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定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长期生存癌症患者的述情障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长期生存癌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36例长期生存癌存患者测评,并与45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癌症组与对照组在SCL-90评价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2)癌症组TAS总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Ⅱ、Ⅲ、Ⅳ因子尤为明显(P<0.05-0.01)。(3)Ⅰ因子与躯体化、焦虑、恐怖焦虑及精神病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Ⅲ因子与强迫性,人际关系敏感,敌意及精神病症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Ⅳ因子与偏执化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长期生存癌症患者虽然SCL-90测评可正常,但存在较明显的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3.
心理剧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例,在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卑感量表(FI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和两组相互对照。结果:研究组心理剧治疗后SES评分明显增高而FIS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显著性(P均<0.01)。心理剧治疗后研究组疗效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SES评分升高而FIS评分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SES和FIS得分差值相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显著性(P均<0.01)。结论:心理剧治疗有助于消除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卑心理,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4.
小组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组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51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试,将检测出的64名有心理问题的分为两组,A组(31人)为小组心理干预,B组(33人)为对照组。在集体讲授心理卫生课的基础上,对A组采取小组心理干预。结果:经过4周小组心理干预后,A组有效率为61.29%,B组有效率为3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结果:干预后A组中除恐怖因子分没有变化外,其它各项因子得分明显下降(P<0.01)。A组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与B组相比较有明显低(P<0.05-0.01)。TCSQ结果:A组中的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降低(P<0.01),而B组消极应对得分没有变化。结论:小组心理干预在短期内不仅能有效改善新兵的躯体化、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常见心理问题,还能促进成功应对方式的形成,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对提高新兵的心身健康水平及我军整体素质提高大有裨益,可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量表对研究组2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进行心理测试,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结果:在SCL-90评定中,研究组与对照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等因子分高于常模(t=8.86,16.11,6.19,9.22,15.78,17.07,16.43;P<0.05)。 EPQ评定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E分男女均低于常模( t=6.57,6.55;P<0.05);N分男女均高于常模(t=7.29,4.85;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亲属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早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辅以8周综合干预措施,并以41例单用利培酮治疗者为对照,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第二周起社会兴趣,个人卫生和精神病表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0.01),从第四周起几乎所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0.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精神分裂症众议院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早期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10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并进行了两年的随访,应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量表对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两年后的历次评定中,研究组病人BPRS和SD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改善其社会功能,防止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社会转型期犯罪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及犯罪原因,为预防和改造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和SCL-90自评量表,分别对240名在押少年犯和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并作对比研究。结果:犯罪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青少年组。暴力犯罪组在恐怖因子(P<0.001)具有级显著性差异;家庭结构完整组和家庭结构不完整组在焦虑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自我评定、学习成绩、道德行为、接受法制教育以及在校表现、家庭状况方面进行对比,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阳性症状为主(P组)和以阴性症状为主(N组)精神分裂症患者IL-1β,IL-2,IL-6水平在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的IL-1β,IL-2,IL-6水平。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IL-2血清水平与治疗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组患者IL-1β血清水平在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P组与N组之间比较,治疗后IL-6水平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PANSS量表阳性症状得分(P分)和阴性症状得分(N分)与白介素水平的相关关系。未发现在患者组及对照组内部IL-1β,IL-2,IL-6之间的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血清白介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症状类型在治疗前后白介素水平改变的趋势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某些白介素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AITDs与HLA等位基因DQA1*0301、DR9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山东沿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s)与HLA-DQA1*301,DR9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物分析(PCR-SSP)技术,扩增HLA等位基因DQA1*0301,DR9的目的DNA片段(分别为199,236 bP),分析2对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中表面频率的差异(χ^2检验),结果:山东沿海地区GD和HT女性患者组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1,OR=4.89,P<0.01,OR=4.95);DR9等位基因频率仅HT女性组显著高于对照女性组(P<0.05,OR=3.90),DQA1*0301/DR9共同表达的频率,GD和HT女性组较对照女性组均显著性增高(分别为P<0.05,P<0.01),GD组和HT组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LA-DQA1*0301等位基因是山东沿海地区女性GD患者的易感基因;DQA1*0301,DR9等位基因均是该地区女性HT患者的易感基因,2对等位基因在男性AITD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家庭干预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农村首发病人的主要亲属(A组)进行住院8周的积极家庭干预及出院后维持干预,并与50例条件相仿的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要亲属(B组)对照,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病人入院时,入院第4和第8周末,出院后每隔1~3月随诊时分别评定其同一主要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并进行2年随访。结果:A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明显好于B组,多在入院4周时即显示较好效果。随访期间复发病人亲属的SCL90增分A组显著少于B组(P<001),家庭干预对亲属为女性,受教育高者效果好。结论: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60例住开放式病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A组)在住院期间配合积极家庭干预及出院后继续干预与60例住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陪护的精神分裂症患者(B组)进行比较。结果 家庭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家庭干预组1年内、2年内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复发率及预防精神残疾,使患者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抑郁症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配对选择患者一名与其生活关系密切的家属。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家属接受家庭护理干预,1次/周,共8周。于入组前及第8周末分别采用SCL-90及自行设计的个人心理压力和对患者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测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躯体化、焦虑和抑郁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家庭心理治疗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缓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治疗的康复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临床“痊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将 80例患者按匹配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病人都照常规在出院后继续进行药物维持治疗 ,但治疗组病人 ( 4 0人 )则同时接受系统家庭心理治疗。出院时及出院后半年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临床症状测评 ( SCL- 90 )及独立观察者的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病人各种症状较出院时明显减轻 ,而对照组病人平均症状分数则基本没有变化 ;治疗组中无一例复发住院者 ,但对照组中则有 4例因症状严重而再次住院治疗。结论 :提示系统家庭心理治疗能够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心理障碍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某部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36人及健康对照组32人进行测查。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总分、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2.311~2.800,P均0.05)。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t=-2.493,-3.705;P均0.05);②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3.819,-2.918,-3.547,-3.863;P均0.01);③全体研究对象的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数与PSSS的4个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均呈现为显著的负相关(r=-0.292~-0.458,P均0.05)。患者组的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数与PSSS的4个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除朋友支持与SCL-90总分未达到显著相关外,其它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0~-0.501,P均0.05)。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仍然较差,缺乏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庭负担及家属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与患者自知力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ITAQ),家属的基本情况、家庭负担(FB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患者的自知力的平均得分3.86,分为高自知力水平组(ITAQ3)71例和低自知力水平组(ITAQ≤3)44例,比较高低自知力治疗态度水平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家庭负担得分有95%的阳性率;低自知力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在总分、日常活动、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上高于高自知力患者组家庭负担得分(t=3.798,3.873,2.913,2.11,2.155;P0.05);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得分上,低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高于高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t=2.378,2.425,2.737;P0.05)。结论:自知力作为病情因素是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干预慢性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精神状况的实际效果,为提升家属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家庭康复成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常规随访、康复指导基础上结合认知团体心理治疗的运用,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IA)、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亲属应激量表(RSS)等评估治疗对家庭照料者的影响,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量表结果。结果: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SAS、SDS、LSIA以及SSRS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因子中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t/t'=-2.498,-3.675,2.762,2.835,4.370,3.624;P0.05),且在SAS、SDS量表因子中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在LSIA、SSRS量表因子中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前后,干预组在SAS、SDS、LSIA、SSRS、RSS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2.810,2.892,-2.385,-3.089,2.011;P0.05)结论:认知团体心理治疗能作为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社会支持系统的补充,显著减少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满意度水平。干预能通过改善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家庭康复氛围营造,使患者情绪趋于稳定,对缓解家属心理应激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3年末干预组BPRS分及SDSS分、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维持及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随访组)和对照组(未随访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家庭教育,按顺从服药及被动执行两级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情况,以及1年内精神疾病的复发情况.结果 出院6、12个月时患者服药依从性实验组明显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