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等同于任何其他3个危险因素的总和。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肥胖、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2.
雷丽芳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12-2813
我国将冠心病(CHD)和缺血性脑卒中统称为缺血性心血管病,认识女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特点,对于有效防治女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柯生发  蒋文平 《江苏医药》1998,24(10):755-756
1994年~1996年7月,我们用美降之治疗高胆固醇血症32例,临床观察、探讨美降之对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治疗作用。资料和方法3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均为心血管病门诊及住院病人,符合1997年6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血脂异常防治对策组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对策)诊断标准。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1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ZO例,除外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急性或慢性肝胆疾病、糖尿病及痛风等疾病。除外药物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停用降血脂药物一个月检查血脂,其血清总胆固醇(TC)>5.72mmol/L(22Omg/dl),甘油三脂…  相似文献   

4.
孙根义 《天津医药》2016,44(2):129-132
动脉粥样硬化 (AS) 是冠心病、 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的病理基础, 血胆固醇水平与 ASCVD 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SCVD 防治任务艰巨。血脂管理的目标是降低 ASCVD 风险。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 HDL-C) 包括所有致 AS 脂蛋白胆固醇,非 HDL-C 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并列为血脂管理干预靶标可能更为适合。依据风险评估, 设定血脂达标值适用于中国临床。生活方式干预是血脂管理的基础, 综合干预各项危险因素方可有效防治 ASCVD。  相似文献   

5.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以充分显示,纠正血脂异常有利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经使用的调脂药物的治疗靶点包括:①降低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抑制肠道内胆固醇吸收——胆酸螯合剂,依折麦布(ezetimibe);改变LDL结构和代谢——普罗布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患者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升高和/或甘油三脂(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及早发现血脂异常并加以治疗,不但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蒋旭皎 《北方药学》2015,(11):37-3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5.17±0.57)mmol/L,甘油三酯(1.63±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7±0.6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8±0.76)mmol/L,颈动脉斑块面积(0.11±0.05)mm2,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0.97±0.21)mm,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可以降低血脂浓度,稳定斑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社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叶酸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中膜内膜厚度(IMT)、复发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明显改善,hs-CRP、Hcy以及IMT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社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和Hcy水平,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患者动脉粥样斑块,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血黏度及血脂状况,为防治IC提供依据。方法确诊为IC患者(观察组)与健康者(对照组)各43例,测定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D-二聚体、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观察组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全血黏度、D-二聚体、CHOL、TG、LDL-C、Apo-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A1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黏度及血脂明显异常,血管栓塞风险高,积极改善微循环与合理的调脂治疗,可预防和减缓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及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大于70岁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60例,脑出血病例70例,对照组(非心脑血管疾病)62例,对其采取空腹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HDL-C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血脂代谢紊乱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潘通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潘通(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潘通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素进行对照研究,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各39例,于14d和21d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潘通治疗组血胆固醇,血小板降集率,纤维蛋白原和全血粘度(高切)有显著差异,以血浆粘度改变极其显著(P〈0.001);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高切)和血浆粘度有显著差异(P〈0.02);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卒中与血管神经学规划临床讲师Nerses Sanossian博士研究报告,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开始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产生很高的治疗依从性,可降低低密度脂蛋自(LDL)胆固醇。而且接受这样治疗的患者更可能达到胆固醇指导方针所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美百乐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百乐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山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030001)刘卓敏,李保,杨超慧,王绪太,刘铮太原钢铁公司总医院王子玉美百乐镇(MevalotinPravastatin)是一种降血胆固醇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RI),我所...  相似文献   

14.
德国研究人员称,对心梗、缺血性卒中或外周动脉病患者用氯吡格雷(Ⅰ)作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的价效比要好于阿司匹林(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16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血脂康0.6g每天2次;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总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因醇(LDL-C)、三酰甘油(TG),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TC、LDL-C、TG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血脂康及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疗效明显,血脂康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的临床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血脂升高,持续性高血糖状态,本组胆固醇升高达30.7%,甘油三脂升高达35.7%,尤其在1型糖尿病中,有冠心病者升高更明显(P〈0.01),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达2~3倍。虽然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如合理治疗控制血糖及血脂浓度,可稳定并发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董静莲 《河北医药》2009,31(23):3296-3297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近20余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血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对防治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statins)也称三羧基3甲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陈浪  朱永平  张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21-162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对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8-iso-PGF2α及ox-L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8-iso-PGF2α及ox-LDL两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治愈率为12.5%(6/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4/48)和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对抗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脂、房颤再发率和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常规治疗同时,口服辛伐他汀剂量20mg/d;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追踪18个月,观察血脂、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以及缺血性相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2)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再次发作4例(9.6%),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13.3%,P〈0.05);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例(4.9%);明显低于对照组13例(28.9%,P〈0.05)。(3)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发生缺血性事件8例(19.5%),其中心力衰竭3例(7.3%),冠心病恶化再入院2例(4.9%),心源性死亡2例(4.9%),脑卒中1例(2.4%),明显低于对照组20例(44.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而且能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降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桂哌齐特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5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男性44例,女性11例,年龄64±s5d),采用桂哌齐特320mg加入10%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静滴),qd,连用13d,随后桂哌齐特2片(200mg/片),po,tid,连服50d。对照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62±5a),采用右旋糖酐-40,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静滴,qd,连用1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70%(P<0.05);起效快于对照组(治疗组4d内起效占40例,对照组仅4例);治疗组且有使凝血因子I、血细胞比容、胆固醇显著下降及缺血性ST-T波显著改善作用。结论:桂哌齐特值得推荐治疗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