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常法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诊科院前急救护理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五常法"灵活运用到急诊科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改进急诊院前院内急救护理工作流程,规范护理工作,优化护理管理。结果急诊科急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五常法的应用能够提高急诊科院前急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救专科护士小组的建立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起在急诊科成立急救专科护士小组,负责进行院前急救工作的处理,以2016年7~12月护理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7年1~6月护理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急救专科护士小组的建立后急诊科出车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危重症患者抢救响应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急诊科基础护理、护理分诊、护理安全和急救技术等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建立急救专科护士小组,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优化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院前急救114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由于生命器官的衰老和功能减退,其心肺功能降低、骨质疏松、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低下等,生命器官代偿功能显示出明显低下或不足,从而成为影响病情发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1].院前急救工作中,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特点,是特殊的人群,使院前急救工作更为重要.我院急诊科在老年患者院前急救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21例创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分析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抢救321例创伤患者,成功抢救308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6%.结论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否急救成功与良好的护理密不可分,急诊科护士应该掌握院前急救的各种措施,熟练院前急救各项操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为提高医院成功抢救患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研究导入JCI标准对完善中医骨伤院前急救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从而促进急诊科患者护理效果的提高。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的163例急诊科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与观察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及管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导入JCI标准完善中医骨伤院前急救管理体系。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科患者的抢救效果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急诊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科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入JCI标准能够进一步完善中医骨伤急诊科院前急救管理体系,经过JCI标准相关的管理措施干预后急诊科骨伤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均有所好转及改善,JCI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入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采取急救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症科救治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与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工作中,对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可提高院前急救反应速率,缩短急诊科救治时间,而且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科院前急救存在的医患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48家急救站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急诊科院前急救过程中发生医患纠纷的呼救患者65例,对其因素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急诊科院前急救医疗护理记录、急诊科院前急救问卷调查表等方式进行总结。结果:发生医患纠纷的65例呼救患者中,31例是由于出诊不及时,占47.7%;13例是由于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差,占20.0%;12例是由于抢救经验不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占18.5%;6例是由于医疗设备和急救物品不到位,占9.2%;3例是由于收费过高,占4.6%。结论: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其法律意识,加强对其培训,提高急诊科院前急救整体水平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科实施流程再造前后院前急救阶段性急救护理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流程,观察记录流程再造前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流程再造后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有效抢救时间缩短.结论: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后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服务,有效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模式即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重症监护3方面整体救护机制构建、急救护理临床快速反应流程建立、急救护理质量规范化控制与管理,逐步实现了急救护理模式从传统型急救护理模式向现代型转变.构建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旨在提高急诊科救护质量,提高患者生命存活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眩晕患者院前急救中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急诊科收治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中医护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调查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眩晕病院前急救中运用中医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和护理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水平。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院前救护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建立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制度,对现场急救与处理,迅速转运,及转运途中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患者均在最短时间内安全转运入院继续治疗,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8.18%。结论: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急且重,迅速正确判断病情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为院内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在院前急救管理中应用情景模拟演练的临床实际使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在院前急救管理中应用情景模拟演练,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实施情景模拟演练后)和2016年6月~2017年5月(未实施情景模拟演练)两时期医护人员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急救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的纠纷发生率为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患者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急诊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管理中应用情景模拟演练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同时显著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分析大腿骨折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该院急诊科收治的大腿骨折患者116例。随机抽签法进行急诊护理分组,对照组(58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予以院前急救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28%)较之对照组(84.48%)有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腿骨折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区责任制护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自2015年1月起在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实施分区责任制护理,通过分析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将分区责任制护理应用到整体的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强调合理安排各病区护理资源、做好急诊分诊质量把关、规范急诊工作流程、关注每一位急诊候诊者、实施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比较实施分区责任制护理前后急诊科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区责任制护理后,急诊科风险事件发生率从4.3%降为了0.6%,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分区责任制护理后,患者对就诊安排、护士接诊、就诊秩序、输液巡视、用药指导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显著提升(P0.05);实施分区责任制护理后医生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75.0%提升到了93.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区责任制护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 例急诊科住院的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四周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疾病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ACT-G)调查.结果:干预后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提高;疾病治疗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对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是心理关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疾病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6月院前急救的395例老年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呼叫时间、转运去向、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的老年患者395例中,男女比例为1.28∶1,随年龄增加而院前急救人次逐渐减少,每日0时至6时为低谷,6时至24时基本为平均分布,基本以9时至12时及18时至21时为两个明显高峰时段。患者去向以市属三级医院为主,共205例,占54.38%;部属三级医院39例,占10.34%;二级医院97例,占25.73%;居住地36例,占9.55%,其中因放弃治疗返家者21例,占5.57%。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前8位依次是:脑血管意外,外伤、车祸伤,冠心病、心梗,眩晕,肿瘤,呼吸心跳骤停,高血压病及消化道出血。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医疗费用无谓增长及医学伦理问题较为突出。结论:我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根据老年院前急救的疾病谱排序,结合老年人自身生理特点,制定老年院前急救工作重点,对推进老年院前急救工作和指导急救专业人员培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政府开展的老年院前急救工作提供了相关支持和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急救效率、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急救效率、急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急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脑疝、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急救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向龙  岳红霞  杨玲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52-1553
我院于2002年10月开设院前急救中心,护理人员由急诊科护士兼任,要求处于应急待命状态的救护车在接到指令后10~15min内必须到达20公里内的现场。现将我院对42例脑卒中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院前急救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0急救中心是近年来成立的一门新兴的急诊医学机构,其往往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科学的水平.虽然我国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医院不仅纷纷成立急诊科,并且都先后加入了当地的120急救中心,因此展开对急诊医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学术意义.而院前急救又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现结合我院急诊科实际情况,浅谈一下院前急救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