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1在口腔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8例口腔颊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颊黏膜组织中Per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探讨。结果:Per1在颊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癌旁正常颊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25)。Per1在Ⅰ、Ⅱ期颊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Ⅲ、Ⅳ期的表达(P=0.007),在T1、T2期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T3、T4期中的表达(P=0.030),在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P=0.008),Per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均大于0.05)。结论:Per1的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可能占重要作用,为口腔颊鳞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iss-1、β-caten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PTC组织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Kiss-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甲状腺组织的Kiss-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TC(χ^2=14.16,P〈0.01);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的Kiss-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者(χ^2=15.41,P〈0.01);微小癌与非微小癌两者的Kiss-1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5)。②PTC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24.75,P〈0.01);微小癌和非微小癌、伴有和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间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5和0.53,P〉0.05)。③Kiss-1阴性表达与β-eatenin异常表达正相关(spearman correlation value=0.56,P〈0.01)。结论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很可能始于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Kiss-1表达的下调可能级联增强了β-eatenin的正向效应作用,最终导致PTC的发生和颈部淋巴结的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p73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73蛋白的表达与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73蛋白在56例肺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73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2%(41/56),而在癌旁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1%(18/5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73蛋白的表达与肺磷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其在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4.4%)显著高于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0.0%)。p73蛋白的表达与肺磷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73蛋白在肺磷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肺鳞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ng-2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在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情况计算出食管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的Ang-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食管黏膜(P〈0.01)。食管鳞癌中Ang-2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食管鳞癌Ang-2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食管黏膜组织51例中,其癌组织中Ang-2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94,P〈0.01) 同时,VEGF阳性表达者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P〈0.01),即当VEGF过度表达时,Ang-2促进血管生成。食管鳞癌Ang-2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29例中,其癌组织Ang-2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负相关(r=-0.41,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间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当VEGF相对缺乏时,Ang-2抑制血管生成。结论Ang-2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相关。Ang-2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MP-9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黏膜组织,表达量分别为71.0%、54.8%、4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χ^2检验,χ^2=6.876,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基序逆向诱导半胱氨酸丰富蛋白(RECK)基因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采用χ^2检验,χ^2分别为7.458,11.737,3.916,P均〈0.05)。结论MMP-9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且RECK的低表达可能是癌变早期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otch1、Jagged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6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患者35例,每例患者均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3 cm处),其中肝细胞癌组织3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13例,癌旁正常肝组织2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1mRNA、Jagged1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otch1、Jagged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肝细胞癌组织中Notch1 mRNA、Jagged1 mRNA的表达分别为(4.58±0.77)、(4.96±0.8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肝硬化组织[(1.16±0.37)、(1.42±0.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正常肝组织与癌旁肝硬化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细胞癌组织中,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25/35)、68.6%(24/35);癌旁正常肝组织中,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8/22)、40.9%(9/22);癌旁肝硬化组织中,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8%(4/13)、30.8%(4/13)。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χ^2otch1=6.81,χ^2agged1=4.24,P〈0.05)及肝硬化组织(χ^2otch1=6.55,χ^2agged1=5.57,P〈0.05)。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在癌旁正常肝组织与肝硬化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Notch1的表达与Jagge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P〈0.05)。③Notch1、Jagge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数目、有无癌栓形成无关(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Notch1、Jagged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低分化癌组织Notch1、Jagge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Jagged1对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可为判断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16、CyclinD1和pRb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和意义;研究p16基因甲基化是否与原发性皮肤鳞癌的发生有关。方法 采用PCR为基础的限制性内切酶甲基化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原发性皮肤鳞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P16、Cyclin D1和pRb蛋白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 皮肤鳞癌组织P16蛋白i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57.5%;P16蛋白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162,P=0.008)。皮肤鳞癌中P16蛋白和pRb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007,P〈0.05)。p16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42.5%。2级皮肤鳞癌组织中P16蛋白及p16基因甲基化阳性表达率比1级鳞癌组织显著增高(P〈0.05),而Cyclin D1和pRb阳性率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16蛋白及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元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Cyclin D1和pRb阳性率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 在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中存在P16蛋白低表达、Cyclin D1高表达的异常表达现象,两者的表达相互抑制,呈显著负相关;P16蛋白和pRb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16基因甲基化与皮肤鳞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关系。提示p16基因甲基化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K2、p27kipl蛋白与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ⅡcelIlungCancer,NSCI.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宣威和非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距癌组织边缘距离〉5cm)CDK2、p27kipl蛋白的表达.结果CD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位于胞浆.CDK2在宣威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明显高于CDK2在宣威鳞癌、非宣威鳞癌、非宣威腺癌以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5);CDK2在宣威鳞癌中的表达也高于其在非宣威鳞癌中的表达(P〈0.05);CDK2在非宣威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其在非宣威鳞癌和非宣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5);但CDK2在非宣威鳞癌中的表达与其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CD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实验组的病理类型有关,实验组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kipl蛋A的表达主要位于胞浆;p27kipl在不同地区(宣威或非宣威),不同病理类型(腺癌、鳞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27kipl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P〈O.05);p27kipl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K2蛋白的表达与p27kipl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DK2蛋白在宣威癌组织的表达高于非宣威癌组织;CDK2在非宣威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非宣威鳞癌和正常肺组织;CDK2蛋白和p27kipt蛋自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CD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p27kipl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72例癌旁组织进行RUNX3和CD44v6蛋白检测。结果 RUNX3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阳性表达率为30.5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8.89%,P〈0.01),其表达强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χ2=6.244~17.78,P均〈0.05),与病理类型无关(χ2=1.802,P〉0.05);CD44v6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质,阳性表达率为68.0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56%,P〈0.01),其表达强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χ2=9.901~16.86,P均〈0.01),鳞癌的CD44v6的表达率与腺癌差异有显著性(χ2=7.266,P〈0.05);RUNX3和CD44v6的表达强度与原发瘤直径及病人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均〉0.05);肺癌组织中RUNX3和CD44v6的表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1)。结论 RUNX3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RUNX3和CD44v6可作为判定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及评估其侵袭性、转移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程忠强  王伟  强化龙  詹晓东 《浙江医学》2014,(15):1314-1316
目的:探讨LKB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50例(观察组),另择同期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 PCR法检测两组患者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鼻咽癌组织中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LKB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 C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鼻咽癌组织中LKB1与VEGF- C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LKB1与VEGF- C的表达呈负相关, LKB1的低表达及VEGF- C的高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表达在鼻咽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50例鼻咽癌组织,20例癌旁粘膜组织和15例粘膜慢性炎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1-8、5-9和5-8片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64.0%,癌旁粘膜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40.0%,鼻咽粘膜慢性炎中PTEN基因外显子缺失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3,P〈0.05)。鼻咽癌组织中,外显子1-8、5-8和5-9片段缺失率为32.0%(16/50)、20.0%(10/50)和18.0%(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5)。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缺失与鼻咽癌的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临床分型、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PTEN基因外显子片段在鼻咽癌中存在异常,PTEN转录水平的异常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SDH)B和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鼻咽癌组织及3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SDHB和PDK1的表达情况,运用妒检验分析SDHB和PDK1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运用Kaplan-Meter法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DHB和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31/78)和53.8%(42/78),而在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为62.9%(22/as)和20.0%(7/35),SDHB和PDK1表达均与鼻咽癌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等无显著相关(P〉0.05)。K-M生存曲线提示SDHB阳性表达和PDK1阴性表达者的生存率分别高于SDHB阴性表达和PDK1阳性表达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级、临床分期、复发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SDHB和PDK1表达不能作为影响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DHB和PDK1表达在鼻咽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对预后有影响,但SDHB和PDK1表达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p16、Cyclin D1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p16、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黏膜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16的表达率高于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胃癌组织中p16的表达率低于二者;p16、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均无关;p1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yclin D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P<0.05);Surv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且p16与Cyclin 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86),p16与Survivin也呈负相关(r=-0.518),Cyclin D1与Survivin呈正相关(r=0.431)。结论 p16、Cyclin D1和Survivin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Beclin1、PTE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自噬蛋白Beclin1与凋亡相关蛋白PTEN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鼻咽癌、20例癌旁黏膜和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Beclin1和PTEN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转移的关系。结果Beclin1在鼻咽癌、癌旁黏膜和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65.0%、93.3%,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0%、85.0%、93.3%,Beclin1和PTEN蛋白表达程度都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Beclin1与PTE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946,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Beclin1、PTEN低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检测其表达对研究鼻咽癌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AD51及CHK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经病理确诊且未经放化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50例的癌组织、同一患者相对应的50例癌旁黏膜组织及17例非喉部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喉部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标本组织中RAD51、CHKI的表达,分析二者间的关系。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AD51的阳性率(74.00%)明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黏膜组织(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35,P=0.014);也高于非喉部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喉部正常黏膜组织(17.6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2.346,P=0.001)。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HK1阳性率(78.00%)高于癌旁黏膜组织(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35,P=0.041);也高于正常黏膜组织(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86,P=0.010);癌旁组织中CHK1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5,P=0.612)。RAD51的阳性高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CHK1的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AD51的表达与CHK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2,P<0.01)。结论RAD51、CHK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提示RAD51及CHK1的表达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P53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DAPK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DAPK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5);食管鳞癌DAPK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DAPK和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食管鳞癌DAPK和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CC族趋化因子受体7(CCR7)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NPC患者60例,取其鼻咽癌组织(病例组),选择同期鼻咽部炎症患者30例,取其鼻咽部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患者的CXCR4和CCR7表达情况。结果病例组CCR7和CXCR4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2例和27例,均高于对照组的6例和4例,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Ⅳ期患者的CCR7和CXCR4阳性例数为22例和16例,高于Ⅰ期+Ⅱ期的10例和11例,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1期CCR7阳性例数为24例,高于M0期的8例,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CR7和CXCR4阳性例数分别为23例和24例,未转移者9例和3例,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R7和CXCR4在鼻咽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鼻咽癌组织,且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CXCR4和CCR7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洪珍珍  何欣  洪滔 《浙江医学》2014,(5):398-400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l)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35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相应正常组织中stat3、cyclinDl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鳞癌组织中stat3及cyclinDl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鳞癌组织中stat3mRNA的表达与cyclinDlm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stat3、cyclinDlmRNA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检测stat3、cyclinDlmRNA的表达可能有助干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分期的预测;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stat3基因在mRNA水平上对cyclinDl的调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83例食管鳞癌患者均为林州市居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VEGFR-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随访5 a以上。结果VEGF-C阳性产物位于细胞质,VEGF-C阳性表达率为45.8%(38/83),VEGF-C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浸润深度、pTNM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VEGFR-3阳性脉管数平均为(9.77±2.99)个,VEGFR-3阳性脉管数与淋巴结转移、VEGF-C表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01)。VEGF-C阳性表达组5 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VEGF-C及其受体VEGFR-3可能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表达可能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