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11月至2017年8月我院经POP定量分度法(POP-Q)证实为阴道穹窿脱垂Ⅱ期以上、中盆腔缺陷为主的POP初治患者(≥Ⅲ期)以及部分POP手术后复发患者73例,分别行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手术前后分别依据POP-Q、国际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相关问卷-简要版(PFDI-20)、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简易版7(PFIQ-7)、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的调查问卷(PISQ-12)、尿失禁生活质量影响问卷(I-QOL)、泌尿生殖道疾病相关问卷-6(UDI-6)、尿失禁影响程度相关问卷-7(IIQ-7)分别评价解剖和功能疗效。结果:7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固定术,5例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64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骶骨固定术。POP-Q分期Aa、Ba、C、Ap、Bp各指示点解剖位置均数由术前(2.12±1.27)cm、(3.66±2.92)cm、(2.65±2.68)cm、(0.79±1.91)cm、(1.56±3.04)cm分别恢复为术后(-2.72±0.21)cm、(-2.74±0.19)cm、(-6.60±2.88)cm、(-2.50±0.69)cm、(-2.37±1.08)cm。PFIQ-7、PFDI-20评分由术前(33.71±11.12)、(49.69±10.02)分恢复为(2.01±6.11)、(3.03±10.02)分,I-QOL评分由术前(79.40±27.64)分提高到(106.96±13.02)分(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可恢复盆腔脱垂患者POP-Q正常解剖结构,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客观满意度高,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因中盆腔器官脱垂和(或)伴阴道前后壁脱垂接受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的患者资料,共30例(研究组);选取同期因中盆腔脱垂和(或)伴阴道前后壁脱垂Ⅲ期行阴式全子宫切术或(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Ⅲ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情况,对手术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均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67%(2/30)和20.0%(6/30),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对POP-Q在Ⅲ期以上的中盆腔器官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有良好的效果,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的POP患者3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定期随访,应用POP-Q客观评估手术效果,使用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估疗效。结果术中除3例中转为经脐单孔腹腔镜外,余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4.97±41.91)min,术中出血量(28.33±18.77)mL,术后暂未发现网片暴露、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6个月,POP-Q各指示点位置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生活质量恢复优于术前(P0.05)。结论 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POP安全可行,短期随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女性盆底肌肉和筋膜等支持组织功能减退导致的盆腔器官下移及功能障碍,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女性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症状性中重度POP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被认定为治疗阴道顶端脱垂或中盆腔缺陷的“金标准”术式,临床根据是否保留子宫或子宫颈分为子宫/子宫颈骶骨固定术和阴道骶骨固定术,前者适用于有保留子宫意愿且排除禁忌证的患者,特别是年轻、性生活活跃的患者。文章就腹腔镜骶骨固定术中保留子宫或子宫颈的利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盆腔器官脱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盆腔器官脱垂行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各指示点位置,评价总体客观治愈率及复发率.通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等相关问卷评分评价主观治愈率以及术后尿失禁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63例患者获得6 ~57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主观治愈率95% (60/63).术后POP-Q各指示点可达解剖复位,总体客观治愈率90% (57/63),总复发率10% (6/63).术后中位阴道长度为7.5 cm,较术前的8.0cm稍有缩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PFDI-20中位评分为21分,较术前的75分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2~≤3年、>1~≤2年、>0.5~1年患者间POP-Q各指示点及相关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压力性尿失禁与5例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同时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者15例,未行者13例,两者术后尿失禁治愈率分别为14/15、10/13.结论 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主、客观治愈率高,不仅能达到解剖学复位,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术后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中盆腔缺陷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因中盆腔缺陷行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问卷(PGI-I)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时间36.79±12.85个月,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其中有48位患者接受至少3年的随访,术后短期及中期随访POP-Q评分及PFDI-20、PFIQ-7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6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POP-Q评分及PFDI-20、PFI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I-I均为“明显改善”,主、客观治愈率为100%。随访期间出现3例网片暴露(4.41%),7例新发尿失禁(10.29%),所有并发症经处理后症状均好转。结论:vNOTES阴道骶骨固定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且中期疗效不亚于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骶骨阴道/会阴固定术(SC/SCP)治疗中盆腔脱垂的中短期效果。方法于2005年10月至2010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对8例POP-QⅢ期以上中盆腔脱垂患者进行了经腹及腹腔镜的SC/SCP术,其中骶骨阴道固定术2例,骶骨阴道会阴固定术5例,骶骨宫颈固定术1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3例,分别进行了尿道中段悬吊术(TVT)及Burch术。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及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PFIQ-7随访。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77.66±31.38)min,平均出血量(355.28±211.18)ml。平均随访24.5个月(2~60个月),8例患者的治愈率为100%。术后2个月发生阴道穹隆补片暴露2例,术后1年发生轻度SUI1例,术后2年发生右侧股疝1例,无盆腔器官脱垂复发。术后1年PFDI-20和PFIQ-7评分分别由术前的(95.29±17.42)分和(101.03±11.49)分减少为(16.60±4.50)分和(12.59±5.65)分(P〈0.01)。结论骶骨阴道/会阴固定术可为盆腔器官提供较为持久的支持,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估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盆腔器官脱垂行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各指示点位置,评价总体客观治愈率及复发率。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等相关问卷评分评价主观治愈率以及术后尿失禁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中失访12例(12/110, 10.91%),其中1例因心血管疾病术后1年余死亡,随访98例(98/110, 89.09%)。随访时间6~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110例患者年龄(65.30±8.00)岁;绝经时间(14.01±9.08)年;采用POP-Q分期评价,术后15例(15/98,15.31%)出现复发,其中11例POP-Q分期Ⅱ期,无主观症状不需再次手术,4例阴道顶端复发(POP-Q Ⅲ期),需再次手术治疗。术后主观治愈率95.92%(94/98),客观治愈率84.69%(83/98);网片挛缩4例(4/98, 4.08%),网片外露11例(11/98,11.22%)。术后PFDI-20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性生活13例,其中性生活质量5例满意,6例患者较术前差,2例配偶出现性交疼痛;患者总体术后满意度评分满意率95.91%(94/98)。结论 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术用于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主、客观治愈率高,不仅能达到较好的解剖学复位,对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相关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满意度高且长期疗效稳定,但对性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曾玮  杨欣  谈诚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9):713-715
目的:分析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单臂队列研究2011年4月至2018年9月因POP或阴道穹窿脱垂行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29例患者,采用POP定量分期法(POP-Q)评分评价客观治愈情况;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及其分量表POP困扰量表(POPDI-6)、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RADI-8)、排尿困扰量表(UDI-6)、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12)评价主观治愈情况;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结果:客观治愈率98.5%,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OP-Q的各位点明显改善(P0.05);主观治愈率96.9%,术后1年与术前评估量表PFDI-20、POPDI-6、CRADI-8、UDI-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前的PISQ-1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患者出现术后右下肢及右腰骶部疼痛,1例患者术后无法排尿,2例患者出现网片暴露,4例患者出现缝线暴露,13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患者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均行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结论:传统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前盆腔网片重建治疗POP,可改善患者脱垂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且并发症少容易处理,是一种有效并且安全的联合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采用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患者采用整体印象改善评分量表(PGI...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一生中因盆腔器官脱垂行手术治疗的风险是10%.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等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现在常用的有骶骨阴道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后穹隆成形术、全盆底重建术等.本文就这些手术方式的适应证、手术要点、效果、并发症及防治复发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应用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48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均以中盆腔、前盆腔缺陷为主,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期均为Ⅲ期以上,均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术+骶棘韧带悬吊术+阴道后壁修补术+会阴裂伤修补术,5例(10.4%,5/48)术前有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术后对患者的主、客观疗效进行分析,包括围手术期情况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95±20)min,失血量(150±50)m L,随访时间(22±12)个月。随访时间内1例患者解剖学复发,客观治愈率为97.9%(47/48),主观满意度为97.9%(47/48),PFDI-20、PFIQ-7调查问卷中位评分分别为5、6分,均较术前(分别为65、67分)明显降低(P0.01)。术后3 d1例患者(2.1%,1/48)出现尿量减少,予拆除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缝线后排尿恢复正常。结论骶主韧带复合体-耻骨阴道肌交叉缝合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主、客观治愈率高,且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短期主客观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应用主观及客观评分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需要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评分。研究组58例采用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对照组20例应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结果 (1)术后3~6个月门诊复查,研究组未见术后复发,POP评分法测定各指示点均在正常位置,客观治愈率达100%。主观症状评分改善24.59±2.28,6例患者术后仍有轻度尿频症状及轻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主观治愈率89.7%。对照组术后复发Ⅱ度4例,客观治愈率80%。主观症状评分改善18.30±3.68,主观症状复发9例,包括盆腔、肠道及膀胱症状,主观治愈率5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同时合并SUI患者,研究组通过应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或前路网片提升等办法,使其均得治愈,对照组中未行TVT-O手术者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隐匿性SUI症状,主观症状评分改善较小。结论应用替代材料的全盆底重建术对于恢复女性盆底器官解剖结构及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症状方面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中相关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与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治疗症状性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因症状性POP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的123例患者,其中71例行盆底重建,52例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分析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参数、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盆底重建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低于骶骨固定组(P0.05)。术后3、6、12个月,盆底重建组的客观治愈率分别为100%、97.06%、91.8%,骶骨固定组的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8.08%、96.08%、91.3%。两组术后12个月的PFDI-20评分及PFDI-7评分均较术前好转。2例患者发生网片暴露,均为骶骨固定组(2/52,3.85%),两组患者的术后新发尿失禁率无显著差异。盆底重建组术后有21例患者恢复性生活(21/71,29.58%),其中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性交痛;骶骨固定组术后有30例患者恢复性生活(30/52,57.7%),无性交疼痛发生。结论:盆底重建与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均能有效改善脱垂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前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脱垂程度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术式联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沈阳市妇婴医院联合应用聚丙烯网片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联合改良的阴道旁修补术、圆韧带短缩术、骶韧带缩短术治疗的37例中重度PO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糖尿病3例,9例合并宫颈延长(行宫颈部分切除术),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9例,合并子宫肌瘤、腺肌病、卵巢囊肿16例(其中2例多发肌瘤、6例单发肌瘤者希望保留子宫,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6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卵巢囊肿患者术中行囊肿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良性)。既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行子宫全切术1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性生活不适或性交困难。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膀胱功能恢复等,并在术后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37例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分期Ⅱ期10例,Ⅲ期19例,Ⅳ期8例。所有患者经多术式联合治疗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3±32)min,平均出血量(185.35±58.40)mL,术后留置尿管(3.0±1.5)d。术后1年复查POP-Q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Aa-2.4 ±0.5,Ba-2.8±0.4,C-7.5±0.9,Ap-2.5±0.5,Bp-2.6±0.4,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性生活不适及性交痛,无网片侵蚀、暴露、感染等并发症。客观治愈率100%。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联合多部位修复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骶骨固定术是利用网片或其他移植物,将阴道顶或子宫固定于骶骨前纵韧带,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其发展史经历了从开腹到腹腔镜再到经阴道单孔腹腔镜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新兴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transvagin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VLSC),结合了阴式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不仅具有腹壁无瘢痕、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等更加微创的优点,而且具有较高的主观和客观治愈率,以及较低的网片相关并发症,有望成为治疗POP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18.
骶骨固定术是利用网片或其他移植物,将阴道顶或子宫固定于骶骨前纵韧带,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其发展史经历了从开腹到腹腔镜再到经阴道单孔腹腔镜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新兴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transvagin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VLSC),结合了阴式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不仅具有腹壁无瘢痕、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等更加微创的优点,而且具有较高的主观和客观治愈率,以及较低的网片相关并发症,有望成为治疗POP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采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骶骨固定术治疗对手术指标、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POP患者,患者均行v-NOTES骶骨固定术治疗。观察其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和随访结果(治愈率与生活质量)。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v-NOTES骶骨固定术治疗,其中32例患者切除子宫,8例为阴道穹窿脱垂,手术时间(29.98±3.62)min,失血量(20.48±6.21)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58±0.82)d,肛门排气用时(1.09±0.41)d,未发生术后尿潴留,住院时间(5.28±2.52)d;4例术后出现不适,经对症处理后自行缓解;术后随访12个月,治愈率达100%(40/40);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QLQ-C30)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P患者使用v-NOTES骶骨固定术治疗效果理想,可靠安全,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部分可吸收Y型网片应用于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LSC)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POP使用部分可吸收网片行LSC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3、6、9、12个月时的网片暴露、异物感差异,以及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各指示点位置,评价总体主观、客观治愈率及复发率。通过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等相关问卷评价术后生活质量、性生活改善情况。结果:43例患者术后POP-Q各指示点可达解剖复位,总体主观治愈率100%,总复发率2.3%。术后随访3、6、9、12个月时,患者POP-Q各指示点及相关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阴道长度无明显缩短(P0.05),CRADI-8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1例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行LSC同时行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E),术后尿失禁治愈;2例SUI、1例急迫性尿失禁(UUI)、1例混合性尿失禁(MUI)未行TVT-E治疗,1例在LSC术后症状消失,3例症状程度无改变。结论:部分可吸收Y型网片应用于LSC的主、客观治愈率高,不仅达到解剖学复位,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术后疗效稳定,术后阴道长度无明显缩短,异物感发生率低。部分可吸收网片为LSC的材料植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