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美托洛尔改善CHF患者预后的机制。方法将7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2)和美托洛尔治疗组(n=38),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QTd的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HF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后,QTd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美托洛尔CHF患者QTd显著下降,可能是美托洛尔改善CHF患者预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桂林 《中外医疗》2009,28(29):58-59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断剂倍他乐克对慢性心衰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5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用倍他乐克治疗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QTd的变化。结果慢性心衰治疗组与慢性心衰对照组比较,入院第1天心电图之QTd无显著差异,治疗第7、14、21天比较2组QTd有显著差异;慢性心衰治疗组第1天与第7、12、21天相比较QTd均有显著性差异;慢性心衰治疗组第7天与第14、21天相比较和慢性心衰对照组慢性心衰治疗组第1天与第7、12、21天相比较,QTd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倍他乐克能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QTd,使心肌复极化趋向同步,能有效的防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和体表心电图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进行分型、分级,同时利用体表心电图计算出QTd和QTcd。结果:左室构型为向心性重构型、向心性肥厚型及离心性肥厚型组与正常组及正常构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中、重度肥厚组与正常及轻度肥厚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室构型的变化引起QTd的增加,且随构型改变的加重,心肌肥厚程度加重,QTd和QTcd增加更显著,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原性猝死的机率增大,临床治疗高血压应注重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临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进 《湖南医学》1998,15(4):251-251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QT离散度(QTd)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指标,其定义为标准12导联心电图,最理想的是指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测量的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1]。临床研究显示,QTd在冠心病、心脏病、左室肥厚等疾病临床观察与治疗及预后判定方面均有重要意义[2]。本资料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QTd的测量分析,探讨QTd与高血压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分组 (1)正常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4~60岁,平均52岁;经临床检查均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同时排除电解质紊乱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68倒三种不同疾病心肌肥厚的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旨在探讨QT离散度与心肌肥厚程度之间的关系及电生理机制。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68例中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龄45岁(27~m岁)。高血压世心脏病J)例,糖尿病性心肌病20例.病因不明(愿发性心肌肥厚)18例。心功能NYHA分级均在!~I级。先天性心脏病、瓣肤病除外。均无电解质紊乱及四用影响心肌复极电位的药物。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做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与病人组无明只差别。2.心电囹记录全部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美国HP-M!772A心电图仪)。QT间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间期(QTc)与QT离散度(QTd)及心功能超声参数相互关系。方法研究了141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c与QRS间期、临床指标、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QTc与年龄(r=0.22,P<0.01)、左室舒张末期直径(r=0.25,P<0.01)、左房直径(r=0.23,P<0.01)、QRS间期(r=0.36,P=0.01)、QTd(r=0.42,P<0.01)呈正相关;与短轴缩短率(r=-0.27,P<0.01)、LVEF(r=-0.34,P<0.01)呈负相关;与二尖瓣E波和A波峰值速度比值、等容舒张时间无相关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QTC和QTd、QRS间期、LVEF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QTC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相关;QTC与QTd存在独立相关性,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间期(QTc)与QT离散度(QTd)及心功能超声参数相互关系.方法 研究了141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c与QRS间期、临床指标、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QTc与年龄(r=0.22,P<0.01)、左室舒张末期直径(r=0.25,P<0.01)、左房直径(r=0.23,P<0.01)、QRS间期(r=0.36,P=0.01)、QTd(r=0.42,P<0.01)呈正相关;与短轴缩短率(r=-0.27,P<0.01)、LVEF(r=-0.34,P<0.01)呈负相关;与二尖瓣E波和A波峰值速度比值、等容舒张时间无相关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QTC和QTd、QRS间期、LVEF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 QTC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相关;QTC与QTd存在独立相关性,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冠心病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55例心律失常和45例无心律失常患者,与30例健康者的QTd及QTc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心律失常QTd(72±18ms)和QTcd(81±14ms)较冠心病无心律失常(50±16ms、56±15ms)及健康者(43±14ms、49±20ms)显著增加,P<0.01。结论:体表心电图QTd和QTcd增加可作为区分冠心病高危人群、预测心律失常有价值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QT离散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31例健康人,35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律正常者和40例缺血性心脏病室性早搏者的QT离散度,发现缺血性心脏病室性早搏者的QT离散度(58.26±24.46ms)明显高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律正常组(P<0.01),缺血性心脏病心律正常组QT离散度(38.48±13.29ms)高于键康对照组(28.98±11.72ms)(P<0.05)。表明QT离散度与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伴有室性早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QT离散度(QTd)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5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和[或]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52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糖尿病肾病和[或]视网膜病变组的QTd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结论: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害影响心室复极,从而使QTd增大。②糖尿病患者QTd增大时,可提示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即QTd可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缺血与红细胞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一氧化氮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肺心病心衰组,缓解期和对照组的NO浓度,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1秒肺活量。结论NO可能反映肺心病心衰状况并与肺部的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4.
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观察调血脂药 (氟伐他汀 )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QTd及QTcd)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 2 0~ 4 0mg/d ,共 6个月。结果 :治疗组QTc和QTcd、QTmax明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氟伐汀能调整血脂代谢 ,同时缩短QT离散度 ,改善缺血心肌电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43例慢性肺心病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休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呼吸道感染是首要诱因;并提出降低病死率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QT离散度对高血压心肌肥厚并发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随机选取心脏超声诊断为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 67例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心肌肥厚并发心肌缺血组 (2 4例 )与单纯心肌肥厚组 (43例 ) ,对两组静态 1 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的QT离散度值进行对比研究。③结果 心肌肥厚并发心肌缺血组的QT离散度均值较单纯心肌肥厚组明显延长 (t=3 .2 8,P <0 .0 1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对照 ,用QT离散度≥ 70ms作为心肌肥厚并发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 ,灵敏度为 91 .7% ,特异度为 81 .8% .④结论 QT离散度可以作为诊断高血压心肌肥厚并发心肌缺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报告我院30年间尸检的慢性肺心病69例中有8例合并冠心病。对该8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对肺冠病的诊断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艳  许军  顾国荣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1):62-62,64
目的 了解冠心病病人的心率变异性(HRV),探讨冠心病病人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冠心病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心电图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24hHRV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49~6.15,P〈0.05)。结论 冠心病病人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关系。方法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4ml,测定高切变率下的粘度(高切)、低切变率下的粘度(低切)、血浆粘度、血沉、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聚集指数,三组间对比,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且由慢支到肺气肿、肺心病其高切、低切、压积、聚集指数逐渐增高,而血浆粘度、血沉和纤维蛋白原逐渐降低。结论慢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时,由于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多、酸中毒等原因致血液的浓(红细胞增多)、粘(血液粘度增高)、聚(聚集指数增高)逐渐加重;而由于肝淤血、缺氧及消耗等原因使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1984年8~11月经手术证实的111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合文献讨论了某些与心电图有关的问题,以提高心电图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