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除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行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治疗前、PE后、CVVH结束时,分别检测生命体征、血尿素氮、肌酐、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 factor-alpha,TNF-a),并进行ICU监护的结果记录。以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浆置换后血CRP、血TNF-a明显下降(P〈0.05),CVVH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血尿素氮、肌酐、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变化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PE联合CVVH治疗可显著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除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行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治疗前、PE后、CVVH结束时,分别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并进行ICU监护的结果记录。以APACHE II评分及SIRS评分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1]。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浆置换后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血CRP、血TNF-a明显下降(P<0.05),CVVH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APACHE II评分及SIRS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PE联合CVVH治疗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cge acute pancreatifis,SAP)的疗效.方法 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除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行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治疗前、PE后、CVVH结束时,分别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M-a),并进行ICU监护的结果记录.以APCHE II评分及SIRS评分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1].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浆置换后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血CRP、血TNF-a明显下降(P&lt;0.05),CVVH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APACHE II评分及SIRS评分差异显著(P&lt;0.05).结论 PE联合CWH治疗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SAP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CVVH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Ⅱ(APACHEⅡ)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CVVH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APACHEⅡ评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手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行CVVH治疗,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改善生化指标,是抢救SAP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吴江  秦春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35-4537
目的:观察早期加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的非手术常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SAP患者早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CBP治疗。比较入院时和治疗5d后的APACHEⅡ评分、血肌酐、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并观察预后。结果:治疗5d后患者的血肌酐、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1例SAP患者中19例痊愈出院。结论:在非手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行CBP治疗SAP,能缓解病情,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低效每日血液透析滤过(SLEDD-f)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尿毒症脑病患者,分为SLEDD-f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两组(各23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Glasgow评分、心率、MAP、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等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MAP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APACHEⅡ评分及Glasgow评分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尿毒症脑病患者,SLEDD-f和CVVH/CAVH均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6例SAP患者,给予CVVH 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保护血管通路、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结果23例SAP中,痊愈19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19例SAP患者护理后血清总胆红素、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心率、呼吸、MA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结论 SAP患者CVVH治疗中,给予恰当的护理,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SAP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生命体征、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胆红素(STB)、血小板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20例病人在CVVH治疗后生命体征迅速稳定,体温、心率、呼吸频率降低,平均血压上升,血清BUN、Cr水平下降,血小板计数升高,APACHEⅡ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TB水平在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CVVH能降低SAP病人的炎性反应,改善器官功能水平,未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连续性血液净化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早期联合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的非手术常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SAP患者按是否早期联合应用CBP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BP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7d后以及两组间的APACHE Ⅱ评分、血肌酐、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 两组治疗7 d后的血肌酐、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BP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明显(P<0.01),且CBP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在非手术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CBP治疗SAP,能缓解病情,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全身炎性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自力  林材元  吴恒义  白涛 《广东医学》2006,27(10):1541-1542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同时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降低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疗效。方法23例SAP患者在接受传统治疗的同时行CVVH,每次至少持续24h,监测CVVH治疗前后全身炎症反应指标、急性C反应蛋白(CRP)和其他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行APPACHEⅡ评分。结果CVVH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反映全身炎性反应的指标均得到改善,淀粉酶、脂肪酶等生化指标也明显下降,CRP也降低,APPACHEⅡ评分也相应下降。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同时行CVVH,能降低全身炎性反应,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在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0例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体温、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心率、血尿素氮、血肌酐、电解质、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8例痊愈,1例死亡,1例自动放弃治疗出院。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和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电解质、血白细胞数及血pH值正常。结论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行连续性血液滤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反应,预防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有效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马鹏  余开焕  余佳  任俊  宋湧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488-490,494
目的:对比研究经鼻胃管和经鼻空肠管两种途径注入大黄辅助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77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G组38例,J组39例,全部病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G组经鼻胃管注入大黄,J组经鼻空肠管注入大黄,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7 d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B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威灵仙配合大黄对恢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屏障功能所起的作用。方法:将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A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大黄煎水经鼻空肠管注入,治疗组B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大黄合威灵仙煎水经鼻空肠管注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7d时的APACHEII评分和BalthazarCT评分;血淀粉酶、CRP恢复正常时间;肠鸣音(大于3次/min)出现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3、7d,B组的APACHEII评分和BalthazarCT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的肠鸣音(大于3次/min)出现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0.01)。结论:治疗组B组(威灵仙合大黄)能更有效地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病情,在恢复SAP肠屏障功能方面比对照组A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患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症AP(MAP)41例,重症AP(SAP)17例;单纯AP(对照组)40例,AP合并糖尿病(观察组)18例,测定患者的随机血糖、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Ca2+浓度、C反应蛋白(CRP)等,对SAP患者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随机血糖、空腹血糖、HbA1c、血Ca2+浓度、SAP的发生率和APE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AP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相对单纯AP患者更重,高血糖可能是早期AP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大鼠160只,大鼠随机分四组:对照组,n=40;SAP组,n=40;SAP+硫氢化钠(NaHS)组,n=40;SAP+DL-炔丙基甘氨酸(PAG)组,n=40。每组随机分为四小组,分别对应末次注射L—Arg后3h、12h、24h、36h四个时间点,每小组n=10。分别测定血清H2S、淀粉酶、胰腺组织中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synthase,CSE)含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SAP+NariS组血清淀粉酶较SAP组有显著升高;CSE表达与SAP组无显著性差异;镜下见比SAP组更早出现坏死和小叶结构破坏。SAP+PAG组与SAP组对照发现,预先腹腔注射PAG后,血清淀粉酶、H2S含量及组织CSE含量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病理结果显示,显著延缓了胰腺组织损伤的出现,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Grewal胰腺病理损伤评估证实与SAP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2S含量与组织损伤呈正相关,PAG有减轻大鼠胰腺炎模型胰腺组织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适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猪模型,为SAP肠内给药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8只太湖梅山猪随机分成SAP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两组均在开腹直视下置入鼻空肠管。SAP组通过胰管内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SAP模型,对照组仅行胰管插管不注射任何药物。比较两组动物一般情况、血清淀粉酶、CT评分及胰腺病理形态学改变,验证鼻空肠管置入及SAP模型诱导是否成功。结果同对照组比较,SAP组血清淀粉酶的总体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病理评分均进一步证明了鼻空肠管置入及SAP模型诱导成功。结论在猪的SAP模型上成功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为研究肠内给药在胰腺炎中的应用建立了一种简单、无创、可重复性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改变及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急性胰腺炎60例,将其CT改变分为五个级别,各级病例分别与相应的血清、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值对比分析。结果:血、尿淀粉酶在轻、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无差别(P〉0.05),而C反应蛋白值在重症胰腺炎中明显高于轻症胰腺炎(P〈0.05)。CT改变为A级时血、尿淀粉酶轻中度升高;B级时中度升高;C级时显著升高;D级时趋向下降;E级时显著下降。结论:CT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急性胰腺炎B,C,D,E级的病理变化,明显优于淀粉酶的改变,而对于早期间质水肿型的炎症,CT诊断困难,主要靠血、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其中C反应蛋白有助于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临床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胃肠减压、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肌注重组干扰素α40μg/d,7~14 d。观察治愈天数、发生并发症例数和病死例数,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和CT评分评价病情。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核因子кB浓度的变化。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治愈天数、发生并发症例数和病死例数有所降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和CT评分显著降低。干预组TNF-α、IL-8和核因子кB较干预前下降,IL-2升高,IL-10升高后又回降。结论重组干扰素α在治疗SAP过程中,可减轻炎性反应、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促进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高压(IAH)危险因素,并评估IAH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8例SAP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测压法间接监测腹内压值,反复或持续腹内压≥12 mmHg设定为IAH.记录第1个24 h 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病Ⅱ(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等与腹高压相关性高危因素.根据腹内压值,观察腹内压对患者感染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住院时间、血培养阳性率、ICU时间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结果:腹内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个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和白蛋白值均是SAP发生腹内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IAH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及住院、ICU时间均高于非腹高压患者(P<0.05~P<0.01).结论:入院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均是SAP患者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解除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是治疗SAP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