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谱(AST、LDH、α-HBDH、CK和CK-M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轻度窒息患儿40例、重度窒息患儿56例及同期无窒息新生儿36例血清心肌酶谱水平,3组患儿同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轻度窒息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01),轻...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生儿窒息60例及正常新生儿20例心肌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窒息组AST、LDH、CK-M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新生儿窒息时心脏是受损的重要脏器之一,心肌酶的测定,对了解否存在心肌损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窒息新生儿及6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结论:窒息可以造成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升高,心肌酶谱的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诊断价值,其中CK-MB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4.
徐庆玲  邹玲  李立 《重庆医学》2006,35(20):1884-1884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在窒息后新生儿心肌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29例窒息新生儿及26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心肌酶谱升高,对心肌有损害。建议早期测定心肌酶对心、脑等脏器的缺氧损伤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刘善水 《求医问药》2014,(3X):326-32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情况,了解窒息对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将其作为观察组。我们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其血清心肌酶谱的水平;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50例未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心肌酶谱水平。窒息越严重的患儿,其心肌酶谱的水平就越高。我们对患儿进行治疗后,其心肌心肌酶谱的水平恢复正常。结论:当新生儿的心肌受损时,其心肌酶谱的水平便会呈现出升高的状态。因此,对于发生了窒息的新生儿,为了及早判断其有无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应对其进行常规性的心肌酶谱检查,以提高其生命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赵辉  尉进茜 《北京医学》2012,34(5):418-419
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窒息时缺氧缺血可导致脑、心、肝、肾等多个系统器官损害。新生儿窒息后可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发生障碍,ATP耗竭,导致心肌损害[1]。我们对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54例和非窒息、非早产儿36例进行心肌酶谱的检测,以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活性变化情况,探讨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窒息程度、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149例窒息新生儿按照Apgar评分不同分为轻度窒息组(n=103)和重度窒息组(n=46);以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设为对照组(n=60)。比较各组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并分析心肌酶谱水平与窒息程度、脑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新生儿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磷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比较: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新生儿LDH、AST、HBDH、CK及CK-MB水平与窒息程度及脑损伤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升高,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判断新生儿窒息及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望成为新生儿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检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共81例,其中轻度窒息组57例,重度窒息组24例,无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38例,有明显心肌损害的14例,对治疗前后组,分别进行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窒息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行干预治疗后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可致心肌酶谱升高,对心肌造成损害,心肌酶谱的检测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并可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美国雅培Abbott 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42例窒息新生儿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并与同期42例其他疾病住院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窒息组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高于正常值,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只有部分高于正常值,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活性检测在窒息新生儿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缺氧严重程度有无合并症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引起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1例窒息新生儿,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同期正常对照组32例,均于生后12~24 h内以及治疗5~7 d后采集动脉血,观察患者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L-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情况。结果心肌酶谱活性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即病程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结论心肌酶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以30例无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将82例窒息新生儿根据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的分值分为轻度窒息组(轻度组)、重度窒息组(重度组),各41例,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CK-MB,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T,动态观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CK-MB和cTnT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轻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K-MB、cTnT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K-MB、cTnT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轻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K-MB、cTnT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轻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CK-MB、cTn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清CKMB、cTnT可作为心肌损害的监测指标,对了解其心肌损害程度、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冯战桂  苏展鹏  蔡晓丽 《吉林医学》2013,34(19):3772-3774
目的:通过分别检测宫内窘迫有窒息和无窒息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的变化,研究宫内窘迫患儿心肌缺氧性损伤状况及各项心肌酶活性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于生后第1天及第3天,将宫内窘迫患儿分为生后有窒息组和无窒息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与同期出生的无宫内窘迫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内窘迫无窒息组AST、CKMB有显著性增高,LDH、CK、α-HBDH无显著性变化;窒息组所有心肌酶指标活性均呈显著性增高,缺氧程度越重,心肌酶活性增高越明显;治疗后第3天,除窒息组LDH外,其余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宫内窘迫患儿存在缺氧性心肌损伤,经产前、产时及时处理,出生无窒息者心肌损害明显小于窒息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能及时反映宫内窘迫新生儿心肌损伤的程度,尤以CK-MB、AST较灵敏,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宫内窘迫患儿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王小高 《当代医学》2021,27(8):37-39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并入院治疗的60例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肌钙蛋白I、cTnT、CK-MB、AST、HBD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肌钙蛋白I恢复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心肌功能,快速改善和消除各项临床症状,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学琴  张善云 《四川医学》2010,31(6):767-76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方法对78例新生儿窒息,其中轻度窒息56例,重度窒息22例及2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组的血清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比同龄正常新生儿高,且窒息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心肌损害越重。结论新生儿窒息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谱的增高为新生儿心肌损害及程度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其中,CK-MB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α1-M、Alb、β2-M在窒息新生儿肾脏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窒息组在生后第3天,第7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蛋白,对照组健康新生儿同期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窒息组第3天尿微量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0,05),且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第7天重度窒息组尿α1-M、β2-M仍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0.05),第7天重度窒息组尿Alb仍高于对照组,但统计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含量测定能敏感反映早期窒息新生儿肾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和186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照组)的心肌酶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P<0.05,P<0.01);合并中、重度脱水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和HBDH活性明显高于无脱水及轻度脱水者(P<0.05,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测定对明确诊断、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监测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变化,早期发现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并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无窒息史、无肾脏疾病的住院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2组婴儿于分娩后治疗前采血测定血清胱抑素C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组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胱抑素C升高值比率上升40.87%,显著高于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值比率(x2=9.86、7.64,P均<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测值均明显升高,而且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更显著,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监测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之一,其敏感度优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  相似文献   

18.
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 6 9例窒息新生儿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 (31例 )和重度窒息组 (38例 ) ,分别于入院时和住院第 10d测定血清心肌酶水平和进行心电图 (ECG)检查 ,并与 30例正常儿童 (对照组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入院时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与对照组正常儿的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α-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和谷丙转氨酶 (AST)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 -MB和α -HBDH的均值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ECG异常 4 1例 ,其中轻度窒息组 14例 ,重度窒息组 2 7例。 10d后复查 ,重度窒息组 (2 9例 )CK、CK -MB和AST降至正常水平 ,但LDH和α -HBDH与对照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 ,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LDH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轻度窒息组CK、CK -MB、α -HBDH和AST降至正常水平 ,LDH与对照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ECG复查异常 5例 ,均为重度窒息组患儿。结论 窒息新生儿早期即有心肌损害 ,心肌酶水平测定与ECG一并检查 ,对判断心肌损害及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91例HIE患儿生后第1、第7天,以及3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血清hs-CPR和心肌酶谱水平。结果HIE患儿生后第1天血清hs-CPR及CK、CK-MB、AST、LDH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HIE患儿重度组血清hs-CPR较轻度组明显升高(p〈0.05),但轻度与中度组、中度与重度组hs-C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HIE患儿治疗后血清hs-CPR及CK、CK-MB、AST、LD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血清心肌酶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血清hs-CP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hs-CPR和心肌酶谱的变化,对HIE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测定 4 2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和 4 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心肌酶 ,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三组 ,所测得的结果分别与健康对照组对照 ,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结果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且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 ,但轻型组的各酶和中型组的CK M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随着骨骼肌抽搐被控制 ,升高的心肌酶逐渐下降 ,重型组心电图异常者占 4 1 7% ,重型组中心电图异常组的CK MB高于心电图正常组。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可使血清心肌酶升高 ,其升高的程度与中毒的轻重呈正相关 ,动态观测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