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纵行破裂(ramp injury)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该科2005年1月~2010年6月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的144例患膝的临床资料,急性期组(伤后6周内)79例,慢性期组(伤后6周~3年)65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71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 伤55例,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18例.经关节镜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ramp损伤49例.其中,47例术中行移植自体四束股薄肌、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29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缝合,18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切除术.术前术后行Lysholm评分.结果 急性期组79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34.2%,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49.4%,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16.5%,ramp损伤发病率21.5%.慢性期组6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67.7%,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24.6%,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7.7%,ramp损伤发病率49.2%.慢性期组ramp损伤发病率高于急性期组(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29例,术前评分(40.8±10.5)分,术后评分(87.8±11.7)分.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18例,术前评分(41.4±9.6)分,术后评分(67.8±9.6)分.两者组内手术前后比较,术后均优于术前(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组优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组(P<0.01).结论 对于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减少继发的ramp损伤.半月板缝合术是治疗ramp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ACL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干预,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术后疼痛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意义(P<0.05);经手术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意义(P<0.05)。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经伤口换药后,切口愈合;有4例出现隐神经损伤症状,于术后3月完全恢复。结论 在临床上把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方式用于ACL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将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8月以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术治疗23例急性ACL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54岁。损伤原因:运动损伤5例,交通伤14例,其他原因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d~3周。手术前后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3例均随访10~14个月,平均11.2个月。Lysholm评分从术前(40±4)分增加至术后(9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关节ACL,患者创伤小,合并症少,且可同时处理合并伤,对于早期稳定膝关节及防止膝关节继发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8月以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术治疗23例急性ACL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54岁。损伤原因:运动损伤5例,交通伤14例,其他原因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d~3周。手术前后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3例均随访10~14个月,平均11.2个月。Lysholm评分从术前(40&#177;4)分增加至术后(90&#17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关节ACL,患者创伤小,合并症少,且可同时处理合并伤,对于早期稳定膝关节及防止膝关节继发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自体肌腱重建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300例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损伤自体肌腱重建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认真评估患者身心健康,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手术配和。结果:在良好的护理配合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自体肌腱重建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逐渐缩短,未发生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认真评估患者情况,并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精心准备器械,良好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的关键,并是提高手术效率不可缺少的部分。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手术期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创面新鲜化治疗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稳定型半月板滑膜缘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术中探查半月板损伤情况,对稳定型半月板滑膜缘撕裂的游离缘和滑膜缘创面进行新鲜化处理,其中内侧半月板撕裂17例,外侧半月板撕裂7例。观察患者术后关节间隙压痛、关节交锁、Lachman试验情况;术后6个月行膝关节MRI检查了解半月板愈合情况及重建韧带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IKDC评分、Lysholm评分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6~3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8±5.4)个月。其中4例患者Lachman试验弱阳性,5例患者原半月板损伤处压痛,6例患者关节间隙压痛,所有患者均无关节交锁症状,半月板愈合率为91.6%(22/24)。24例患者术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侧与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前、术后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创面新鲜化治疗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稳定型半月板滑膜缘撕裂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对青年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9例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的青年患者,均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不同O'annr FLF分类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膝部文件委员会(IKDC)主观膝部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并比较不同分类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总结其短期预后.[结果]12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有效随访.不同O'annr FLF分类患者术后3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范围,未见疼痛、肿胀、交锁症状,O'annrFLF分类为纵裂者,其临床优良率高于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不同分类ACL合并半月板损伤均可取得较好的短期预后,且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利美 《护理与康复》2007,6(5):338-339
总结15例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重点是指导功能锻炼,为术后康复训练打下初步基础;术后做好患肢护理,循序渐进地康复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1年10月133例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腱四股重建ACL,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术后积极行康复锻练。结果:随访6~24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均在正常范围,无韧带撞击现象。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阳性者5例,弱阳性30例,余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3.5分提高到术后的9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用四股腘绳肌腱重建ACL操作简单,愈合率高,膝关节稳定性好,并发症少,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采用自体现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和评估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交叉韧带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人行镜视下自体髌韧带重建前叉韧带术,结果:36例均获随诊,时间6-11个月,平均8.6个月,根据40分量化评定标准,随诊结果优10例(27.8%),良19例(52.8%),可7例(19.4%)。结论:关节镜视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具有损伤少,术后固定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的特点,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配合。结果手术进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熟练的洗手和巡回护士的配合,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在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是否保留残端的两种方法,分析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即将手术的5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 =25)和对照组(n =25)。观察组在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中采用保留残端在鞘内重建;对照组在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中清除残端。均选择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术前、术后及定期随访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Lysholm、IKDC)的评估、膝关节的(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KT-2000测量)客观稳定性的评价及本体感觉功能的测定。结果 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3、6、9和12个月及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对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IKDC评分对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比较测量侧-侧(患侧及健侧KT-2000)的差值<3 mm,差异有显著性(P <0.05);本体感觉的角度重复试验差异有显著性(P <0.05)。术后两组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在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术后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及本体感觉恢复好,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自体肌腱移植中,末端缝合的最终拉力强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增加固定强度,应从改进缝合材料强度和增加缝线数目着手,但缝合针数过多,裸露线头太多,影响腱骨愈合。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韧带末端采用双锁边缝合固定的最少的必要缝合针数,以减少缝线裸露。
  方法:①体外生物力学实验:将12条带髌骨的髌韧带标本分为2组,对其末端分别采用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3针、5针,缝合材料为强生肌腱缝线,对样本分别进行拉伸力学检测以比较强度,探讨最佳的缝合针数和方法。②临床应用:根据体外实验结果,将改良的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临床应用于125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其中采用3针固定62例,采用5针固定63例。
  结果与结论:双锁边缝合法缝合3针,缝合点固定强度达到100 N以上,5针固定强度达到110 N,两者的固定强度差别不大,但均超过缝线材料的破坏强度;且将第1针贯穿韧带缝合,不降低固定强度。125例平均随访6.4个月,无论3针固定还是5针固定均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满意率达99%,未见早期或晚期缝线断裂松脱。提示:双锁边缝合法缝合3针能达到满意的固定强度,固定可靠且能减少缝线裸露;第1针贯穿韧带,可减少缝线裸露但不降低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由外向内法钻取股骨隧道和传统前内侧入路法钻取股骨隧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就诊于该院骨科中心并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行前十字韧带重建,其中25例患者采用由外向内法钻取股骨隧道(由外向内组),余下25例患者使用传统的经前内侧入路法钻取股骨隧道(前内侧组),术后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钻取的股骨隧道长度、术前、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由外向内法钻取股骨隧道手术时间为(76.79±11.25)min,经前内侧入路法手术时间为(75.40±10.3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外向内法钻取股骨隧道长度为(37.03±2.17)mm,经前内侧入路法钻取股骨隧道长度为(34.66±2.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外向内法和经前内侧入路法钻取股骨隧道术后3个月IKDC评分分别为(92.80±1.48)和(92.29±1.78)分,Lysholm评分由外向内法和经前内侧入路法分别为(96.20±4.98)和(95.69±5.3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外向内法和前内侧入路法相比,手术时间相当、股骨隧道更长,但在术后3个月内都能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6例行关节镜ACL重建术后膝关节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采用抗感染药物治保守疗,2例经二次膝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体温恢复正常,膝关节局部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运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起运用法国LARS人工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14例。等距点建立胫骨和股骨骨道,置入韧带后游离纤维位于关节腔内,挤压螺钉固定。结果经平均18个月随访,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92分,优9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术后无感染、无韧带断裂,无膝关节疼痛。结论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达到解剖重建,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关节镜下手术拥有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好等微创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护理方法。方法关节镜下运用自体骨-膑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32例。所有患者术前MRI均提示后交叉韧带连续信号中断,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50分。治疗在关节镜下完成,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隧道用"定位器"完成;股骨止点、隧道在C臂X线机下完成。结果经平均12个月随访,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85分,优2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1%。结论合适、有效的护理使得关节镜下运用自体骨-膑腱-骨重建膝后交叉韧带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可调节袢钢板全内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集团澧县人民医院21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关节镜下可调节袢全内技术ACL重建。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1~56岁,平均46岁,Lachman试验Ⅲ度阳性伴软性终止点18例,Lachman试验Ⅱ度阳性伴硬性终止点3例。观察移植物粗细、术前及术后影像学、术前及术后Lachman试验情况,比较术后健侧与患侧屈膝活动度以及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2年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Larson评分等指标,以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1例患者随访时间24个月。术前Lachman试验Ⅲ度阳性伴软性终止点和Lachman Ⅱ度阳性伴硬性终止点的病例,术中均证实ACL完全或大部分断裂。术后半年Lachman试验阳性0例,阴性21例。术中所使用的移植物平均直径(8.59±0.44)mm,术后三维CT测量股骨粗骨道长度(21.66±2.51)mm,移植物进入股骨骨道长度(19.82±2.29)mm,胫骨粗骨道长度(19.67±1.02)mm,移植物进入胫骨骨道长度(17.69±1.26)mm。术后半年MRI显示:移植物固定牢靠,与骨道贴合良好,信号均匀。术后末次随访,健侧、患侧最大屈膝角度分别为(131.42±3.59)°和(130.71±3.6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半年Lysholm评分、IKDC评分和Larson评分分别为(88.19±1.97)、(74.05±2.36)和(67.52±2.23)分,术后2年分别为(97.76±1.97)、(88.62±3.07)和(90.57±2.46)分,均较术前的(22.00±3.35)、(41.67±1.85)和(39.81±1.81)分明显提高,术后半年和术后2年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关节镜下可调节袢钢板全内技术重建ACL,肌腱利用率高,稳定性好,中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骨道单、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64例,随机分为双束组32例和单束组32例。双束组进行单骨道双束手术,单束组进行单骨道单束手术。术前及术后12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IKDC、Tegner、Lysholm和KT-2000评分。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受伤侧别及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IKDC、Tegner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KT-2000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的IKDC、Tegner、Lysholm和KT-2000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骨道单、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主观功能评分与客观稳定性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单骨道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方法简单,固定牢固,可以有效恢复膝关节前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解剖位点中心定位重建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多屈曲角度韧带长度及意义。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6月对3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施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时,分别测量前交叉韧带股骨附丽点中心对胫骨解剖附丽点中心在膝关节0°、30°、90°和120°多屈曲角度时的长度,并了解其与身高的关系。结果 解剖中心定位重建前交叉韧带不等长,前交叉韧带屈膝0°时长度与屈30°、90°和120°时差异有显著性,而屈30°、90°和120°时韧带之间长度差异无显著性。前交叉韧带屈膝0°时长度为(26.1±4.8)mm,而屈30°、90°和120°时韧带长度为(23.9±4.5)mm(α=0.05,P <0.001)。屈膝0°时韧带长度较屈30°、90°和120°时韧带长度长约2.2 mm左右。解剖中心定位重建前交叉韧带与身高有关,直线回归方程为前交叉韧带长(Y)与身高(X)的关糸:Y=-4.1097+0.039X(α=0.05,P <0.001)。结论 前交叉韧带解剖附丽点中心定位重建膝关节多屈曲角度时韧带不等长,膝关节伸直时韧带较紧张,屈膝后略有放松,各屈曲角度韧带长度无明显差异,韧带长度与身高正相关,在韧带重建定位及固定时需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