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量研究表明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局麻药可以提供较好的早期镇痛效果。现将我院开展膝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7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38-1039
将80例择期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ASA I~II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L2~3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试验组使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对照组使用吗啡复合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记录比较两组术毕后48h内VAS疼痛评分及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和尿储留等不良反应。两组术后4h、8h、12h、24h、48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尿储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瘙痒以及嗜睡的发生率也高于试验组。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膝关节腔内联合运用罗哌卡因和新斯的明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4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0例,每组分别在术毕向膝关节腔内注入新斯的明0.5 mg+0.2%罗哌卡因30 ml(Ⅰ组),0.2%罗哌卡因30 ml(Ⅱ组),并进行镇痛效果评估.结果 术后4小时和8小时,Ⅰ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但在12、24、48小时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新斯的明与罗哌卡因联用可明显增强术后8小时左右的镇痛效果.加快了起效时间,极少发生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膝关节手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下腹部、会阴及前列腺、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将不同的药物+恩丹西酮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Ⅰ组:布比卡因125mg+芬太尼0.2mg;Ⅱ组:布比卡因125mg+芬太尼0.4mg;Ⅲ组:布比卡因150mg+芬太尼0.2mg;Ⅳ组:罗哌卡因150mg+芬太尼0.2mg;Ⅴ组:罗哌卡因200mg+芬太尼0.2mg;Ⅵ组:罗哌卡因200mg+芬太尼0.4mg。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的芬太尼混合,用4ml/h的持续泵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结果 0.2%罗比卡因组的镇痛效果确切,优于其他4组,副作用少,无明显的运动阻滞,不影响术后恢复,持续输注于硬膜外腔,不影响患者休息。加用芬太尼4μg/ml的患者术后镇痛强度比加芬太尼2μg/ml的病例明显增强,同时副作用镇静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故可认为局麻药中加用小剂量(2μg/ml)的芬太尼较适宜。结论 硬膜外持续泵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能明显改善镇痛效果。其中以0.2%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恩丹西酮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的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膝关节腔内联合应用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方法,将9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3组,每组分别在术毕膝关节腔内注入0.9%生理盐水(NS组)和罗哌卡因(R组)、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R L组),并进行镇痛评估,记录术后补救性镇痛药总用量。结果R组术后2h休息时、术后1~8h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NS组(P<0.05)。RL组术后0.5~2h休息时及术后清醒至术后24h运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关节腔内注射能减轻患者术后清醒即刻的疼痛程度,达到术后早期镇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拟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PCEA组(H组)和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PCEA组(S组),每组各30例.H组:氢吗啡酮10μg/...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次股神经阻滞和关节腔内单次注射罗哌卡因对膝关节镜检术后镇痛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7月,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拟行择期单侧下肢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股神经阻滞组和关节腔内用药组,每组90例,分别于术前1h行股神经阻滞(0.15%罗哌卡因20mL)和手术结束时在膝关节腔内注入0.6%罗哌卡因20mL。于术后4、8、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行静止和运动时疼痛评分,记录术后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情况。结果关节腔内用药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41.11%)明显高于股神经阻滞组(20.00%)(P〈0.005)。两组患者术后24h静止时及术后8、24h运动时的VAS评分关节腔内用药组均明显高于股神经阻滞组(P〈0.001),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可提供更加有效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用药量小,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有明显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的特性。动物实验还表明,罗哌卡因具有较小的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本文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及布比卡因和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观察剖腹产术后硬膜外腔应用罗哌卡因与曲马多行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药理学特点为低浓度时即可产生高度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1],对子宫胎盘血流无影响[2-3].本文就本院2006年6月以来将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疼痛6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药理学特点为低浓度时即可产生高度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对子宫胎盘血流无影响。本文就本院2006年6月以来将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疼痛6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芬太尼和口服非甾体类药物(NSAIDs)美洛昔康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术后关节腔内注入芬太尼,并在术后给予美洛昔康口服;B组术后关节腔内注入芬太尼;C组术后给予美洛昔康口服。分别在术后2、8、24、48、72h,以VAS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结果:2hA组较B组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h后A组评分较B组更低(P〈0.05),A组和B组较C组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芬太尼与美洛昔康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疼痛,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芬太尼较美洛昔康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n=30),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参数设置为负荷剂量(5mL) 持续剂量(3mL/h) 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为30min。A组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 0.4μg/mL舒芬太尼,B组为0.2%罗哌卡因 2μg/mL芬太尼。随机双盲对比观察术后4、8、12、24h内按压PCA的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和术中局麻药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2)前24h内A组的PCA按压次数为(5.2±3.8)次,较B组(7.4±4.6)次明显减少(P<0.05),且A组在术后4、8、12、24h时疼痛评分均略低于B组(P<0.05);(3)术后12、24h舒适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P<0.05);(4)A组术后恶心、呕吐显著少于B组(P<0.05),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0.4μg/mL舒芬太尼和2μg/mL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均可满足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需要,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00例单胎、足月、头住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每组n=25。所用药物:A组:0.075%罗哌卡因;B组:0、125%罗哌卡因;C组:0.2%罗哌卡因,每组均加21ag/ml芬太尼:D组:对照组,未行分娩镇痛,于产程进展宫口开3cm时,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首次剂量硬膜外腔给予8—12ml,半小时后,连接PCA泵持续硬膜外腔输注,维持量6~10ml/h至宫口开全停药,PCA剂量4ml,锁定时间30min。所有产妇均行视觉模拟评分WAS)和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镇痛、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C组与D组相比产妇用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A、B、C组第一产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但A组的镇痛效果欠佳,VAS评分高于B、C组,有显著差异(P〈0.01)。C组的难产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B组镇痛效果最满意。宫口扩张速度和胎头下降速度较快,分娩中产妇的BP、HR、RR平稳,对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gpar评分均无明显影响,联合用药可减少局麻药用量。结论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对产程影响最小,镇痛效果确切,简便易行。是硬膜外分娩镇痛较为理想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少术后镇痛并发症,减轻病人疼痛的措施.[方法]对300例骨折术后自控镇痛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出现镇痛并发症63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镇痛效果满意.[结论]针对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脊髓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9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25.0 mg罗哌卡因、15.0 mg布比卡因及40.0 mg利多卡因进行脊髓麻醉。主要研究终点是感觉阻滞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运动阻滞的恢复时间、失败率、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术后疼痛、首次运动、排尿和出院时间以及短暂性神经系统症状(TNS)发生率。结果利多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3.1±1.7)h和布比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6.1±2.5)h均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2.6±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0)。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组相比,罗哌卡因组患者运动阻滞恢复更快。罗哌卡因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排尿和出院时间均较布比卡因组患者短,而与利多卡因组患者无差异。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组患者相比,布比卡因组患者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更少。3组患者满意度、心律不齐/低血压发生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使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脊髓麻醉时,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地佐辛组给予地佐辛6 mg +0.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吗啡组给予吗啡6 mg +0.75%盐酸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负荷剂量:地佐辛组为地佐辛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吗啡组为吗啡2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ml;持续剂量2 ml/h,单次给药剂量2ml,锁定时间15 min.全程镇痛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不同时间点(4、8、12、24、36、48 h)的镇痛效果,并记录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总体满意,地佐辛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略低于吗啡组,术后不同时间点(4、8、12、24、36、48 h)VAS评分比较,地佐辛组[(2.7±0.4)、(2.5±0.6)、(2.2±0.5)、(1.5±0.5)、(1.3±0.5)、(1.1±0.3)分]略低于吗啡组[(2.8±0.5)、(2.6±0.7)、(2.3±0.6)、(1.6±0.7)、(1.5±0.6)、(1.2±0.4)分],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内=2414.96,P<0.01;F组间=0.63,P>0.05;F交互=2.42,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术后12、24、36、48 h与术后4h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地佐辛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3.3%(1/30)、0(0/30)]均低于吗啡组[26.7%(8/30)、20.0% (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0.024).结论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临床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60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患者,随机被分为盐酸罗哌卡因组(R组),盐酸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各30例。R组应用0.2%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0.5μg·mL-1;B组应用0.125%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0.5μg·mL-1。观察其镇痛效果、剂量、运动阻滞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R组和B组的VAS评分、用药总量无显著差异。两组对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比较也无显著差异,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术后硬膜外镇痛安全和可靠,其作用与布比卡因相比无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探讨合适的镇痛剂量。方法: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S1组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剂量为0.02μg/(kg.h),S2组为0.04μg/(kg.h),S3组为0.06μg/(kg.h)。分别于术后4、12、244、8 h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运动评分(VAFS评分)、镇静评分(White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于48 h后记录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结果:S1组4、12、24 h的VAS评分及VAFS评分与S2组、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2组4 h时的VAFS评分与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3组41、2 h的White评分与S1组、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3组的RR在术后4 h时明显低于S1组(P<0.05)。S1组的镇痛满意度评分与S2组、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2组与S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静脉持续输注0.04μg/(kg.h)舒芬太尼,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下行择期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用药为0.2μg.mL^-1舒芬太尼和0.2%罗哌卡因,对照组(n=30)为0.2%罗哌卡因。分别记录两组用药量、静息和运动VAS评分、PONV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间静息和运动VAS评分、PONV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0.2μg.mL^-1的舒芬太尼不能增强0.2%罗哌卡因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