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外周血涂片单核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感染恢复期、慢性感染(巨细胞病毒、结核菌、布氏杆菌等)、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组织细胞增多症、酒精性肝硬化、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性腹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患者外周血涂片进行了单核细胞形态观察。结果:在急性感染恢复期、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组织细胞增多症、酒精性肝硬化、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性腹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的外周血涂片中观察到3种正常单核细胞和6种异常单核细胞。结论:外周血涂片单核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急性感染恢复期、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组织细胞增多症、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酒精性肝硬化、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性腹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患者按常规采集末梢血涂片、瑞氏染色、油镜10×100倍观察血小板的形态。结果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观察到8种异常血小板形态,结合相应疾病进行应用。结论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形态学检查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发生率高,中性粒细胞<1.0×10~9/L时,48%~60%出现感染发热;中性粒细胞<0.5×10~9/L时,重症感染增加;中性粒细胞<0.1×10~9/L时,致死性感染增加,16%~20%发生败血症。在白血病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283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莉  倪鸿昌 《安徽医药》2011,15(1):60-62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订医院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83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3%,例次发生率为51.4%,以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阿米卡星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头孢他啶较敏感。年龄、糖皮质激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阶段及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其危险因素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患者的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和所处的治疗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发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2例发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合并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急性白血病20例,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 7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所有患者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 中心静脉置管 (21例) 或者外周静脉置管 (11例)。25例化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 7例SAA 为本病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死亡17例, 好转15例。药敏试验显示多药耐药, 替加环素、 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 左氧氟沙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部分敏感, 其余均耐药。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 重度血小板减少、 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过长和复合感染等是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中性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并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死亡率高,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病房收治的2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特点。结果 2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确诊/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率为25%(50/200),共检出病原菌47株,念珠菌占89%(42/47),居前三位的感染部位是肺部、血流、胃肠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缺乏是真菌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次诱导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率高,肺部为最常见感染部位,且以念珠菌居多,常发生于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的退行性改变与中毒性颗粒的出现:重症感染性疾病及化脓性病变如败血症、肺炎、猩红热、腹膜炎、大面积烧伤及放射线治疗后,均可见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改变和中毒性颗粒的形成,具体表现为胞浆空泡、颗粒增多、中毒颗粒(粗大的紫蓝色颗粒)、RNA包涵体。镜检方法:镜下计数100个中性粒细胞,其中有中毒性颗粒时以百分率报告,或用积法报告。通常认为中毒颗粒细胞、中毒颗粒的多少与临床感染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巨细胞病毒(CMV)抗原阴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初期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铁岭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既往有2年糖尿病史,因患结肠炎,伴有感染性休克及全血细胞减少症的35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MV感染是否作为结肠炎病因仍然存在争议,但是通过本例病理活检证实的CMV感染的小肠炎患者,我们认为CMV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可为白血病的初期症状。结论根据我们的病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可以发生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之前。CMV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结肠炎是对于盲肠炎患者,尤其为拒绝支持治疗或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患者的重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粘附因子CD11b 、CD64表达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5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疑为细菌感染的患儿63例。记录其临床表现、血培养、脑脊液培养结果,检测5项非特异性指标。败血症组33例,非败血症感染组30例,对照组15例。各组患儿在入院后24~48小时内取外周静脉血1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 、CD64 表达。败血症组在恢复期(治疗1周后)复查。结果 败血症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水平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败血症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败血症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败血症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败血症组在恢复期CD11b 、CD64表达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以CD11b≥320MFI、CD64 ≥20MFI为临界值阳性标准,CD11b、CD64对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分别为72.73%和75%,特异度分别为94.74%和80.49%。CD11b和CD64在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粘附因子CD11b、CD64,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依据之一,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对判断感染程度、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欢欢  黄珍 《抗感染药学》2021,18(3):360-363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性急性白血病(AL)伴血流感染(BSI)患者血标本的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中性粒细胞性AL伴发BSI患者12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患者血标本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126例中性粒细胞性AL并发BSI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揭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特点,为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在27.2×109/L~82.3×109/L之间,中位白细胞数为35.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均80%以上。骨髓检查粒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粒系以分叶核及杆状核增多为主。血清维生素B12及尿酸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均明显升高。2例患者检测CSF3R T618I突变+,其中1例合并JAK2V617F和ASXL1基因突变。结论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疑难,行CSF3R突变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气单胞菌属败血症的认识,为临床估计病情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至2009年发生于我院(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血液系统疾患的气单胞菌属败血症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微生物学和治疗转归等。结果 8年间共16例,均为急性白血病患者。以男性为主,发病季节以夏秋季(5~10月)为主(87.5%)。所有患者均为院内感染,无聚集、流行性发病趋势。菌种包含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以后者(68.8%)占优势;其中6例(37.5%)伴随其他病原菌败血症,均为温和气单胞菌败血症的患者。所有患者近期或正在接受细胞毒药物化疗,发生败血症时都处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是寒战、发热(100%),仅有5例(31.3%)患者之前伴随腹泻,4例(25%)并发休克。常见伴发的感染部位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组织炎(37.5%)、肛周感染(31.3%)、肺感染(25.0%)等。药敏结果对除外青霉素类的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未见碳青霉烯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患者均及时接受了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病死率仍较高(31.3%)。死亡者发生于起病3~4d内,均为温和气单胞菌同时伴随其他病原菌败血症,多并发休克同时伴随其他部位严重感染如蜂窝组织炎、肺部感染或腹膜炎等。结论气单胞菌败血症虽不常见于北方地区,但多于夏秋季发生于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除青霉素类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气单胞菌敏感。温和气单胞菌的致病力更强,应注意复杂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外周血涂片淋巴细胞形态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海拔3700米门诊及住院确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患者确诊后,治疗前的外周末梢血涂片,瑞氏染色、油镜﹙10×100倍﹚观察淋巴细胞形态。结果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患者的淋巴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淋巴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上述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大量抗生素相继问世,随之而来的在应用抗生素的问题上,滥用现象极其严重,为了减少应用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后果,本文就外科感染中有关抗生素的应用问题,谈以下体会。一、应用抗生素要选择适应证对于较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脓血症、急性腹膜炎、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严重感染,应根据抗菌谱选用抗生素,对于一些轻微感染,表浅伤口化脓,可不必应用。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如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急症手术患者、同时有其它化脓性感染存在者。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6,(3):550-55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以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为切入点,参与临床医师制订药物治疗方案,并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结果:通过实施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团队,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协同临床医师对特殊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有效保障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便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总结48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采用"降阶梯治疗"的策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75.0%。治疗有效33例占91.67%,感染直接导致死亡3例占8.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常见,共16例占44.44%,其次为消化道感染8例占22.22%,肛周感染5例占13.89%,泌尿系感染3例占8.33%,其他部位如皮肤等感染4例占11.11%。病原学检查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4株,其中G-杆菌27株占61.36%,G+球菌17株占38.64%,真菌6例占13.64%。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英  梁秋娜  林英 《河北医药》2012,34(1):108-110
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时具有很大的感染危险性,临床上常出现高热、畏寒、咽痛、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等症状,以及由于继发感染而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黏膜和咽峡部溃疡、肺炎、尿路感染,甚至脓毒血症或败血症.粒缺发病急促,病死率很高,达60% ~ 80%[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新药的开发,粒细胞缺乏症及并发症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6,(6):1254-1256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4例资料,分析化疗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治疗对策。结果:5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人数为42例,其感染率为77.78%;直接死于感染的患者12例,感染病死率为22.22%;大于60岁患者感染率大于<60岁患者(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组(P<0.05);采用氟康唑加G-CSF的联用组患者的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至>1.5×10~9/L的时间优于单用氟康唑组(P<0.05)。结论:患者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是医院感染主要易感因素,采用氟康唑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是合理的,能够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发热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近6个月的血常规动态观察,分析其疾病及其与羟基脲的治疗相关性。方法取患者静脉血,采用迈瑞BC-6800和Sysmex-2100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血细胞计数。结果外周血WBC持续性升高,显微镜检查均检见幼稚粒细胞,原始粒细胞不见或<0.01。使用羟基脲片情况下,外周血WBC可以一过性下降,但总体外周血WBC还是持续性升高,Hb持续性减少,与药品使用无关。结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长期持续中性粒细胞升高,经一般治疗血象不易恢复,建议在严密检测血象的前提下,采用白细胞单采方法控制细胞数,再辅助极小剂量羟基脲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简称慢粒)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脾肿大、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并出现幼稚粒细胞。可从慢性期向加速期、急变期发展,一旦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则短期内死亡,存活期仅3—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