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角膜板层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及结膜瓣覆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病灶区角膜板层切除,保存或新鲜羊膜氟康唑注射液内浸泡半小时后双层或多层覆盖角膜植床,取上方桥状或蒂状球结膜瓣覆盖病灶区连同羊膜一并缝合固定,1个月后在表面麻醉下剪断结膜蒂,并拆线。结果19例(19眼)角膜炎症全部控制,拆线时羊膜吸收或部分吸收,角结膜愈合。6个月~3年随访,视力数指~0.1者8眼,0.2~0.5者11眼。所有移植的结膜瓣均为半透明愈合,血管萎缩,大部分角膜表面凹陷明显变浅。结论本手术方法为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角膜板层切除、氟康唑角膜基质注射、自体结膜移植三联术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适应证及时机,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5-03/2010-06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病灶位于角膜中、浅层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68例,大于病灶边缘0.5mm角膜刀板层切除病变角膜至基本透明,角膜基质注射2g/L氟康唑至水肿区大于病变区切缘约0.5mm,依病灶大小自患眼就近取带蒂结膜瓣连续缝合覆盖植床。术后第1d常规开放点眼,并观察角膜感染有无复发,注射造成水肿消退情况,结膜植片血运及患眼刺激症状,及视力变化。结果: 患者157眼成功实施三联手术治疗,占拟实施此术式患者93.5%;术后7d好转率96.2%,术后1mo,复发率3.8%,痊愈率95.5%,好转率0.6%;注射药物后角膜基质水肿平均消退时间为13.4h;术后1mo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占24.8%,无明显变化者占58.0%,下降者占17.2%;角膜内皮损失率0~8%,平均2.9%;术后刺激症状:轻度87%,中度10%,重度3%;住院天数平均7.3d;住院费用平均2160元;术后3mo发现4例角膜轻微膨隆。结论: 角膜板层切除、氟康唑角膜基质注射、自体结膜移植三联术治疗早、中期真菌性角膜炎经济实用、疗效好、痊愈快,二期常规安全行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对于经济条件差患者和角膜供体短缺地区,三联手术可作为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角膜炎的联合用药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飞 《眼科新进展》2006,26(6):458-459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及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上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24例(24眼)先用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差者尽早行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术后随访3~12月,平均6.5月。结果24例中13例单用药物治疗溃疡愈合,另有11例接受了结膜瓣遮盖术,其中9例患者溃疡愈合,2例角膜穿孔瘢痕愈合。结论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对药物反应不敏感者尽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高,临床上因缺乏高效、低毒和广谱的抗真菌药物且角膜供体缺乏,治疗较为棘手。寻求经济、有效地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病例前瞻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门诊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52例252只眼,先行药物治疗2—3周后,对药物治疗无效者根据病灶范围及深度分别采用病灶切除联合羊膜覆盖术、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覆盖术、板层角膜移植术及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随访至临床治愈后3个月。结果252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有明确植物外伤史者136例,其他外伤史42例。真菌培养阳性者168例,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6.7%。其中药物治疗痊愈者153例,行病灶切除羊膜覆盖术者12例,病灶切除结膜瓣覆盖术17例,板层角膜移植术15例,真菌感染复发2例,穿透角膜移植20例,真菌感染复发2例。治疗后平均视力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25%。所有感染菌种中,曲霉菌角膜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早期采用多种抗真菌药物联合频繁点眼,可取得较好效果。确诊后应根据病情、病程及现有医疗条件制定多元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视力。  相似文献   

5.
角膜损伤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损伤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上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21例(21眼)先用药物(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差者尽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术后随访3~12月,平均6,5月。结果21例中10例(47.62%)单用药物治疗溃疡愈合。另有11例(52.38%)接受了结膜瓣遮盖术,其中9例溃疡愈合,另2例角膜穿孔瘢痕愈合。结论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对药物反应不敏感者尽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膜瓣遮盖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结果。方法对33例(3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先行角膜病灶切除。病灶面直径〈5mm的行单蒂结膜瓣遮盖,≥5mm的行桥状结膜瓣遮盖。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术后继续抗真菌治疗2周左右。4~5周拆结膜瓣缝线。结果28例行单蒂结膜瓣遮盖中的24例一次手术成功,4例结膜瓣溶解脱落后,二次改桥状结膜瓣遮盖成功。5例溃疡面积大,4例桥状结膜瓣遮盖成功。1例眼内感染严重、角膜穿孔、眼内容脱出、丧失光感而行眼球摘除0结论该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良好,手术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深层板层角膜切除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深层板层角膜切除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直接镜检查到菌丝和/或孢子,确认为真菌性角膜炎者,尽早进行深层板层角膜切除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23例痊愈20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复发1例、再次手术而治愈。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无条件行角膜移植手术时,易尽早行深层板层角膜切除联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结膜瓣遮盖术适应症的扩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角膜溃疡穿孔、角膜瘘和大泡性角膜病变与消除薄壳义眼对角膜刺激的效果。方法选用无视功能恢复希望的大泡性角膜病变、及轻、中度眼球萎缩不能耐受薄壳义眼刺激者、角膜溃疡穿孔与角膜瘘,共10例(10只眼),用带蒂或移位结膜瓣作缝合遮盖清除坏死组织的病灶或全角膜浅板层切除后的角膜创面。结果全部病例的结膜瓣与角膜病灶或创面永久愈合,穿孔与瘘口治愈,消除了大泡性角膜病变或义眼安装引起的角膜刺激的痛苦、结论直接缝置结膜瓣遮盖角膜瘘及某些角膜溃疡穿孔和无视功能恢复希望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或消除义眼对角膜的刺激,效果确实,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及其表面变性结膜广泛切除后制作上方相邻的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蒂状结膜瓣和下方相邻结膜穹窿部的蒂状结膜瓣相互滑行旋转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8例(114眼)翼状胬肉患者,将翼状胬肉及其表面变性结膜广泛切除至泪阜根部及上下结膜穹窿底部,分别制作上方相邻健康的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蒂状结膜瓣和制作在泪阜根部及下方结膜穹窿底部的蒂状结膜瓣。将制作的两个蒂状结膜瓣滑行旋转进行移植。结果术后经6mo~3a的临床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为3.5%,愈合后局部平滑无皱折,眼球运动无影响。结论通过翼状胬肉及其表面变性结膜的广泛切除行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蒂状结膜瓣和穹窿结膜部蒂状结膜瓣滑行旋转移植,改变了翼状胬肉发病基础,而且应用自身健康的角膜缘干细胞和蒂状结膜瓣移植,血供良好,恢复快,不另取材,手术方法简单,是一种理想而且可以广泛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19例19眼进行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其中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大蒜素、那他霉素眼液、斯皮仁诺等,观察治疗前后角膜刺激症状、视力、角膜溃疡愈合等变化。结果:术后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mo后17眼结膜伤口愈合,视力:光感~0.3。另2眼复发加重,其中1例放弃治疗,因穿孔发生眼内炎,选择眼球摘除1例。术后1a,6例患者打开结膜瓣,角膜上皮平复,角膜白斑4例和斑翳2例。结论: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是一种有效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