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本科自2002年—2006年1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退行性变及继发改变引起的腰腿痛患者50例,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1一般资料50例患者系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3~61岁,平均54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a,平均6周。2临床表现所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其中单纯腰痛患者26例,伴有臀部不适及肌紧张11例,腰痛伴有小腿前外侧腿痛8例,伴有小腿后侧疼痛5例。所有患者均有腰椎X线正侧位及腰椎的核磁共振(MRI)检查,X线片显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3-4,腰4-5及腰5-骶1椎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相似文献   

2.
腰骶椎X线平片检查是腰骶部疾患常用的检查手段。由于照射量大,患者全身,尤其是生殖腺受危害大,有远期放射性损害。因此,腰骶椎X线平片检查的适应证已成为受关注的普遍问题。我院结合腰骶椎X线平片检查2 284例,进行临床、X线对照分析,旨在提高腰骶椎X线平片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成都 《医学文选》2002,21(2):214-215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Lumber posteriorintrao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LPMN)于 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 ,常被误诊为椎体外伤性骨折、永存骨骼及椎间骨等[1] ,并常导致不必要手术治疗。本文收集我院 1 995年 5月至 2 0 0 1年 8月经CT确认为 LPMN者 1 5例 ,并摄有腰椎正侧位平片 ,回顾性分析总结 X线平片表现及征象 ,旨在提高 X线平片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   1 5例中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1 8~ 5 8岁。临床上多数起病隐匿 ,呈慢性发病过程 ,1年以上者 1 1例 ,1年以下者 4例 ;表现为腰痛 1 5例 ,其中伴有单侧下肢放…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8月运用自拟腰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65岁,平均40岁;病程3天~5年。临床表现:急性或慢性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X线拍片或CT扫描提示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1988年 6月始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短程化疗基础上 ,对 81例轻症脊柱结核患者采用门诊治疗用药 9个月。经过近 10年随访观察仅有 3例失败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1例中 ,男性 41例 ,女性 40例 ;年龄 16~ 5 4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最长 183d,最短 45 d;患病部位胸椎 2 9例 ,胸腰椎 15例 ,腰椎 32例 ,腰骶椎 5例 ,单一椎体破坏 (中心型 ) 14例 ,2 9例有单侧腰大肌阴影扩大 ,12例中度增大并可抽出结核性脓汁 12 0~ 2 0 0 ml之间。但 X线片均未见有死骨形成。全部病例均显示有骨质破坏像改变 ,临床检查均有疼痛及运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80岁,因腰骶痛3年,加重伴乏力7天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腰骶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无血尿、发热等,疼痛不放射,在外院查腰骶椎X线片未见异常,抗"O"、类风湿因子均阴性,血沉正常,血尿酸600 mmol/L,按"痛风"给予别嘌呤醇治疗,疼痛略缓解.  相似文献   

7.
陈琼芳  韦爱仙 《广西医学》2003,25(11):2292-2293
椎间融合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内固定器 ,我院自 2 0 0 0~ 2 0 0 2年采用多孔螺纹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4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4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10例 ,年龄 30~ 6 0岁 ,平均 4 5岁 ,病程 1个月~ 2年 ,平均 7个月。单纯腰部疼痛 3例 ,腰痛伴单侧下肢麻痛 8例 ,腰痛伴双下肢麻痛 3例 ;腰椎CT显示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 4例、腰 4、5椎间盘突出 7例、腰 4、5并腰 5骶 1突出 3例 ,其中合并椎体 1度前滑脱 3例 ,合并椎管狭窄 4例 ,12例X片显示均有不…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7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收治腰腿痛病人 36 7例 ,其中 11例 (2 .99% )误诊 ,为吸取教训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腰腿痛患者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2~ 6 7岁 ,平均 44.5岁。均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中L4~ 53例 ,L5~S18例。最后经X线平片、CT或MRI确诊为腰椎结核 4例 ,腰、骶椎转移性肿瘤 7例。1.2 误诊原因 综合分析 11例误诊原因 ,首先是不重视临床症状 ,体检不认真。本组 7例腰、骶椎转移性肿瘤患者 ,疼痛剧烈 ,不能平卧 ,夜间尤甚 ,且呈进行性加重 ,对一般止痛剂无效 ,而被忽视。…  相似文献   

9.
闭合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 996年 1月~ 1 998年 5月共收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 2 0例 ,随机分为闭合松解组 80例 (简称治疗组 )和单纯封闭组 40例(简称对照组 ) ,通过随访 ,治疗组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 2 0例均为门诊腰痛患者中确诊为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病例 ,采用单盲随机配对原则 ,分为治疗组 80例 ,对照组 40例。治疗组男 47例 ,女33例 ,年龄 1 7~ 5 4岁 ,平均 38.8岁 ;左侧 2 5例 ,右侧 38例 ,双侧 1 7例。病程 :1个月~ 1年2 4例 ,1年~ 3年 48例 ,3年以上 8例。病情 :轻6例 ,中 36例 ,重 38例。腰椎 X线正侧位片显示 :38例腰椎有…  相似文献   

10.
慢性下腰痛放射学参数与数字疼痛评分法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拟通过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立位腰椎X线平片进行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腰骶角的测量,并结合性别、数字疼痛评分法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放射学参数在慢性下腰痛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前后联合入路,以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强化固定并钛笼植骨融合术翻修治疗重度腰骶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翻修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复发并后凸畸形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翻修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腰骶角、后凸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达到1年的患者有6例,植骨完全融合;无一例腰骶椎结核复发或后凸畸形后期加重。患者末次随访时,腰骶角、后凸角、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小于术前,JOA下腰痛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前后联合入路,以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强化固定并钛笼植骨融合术翻修治疗腰骶椎结核复发并后凸畸形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严重腰骶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1] 在我国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X线钼靶片是目前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 ,本文收集近 4年来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及X线资料的乳腺癌患者 2 8例 ,对其X线表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来源于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2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8例女性乳腺癌病例 ,年龄 2 9~ 79岁 ,中位年龄 5 0岁 ,<4 0 (岁 ) 2例 ,4 0~ (岁 ) 10例 ,5 0~ (岁 ) 13例 ,≥ 6 0岁 3例。临床症状 :2 5例以乳房肿块就诊 ,2例以乳头溢血就诊 ,1例以乳房局部疼痛就诊。 4例未触到肿块。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CT定位像、X线片测量下腰痛患者腰椎曲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60例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立位X线侧住片、CT定住像测量腰椎曲度、腰椎前凸度(Cobb角)、骶骨倾斜角及腰骶角的变化,对所测量的不同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立位X线侧位片与CT定位像测得CLBP患者的腰椎曲度减小,骶骨倾斜度减小,腰椎Cobb角减小;CT定位像的各测量值小于相应的X线片测量值;小于40岁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大相应角度呈减小趋势。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曲度、骶骨倾斜角和Cobb角比单纯性LBP明显减小,而腰骶角加大。结论立住X线侧住片与CT定位像的测定结果说明了腰椎在维持自身稳定时骨性结构的内在力学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更大的不稳定,支持了腰椎在退变过程中腰椎间盘是原发的、小关节退化是继发的观点。CT定位像可做为测量腰椎曲度方法之一,但各部位角度小于功能位姿势。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女,52岁。腰痛三年,以腰椎1,2结核合并左腰大肌脓肿入本院外科。X 线排片所见:脊柱以腰椎1、2为中心向右、向后凸出成角畸型;腰1、2椎体均有明显破坏,所残余椎体成角相  相似文献   

15.
颈椎棘突增生硬化在X线上经常可以发现。我们收集200例有颈部疼痛的成人患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例中男116例,女84例。年龄25~70岁,平均47.5岁。临床症状主要有颈项疼痛,或伴有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发麻、高血压、头痛、眩晕等,短则数周,长达数年或数十年。1.2方法全部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片,观察椎体退行性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青少年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先天性脊柱畸形的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图像与X线平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的X线平片、MSCT后处理图像,将3D CT、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与X线平片进行等级比较。MSCT重建图像能发现新病变、进一步证实X线平片上的模糊病变、没有新的发现分别为A、B、C级。其中20例怀疑合并神经系统异常行脊髓核磁共振(MRI)检查。结果: A级 25例(227处),B级5例(29处),C级7例(35处)。畸形位于颈椎、胸椎、腰椎、颈胸椎、胸腰椎、腰骶椎段,分别为2、12、8、4、7、2例,颈、胸、腰段均有病变2例。X线检出64处,MSCT检出291处,X线所见病变均可在MSCT图像上显示。同组患者行脊髓MRI检查20例,其中脊髓栓系、脊髓纵裂、脊髓空洞、Chiari-Ι畸形、脊膜膨出分别为5、5、3、1、2例,脊髓无明显异常4例。结论: 3D CT、MPR、CPR图像相结合可清晰显示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整体和细微结构,发现X线平片上不能显示的病变。CPR图像可使侧凸的脊柱整体显示在冠状和矢状位,有利于对复杂脊柱畸形的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17.
脊柱退变所致下腰椎不稳往往是慢性腰腿痛的病因之一。自 1994年以来我们对 2 4例下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9例 ,女 15例。年龄 4 9~ 6 2岁 ,病程 1~ 7a。均无明显外伤史。其中只有腰部疼痛者 18例 ,腰痛伴有下肢疼痛者 4例 ,腰痛伴有下肢疼痛、麻木或间歇性跛行者 2例。部位 :L3~ 4 滑脱者 2例 ,L4~ 5滑脱者 13例 ,L5S1滑脱者9例。滑脱程度均未超过椎体前后径的 1/ 4。所有病人均经腰椎斜位片证实无峡部不连。1.2 手术指征 慢性腰痛或伴有神…  相似文献   

18.
腰椎骨盆结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影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腰椎骨盆结构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 :用髂嵴上缘连线与腰 4椎体下缘的位置关系 ,腰骶移行椎 ,分析 2 40例经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X线平片。结果 :深座骨盆者以L4~ 5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 ;高骑骨盆者 ,以L5~S1 ,发病率高 ;有腰骶椎变异者高于无变异者。结论 :①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腰椎骨盆结构有关 ;②依据X线平片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推测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性 ,80岁 ,因腰骶痛 3年 ,加重伴乏力 7天入院。患者 3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腰骶部疼痛 ,活动时加重 ,无血尿、发热等 ,疼痛不放射 ,在外院查腰骶椎X线片未见异常 ,抗“O”、类风湿因子均阴性 ,血沉正常 ,血尿酸 6 0 0mmol L ,按“痛风”给予别嘌呤醇治疗 ,疼痛略缓解。以后症状时轻时重 ,重时走路需人搀扶 ,多次查抗“O”、类风湿因子均阴性 ,1年前查尿常规、血生化、血尿酸均正常 ,曾服用扶他林治疗 ,效不佳。 1月前在外院查MRI示腰椎诸椎体退行性变 ,给予口服钙剂治疗。 7天前疼痛加重 ,平卧位无法自行翻身坐起 ,外院给…  相似文献   

20.
我院收集 1995— 2 0 0 0年 35例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腰椎正、侧位 ,双斜位X线片及CT片 ,进行了回顾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男性 ,井下工种 ,均有受凉及腰肌劳损病史。年龄 35~ 5 0岁 ,平均 4 2 .5岁 ,腰痛病史 3~ 7年 ,平均 5年。1.2使用仪器 ①应用西门子 10 0 0mA或美国GE公司PrestirgeS1多功能数字机摄腰椎正、侧位 ,左、右前斜位X线片。②使用日本东芝TCT - 30 0EZ ,条件为 12 0KV、80mA、4 .5s,先作侧位定位片 ,使扫描平面与椎间平行 ,全部由L3 /L4,L4/L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