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张仲景对半夏的运用况学明(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上高336400)关键词张仲景半夏临床应用仲景将半夏广泛应用于伤寒、杂病,曲尽变化,屡皆中的。仲景运用半夏非常广泛,而且配伍极其精妙,曲尽病情,匠心独具,得其神韵。本文就《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半...  相似文献   

2.
周莉 《四川中医》2011,(3):122-123
半夏泻心汤为仲景《伤寒论》之经方,以寒热互用和其阴阳,以苦辛并进调其升降,以补泻兼施顾其虚实为配伍特点,广泛应用于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证。现将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咳嗽的两则验案及心得举例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药半夏之用历史悠久,溯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即有所载。半夏性辛,因味入肺,又得秋金肃杀之性,一药中蕴涵辛散、肃降两性,因其散降两端皆可用,故历代医家对其半夏使用尤为广泛,并通过不同配伍逐渐形成特有的药用体系。以半夏之散行搭配所治,如半夏配麦冬,治肺虚无滞邪之虑;半夏配黄芩、黄连,辛开苦降以治痞;以半夏之降行搭配所治,如半夏配生姜,降逆止呕治胃逆。现以历代医家所用半夏之经验方籍为基础,探析半夏不同配伍形成的基本框架,以期对临床半夏之药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石膏在仲景方剂中广泛运用,据统计,《伤寒论》中共用石膏7次,《金匮要略》中现石膏13次,可合并为18方,其主要配伍方式为石膏配伍麻黄、半夏、知母、人参等,用量多至一斤,少至二分,其功效主要是清热、生津、平喘、止呕等.深入挖掘经方中石膏的具体功效与配伍特点,对于消化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  相似文献   

5.
杨俐英 《山西中医》2002,18(6):56-56
半夏入药 ,早在《灵枢经·客邪篇》就有记载。而善用半夏者 ,当推医圣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所载方剂中 ,运用半夏者计 4 7首 ,以半夏为君或命名者2 1首。兹结合个人体会 ,谈谈仲景对半夏运用的认识。1 降逆止呕仲景运用半夏随证加减治疗各种呕吐、呃逆。“胃反呕吐者”:如大半夏汤 ,以半夏配伍人参、白蜜以治中气不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呕吐”。“欲呕吐”:如黄连汤 ,以半夏配黄连、桂枝等 ,治上热下寒、阴阳不和之“欲呕吐”。“干呕”:如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以半夏与黄芩、芍药、生姜、大枣及甘草配伍 …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常用人参、黄芪、麦冬、阿胶等补益药物益气固脱、实卫固表、生津除烦、养血润燥,疗效确切。诸药作用各具特点,灵活配伍,可用治脱证,包括气脱证、血脱证、阴脱证,可用治虚证,包括气虚证、阴虚证、血虚证等多种复杂病证。深入认识张仲景应用人参、黄芪、麦冬、阿胶的用法,有利于全面领会仲景的学术思想,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半夏一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善用半夏化饮除痰、降逆止呕,散结除痞、布津和胃、祛痰降逆、健脾和胃。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遣方用药、酌量配伍,善于抓住仲景应用配伍的精妙之处;对于经方的学习与运用也要灵活变通、举一反三、结合实际情况,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注重创新。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近10年临床及实验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半夏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杂病论》,为少阳证误下成痞而设,功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因方药配伍精当,疗效卓著,故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每多效验。现将近10年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用半夏者计42方,其中《伤寒论》18方,《金匮》24方。现就原文将其对半夏的功效、主治、配伍应用进行剖析.一、功效主治(一)燥湿化饮半夏苦温,性温燥,专入肺脾,功能燥湿化饮,凡脾失健运之水饮中阻,证见呕吐,心下痞,头眩心悸者,半夏为首选药,常与  相似文献   

10.
所用的生半夏,系购自我市医药公司.用于煎剂内服,每剂用药约3~4钱,亦有用至1两者,用后未见不良反应.且生半夏作用较清半夏为大.半夏的功用,主要在治饮邪,治水气.《本经》在半夏主治各条中未提及"痰"字,《别录》始有"半夏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的记载,仲景用半夏各条,未见因痰而施.《伤寒论》第33条、172条,《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均因呕而加半夏.关于生半夏配伍生姜可以解半夏的毒性问  相似文献   

11.
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所载方剂中,运用半夏者共计47首。其中《伤寒论》中17首,《金匮要略》中30首。方剂以半夏为君或命名者,21首(包括两书重复运用者),其中《伤寒论》中5首,《金匮要略》中16首。兹就其有代表性的方剂,对仲景运用半夏的规律从七个方面讨论。一、宽中消痞借半夏降逆燥湿的功能,用于胸脘痞闷胀满,或呕吐、或心下疼痛等症。如《伤寒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傅青主男科》(以下简称《男科》)一书中的常用中药及中药配伍,探讨傅青主学术思想。方法统计分析《男科》中所有内科杂病所用方药,观察其用药和常用中药配伍特点。结果全书方剂共用药2 051种,所用药物按频率高低排序,前24位分别为甘草、人参、茯苓、白术、当归、陈皮、熟地黄、半夏、白芍、柴胡、麦冬、肉桂、山茱萸、五味子、白芥子、附子、山药、黄芪、生姜、牡丹皮、薏苡仁、枳壳、车前子、玄参。常用药物的配伍包括八类,分别是熟地黄、麦冬、山萸肉、五味子配伍;人参、白术配伍;肉桂、附子配伍;当归、柴胡、白芍配伍;山药、牡丹皮配伍;薏苡仁、车前子配伍;黄芪、生姜配伍。结论傅青主治疗男性内科杂病重视先后天之本,以健脾补肾入手,攻补兼施,辨证精到,用药灵活,其治疗经验颇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3.
整理历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麦冬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范围为6~756 g。其中经典名方为12.42~756 g,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及现代医家常用量为6~140 g,最常用量为10~3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选择麦冬不同剂量及配伍:清肺润燥,治疗咳嗽、咳血、咽炎、肺痿、口腔黏膜白斑、慢性胃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为9~140 g,常配伍阿胶、桑叶、人参(党参)、天冬、半夏;益胃生津,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为10~30 g,常配伍沙参、生地黄、玉竹。  相似文献   

14.
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倍受历代中医药学家所推崇.张仲景在其传世名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亦多出用到半夏,其功效可总结为降逆止呕、蠲饮降气、消痞散结、利咽化痰、健脾益气等.同时,仲景对于半夏的毒副作用,也分别从配伍技巧、煎煮方法、炮制方法、用量多寡等方面多有论述,启人深思,值得寻味.  相似文献   

15.
谷松 《国医论坛》1997,12(3):5-6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 》中含有半夏的42方的研习,总结出半夏分别与生姜,干姜,麦冬,人参,厚朴,桂枝,细辛,黄芩,栝萎,石膏,茯苓,旋复花及代赭石的药对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半夏作为常用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倍受历代中医药学家所推崇。张仲景在其传世名著《伤寒杂病论》中亦多处用到半夏,总结其功效为: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化痰止咳、消痰利咽、健脾益气、辛温布津等。故探讨仲景运用半夏治疗疾病的规律,分析半夏与不同药物配伍的作用及炮制方法和用量,对于经方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闫雪祎 《江苏中医药》2017,49(10):14-15
《伤寒论》桂枝汤类组方中芍药的运用起到关键作用,桂枝与芍药用量配伍发生变化,功效亦随之而变。桂枝汤甘辛化合,寒热互济,功在平调阴阳;桂枝汤类方中去芍药在于突出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避其芍药阴寒之性,意在温阳气;而桂枝汤类方中加芍药则因芍药酸苦通泄为阴,其意在养营血、通脾络、破阴结。仲景运用芍药灵活广泛,桂枝汤类方中芍药加减需结合疾病特点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8.
平衡用药观是指在遣方用药过程中灵活运用阴阳属性相反的药物相配伍,以期全方达到阴阳的平衡。该思想源于《内经》《神农本草经》,发展于仲景,本文从寒热平衡、升降平衡、收散平衡、消补平衡、润燥平衡五个方面对《伤寒论》中的平衡用药观进行了解析,说明仲景的遣方用药思想符合阴阳平衡之道,对当今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为仲景治疗伤寒误下之后成痞,呕而肠鸣下利之方。其方配伍严谨有据,精炼得体,并包含了仲景治疗脾胃疾病的基本辨证思维规律,是故千百年来能历验于临床而长久不衰。浅析该方方义之后,对其近年来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关于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本文仅就前二十二篇所载205首方剂的配伍情况,探讨如下规律。一、相辅相成的配伍 1.性能相近的药物配伍,可互相增强疗效。仲景在《金匮》一书中,往往把性质相近、功效类同的药物配伍使用,这些药物通过配伍起到协同作用,互增疗效,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如:痉湿喝病篇大承气汤,大黄性味苦寒,泻热通腑,芒硝性味咸寒,润燥通便,二者同用,则泻热通腑之力更强。《金匮》一书,按此规律配伍的药物还有五脏风寒积聚病篇麻子仁丸中的枳实与厚朴,血痹虚劳病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