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血压水平的预后。方法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首次确诊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7例,其中男111例,女86例,年龄43~81岁,平均(63.71±8.54)岁。依据入院血压水平进行分组,A组(47例)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k Pa);B组(99例)收缩压(SBP)141~160 mm Hg,舒张压(DBP)91~100 mm Hg;C组(36例)SBP161~180 mm Hg,DBP 101~110 mm Hg;D组(15例)血压180/110 mm Hg。患者入院时、入院10 d和30 d分别进行血压监测和NIHSS评分。结果入院时4个组的NIHSS评分比较,C、D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即当SBP160 mm Hg时,NIHSS评分明显升高。入院10 d后,197例患者中死亡20例,死亡率10.15%。D组死亡率较A组、B组和C组升高,分别为(53.33%vs.4.26%),(53.33%vs.7.07%),(53.33%vs.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IHSS评分比较,C、D两组的NIHSS评分仍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A、B两组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至正常。入院30 d后,4个组的NIHSS评分比较,D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增高,预后较差。应合理降压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OCSP)分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和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按照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PACI)、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POCI)和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LACI).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卒中严重程度,≤8分为轻度卒中,>8分为中重度卒中.以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临床转归,转归良好定义为mRS评分0~2分,转归不良定义为mRS评分3~5分、死亡或发生心血管事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OCSP分型与卒中严重程度和转归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76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TACI型46例(6.0%),PACI型281例(36.7%),POCI型229例(29.9%),LACI型209例(27.3%);轻度卒中580例(75.8%),中重度卒中185例(24.2%);失访17例,513例(68.6%)转归良好,235例(31.4%)转归不良.各OCSP分型基线NIHSS评分和转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TACI型基线NIHSS评分最高,转归最差,转归不良的患者比例高达89.1%;LACI型组基线NIHSS评分最低,转归相对较好,转归不良的患者比例为8.9%;PACI型基线NIHSS评分与POCI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转归不良的患者比例则不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CI是中重度卒中(优势比84.881,95%可信区间20.307~354.792;P<0.001)和转归不良(优势比21.472,95%可信区间8.362~55.136;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OCSP分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和转归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甲状腺激素的短期变化及其与AIS严重程度及死亡的关系。方法 纳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208例(AIS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5分,67例)、中度组(6~15分,77例)及重度组(≥16分,64例),再根据存活情况将中度组和重度组AIS患者(120例,失访21例)分为存活组(90例)和死亡组(30例)。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6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及各时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组进行比较。记录所有受试者随访情况。结果 AIS组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AIS组患者入院第2天、第10天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下降,入院第10天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同组入院第2天比较,AIS组患者入院第10天T4、F...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AP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57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8例;另选取同期在北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按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神经功能缺失程度(NIHSS评分)进行分组,将各亚组之间以及与17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8.07±10.23μmol/L比7.40±3.48μmol/L,t=16.86,P<0.001);轻、中、重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6.76±6.37、20.41±6.01、24.48±6.29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但在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体积、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析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体积、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学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29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脑梗死体积中位数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组(≥1.8 cm3;n=145)和小梗死组(<1.8 cm3;n=145).大梗死组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组[(16.896±7.761) μmol/L对(13.039±4.477) μmol/L;=5.185,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最高四分位数组(>17.893 μmol/L)为大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2.7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8~7.375;P =0.044].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卒中组(NIHSS评分<8分;n=210)和中重度卒中组(NIHSS评分≥8分;n=80),中重度卒中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卒中组[(16.861±7.689) μmol/L对(14.246±6.019)μmol/L;=3.052,P=0.00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水平并非中重度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小动脉闭塞性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其他明确病因的卒中合并为非心源性脑栓塞组(n =244),心源性脑栓塞组(n=46)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栓塞组[(19.639±8.409) μmol/L对(14.087±5.831) μmol/L;t =5.479,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最高四分位数组(> 17.893 μmol/L)为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 8.405,95% CI 1.719 ~41.106;P=0.009).结论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是大梗死卒中和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期血清总胆红素作为一种氧化应激指标,可为早期判断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梗死灶体积和病因学亚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CIS)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9月该院收治的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CIS患者224例,根据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45例、稳定斑块组62例及易损斑块组117例,调查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血压、身高、体重等,测定血清ox-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并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总斑块面积(TPA)及斑块性质,分析血清ox-LDL水平与CIS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高血压发生率、血清ox-LDL水平、颈动脉IMT平均厚度以及增厚率整体和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易损斑块组的总斑块面积(TPA)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组血清ox-LDL水平与血清TC、LDL-C水平以及颈动脉IMT值呈正相关(r=0.376,0.397,0.203,P0.05),与TG、HDL-C、FPG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易损斑块的形成仅与血清ox-LDL水平独立相关(OR=1.021,95%CI 0.996~1.072,P0.01)。结论急性CIS患者血清ox-LDL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独立相关,提示ox-LDL水平可作为临床初筛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以及实验组发病24 h内、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观察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7、14天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低于发病24 h内(P0.05);颈动脉硬化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IMT增厚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IMT正常组。易损斑块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结论通过检测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可提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发生,判断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连续的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10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以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入院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8分定义为轻度卒中,≥8分定义为中重度卒中。在出院时或发病后14 d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并再次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中重度卒中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卒中组(P <0.01)和对照组(P <0.01)。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优势比(odds ratio, OR)1.85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90~2.475;P <0.01]、间接胆红素(OR 3.380,95% CI 1.271~11.901;P <0.05)和直接胆红素(OR 3.51,95% CI 1.062~11.473;P <0.01)水平升高均与基线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单变量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与短期转归不良有关(P <0.05),但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丧失统计学意义(OR 2.411,95% CI 0.803~7.243;P >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呈应激性升高,并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短期转归无关,可能是机体对卒中事件的一种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卒中发病急性期检测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代表了卒中前的MPV水平。因MPV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故有学者对MPV水平与脑梗死灶大小(CT)和卒中后7d、3个月的残死率进行了比较。该研究共纳入52~91岁的患者81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卒中病因有小血管闭塞(10例)、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血浆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AHF)严重程度及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82例AHF患者,入院后检测c Tn I水平,根据c Tn I水平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转归,分析c Tn I水平与AHF严重程度与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时APACHEII评分在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c Tn I阳性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住院期间c Tn I水平呈下降趋势的患者预后较好(P0.01)。结论:血清c TnⅠ水平升高与AHF严重程度有关,监测c Tn I水平对评估AHF患者短期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实验证据表明,核黄素(维牛素B2)补充剂可减轻急性卒中后的氧化损伤和脑水肿。 为了在补充这种维生素的前后测定急性卒中的核黄素水平,英国谢菲尔德老化研究所的Gariballa等测定了9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基线核黄素状态,然后将患者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中Apelin-13、合肽素(Copeptin)与D-二聚体(D-dimer,D-D)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8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83例健康成年人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Apelin-13、Copeptin与D-D表达水平。将观察组患者按CTPA图像所示阻塞程度进行分级,比较不同分级患者血清Apelin-13、Copeptin与D-D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统计患者生存及死亡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Apelin-13、Copeptin与D-D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Apelin-13、Copeptin与D-D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1、2、3、4级患者例数分别为38、61、54、30例,随着分级的增加,血清Apelin-13、Copeptin与D-D水平也逐渐增加(P<0.05),血清Apelin-13、Copeptin与D-D水平与肺栓塞分级间呈正相关(r=0.349,P=0.021;r=0.422,P=0.036;r=0.534,P=0.009);观察组中21例患者死亡,死亡患者的血清Apelin-13、Copeptin与D-D表达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血清Apelin-13、Copeptin与D-D水平与死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r=0.425,P=0.014;r=0.458,P=0.005;r=0.608,P=0.010)。结论患者血清中Apelin-13、Copeptin与D-D水平可作为反映急性肺栓塞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随机血糖水平足否>7.8 mmol/L,将连续173例急性卒中患者分为随机血糖升高组(72例)和止常组(101例).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5±5.1)h,接诊20 min内对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troke,GCS)评分,40 min完成血浆血糖测定和头颅CT扫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并且在3个月后对存活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troke,mRS)评定.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卒中性质和治疗原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首次就诊时的NHISS、GCS和3个月时的mRS评分差异显著(P<0.01).随机血糖升高组有糖尿病史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在两组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之间,随机血糖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尤关;在无糖尿病史的患者之间,随机血糖升高与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无糖尿病史的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是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患者急性期随机血糖升高可提示有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与血清钠水平的病情评估价值和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AP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入选,PESI低危组均为低危APE,PESI中、高危组的中、高危APE发生率为66.67%,与PESI低危组比较差异显著;共6(27.27%)例APE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其中2(33.33%)例在诊断一月内死亡,低钠血症组和非低钠血症组中、高危AP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PE患者血清钠水平与PESI相关系数为-0.318(P=0.149)。结论PESI而非低钠血症对APE病情严重性具有指导价值,合并低钠血症的APE患者一月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性与冠心病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0月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5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1.4 mmol/L作为血糖变异性正常参考值,将159例冠心病病人分为血糖变异组[血糖值标准差(GluSD)≥1.4 mmol/L,83例]和非血糖变异组(GluSD<1.4 mmol/L,76例);血糖变异组按GluSD水平分为低分位组(GluSD 1.40~1.87 mmol/L,27例)、中分位组(GluSD 1.88~2.32 mmol/L,29例)及高分位组(GluSD 2.33~2.87 mmol/L,27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接受72 h动态血糖监测,记录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及基本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主要终点为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luSD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uSD对冠心病MACE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空腹血糖(FP...  相似文献   

19.
李昭霞  路屹  骆嵩 《山东医药》2022,62(3):76-78
目的 分析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血清HbA1c水平分为HbA1c低水平组、HbA1c中水平组、HbA1c高水平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的R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周围间隙(PVS)扩大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AIS患者141例,扩大的PVS(EPVS)位于基底节区(BG)轻度88例、中重度53例,EPVS位于半卵圆中心区(CSO)轻度103例、中重度3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