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季学满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6,5(1):51-53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目前仍主张早期外科手术切除。但多数肝癌患者,一旦确诊已属中晚期,或并存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严重肝功能不全等,而不适宜手术切除,因此能手术切除的不足30%。在非手术治疗中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应用广泛,是一种治疗手术不能切除肝癌的有效方法,但其不能使肝癌组织、尤其是大的肝癌癌灶完全坏死,对肝癌包膜内外浸润、周围子灶治疗也有一定限度。超声引导下经皮乙醇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injection,PEI)治疗,能使直径小于3cm的肝癌组织完全坏死,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外科手术,然而对于大的肝癌癌灶疗效欠佳。为使单个大的肝癌癌灶完全坏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患肢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5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患肢动脉导管注药溶栓治疗,术后继予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阿加曲班注射液等抗凝、祛聚、扩动脉药物治疗,维持6个月以上。诊治期间观察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溶栓期间监测多项凝血相关实验室检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于2.0~2.5,凝血酶原时间(PT)控制于25s以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控制于正常值1.5~2.0倍,纤维蛋白原(FIB)控制于1.0g/L以上,必要时给予药物剂量调整。评价35例患者溶栓总治愈率。结果 22例患者在治疗后6~72h患肢血供恢复正常,治愈率62.86%。11例血供得以改善,有效率31.43%,总有效率94.29%。2例无效行截肢手术,无效率5.71%。有效11例中3例股浅动脉全程血栓,溶栓后血栓头端部分溶解,造影示小腿广泛侧支循环形成,临床症状显著减弱,缺血范畴控制;2例溶栓前已有足踝之下皮肤变黑,诊治后坏死平面减少,坏死感染转好;余6例溶栓后部分开通,3例仍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跛行,出院进一步诊治后都改善。结论患肢动脉导管注药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6.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低,病情发展迅速,多采取手术治疗。2002年7月,我院收治1例经导管溶栓抢救成功的患者,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车祸致伤头、胸、腹部3h 于2002年7月14日入院,初步诊断:(1)脾包膜下血肿;(2)脑震荡。入科后行补液、止血治疗,伤后48h 脾包膜下血肿破裂行脾切除术。术后10h 出现腹胀腹痛,水样便,色略黑。查体:意识模糊,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为0;腹部叩诊呈浊音,移动 相似文献
7.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SMA)是外科急腹症之一 ,发病率低 ,病情发展迅速 ,多采取手术治疗[1] 。 2 0 0 2年 7月 ,我院收治 1例经导管溶栓抢救成功的患者 ,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 0岁 ,因车祸致伤头、胸、腹部 3h于 2 0 0 2年7月 14日入院 ,初步诊断 :(1)脾包膜下血肿 ;(2 )脑震荡。入科后行补液、止血治疗 ,伤后 4 8h脾包膜下血肿破裂行脾切除术。术后 10h出现腹胀腹痛 ,水样便 ,色略黑。查体 :意识模糊 ,呼吸急促 ,脉搏细速 ,血压为 0 ;腹部叩诊呈浊音 ,移动性浊音阳性 ,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洗肉水样液体约 10ml,输液时…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0岁,主因突发左前臂麻木12天入院。患者12天前在扫地时突感左前臂麻木、发胀,无明显疼痛,当时自扪左前臂发凉,桡动脉搏动消失,用力时出现皮肤苍白、花斑。1天后左前臂皮肤渐变红润,麻木、发胀感减轻,8月15日发现左无名指尖颜色变为紫黑色遂去当地县医院就诊,左上肢彩色超声结果:左肱动脉下段至桡、尺动脉分叉处管腔内充满低回声,未见血流通过,可见侧支形成,双侧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肱动脉、尺静脉管腔结构清晰,血流充盈好,无返流。当地医院诊断为左肱动脉栓塞,予复方丹参液、黄芪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神情,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4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侧颈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提高急诊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1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者居多;基础疾病有下肢静脉血栓、肿瘤、脑梗塞等;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对其明确诊断首选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及时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好,预后佳。结论: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肺栓塞的发病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不同梗阻面积的兔急性肺栓塞模型,探讨肺栓塞面积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介入方法经导管注入自体血栓选择性栓塞肺动脉,建立不同栓塞面积的兔急性肺栓塞模型;比较栓前、栓后15min,30min,1h,2h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同时观察心脏超声影像学变化。[结果]自体血栓均按要求阻塞相应肺动脉,肺栓塞形成后心输出量下降,肺动脉压力显著增高,并在1h,2h达到峰值,各血流动力学指标随肺栓塞面积增大而变化更显著。[结论]此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确切可行,具有可重复性。肺栓塞导致血流动力学及左右心室功能紊乱,栓塞面积与其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并严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4.
An otherwise healthy 48-year-old woman presented in respiratory extremis from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 and promptly arrested. She underwent open-ch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llowed by portable partial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nd embolectomy but could not be resuscitated.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 is frequently a desperate situation, but aggressive therapy with thrombolysis or embol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ontraindications to thrombolysis) may be lifesaving.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栓的变化。方法总结分析18例急性PTE患者临床表现,溶栓前后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的变化,应用多层螺旋CT计数溶栓前后血栓累及肺段数量。结果本组患者以胸闷、气短为主诉就诊,院前误诊率(88.9%,16/18),3例(16.7%)曾出现晕厥,经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脏超声显示溶栓后右房、右室直径明显缩小(P<0.05);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血栓累及肺段数量溶栓后明显减少(P<0.001);其中6例患者血栓完全消失,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栓累及肺段数量有相关性(r=0.742,P<0.001)。结论尿激酶溶栓方案对于PTE安全有效,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够明确显示溶栓治疗前后血栓的变化,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客观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A 组)和抗凝治疗组(B 组),每组36例患者。A 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序贯为抗凝治疗;B 组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方法同 A 组后续抗凝方案),治疗1周后复查两组肺动脉压力、心脏彩色超声、CT 肺动脉造影(CTPA)、血气分析、脑钠肽、肌钙蛋白等指标,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鼻腔、阴道、内脏出血及死亡情况,以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A 组总有效率达88.9%(32/36),明显高于 B 组的总有效率75.0%(27/36)(P <0.05);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中 PaO2的升高及肺动脉收缩压的降低,A 组明显优于 B 组(P <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18例产后出血病例,采用Seldinger氏法,经皮入一侧股动脉,骼内动脉插管造影,了解髂内动脉供血区的病变,出血部位,注入明胶海绵栓塞出血动脉,再进行造影,证实是否栓塞成功,结果 17例1次栓塞成功,1例栓塞后仍因有盆腔内手术残端弥漫性渗血,再次剖腹止血+腹腔引流术后血止。1例术后并发左股动脉血栓形成,经再次介入溶栓治疗及抗凝等治疗后痊愈。结论 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家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一个与人膝关节软骨损伤伴半月板损伤相似的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在家兔后腿膝关节的股骨内髁关节面部位用骨钻造成其关节软骨的损伤,同时切除半月板。以后按一定时间取出其股骨髁,用内眼、光镜及电镜观察破损部软骨修复情况。【结果】家兔后腿膝关节股骨内髁关节面的关节软骨损伤后,有纤维软骨修复,但无透明软骨出现。与人膝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情况相似。【结论】实验性兔关节面软骨损伤的病理变化机制,可作为研究人膝关节损伤致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