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塞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QTd对预测 A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 2 64例 AMI患者及1 0 0例正常人 QTd、JTd及 QTcd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QTd、JTd及 QTcd在 AMI组显著延长 ,分别为 63 .8± 1 7.4ms、5 9.4± 1 8.1 ms及 68.1± 2 0 .3 m s,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7± 8.6ms、2 0 .3± 1 0 .1 ms及 2 8.1± 1 1 .3 ms;在有室性心律失常组分别为 71 .6± 2 1 .9ms、67.5±2 2 .1 m s及 75 .3± 2 3 .7m s,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5 3 .3± 1 9.2 ms、49.1± 1 7.6ms及5 4.2± 2 4.0 m s;在死亡组分别为 82 .6± 1 8.4ms、76.3± 1 7.6ms及 86.9± 1 9.6m s,亦明显高于生存组 5 6.5± 1 6.0 ms、5 3 .7± 1 6.5 ms及 61 .1± 2 0 .2 ms。结论 :QTd可作为识别 AMI后高危患者临床心电学的敏感指标之一 ,对判断 AMI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春安 《医学争鸣》2002,23(4):367-37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QT离散度(QTd)及校正心率后 QT离散度 (QTcd)的临床意义及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测量分析 92例 AMI患者的 QTd和 QTcd,其中男 62例 ,女 30例 ,年龄 42~ 80 (平均 54.3)岁 ,与 60例无心脏病者 QTd和 QTcd对照分析 ,其中男 39例 ,女2 1例 ,年龄 40~ 75(平均 52 )岁 .结果  AMI入院时 QTd(66± 30 ) ms,QTcd(75± 36) ms明显高于对照组 (39± 1 6) ms,(42± 1 7) ms (P<0 .0 0 1 ) .死亡组 QTd(1 0 5± 2 5) ms,QTcd(1 2 2± 33) ms明显高于生存组 (54± 1 8) ms,(60± 2 0 ) ms(P<0 .0 0 1 ) .QTd≥ 80 ms患者死亡率 62 .5% ,多部位梗死56.3% ,室心律失常 53.1 % ,泵功能 (Killip分级 )≥ 级2 8.3% , - 度房室传导阻滞 1 2 .5%明显高于 QTd<80 ms的 3.3% ,2 5.0 % ,1 1 .7% (P<0 .0 1 ) ,6.7% ,5.0 % (P<0 .0 5) .生存患者出院时 QTd(45± 1 3) ms,QTcd(48± 1 4 )ms较入院时 (66± 30 ) ms(P <0 .0 1 ) ,(75± 36) ms(P<0 .0 5)明显缩小 .且最长的 QT间期 92 %见于缺血区或梗死区导联 ,而最短的 QT间期 95%见于非缺血区或非梗死区导联 .结论 临床上可通过 QTd及 QTcd测量来判断 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 (QTd)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 74例AMI患者在发病 2 4小时内描记心电图 ,测取心电图最长与最短的QT间期 ,两者之差即为QTd。由于单导联顺序记录 ,故加用QTcd(经心率校正后的QTd)。结果 AMI中死亡组 10例 ,QTd 0 .0 6± 0 .0 3s;预后良好组 44例 ,QTd 0 .0 3± 0 .0 1s;健康组 2 0例 ,QTd 0 .0 3± 0 .0 1s。死亡组与后两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QTd对判定AMI早期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QTd及JTd增加与老年人糖尿病猝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病人 QTd,JTd增加与其发生猝死的关系。 2方法 受检者常规测量 12导联心电图 QT及 JT间期。最长 QT间期或 JT间期减去最短 QT或 JT间期 ,即得 QTd或 JTd.比较对照组与糖尿病组 (猝死组与存活组 )的 QTd,JTd.3结果 老年糖尿病病人 QTd,JTd分别为 (78.2 4± 2 7.6 8) ms,(79.86±2 1.48) ms,而对照组分别为 (4 7.16± 18.2 7) ms,(4 6 .32± 2 0 .12 ) m 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6 .6 3,7.2 3,P<0 .0 0 1)。糖尿病猝死组 QTd,JTd分别为 (96 .5 6± 2 8.2 6 ) ms,(98.78± 30 .42 ) ms;存活组 QTd,JTd分别为 (5 9.2 7±19.14) m s,(6 0 .47± 2 1.5 2 ) ms,猝死组 QTd,JTd均明显长于存活组 ,差异有显著性 (t=5 .93,5 .5 8,P<0 .0 0 1)。 4结论 老年糖尿病病人猝死的发生随 QTd,JTd的延长而增加 ,提示 QTd,JTd延长是预测老年糖尿病病人猝死的一项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QT离散度(QTd)的变化与AMI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192例AMI病人分为存活组171例、死亡组21例,另有正常对照组25例。测定AMI病人和正常人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Td或jT离散度(jTd)的变化。结果:192例AMI病人QTd与jTd分别为61.92±15.2ms,45.86±16.22ms,正常对照组25例QTd与jTd分别为20.32±8.14ms、18.24±8.12ms,两组相比P<0.001。存活组入院时QTd与jTd分别为60.96±12.24ms、45.22±10.24ms,出院时分别为39.26±10.42ms、32.14±12.24ms,入院与出院相比P<0.01。死亡组21例QTd与jTd分别为70.24±15.38ms、66.42±14.24ms,与存活组相比P<0.05。结论:AMI病人 QTd明显增加,QTd的测定对AMI病人预后的估价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QT离散度 (QTd)的演变及其对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量 34例AMI后患者不同时期和伴室性心律失常时的QTd ,并与健康对照组 (90名 )相比。结果 AMI后患者的QTd在急性期 (72± 18ms)明显大于亚急性期 (5 8± 17ms,P <0 .0 1) ,亚急性期大于陈旧期 (49± 2 1ms,P <0 .0 1) ,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36± 10ms,P <0 .0 1)。陈旧期内心功能Ⅰ级、Ⅱ级者的QTd(36± 14ms,41± 15ms)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Ⅲ~Ⅳ级者的QTd(6 6± 2 0ms)明显延长 (P <0 .0 1)。 9例AMI伴室速 /室颤 (VT/VF)者的QTd(91± 18ms)显著长于急性期不伴VT/VF者 (70± 14ms,P <0 .0 1)。结论 AMI后 0~ 3天QTd显著延长 ,随梗塞愈合渐趋正常 ,QTd显著延长是预示危重室性心律失常的不良之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MI早期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AMI患者(AMI)72h内的QTd并与36例健康人(对照组)QTd作对比.结果 AMI组QTd为(60.57±47.03)ms,对照组QTd为(27.52±17.36)ms;AMI组中,死亡组(7例)QTd为(85.50±45.19)ms,存活组(31例)QTd为(49.90±32.0)ms,均P<0.01,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AMI早期QTd增加可作为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 (VLP)、QT离散度 (QTd)、校正QT离散度 (QTcd)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 6 4例AMI患者和 30例健康人的VLP、QTd、QTcd ,并对AMI患者随访 1年。结果 :AMI组VLP阳性率 (4 2 2 % )较对照组 (6 7% )明显增高 (P <0 0 1) ,QTd、QTcd分别为 74 2± 18 4ms和 81 3± 2 2 6ms较对照组 (2 8 4± 10 6ms和 34 8± 15 3ms)明显延长 (P <0 0 1)。 6 4例AMI患者随访 1年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18例 ,其中VLP阳性率、QTd、QTcd分别为 88 9%、86 5± 2 7 4ms、93 6± 34 8ms和非事件组(2 3 9%、6 2 7± 2 4 3ms、6 9 4± 2 5 2ms)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在预测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有效性QTd分别为 6 6 5 %、85 4%、78% ,QTcd分别为 72 4%、71 3 %、71% ,VLP分别为42 6 %、92 8%、6 8%。结论 :VLP(+ )和QTd、QTcd明显延长与A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密切相关 ,并可作为AMI患者预后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可靠的 ,非侵入性预测指标。其中以QTcd敏感性最高 ,VLP(+ )最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与 QT离散度 (QTd)、QTc离散度 (QTcd)的关系。方法 :测量 46例平板运动试验时诱发心肌缺血患者的 QTd、QTcd、QTd增加值 (△ QTd)、QTcd增加值 (△ QTcd)。结果 :运动后阳性组 QTd(5 2 .61±16.78) ms、QTcd(83.94± 2 7.2 1) ms较阴性组 QTd(31.78± 8.98) ms、QTcd(36.85± 13.73) ms显著增大 (P <0 .0 1)。阳性组△ QTd(14.5 7± 3.75 ) ms、△ QTcd(4 1.39± 12 .14) ms较阴性组△ QTd(2 .0 0± 2 .35 ) ms、△ QTcd(2 .11± 2 .0 7) ms显著增大 (P <0 .0 1)。而阳性组运动前 QTd、QTcd分别为 (38.0 4± 13.0 3) ms、(4 2 .5 5± 15 .0 7) ms,阴性组分别为(2 9.78± 11.33) ms、(34 .74± 11.66) ms,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QTd、QTcd、△ QTd、△ QTcd增大是运动试验时作为判定心肌缺血的有意义的心电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 2 4h内心绞痛发作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 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184例初次 AMI患者 ,分为梗死前心绞痛 (PA)组 ,5 8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 (NPA)组 ,12 6例。观察住院期间心脏并发症及 QTd。结果 :两组间一般临床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AMI前用药情况、AMI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溶栓成功率及入院后肌酸磷酸激酶 (CK)及其 MB亚型 (CK- MB)峰值无显著差异。PA组及 NPA组早期 QTd分别为 (5 6 .2 2± 18.40 )及 (84.45±2 1.90 ) m s,(P<0 .0 5 ) ;晚期 QTd分别为 (5 0 .6 7± 16 .34 )及 (6 4.18± 16 .41) ms(P<0 .0 5 )。PA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院内心源性病死率明显低于 NPA组。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显著降低 AMI患者住院期间 QTd值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示该结果可能与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及心室泵功能的保护及改善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衰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或JT间期离散度 (JTd)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并比较 4 6例DCM心功能Ⅱ~Ⅳ级患者 12导联心电图的QTd(JTd) ,比较QTd(JTd)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35例DCM心功能Ⅲ级和Ⅳ级患者QTd 分别为 6 5 .38± 2 4 .30ms和 72 .10± 2 0 .95ms ,JTd 分别为 5 4.85± 2 5 .0 1ms和 5 6 .33± 2 1.30ms ,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 (41.6 7± 2 1.6 9ms,33.0± 17.5 1ms) (P <0 .0 1) ,心功能Ⅳ级QTd 与JTd 也高于心功能Ⅲ级 ,但无统计学意义。QTd(JTd)与左室内径及心胸比率呈正相关 (P <0 .0 5~ 0 .0 1) ,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 (P <0 .0 1)。全组中死亡 7例 ,均为心功能Ⅳ级 ,死亡患者QTd(JTd)明显高于生存者 (78.12± 12 .5 0ms ,6 2 .32± 9.87ms,5 8.82± 2 1.36ms ,4 8.95± 2 3.2 1ms) (P <0 .0 1)。死亡患者 3例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DCM患者QTd(JTd)与心功能分级 ,心脏主要参数及死亡率有密切相关性。QTd(JTd)可作为判定DCM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黄焰  张爱伦  杨毅宁 《新疆医学》2001,31(2):161-164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c、QTd、影响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测量入院时QTc、QTd,治疗组给予索他洛尔(80—160mg/d)干预后观察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天QTc,QTd的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MI患者入院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QTc、QTd无显著性差异(417.4±14.3ms vs 413.2±14.6ms P>0.05,66.2±11.6ms vs 67.4±14.3ms P>0.05);给予索他洛尔(80—160mg/d)干预后治疗组于2天时较对照组QTc显著延长、QTd明显缩短(437.8±17.7ms vs 429.6±16.4ms P<0.05;68.9±11.7ms vs 78.1±21.1ms P<0.05),并于7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QTd差异最显著(48.2±14.7ms vs 59.1±13ms P<0.01);两组60例AMI患者中有18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QTd明显高于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92.2±19.2ms vs 65.2±19.4P<0.01);索他洛尔干预2周内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 vs 43.3%P<0.05)。结论:AMI后QTd显著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AMI后早期使用索他洛尔可使QTd显著降低,改变其自然演变过程,并明确降低AMI后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表明了索他洛尔能够有效的缩小缺血后心肌复极化的高散度,有利于AMI患者心肌电活动的一致和稳定,从而降低AMI猝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离散度 (QTd)的关系。方法 :分析 6 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心电图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 (2 4例 )和无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变化。结果 :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及QTcd相比较均有显著增大 ,分别为 77 6± 2 3 4msVS30 8± 2 8 6ms ,6 0 4± 2 7 2msVS2 8 6± 2 2 8ms ,具显著差异性 ,(P <0 0 1)。结论 :早期心肌梗塞者QTd延长反映心肌复极电不稳定性的程度 ,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QTd越大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早期QTd的延长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预后及死亡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QT离散度(QTd)及校正后 QT离散度(QTcd)的临床意义及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量分析 83 例 AMI患者的 QTd和 QTcd,其中男 52 例,女31例,年龄43~75岁,平均51.8岁,与56例无心脏病者QTd和QTcd对照分析,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2~78岁,平均51岁。结果 AMI入院时QTd(87±31)ms,QTcd(80±32)ms明显高于对照组(35±12)ms,(40±16)ms,(P <0.001)。死亡组QTd(120±32)ms,QTcd(131±33)ms明显高于生存组(46±15)ms,(58±19)ms,(P <0.001)。结论 临床上可通过QTd及QTcd测量来判断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压力反射敏感性 (BRS)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病死率的价值。方法 :测定 5 0例 AMI患者发病后 1周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的 BRS,并探讨 BRS与 AMI患者早期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AMI患者发病后 1周BRS明显小于 2 0例正常对照组 (1 1± 8.2 ms/ mm Hg vs4 .1± 1 .5 ms/ mm Hg,P<0 .0 5 ) ;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 1个月内猝死 4例 ,其 BRS降低最明显 ,BRS<2 .5 ms/ mm Hg可作为 AMI易发生早期死亡的高危因子界限。结论 :BRS在AMI患者明显下降 ,并可预测 AMI患者早期发生死亡的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PHD)病人心电图QT离散度 (QTd)与心功能不全 (CDF)的关系。方法 PHD病人 38例 ,按病情分为心功能不全Ⅰ级 12例 ,Ⅱ级 17例 ,Ⅲ级 9例。测量常规 12导联心电图QT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CDF各级QTd、QTcd分别为Ⅰ级 5 2 .1± 12 .89ms,6 5 .1± 17.2 8ms;Ⅱ级 6 6 .2± 12 .8ms,76 .5± 2 0 .2ms ;Ⅲ级 88.8± 16 .6ms,116 .2± 19.1ms ;对照组为 31.9± 9.1ms,33.6± 10 .4ms,各组与对照组、各组之间比较均为P <0 .0 1。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DF早期 ,心电图QTd、QTcd显著增加 ,可作为肺源性心脏病早期诊断依据之一 ;QT越大 ,病情越重 ,预后越差 ,动态观察可判断病情、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17.
李明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85-408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QT离散度关系。方法:对100例AMI急性期心电图及其60例的恢复期心电图QT离散度(QTd)进行测定。结果:QTd为(50.40±20.25)ms和(24.83±12.69)ms,QTcd为(57.48±25.14)ms和(27.31±13.84)ms,AMI急性期的心电图QTd和QTcd均值均高于恢复期;按心电图心梗导联数目多少把100例AMI分为1~、4~、8~等三组,其早期心电图QTd值分别为(44.74±17.04)ms、(53.08±21.38)ms、(58.00±21.01)ms,运用方差分析,三组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F=2.7383,P>0.05);根据心电图心梗定位把100例AMI分为:前壁梗死、后壁梗死、复合壁梗死等三组,其早期心电图QTd值分为(52.50±22.34)ms、(45.31±16.65)ms、(54.17±17.30)ms,运用方差分析,三组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F=1.5355,P>0.05)。结论:心电图QT离散度在AMI早期显著增大,心肌梗死部位和范围不是AMI早期QT离散度改变的主要因素,AMI早期心电图QT离散度增大反应了心室肌复极不均匀,临床上作为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并在AMI急性期监测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变化 ,以及它与终末事件的关系。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AMI) 82例列为实验组 ,其中单一部位MI 5 5例 ,大面积MI 2 7例 ;门诊体检正常人 90例列为对照组 ,分别比较它们QTd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单一部位MI、大面积MI的QTd分别为 ( 3 0 18± 2 2 41)ms、( 64 5 6± 19 3 2 )ms、( 82 0 8± 19 86)ms ,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 0 ( 0 /90 )、2 5 45 % ( 14 /5 5 )、5 2 85 % ( 14 /2 7) ,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住院期间病死率为 0 ( 0 /90 )、5 45 % ( 3 /5 5 )、2 2 2 % ( 6/2 7) ,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 ,QTd也随之增大 ,并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QT离散度 (QTd)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肥厚程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 2 5例 ,正常对照组 2 4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计算左室重量 (LVM ) ,记录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同步 1 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的QT间期计算QTd、QTcd ,比较QTd、QTcd与左室重量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①肥厚型心肌病组LVM、QTd、QT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30 5 .2± 94.1 g与 1 50 .6± 32 .8g ;80 .2± 1 6 .5ms与 35 .6± 7.6ms ;86 .4±1 7.5ms与 40 .7± 9.1ms,P均 <0 .0 1 ) ;②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VM、QTd、QTcd明显高于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分别为 375 .4± 91 .6g与 2 72 .2± 77.3g ;93 .8± 1 5 .8ms与 73 .8± 1 2 .8ms,P均 <0 .0 1 ,98.1± 1 7.7ms与 80 .8± 1 4 .9ms,P <0 .0 5) ;③肥厚型心肌病患者LVM与QTd、QTcd显著相关 ,r分别为 0 .72 4 7和 0 .6450。结论 :肥厚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是导致QTd、QTcd增大的主要原因 ,可作为反映心肌复极弥散程度的指标 ,QTd、QTcd的增加可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何劲贤  吴少波 《广西医学》2003,25(8):1374-1376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 QT离散度 (QTd)与室性心动过速 (VT)的关系。方法 :测量 6 5例 DCM患者同步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在 DCM患者 VT组 (2 9例 ) QTd为 (78.0 8± 2 7.2 6 ) ms,无 VT组 (36例 )为 (4 8.2 4± 2 2 .2 5 ) ms,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持续性 VT(SVT)组 (11例 )为 (86 .2 2± 2 1.5 2 ) ms,非持续性 VT(NSVT)组 (18例 )为 (6 5 .2 9±12 .32 ) ms,两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 QTd增大 ,VT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 :QTd是 DCM患者 VT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