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行早期胃癌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56例早期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6例,施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副损伤、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0年9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43例早期胃癌患者采用胃镜定位下腹腔镜胃癌局部切除术,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病理学结果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术中胃镜准确定位,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双镜联合技术治疗早期胃癌优势明显,微创效果良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及经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为27例患者行双镜联合胃间质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行腹腔镜辅助内镜手术,内镜下切除肿瘤,腹腔镜辅助暴露内镜术野、监视并处理内镜手术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肿瘤均属腔内型,最大径平均(2.2±0.8)cm,术中出血量平均(20.5±15.5)ml,手术时间平均(90.5±30.0)min,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0.5±12.6)h,术后平均住院(4.5±1.8)d,1例术中胃壁穿孔,腹腔镜下胃壁浆肌层缝合加固,无肿瘤残留、其他并发症发生。21例行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切除肿瘤及部分胃壁,内镜辅助定位并检查吻合口或胃壁闭合口。肿瘤属腔外型12例、壁间型5例、腔内型4例,最大径平均(4.5±2.2)cm,术中出血量平均(60.8±25.4)ml,手术时间平均(102.3±32.4)min,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4.8±15.2)h,术后平均住院(5.2±2.0)d,无肿瘤残留及并发症发生。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组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腹腔镜辅助内镜手术组(P0.05),其余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镜联合技术具有微创优势,其中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胃间质瘤患者39例,瘤体直径1.0~4.5cm,平均(2.5±0.5)cm,均采用双镜联合方法手术切除。手术过程:胃镜下确定胃间质瘤的位置、大小,评估切除可能性及方法,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闭合切口,取出肿瘤,完成手术。术后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肿瘤生物学风险评估,随访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1例因瘤体过大予以中转开放手术。余38例手术时间35~125min,平均(75±25)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5±10)mL;胃管留置时间0~24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2~36h,绝对卧床12~24h,术后72~96h恢复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5~7d。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D117阳性36例(92.3%)、CD34阳性32例(82.0%);肿瘤生物学风险分级:极低危27例,低危10例,中危2例,高危0例。随访1~42个月,未发现种植或转移。结论: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快速定位、优化手术流程、术时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于直径〈5cm、术中仅靠腹腔镜难以定位的瘤灶。手术对瘤体定位、手术组成员配合要求较高,需要富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5.
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我中心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实施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30例,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的3例男性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施行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3例。TNM分期:IA期2例,IB期1例。上腹部手术切口长6~7cm;手术时间150~18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为18~36min;术中出血为80~200ml;病理检查淋巴结数11~14枚。病理检查没有发现淋巴结癌转移和手术切缘癌残留。手术后第2天饮水,第5天进食,分别于第8~12天出院。没有吻合口漏、出血、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具有开腹与微创相结合的优势,腹腔镜下操作时间短,尤其适合高龄高危患者,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多数发生于胃部,GIST对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均不敏感,其治疗的最佳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Heinrich等提出胃问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瘤体多位于胃黏膜下层,虽然GST具有潜存的恶性,但临床上出现淋巴转移的事件非常少,术中无需进行常规的淋巴清除。Ponsaing等41发现GST主要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外科手术切除GST的关键是肿瘤切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张驰  张健  胡祥 《消化外科》2014,(5):381-385
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可以在保证根治度的基础上,使患者术后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切除是一种保留胃功能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癌治疗中具有低侵袭性、最低限度的小肠麻痹、术后早期康复等优势;同时腹腔镜的放大作用有助于保留神经和胃功能。因此,早期胃癌采用腹腔镜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切除术(LAPPG)的治疗方式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2004年5月至2013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对12例早期胃癌患者施行了LAPPG。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74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22个月死于胃癌肝转移。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86%。该手术可以保留患者胃功能和减轻手术创伤,是治疗早期胃癌比较理想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The combination of laparoscopy and gastroscopy makes up the defects of each of them when used alone, and further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A 53-year-old patient with gastric stromal tumor was admitted to the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on March 4, 2011. The result of gastroscopy showed that the tumor was at anterior wall of stomach with a size of 3.0 cm×3.5 cm. the result of CT scan preliminarily diagnosed the patient with gastric stromal tumor. Partial gastrectomy with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gastroscopy was applied to the patient on March 9, 2011.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2 minutes and the blood loss was 10 ml.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was 4 days, and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ccurred.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gastroscopy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is feasible and safe with a favorable short-term outcome.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其中胃间质瘤约占60%[1],胃间质瘤是潜在恶性肿瘤,主要以血行传播为主,因此单纯胃间质瘤楔形切除术已成为目前外科实践中的经典术式[2],近年腹腔镜微创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是目前治疗胃间质瘤的最佳方式[3],由于较小的胃间质瘤在腔镜下定位困难,给单纯腹腔镜手术切除增加了难度,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与胃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4]。围术期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我们将胃间质瘤胃镜联合腹腔镜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进一步规范[5],现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胃镜联合腹腔镜在贵门旁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优势,同时介绍一种专门用于切除贵门旁胃间质瘤的改良胃后壁旋转术。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8例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镜联合组42例,开腹组86例。随机匹配32对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双镜联合治疗贲门旁胃间质瘤具有明显优势,且胃镜联合腹腔镜经小弯侧胃后壁旋转术是切除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的成功术式。  相似文献   

11.
胃镜腹腔镜联合胃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胃镜、腹腔镜联合胃局部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1999年9月至2004年12月,行胃镜、腹腔镜联合胃局部切除31例。病变分别位于胃窦、贲门、胃体、胃底部前壁,类型为胃黏膜下肿瘤、黏膜增生性病变、胃息肉等。全麻下先行胃镜下圈套电灼彻底切除病灶,发生穿孔或存在延迟穿孔可能时,即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或胃壁浆肌层缝合加强。结果19例仅在胃镜下切除即完成治疗,另12例联合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胃镜下平均27m in,腹腔镜下平均39m in,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给予流质饮食并均可恢复活动,无术后延迟穿孔及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2.4d。31例中27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未见复发。结论胃良性病变的胃镜、腹腔镜联合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40min,术中平均出血10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平均23.5枚,两切端无癌细胞残留。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体会(附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胃镜定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2例胃体前壁,1例胃体后壁大弯侧,1例胃窦部前壁间质瘤。结果: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105m in,术中出血量20~50m1,术后住院4~6d,随访6个月~5年,无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2例胃癌根治术后经其它检查未发现复发转移迹象的病人行腹腔镜探查、腹膜活组织检查术。结果明确诊断8例发生腹膜复发转移。其中,腹腔广泛转移2例,小肠系膜根部转移2例,肝脏表面转移1例,小肠与腹壁切口之间的粘连带转移1例,盆底腹膜转移1例,胃肠吻合口复发1例。对4例局限病灶作了腹膜病变切除,1例吻合口转移病例作全胃切除。结论腹腔镜检查是早期诊断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加速康复外科及腹腔镜在胃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新理念及腹腔镜技术常规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由同一医师完成的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理念和手术技术分为3组,A组(66例)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行开腹手术,B组(105例)应用FTS理念行开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关于glS联合腹腔镜对照两者单独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3项RCT和2项CCT纳入研究,共有52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gl'S联合腹腔镜)257例,对照组(单纯FTS或单纯腹腔镜)2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提前(SMD=-1.29,95%CI:-2.17—0.40.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WMD=-1.72,95%CI:-2.56—0.89,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OR=0.51,95%CI:0.31~0.84,P〈0.05),但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门脉高压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门脉高压患者行腹腔镜下完成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同时应用胃镜直视下缝合结扎胃底曲张静脉血管。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2.3(1.62±0.78)h,术中出血10-210(82.57±63.53)ml,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住院10-15 d。术后随访14例(93.3%),失访1例,随访9-36(12.3±7.8)个月,1例于术后12个月因其他疾病死亡,其他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再出血。结论结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微创优点,同时结合胃镜的显示与透光作用,取长补短,确切、有效地处理胃底曲张静脉,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16层CT仿真内镜成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CT仿真内镜(CTVG)成像在早期胃癌(EG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经胃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EGC患者(其中1例双发)进行全胃CT扫描,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对20例EGC患者的CTVG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等进行评价,并与胃镜和手术标本比较.结果 CTVG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病变检出率为85.7%(18/21);诊断准确率为23.8%(5/21).3例EGC有异常强化.胃镜的病变检出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5.7%(18/21).结论 16层CTVG能够检出EGC病灶,在病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脏器尤其是胃黏膜显示上和胃镜一致性较好,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单层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在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36例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脾门淋巴结清扫时间平均(43.1±9.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2±11)ml,脾门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3.1±1.6)枚,平均住院(12.0±3.4)d。1例患者术后发生左侧胸腔积液,经治疗康复出院,余者均未出现脾门区出血、脾缺血或坏死、胰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16个月,随访方式为术后复查及电话随访,未发现远处转移及术后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且能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