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盆腔廓清术在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中的应用现状及预后。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上检索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行盆腔廓清术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1990年1月至2019年3月。由两名评价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并行质量评价后进行循证评价。结果:研究纳入11篇文献,共818例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廓清术,其中原发宫颈癌患者160例,复发宫颈癌658例。164例患者行前盆腔廓清术,39例患者行后盆腔廓清术,615例患者行全盆腔廓清术。中位手术时间为5.9~10.3h,中位出血量为800~2537.9ml,中位输血量为800~1600ml,中位术后住院天数为17~65.5天。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55.3%,晚期并发症为36.1%~74.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3%~83.3%。5年无瘤生存率为13.2%~61.0%,5年总生存率为20.5%~56.0%,其中原发性宫颈癌5年总生存率为49.0%~52.5%,复发性宫颈癌5年总生存率为20.5%~65.8%。8篇文献认为手术切缘阳性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结论:盆腔廓清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但仍在可预防、可治疗的范围内。适当的盆腔廓清术可延长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盆腔廓清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及预后。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妇科行盆腔廓清术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肿瘤类型、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1)5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27~68岁),45例(90.0%)为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以复发性子宫颈癌(35例,70.0%)为主;5例(10.0%)为初治局部晚期恶性肿瘤。(2)50例中行前盆廓清术、后盆廓清术、全盆廓清术的患者分别为17例、2例、3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31.7±18.1天,平均术中出血量2769.0±1929.3 ml,平均手术时间482.9±160.5分钟,平均住院费用115786.0±64485.1元。(3)34例(68.0%)出现早期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发热(64.0%);28例(56.0%)出现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泌尿系感染(48.0%)。接受盆底功能重建的有8例患者中仅1例(12.5%)术后出现盆腹腔感染(并发症ClavienDindoⅡ级);未接受重建手术的患者42例,术后发生空盆腔综合征15例(37.5%)。(4)50例患者中失访6例,中位随访时间37.4个月(1~6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8.2个月(1~63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7.1个月(1~63个月)。随访期内11例术后复发(7例,29.2%)或未控(4例,16.7%),手术切缘均为阳性;11例死亡,手术切缘阳性9例(81.8%)。结论:盆腔廓清术多应用于复发性子宫颈癌,并发症较多但可控,盆底功能重建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空盆腔综合征的发生,切缘阳性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盆腔廓清术的临床价值和预后相关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复发性宫颈癌患者,尤其是中央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盆腔器官廓清术可能是唯一的治愈方案。经过彻底手术治疗之后,术后辅助治疗可起到巩固手术效果,甚至对部分切缘阳性的廓清术后患者可以进行补充治疗。根据患者初次手术治疗方案、肿瘤类型及廓清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如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从而改善盆腔廓清术患者预后,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王静  王永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4):241-244
正盆腔廓清术是针对盆腔恶性肿瘤的一种根治性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或中央型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泌尿系肿瘤等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早在1948年Brunschwig~([1])报道应用盆腔廓清术治疗局部复发性子宫颈癌,而后应用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逐渐扩展至盆腔的多种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因具有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以及医疗花费相对高等特点,恰当的选择手术适应证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手术与功能重建等技术的重大进展,盆腔廓清术更加彻底和个体化,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亦随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
正1948年由Brunschwing~([1])首次提出盆腔廓清术,最初是用于晚期盆腔恶性肿瘤姑息性治疗的手术方法,但随着手术水平的改善及护理技术的提高,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盆腔廓清术逐渐变成治疗性的手术方法。盆腔廓清术是临床开展较少的一种根治性手术,术中整块切除盆腔器官,部分病例需要切除会阴~([2,3])。盆腔廓清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主要应用于局限于盆腔的复发性子宫颈肿瘤、子宫肿瘤、阴道肿瘤、外阴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性子宫颈癌盆腔廓清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盆腔廓清术的6例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通过搜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40~57岁,平均49.8±6.2岁。3例行全盆腔廓清,3例行前盆腔廓清。术中出血量600~3300 ml,平均2050±1107 ml。平均住院天数17.67±5.65天。随访至2018年3月1日,随访时间6~28月,平均12.83±8.66月。术后出现上尿路积水4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肠梗阻1例;无并发症者1例。至随访截止日,术后3例无瘤生存,平均无瘤生存13.33月;1例可疑复发;2例病情未控,至随访截止日带瘤生存,平均存活10月。结论:盆腔廓清术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需注意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预防围术期并发症;满意的盆腔廓清术安全、可行并可以延长患者无瘤生存和总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6):456-459
目的探讨盆腔廓清术治疗复发性子宫颈癌术后出现消化道瘘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实施的盆腔廓清术60例患者中, 术后发生4例以消化道瘘为表现的空盆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以及出现消化道瘘后的治疗方式、随访结局。结果 4例盆腔廓清术后并发消化道瘘患者中, 1例接受保守治疗, 3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 其中2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肿瘤复发;2例患者消化道瘘得以缓解, 现在肿瘤治疗随访中, 2例患者死亡。结论盆腔廓清术的手术创伤大, 并发症多, 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消化道瘘, 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盆腔廓清术难度系数大,充满挑战性,也是医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该术式可能使晚期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获益,但对其生活质量可能存在重大影响。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手术技能和围手术期管理的进步已大大降低了盆腔廓清术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其作为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挽救性"治疗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妇科肿瘤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全盆腔器官切除术在晚期或复发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治疗价值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12年4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施行全盆腔器官切除术的16例晚期或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7.5个月(3~157个月),5年总生存率51.6%。淋巴结状况显著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直径、切缘状况等。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盆腔积液伴感染(37.5%),最严重并发症为肠梗阻(25.0%)、尿瘘(18.8%)以及肠瘘(6.3%)。结论全盆腔器官切除术尽管并发症较多,但对于晚期或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仍是一种较安全且不明显影响生存质量的治疗方式,但术前必须严格筛选病例,排除无法切除或有远处转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收治的 2 1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复发、生存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初次手术后残留癌灶直径≤ 2cm组与残留癌灶直径 >2cm组的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 2 8 9个月和 1 4 8个月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初次手术后进行C (A)P方案化疗与TP方案化疗的复发比例分别为 1 4 6 9(2 0 2 9% )和 7 1 8(38 89% ) ;初次手术 1年内化疗≥ 6疗程者与 <6疗程者的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 2 3 1个月和1 5个月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及仅接受化疗的复发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 3个月和 1 9个月 ;2年生存率分别为 71 4 %和 2 8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初次手术后残留癌灶的大小、初次手术 1年内化疗疗程是复发的相关因素。复发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与单纯化疗相比 ,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在晚期(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基本手术方式为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部分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盆腹腔内转移灶切除术,以残留灶直径≤2 cm者为手术满意.评价晚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效果(随访满1、3、5年者分别为67、51、36例),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78例患者中,肉眼无残留灶者23例,残留灶直径≤2 cm者42例,残留灶直径>2 cm者13例,手术满意率为83%(65/78).患者1年生存率为91%(61/67),3年生存率为55%(28/51),5年生存率为28%(10/3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及范围、有无腹水、术后残留灶大小、术后化疗疗程数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P<0.05);而病理类型、有无术后放疗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手术治疗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应提倡最大限度切除病灶,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疗程的联合化疗,而放疗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2.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手术,针对盆腔内复发的恶性肿瘤,切除所有受累的盆腔脏器并行相关重建手术,从而实现治愈目的。盆腔廓清术适用于直肠癌、泌尿系肿瘤和各种类型的原发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甚至包括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本文就盆腔廓清术的历史,在妇科恶性病变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具体手术方式、并发症和预后进行综述。1盆腔廓清术的历史1948年,外科医生Alexander Brunschwig首次  相似文献   

13.
吴鸣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4):244-246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种针对妇科癌症中心型复发的挽救性手术措施,也被描述为"迄今为止治疗盆腔癌症最具根治性的手术"。手术范围包含所有盆腔结构,也就是说要切除子宫、子宫颈、阴道、膀胱和直肠。更确切地说这个手术是由多个根治性手术整合而成,如膀胱癌根治术、子宫颈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阴道癌根治术、外阴癌根治术等。接受盆腔廓清术的患者多数为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外阴癌或阴道癌患者也有可能受益于这个手术。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再次手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Fu CW  Shen K  Wu M  Huang HF  Pan LY  Lang J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1):661-663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癌 )再次手术的指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复发性卵巢癌再次手术的患者 5 5例 ,术前及术后均进行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或放射治疗 (放疗 ) ,再次手术共 6 8例次。根据再次手术前不同病灶的性质分为 4组 ,即单个复发灶组、多个复发灶组、因肠梗阻手术组及姑息性手术组。并根据再次手术前对化疗的敏感程度分为 3组 ,即≤ 6个月复发组、>6个月复发组及肿瘤进展组。观察每组再次手术中进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例数、手术并发症的例数及手术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时间、疾病缓解时间。结果 再次手术前通过检查认为是单个复发灶者 ,6 1%在再次手术中发现为多个复发灶 ;单个复发灶组中获得较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为 6 7% ,术前认为是单个复发灶者而在再次手术中确诊为多个复发灶者中 ,获得较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为6 4 % ;多个复发灶组获得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为 4 3%。再次手术治疗的有效率 ,以单个复发灶组最高 ;手术后疾病缓解时间及生存时间 ,也以单个复发灶组最长 ;单个复发灶组手术并发症少于多个复发灶组。获得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停止化疗 >6个月复发组为 73% ;≤ 6个月复发组为80 % ;肿瘤进展组为 5 0 %。结论 单个复发灶组、停止化疗 >6个月复发组再次手  相似文献   

15.
144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6组,a组23例因盆腔淋巴结未检出癌灶仪行根治手术。b组21例因盆腔淋巴结有癌灶,术后加体外放疗。c组36例、d组14例系化疗加根治术治疗,化疗多是经动脉灌注5-Fu及噻替派,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仅化疗—疗程,阳性者化疗二疗程。e组36例、f组14例为对照组接受标准放疗。6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76.2%、80.5%、50.0%、61.1%和42.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比较不同期别、不同组织分级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位年龄45岁,均以阴道异常出血为首发临床症状。14例ⅠB1期~ⅡA期患者中,有2例ⅡA期患者接受了单纯放疗,另外12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接受了化疗,2例术后接受了单纯放疗,2例术后接受了同步放化疗,其余6例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18例ⅡB期~ⅢB期患者中9例接受了单纯放疗,9例接受了同步放化疗。3例Ⅳ期患者均接受了化疗+姑息性放疗。共有10例患者肿瘤复发,复发率为28.6%。中位复发时间为4.5个月。所有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78.0%。Ⅰ、Ⅱ和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3.3%和56.3%,3例Ⅳ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2、10和15个月。高、中分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3.3%,低分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6.9%,但无显著差异(P=0.208)。结论:宫颈腺鳞癌早期患者可以手术治疗或同步放化疗,预后较好。晚期患者应予同步放化疗,预后相对较差,特别是Ⅳ期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7.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复杂的根治性手术,以整块方式切除骨盆内脏器官,甚至包含部分会阴[1,2]。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来说,通常对于骨盆中央的复发性子宫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阴道癌和外阴癌进行盆腔廓清术。因为手术的切除范围广泛,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1%~88%[3~5]。  相似文献   

18.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复杂的根治性手术,以整块方式切除骨盆内脏器官,甚至包含部分会阴~([1,2])。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来说,通常对于骨盆中央的复发性子宫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阴道癌和外阴癌进行盆腔廓清术。因为手术的切除范围广泛,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1%~88%~([3~5])。  相似文献   

19.
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42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4.3±23.5个月,20例患者缓解后无瘤生存,13例患者肿瘤复发,9例患者肿瘤未控。单因素分析提示临床病理特征中肿瘤分期及附件和盆腔淋巴结受累与预后相关(P<0.05);术后有无肉眼残余灶、是否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及内分泌治疗时间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有无残余癌、肿瘤分期和放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将肿瘤分期细化后,则附件受累、是否化疗和放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差。肿瘤分期晚和附件受累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无残留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辅以放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1996年行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3组,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者为A组(54例);行广泛或次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者为B组(14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或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或次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者为C组(42例),分析3组的生存和复发情况.结果 A、B、C 3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90.5%、95.1%,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诊超过2年的71例中9例复发,复发率为12.7%;9例复发者中7例于3年内复发,其中盆腔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5例;A、B、C 3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3.9%、9.1%、12.5%,其中盆腔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3.9%、9.1%、8.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8%、9.1%、12.5%,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方式不是影响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扩大手术范围或行淋巴结清扫术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患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辅助治疗时应考虑术后复发的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