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PRFA)联合无水酒精及热顺铂局部注射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2月至2004年9月采用B超引导下PRFA联合无水酒精及热顺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76例109个病灶,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36例。肿瘤直径1.5~15.0cm,应用RF-2000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对1~2cm的小肿瘤选择Chiba针进行局部注射消融,而对>3cm者应用Quadra-Fuse多位穿刺注射针。结果:PRFA及局部注射消融治疗经过均顺利,并发症4例(5.3%),无相关死亡。随访率96.1%,随访期12~43个月,缓解率(CR+PR)为94.7%。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75.4%和42.9%。结论:PRFA联合局部注射消融是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有效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观察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RFA。比较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AF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t=8.22,P0.05),且近期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为(均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纯TACE比较,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导向多电极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导向208例直径<5 cm的小肝癌患者采用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流、AFP水平及生存率变化.结果治疗后1~2周肿瘤内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率100%;3个月复查B超显示196例(94.2%)患者肿瘤缩小25%以上;其中6例患者瘤体完全消失,132例AFP阳性患者转阴104例,下降21例,有效率94.7%;1年、2年生存率为100%、94.3%.结论超声导向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是一种有效治疗小肝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对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1年与术后2年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可提高远期疗效及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射频及射频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别对123例肝细胞肝癌(HCC)术后复发患者共149个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或射频消融综合治疗,(1)Ⅰ组66例77个肿瘤病灶(肿瘤直径<3cm),行单纯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CRFA);(2)Ⅱ组57例72个肿瘤病灶(肿瘤直径>3cm),其中Ⅱ a组21例30个肿瘤病灶行单纯CRFA;Ⅱ b组36例42个肿瘤病灶于CRFA之前分别行肝动脉栓塞或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3)Ⅲ组另选63例75个肿瘤病灶(肿瘤直径<3cm)行单纯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T).术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术后1个月甲胎蛋白、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增强CT/MRI的改变.其中23例分别于消融治疗前后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患者治疗后1、2、3年生存率.结果Ⅰ组肿瘤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2.2%(71/77),术后1个月AFP明显下降;术后1年生存率93.2%(55/59),2年生存率71.9%(23/32),3年生存率64.0%(16/25);Ⅱ a组肿瘤病灶完全坏死率为23.3%(7/30),术后1个月仅1例AFP下降,术后1年生存率45.0%(9/20),2年生存率38.5%(5/13),3年生存率28.6%(2/7);Ⅱ b组术后1个月肿瘤病灶完全坏死率57.1%(24/42),术后1个月AFP下降;术后1年生存率65.6%(21/32),2年生存率47.4%(9/19),3年生存率38.5%(5/13);Ⅲ组肿瘤病灶完全坏死率为78.7%(59/75),术后1个月AFP明显下降;术后1年生存率78.9%(45/57),2年生存率58.1%(18/31),3年生存率46.2%(12/26).结论对于术后复发的小肝癌CRFA的效果优于单纯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且术后复发的小肝癌肿瘤病灶是CRFA的最佳适应证;而对于直径大于3 cm的HCC复发肿瘤病灶,应采用包括射频消融、酒精注射以及肝动脉栓塞在内的综合治疗,以增强疗效和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通过倾向值匹配法匹配成功45对(每组45例)共90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联合组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EA、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4~+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联合组治疗后的CEA、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vs 68.89%,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热、肝区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能够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提高近期疗效,同时还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使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甲胎蛋白值及肝功能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甲胎蛋白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及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但观察组效果更加明显,并且观察组碱性磷酸酶及胆红素出现显著升高。治疗前后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值及肝功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的健康教育指导模式。方法对50例肝癌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病人采用计划式、随机式、个体式、口头讲解式、回答式教育方法,在治疗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结果病人和家属对肝癌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及熟悉治疗护理方法,加强自我护理的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病人掌握了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联合静脉化疗对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予临床常规静脉化疗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静脉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K19、PEG10、肿瘤组织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以及治疗后4个月复发率及生存时间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AFP、CK19、PEG10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CK19、PEG10水平、HIF-1、VEGF mRNA、β-catenin、Cyclin D1、c-myc及MMP-7 mRNA表达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TEN mRNA表达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位生存期(28.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13.7个月),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射频消融联合静脉化疗能有效降低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K19、PEG10水平,通过PTEN通路、Wnt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洛铂与碘油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化疗栓塞药物为洛铂+碘化油,对病灶行射频消融。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于4周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治疗后AFP值显著下降(P0.01),16例恢复至正常值。结论洛铂与碘油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行射频消融术的40例肝癌患者,分为行健康教育A组和未行健康教育B组。另选取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群lO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均未有肝、肾、心脏疾患。运用全自动免疫定量生化仪检测对照组和A组、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中AFP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AFP的检测结果(10.8±4.6)μg/ml,A、B两组术前AFP检测结果为(471.7±28.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AFP水平为(9.3±4.8)μg/ml,B组AFP水平为(17.6±6.9)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的表达有诊断肝肿瘤的作用,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声带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14例)、CO_2激光(15例)治疗的29例声带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首次手术局部复发控制率等。结果两组术中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离子组术后1个月黏膜恢复情况好于CO_2激光组;等离子组14例患者,5例复发,复发率35.71%;CO_2激光组15例患者,1例复发,复发率6.67%。结论激光与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均为治疗声带白斑的微创的手术方式,CO_2激光组复发率低于等离子射频消融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疗效及前景。方法20例肝癌患者经过一次或多次介入化疗栓塞仍有肿瘤残余,且均存在无法再栓塞的情况,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术后观察AFP的动态变化、影像资料、评估肿瘤坏死率、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肿瘤完全坏死率达95%,肿瘤复发率10%,随访8月~1.5年,仅有2例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介入化疗栓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经肝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共计107个病灶,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并行超声造影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107个病灶经超声造影引导下行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后,经超声造影评价,局部消融成功率达到100%,随访时间6月至2年,肿瘤局部进展率5.6%(6/107),未发现严重消融相关并发症。 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行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可以有效的杀灭肿瘤组织,是一种临床可行有效的介入治疗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肝癌术后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进展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肿瘤完整切除后一组患者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照组),另一组患者行腹腔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灌注+TACE(治疗组),观察两组肿瘤患者的疗效,包括比较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前后血清ALT、AST、尿素氮、肌酐及白细胞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微,能自行缓解或者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对于肝癌患者,腹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局部注射紫杉醇治疗良性气道瘢痕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良性气道瘢痕狭窄患者,将其分为紫杉醇组、丝裂霉素组和对照组。其中,紫杉醇组8例,丝裂霉素组12例,对照组12例,紫杉醇组和丝裂霉素组采用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电刀切除和冷冻等,并在气道狭窄部位局部注射紫杉醇或丝裂霉素,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气管镜下介入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测量治疗前后气道狭窄部位的横截面积和气道直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观察气道狭窄部位局部应用紫杉醇、丝裂霉素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气道狭窄部位横截面积及直径比较结果表明紫杉醇组和丝裂霉素组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3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横截面积及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与丝裂霉素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丝裂霉素组6个月内再次行介入治疗次数有一定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丝裂霉素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气道狭窄部位局部应用紫杉醇可抑制瘢痕性气道狭窄,且较常规介入治疗法明显延长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再狭窄的时间,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吴磊  王建  陈龙  王琛 《中国内镜杂志》2021,27(12):61-6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肝转移瘤应用于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可切除胃癌肝转移需行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 < 0.05),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降低(P < 0.05),观察组血清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 < 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低于对照组41.94%(P < 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胃癌肝转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明显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探讨AFU在PHC术后治疗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5月PHC患者93例(其中术前40例,术后53例),肝硬化患者1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15例和健康体检者15例(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及体检者进行血清AFP 和AFU 同步测定,并对PHC患者进行术前、术后AFP和AFU检测。结果 PHC患者术前血清AFU 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P<0.01);PHC患者术后 AFU、AFP 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PHC 患者术后 AFU、AF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AFU、AFP单独检测,以及AFU联合AFP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727、0.798、0.858。结论AFU联合AFP检测能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FU可作为PHC术后治疗监测,病情转归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No-touch射频消融技术(No-touc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No-touch-RFA)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小肝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No-touch组(n=32)与传统射频组(n=3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瘤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 F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Alb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75%、87.50%,传统射频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56%、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1年、2年无瘤生存率为84.38%、71.88%;传统射频组1年、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67%、4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与传统射频组的1年复发率分别为15.63%、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与传统射频组的2年复发率分别37.50%、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ouc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传统射频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ouch-RFA技术与传统射频消融技术均能降低AFP水平,而No-touch-RFA技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