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行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经全面手术的64例卵巢癌术后Ⅰ-Ⅲ期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紫杉醇+铂类静脉给药,治疗6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化疗间歇期内口服益气养阴方。每次化疗前及化疗后第3天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记录胃肠道反应以测定患者不良反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降低; 腹泻、恶心呕吐等)情况。并采用卡氏评分(Karnofsky)及癌症生命质量评分(EORTC QLQ-C30)评价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存质量,同时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降低、腹泻、恶心呕吐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化疗后在卡氏评分、QLQ-C30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在气阴两虚证证侯积分及血瘀证证候积分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降低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人体功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邹建峰  金纯 《新中医》2018,50(5):151-15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方案干预大肠癌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大肠癌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于术后第4周进行CapeOX化疗方案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包括益气化瘀汤内服、隔姜灸及中医情志护理。2组均连续治疗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卡氏(KPS)评分、气虚血瘀证评分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V3.0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2月和3月,观察组的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气虚症状(气短、乏力、神疲和脉弱)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气虚症状评分与血瘀症状(皮下瘀斑,刺痛、痛处固定和脉络瘀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疲劳、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角色、躯体、情绪及社会功能4个功能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与角色、躯体、情绪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疲劳、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角色、躯体、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社会功能和认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大肠癌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法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等的改善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间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健脾为主的中药方剂并结合健康教育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KPS评分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QLQ-C30总体健康领域评分及功能领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上升,而QLQ-C30和QLQ-CR38的症状领域得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肿瘤标记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脱发发生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QLQ-C30功能领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0.359,-0.445,P<0.01),QLQ-C30、QLQ-CR38症状领域评分与QLQ-CR38体质量降低领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0.392~0.669,P<0.01)。结论健脾法对术后化疗后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提高大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的疗效。方法:将9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脉推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脉推注+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治疗。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患者呕吐评分及生存质量(KPS、QLQ-C30)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呕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呕吐评分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第1天至第3天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第3天呕吐评分降幅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和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和QLQ-C30评分增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QLQ-C30评分增幅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96.43%)优于治疗组(89.66%)和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能显著缓解呕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杜才聚  王同林  郭银素 《河北中医》2010,32(9):1299-1301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化疗及热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12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化疗组40例予单纯化疗治疗,化疗加热疗组40例予化疗加热疗治疗,中药结合化疗及热疗组40例予中药结合化疗及热疗联合治疗。21 d为1个疗程,3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进行KPS评分、体质量指数(BM I)及EORTC QLQ-C30生存质量核心量表评价。结果化疗加热疗组疾病控制率较化疗组高(P0.05);中药结合化疗及热疗组有效(RR)率、疾病控制率均较化疗组、化疗加热疗组高(P0.01)。中药结合化疗及热疗组治疗后KPS评分、BM I均较化疗组、化疗加热疗组升高(P0.05)。化疗加热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中药结合化疗及热疗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丧失、疲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中药结合化疗及热疗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丧失、疲倦评分均较化疗组、化疗加热疗组降低(P0.01)。结论中药结合化疗及热疗能明显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益气养阴之剂联合化疗,对照组仅予化疗,两组治疗期间均予以常规支持治疗,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实体瘤疗效、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1)治疗组气阴两虚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实体瘤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为(77.12±3.08)分,对照组为(72.99±5.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5%,对照组为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在控制实体瘤方面未见明显优势,但其能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型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症状,降低化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单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药物干预效果和两组体力状态评分(KPS)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KPS评分均出现下降,且差异较化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对照组KPS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烷司琼联合中药穴位贴能有效减少患者呕吐,利于病情恢复和进一步治疗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法抗乳腺癌化疗后毒性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3周化疗方案治疗4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另加益气养阴解毒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及毒性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恶心呕吐及皮肤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血小板、腹泻、心脏毒性、肝、肾毒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汤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候,减轻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及皮肤损害,具有减毒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化痰散结方对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初发需行新辅助化疗的三阴乳腺癌肝郁痰凝证患者。对照组给予TE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自拟化痰散结方。化疗第4周期后比较两组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肿瘤标记物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活质量及化疗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肿瘤标记物水平、VEGF、S100A4、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无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KPS评分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白细胞水平、脱发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及口苦的发生率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痰散结方可以提高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增强化疗效果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提供临床证据。方法:纳入接受TACE术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TACE术后常规西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大柴胡汤,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TACE术后综合征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在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KPS评分和血清AFP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治疗组临床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ACE术后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的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CE术前比较,两组患者TACE术后1周和2周KPS评分均增加,血清AFP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ACE术后1周和2周KPS评分明显升高,TACE术后2周血清AF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柴胡汤可明显降低TACE术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肝区疼痛等TACE术后综合征症状程度和持续时间,降低血清AFP含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锐  高珺   孙玲  沈建军 《陕西中医》2022,(8):1060-1063
目的:探究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证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气阴两虚证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泼尼松龙片)和试验组(醋酸泼尼松龙片+参芪地黄汤加减),各53例,共治疗12周。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肾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出院后10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水平高于对照组,IgA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证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脑卒中组142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进行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的测定。按中医辨证将脑卒中患者分3线:痰湿阻滞(PDS)、阴虚阳亢(YDYH)和气虚瘀(QDBS)组。结果:PDS和QDBS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apoA1/apoB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任光荣益气养阴活血法改善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加服益气养阴活血的中药汤剂,对照组则单纯化疗。通过记录2组试验前、试验第3个月末和试验第6个月末的病情变化,对其中医证候学指标、体力状况指标(卡氏评分)、生存质量指标(QLQ-C30评分)及体质量进行检测并评分,并观察肿瘤指标CEA、CA199的变化情况。结果在6个月试验结束时,实验组在中医症状、体力状况、生存质量、体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肿瘤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益气养阴活血法为主的中药汤剂具有改善胃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枯甘饮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131例符合痰瘀气结型的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枯甘饮治疗;对照组63例用乳癖消片治疗。观察两组综合疗效、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乳腺钼靶X线检查。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钼靶X线扫描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枯甘饮对痰瘀气结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张堃  周楠  王立娜 《陕西中医》2022,(4):515-518
目的:研究补泻针灸疗法联合疏肝解郁汤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焦虑抑郁患者不良情绪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PSS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补泻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疏肝解郁汤,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不良情绪变化、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水陆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1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水陆地黄汤,1剂/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临床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Q)、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5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MDA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SOD、GSH-Px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FPG、2 hPG、HbA1c、mALB、24 hU-PQ、eGF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结论:水陆地黄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可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状态,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联合针刺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疗效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组50例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方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Piper疲乏自评量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气虚血瘀症候评分变化情况,检测2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Piper疲乏自评量表各项评分、QLQ-C30中疲乏评分、气虚血瘀症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QLQ-C30中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T细胞亚群中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3+、CD4+、NK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针刺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可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减轻相关中医证候,改善生存质量,并有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滋阴润肺法联合穴位敷贴防治放射性肺炎(气阴两伤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滋阴润肺法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4 d.通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监测血清中氧化...  相似文献   

19.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观察颐年降压饮治疗早期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早期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属痰瘀阻络、肝阳偏亢型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分别给予颐年降压饮和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压的变化,治疗后测定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压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NO含量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颐年降压饮具有改善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血压等疗效,可能与其调节ET、NO失衡,进而恢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五味消渴方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8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五味消渴方+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分配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中医证候方面,两组患者口渴喜饮、多食易饥、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76.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P2 hBG,HbA1c,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