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善代谢控制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对于依赖于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常规胰岛素治疗(CIT)和强化胰岛素治疗(FIT)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法。采用CIT,患者需要在早餐和晚餐前注射预混人胰岛素(30%普通胰岛素,70%NPH胰岛素),随之通过固定碳水化合物数量对饮食计划进行个体化调整。而采用FIT,应根据当前的血糖水平和所需要的进食量,调整每次正餐前普通人胰岛素剂量,必要时可在睡前加用NPH胰岛素。CIT易于操作,且不需要太积极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采用FIT,患者的饮食自由度较大,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提高。初步研究显示,FIT可获得良好的代谢控制,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小;FIT使餐后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故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益处。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种种研究提示葡萄糖类型的糖类(如葡萄糖、食糖、麦芽糖)如果与其它一些营养物质一起食用并不比其它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引起更明显的血糖升高。而且只要有足够的内源或外源的胰岛素供应,糖尿病人可以耐受比目前所规定还要高得多的碳水化合物量。为此提出糖尿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可以放宽。由于这些新的论点导致了糖尿病饮食管理和饮食治疗的争议,有鉴于此。德国糖尿病协会营养委员会发表一系列关于糖尿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指南。文章认为上述一些结论是基于对相当小部分糖尿病人观察的结果,而且采用的方法也往往不甚完善。协会号召对这些结论和事实重新研究。他们认为目前没有充分的理由来忽视业已建立的饮食原则。特别是糖尿病人仍需继续限制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避免应用葡萄糖类型的糖所制成的甜食和饮料。含糖的果馅饼、蛋糕和冰激凌等也应禁劝阻病人食用,因为摄入这些高脂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来,健康专家都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低脂含量的饮食,但一些新的重要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饮食对于降低血糖水平来说更有效果。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营养学家芭芭拉·高尔说:“糖尿病患者无法代谢碳水化合物,所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人量对于治疗更为有效。”美国糖尿病学会采取了折中的方法,鼓励病人在营养学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网站近日介绍的12种食物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这些食物有的是我们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有的则不太了解,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供病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及糖尿病教育.胰岛素的用量对新患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有所不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儿最合适.新生儿糖尿病患者根据突变基因不同而给予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作者使用富于粘性豆类纤维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力图全面改善糖尿病控制,特别是降低餐后血糖水平。1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和9例胰岛素依赖型(IDDM)糖尿病患者,前6周进含有豆类纤维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6周进标准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前者富含豆类及谷类纤维,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60%,脂肪占18%,多种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的比例至少为1:1,64%的纤维来自豆类,其余大部分为谷类纤维,制成粗面粉面包。后者为传统的低碳水化合物(占40%)糖尿病人饮食。  相似文献   

6.
低碳饮食是一种近年来流行的新型饮食模式, 一般要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小于130 g/d(或供能比低于每日摄入总热量的26%), 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则没有明确规定。低碳饮食可以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HbA1C、减小血糖波动性以及延长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低碳饮食还可以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且不增加低血糖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本文回顾了既往文献, 探讨低碳饮食在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伴有视网膜病变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进行随机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在非选择性糖尿病门诊病人中,每日注射2种胰岛素可能达到接近正常血糖的程度,和能否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74例伴视网膜病变的IDDM病人随机分为继续普通糖尿病管理(U组)或较强化的治疗方案(A组),后者用特慢胰岛素作基本控制和进餐时用可溶性胰岛素,对饮食管理加强指导。建议病人进食中度低脂肪、富含纤维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在家每日4次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该院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个性化的饮食护理,为期三个月,观察护理后患者的血糖量及身体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血糖量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相应降低了胰岛素注射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病情。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合理的饮食指导,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量,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能够降低糖尿病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对于糖尿病饮食中各主要营养素的组成似乎已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197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食品和营养委员会建议:胰岛素依赖型病人的饮食中各主要营养素占总热卡的比例为:碳水化合物约占50——60%,蛋白质占12——20%,饱和脂肪不超过10%,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应增加到约10%。随后加拿大、英国的糖尿病协会也发出了类似的建议。总的来说,糖尿病饮食的原则是在限制总热卡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含  相似文献   

10.
1型糖尿病,又名青少年糖尿病,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5%以下.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所以他们发病开始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的治疗不能仅仅依靠药物,生活方式的辅助治疗更重要,所以不少患者变成了糖的"绝缘体",甚至其他食物都减少摄入.但是,许多人都走进了1型糖尿病饮食管理的误区,把1型糖尿病与2型的日常饮食管理等同起来,不少家长甚至"照搬"2型糖尿病的饮食限制.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健康餐盘模型健康餐盘模型是将每一餐的食物以餐盘的面积和食物的种类按比例分隔。不论是在家烹饪还是外食,只要依照建议的食物比例盛盘,就可以摄取到既均衡又营养充足的一餐。对于使用胰岛素或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饮食方式可以保证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都相似,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血糖的平稳性,同时胰岛素、口服药物跟碳水化合物吻合度也增加。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药物因素、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当或者剂量不适宜、饮食因素、年龄因素等可致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护士应运用护理程序找出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针对患者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正确使用胰岛素、合理运动的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对低血糖反应发生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为使患者在获得较佳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或大大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发病与饮食改变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作为饮食与糖尿病的中间介质参与糖尿病的发病,无谷蛋白和水解蛋白饮食可降低有遗传易感性儿童T1DM的发病,摄入乳制品可减少T2DM的发病,高脂饮食可诱导IR,父母的饮食可通过表观遗传影响后代糖尿病发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膳食纤维饮食和豆类食品皆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通过预测餐后血糖反应、基于肠道菌群的饮食治疗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这些机制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开展精准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初期,根据流行性病学调查,有人把糖尿病列入饮食纤维摄取不足的疾病之一。作者为了弄清饮食纤维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应用一些纤维制剂作了研究,初步记录表明,按照大约1.3克/100卡的剂量补充胶,不论在代谢研究室和门诊的随诊中都显示可降低血糖。八例成年发病型糖尿病随诊六个月,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少26%,根据尿糖浓度每日查四次共查一周的平均数计算,减少约40%。作者认为这一作用不依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应该经常看营养门诊 内分泌的医生在对糖尿病患者会诊后,会提醒患者注意饮食的控制,但不会进行详细的指导和提供一日三餐的食谱。而一位专业营养师则会根据糖尿病患者个体的病情差异,制定出每日应摄取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总热量,然后为患者设计出一套每日三餐的食谱,并根据患者食用的情况和  相似文献   

16.
有研究人员指出低能量、低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研究者严格控制了115名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两组志愿者中,一组给予低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来源的14%,脂肪来源为有益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7.
看电视的时候几乎不消耗什么能量,而且很多小孩子看电视时喜欢吃零食,使孩子染上不良的饮食习惯。根据临床发病的原因,糖尿病可以分为二型,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它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这些患者能分泌很多的胰岛素,但由于胰岛素抵抗,这些胰岛素不能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2型糖尿病常见于成年人。但近年来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也越来越多,这和不健康饮食,不爱好运动而沉迷电视不无关系。而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征,多发病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这类病人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根据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评价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眼病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并分析糖尿病眼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根据并发症原因及患者个体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对比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结果 27例糖尿病眼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系日常饮食不规律、擅自采取饥饿疗法和胰岛素剂量使用不当分别占到原因的37.0%、25.9%和29.6%。经有效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恢复至(4.55+0.31)mmol/L,血糖控制率88.9%。结论低血糖是糖尿病眼病患者高发的并发症类型,与擅自打乱饮食规律、胰岛素剂量调整不当等主观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强化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严格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是减少低血糖的关键,对此患者本身及眼科医生均应有所认知,多管齐下做好糖尿病眼病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AD)的危险,国际卫生组织建议高血压患者摄取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例如高血压患者多伴有肥胖,而肥胖与胰岛素耐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幅度与血浆胰岛素浓度密切相关而与体重无关。因此,高血压与肥胖的关系可能涉及糖代谢的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CAD的危险因素.现已证明,降压治疗没有减少CA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是由于降压治疗没有改善甚或加剧了高血压患者的高  相似文献   

20.
对于胰岛素,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并不陌生。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只有依靠外源性胰岛素才能生存;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也能生存,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有并发症、伴发其它及应激状态下),这些病人产生的胰岛素减少,也需要补充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都应该对胰岛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