CINⅠ(P<0.05)及CINⅡ(P<0.05)。CINⅡ与CIN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有漏诊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风险。阴道镜联合LEEP术可实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高频电波刀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53例各种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并观察出血量、术后愈合情况、病理与术前病理情况。结果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平均时间6.8 min,平均出血量10.2 ml,电子阴道镜下活检与最终诊断符合率66.8%。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方便、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与阴道镜活检互补。  相似文献   

6.
LEEP刀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对23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行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将阴道镜下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前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结果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病理相比,236例宫颈电圈环形电切前、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176例,符合率为74.58%,升高36例,占15.25%,降低24例,占10.17%.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术后标本病理诊比较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圈环形电切术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能够对宫颈病变作出更精确的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5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术,对比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活检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级别相同的符合率64.35%,级别上升的17.39%,级别下降的18.26%.[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但可能遗漏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早期浸润癌.LEEP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两者联合可提高CIN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朱晓霞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58-1359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妇科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行LEEP术治疗的66例,比较CIN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病理诊断符合率,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的临床疗效。【结果】66例CIN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病理诊断相符46例(69.70%),升级4例(6.06%),降级16例(24.24%);本组病例治愈率为95.31%(61/64),复发率3.13%(2/64),病变残留率1.52%(1/66)。【结论】LEEP术是诊断治疗CIN准确、有效的方法,其治愈率高,但术后仍需定期的随访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3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种诊断方法——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3月对门诊患者用TCT、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C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282例患者接受了TCT,发现异常者158例。共有1282例患者作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诊断CINⅠ级70例,CINⅡ级70例,CINⅢ级10例,宫颈浸润癌8例。TCT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54.29%,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100%。TCT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40.00%,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90.00%。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比较,诊断完全符合86.21%,术后病理诊断升级3.45%,术后病理诊断降级2.87%。结论:3种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漏诊率。TCT-阴道镜-LEEP三者在CIN的诊断和治疗中互为补充,可以提高CI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手术方法、术前后病理诊断的相符性及疗效。方法对180例CIN患者行阴道镜下点状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前、后的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1)。结论Leep术是治疗宫颈CI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娟  陈可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20-3820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CIN的两种方法。方法对阴道镜定位活检证实宫颈CIN患者行LEEP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比较。结果 LEEP、全子宫切除术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4.91%、61.54%;病理分级下降分别为39.52%、20.51%;病理级别上升分别为15.57%、17.95%。其中6例活检为高级别的CIN经全子宫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宫颈镜下浸润癌。结论阴道镜活检较难发现宫颈上皮深处及宫颈管内病灶,LEEP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活检不足,达到诊治目的 ,全子宫切除术存在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层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患者86例,再行宫颈锥切术进行病理检测,比较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测结果。结果:86例患者中,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Ⅰ16例、CINⅡ37例、CINⅢ33例,术后病理检测慢性宫颈炎6例、CINⅠ14例、CINⅡ32例、CINⅢ30例,其中包括早期浸润癌3例、浸润癌3例,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测结果Ⅰ级、Ⅱ级、Ⅲ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准确率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0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或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异常,或上述筛查正常但肉眼观察到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术,比较两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检的总符合率为65.00%(247/380),镜下活检诊断为CINⅠ级者经LEEP术后升级为CINⅡ/Ⅲ级的占10.59%(9/85),诊断为CINⅡ/Ⅲ级及原位癌者经LEEP术后诊断升级为微小浸润癌的占11.40%(13/114)。2种诊断方法与联合诊断的最终病理结果比较,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总符合率为80.79%(307/380),LEEP术后病检的总符合率为84.21%(320/380)。结论 阴道镜宫颈活检可以有效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但可能存在漏诊微小浸润癌的风险,联合使用阴道镜宫颈活检和LEEP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官颈内瘤样变(CIN)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及LEEP随访情况.方法 2004~2006年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经液基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Ⅱ-CINⅢ)的患者63例,进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比较宫颈环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对LEEP宫颈锥切后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1~2年.结果 63例中41例环切病情与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65.07%;22例多点活检与环切的结果不同,其中9例多点活检为CIN Ⅰ-Ⅲ级,环切诊断为镜下早期浸润癌.3例术后半年细胞学示CINⅡ-Ⅲ级,HPV检测阳性.再次官颈活检CINⅡ-Ⅲ级累腺.结论 宫颈环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Ⅲ级,伴腺体受累是存在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有关,其数值高低与病理级别之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危HPV检测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行高危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危HPV检测在CIN诊治中的价值,对比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的差异,并随访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随着CIN级别的升高,高危HPV阳性率升高。高危HPV阳性患者LEEP术后病变复发率10.4%(14-/134),高危HPV阴性组无一例复发。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完全符合98例(53.6%);术后诊断升级32例(17.5%),复发14例(7.7%);子宫切除治疗24例,升级和复发病例均行相应补充治疗。CIN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子宫切除治疗2年有效率达92.3%。阴道镜活检浸润癌漏诊率为4.9%(9/183),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5.8%(29/183)。结论高危HPV检测对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有很高的灵敏度。阴道镜检查多点活检早期诊断CIN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净率高的优点,是C1N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对CIN和早期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锥切组织快速病理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并通过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CIN I 20例,CINⅡ~Ⅲ77例,疑似早期宫颈浸润癌5例。均在本院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治疗,将活检结果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的102例患者中,通过术后病理检查,有82例患者确诊,准确率为80. 39%(80/102),漏诊早期浸润癌2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变检出率显著低于术后病理检查。通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有99例患者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准确率为97. 06%(99/102),漏诊早期浸润癌1例。假阳性率为0. 98%(1/102),假阴性率为1. 96%(2/102),二者一致性较好。宫颈锥形切除术病变残留率为9. 80%(10/102),诊断切缘残留病变准确度为96. 08%(98/102),灵敏度为80. 00%(8/10),特异度为97. 83%(90/92),诊断效能较好。结论 宫颈锥形切除术是目前临床诊断和治疗CIN的金标准,能有效避免因多中心病变或病变位置特殊等情况而导致的漏诊、误诊。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对CIN的确诊准确性更高,还能有效判定切缘残留情况,能够有效指导宫颈锥形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22-4723
目的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后病理报告。结果 86例宫颈锥切术患者中17例(19.5%)术后病理检查较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病变级别升高,锥切术后标本中切缘阳性2例(2.3%)均接受了再次手术。结论宫颈锥切术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级确诊手段,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不能代替宫颈锥切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宫颈锥切术用于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对75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行阴道镜活检和宫颈锥切术,术后标本送检,计算阴道镜活检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753例患者宫颈锥切术确诊CINⅠ级348例,CINⅡ级172例,CINⅢ级160例,浸润癌45例。阴道镜活检的诊断灵敏度94.24%(655/695),特异度为94.24%(34/58),阳性预测值为95.07%(655/689),阴性预测值为37.50%(24/64)。其中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与宫颈锥切术的符合率分别为95.98%、76.16%、63.13%。结论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CIN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漏诊较多,联合宫颈锥切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19.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7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173-6173
目的:研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01/2008-12的经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CIN 374例行LEEP治疗。结果:有效率93.3%,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前术后病理一致57.2%。结论:LEEP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局限性,只要操作规范,切除足够的宫颈组织,是诊断和治疗CIN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宫颈电切割术(LEEP术)在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EEP术对经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诊断为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90例进行治疗,根据病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90%(81/90);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2%(2/90),有1例病栓为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例为原位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诊断级别降低占8%(7/90);无一例感染和颈管狭窄,无手术切缘阳性者.结论:LEEP术后病理诊断是阴道下多点活检的补充诊断,对于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Ⅱ、Ⅲ级)患者,及早行LEEP术诊断和治疗可以早期发现宫颈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