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依托泊苷引起的DNA损伤下,BCR-ABL阳性细胞系K562中钠氢交换蛋白-1(NHE1)的表达变化情况,并初步探讨其在何种水平被调控。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NHE1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依托泊苷对细胞NHE1在蛋白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构建NHE1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测定不同依托泊苷浓度作用下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DNA损伤引起HL-60细胞NHE1在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在K562细胞中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依托泊苷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阻止细胞内pH值的升高可以降低依托泊苷的促凋亡作用,依托泊苷对K562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影响;K562细胞在DNA损伤时,NHE1启动子区构建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活性升高。结论:依托泊苷造成的DNA损伤,促进HL-60细胞凋亡,并且依赖pHi的改变;在K562细胞中NHE1表达没有改变,但其转录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2.
我们前期的研究证明,抑制钠氢交换蛋白1(NHE1)可以减少VEGF表达从而抑制K562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本研究探讨抑制NHE1后其他可能的血管生成因子变化及相关机制。用NHE1特异性抑制剂卡立泊来德10μmol/L处理K562细胞;蛋白芯片筛选NHE1抑制后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验证卡立泊来德处理后白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构建K562稳定干扰NHE1细胞株,实时定量PCR验证干扰NHE1后IL-8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卡立泊来德处理后细胞内p38磷酸化水平;p38抑制剂SB203580处理K562细胞,实时定量检测IL-8表达变化。蛋白芯片筛选结果显示,卡立泊来德处理后K562细胞中IL-8表达显著下调;实时定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抑制效应;卡立泊来德处理后p38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卡立泊来德处理后加入SB203580抑制p38,IL-8表达可以部分恢复。结论:抑制NHE1可能通过促进p38磷酸化,下调促血管生成因子IL-8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吉西他滨对HL-60细胞c-myc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吉西他滨应用于白血病治疗的可行性。体外培养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以不同浓度吉西他滨作用于HL-60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c-myc mRNA表达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C-MYC蛋白表达水平;原位酶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0μg/ml吉西他滨作用于HL-60细胞12、24、36、48小时后,不同程度地抑制HL-60细胞c-myc mRNA的表达,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其最适作用时间为24小时,与阿糖胞苷(Ara-C)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g/ml吉西他滨作用于HL-60细胞24、48、72小时后,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于48小时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为94.16%,方差分析显示,各时间点吉西他滨组与空白对照组和Ar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吉西他滨作用24小时组、48小时组及72小时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1.0μg/ml吉西他滨作用于HL-60细胞24小时后,出现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阳性率83.67%,与空白对照组(阳性率3.00%)和Ara-C组(阳性率10.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吉西他滨对HL-60细胞c-myc基因及C-MYC蛋白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强于阿糖胞苷,提示吉西他滨可能作为白血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Na^ /H^ 交换器-1(NHE-1)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10%小牛血清、PDGF-BB作用24小时后检测细胞NHE-1mRNA表达、^22Na摄取量、细胞内pH(pHi)和^3H-TdR掺入量,观察不同浓度NHE-1抑制剂-乙基,异丙基氨氯吡咪(EIPA)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10%小牛血清、PDGF作用后24小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NHE-1mRNA表达、^22Na摄取量明显增加,同时伴有pHi增高和^3H-TdR掺入量增加,以10%小牛血清作用更为显著。随着EIPA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结论:小牛血清、PDGF等生长因子参与调节肺动脉平滑肌细胞NHE-1表达和激活,使细胞内碱化,可能在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钠氢交换蛋白-1(NHE-1)抑制剂二甲基氨氯吡咪(DMA)对HL-60/ADM细胞pHi变化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敏感HL-60细胞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DMA干预后,荧光指示剂(BCECF/AM)检测法检测细胞内pHi,微量噻唑蓝法(MTT)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对比HL-60/ADM细胞与HL-60细胞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HL-60/ADM细胞内pHi较HL-60细胞显著升高;DMA作用下,HL-60/ADM细胞的pHi降低幅度、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HL-60细胞;当DMA浓度100-150 μmol/L时,HL-60/ADM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率增加幅度、S期及G2/M期细胞比率降低幅度均高于HL-60细胞.结论:NHE-1特异性抑制剂DMA引起HL-60/ADM的pHi降低,可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且DMA对HL-60/ADM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高于HL-60细胞.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中药补骨脂素(psoralen,PSO)加长波紫外线A(ultraviolet A,UVA)(PUV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观察PUVA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以及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Fas、FasL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immunocytochemistry,ICC)检测caspase 8、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UVA可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使凋亡率增加,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UVA照射时间15分钟和PSO浓度为80μg/ml时,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凋亡率达峰值;PUVA作用后HL-60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下降;PUVA作用4小时Fas mRNA的表达升高,FasL mRNA的表达下降;PUVA作用24小时Fas、FasL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亦呈现相同规律;PUVA可使HL-60细胞caspase 8、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增强,在作用后8小时强度达峰值。结论:PUVA能够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的机制是PUVA作用于Fas/FasL系统,使Fas基因表达升高、FasL基因表达下降,激活下游caspase 8、caspase 3的表达,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亦可能参与了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抑制NHE1活性和细胞内酸化能否逆转白血病细胞对伊马替尼的耐药,以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细胞的BCR/ABL下游分子网络。对CML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或K562/DOX,K562/G01耐药细胞株进行酸化处理,检测细胞内P-糖蛋白(Pgp)基因及蛋白表达,药物在细胞内蓄积。考察细胞酸化后原代白血病细胞ERK1/2、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酸化后进展期患者细胞内药物蓄积增加,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增强。随着细胞内pH的降低,进展期CML患者的细胞内p38MAPK磷酸化水平呈下降趋势,ERK1/2磷酸化水平3min时升高、30min后下降。特异性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可与NHEl抑制剂卡立泊来德协同下调Pgp蛋白的表达。结论:抑制NHE1活性能够显著降低耐药细胞中Pgp表达,增加CML疾病进展期患者细胞中罗丹明123及阿霉素的累积,增加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雷公藤红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0.25-8.0μmol/L)分别作用于HL-60细胞24-72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UNEL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雷公藤红素对HL-60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RT-PCR法分别检测雷公藤红素对HL-60细胞内Akt(P-Akt)及其下游分子Cyclin D1的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此外,雷公藤红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伴随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雷公藤红素的凋亡诱导可能与其诱导HL-60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有关。雷公藤红素对P-Akt及CyclinD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雷公藤红素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抗白血病效应可能与其下调P-Akt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examethylene bisecetamide,HMBA)是一种极性诱导分化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但其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观察了HMBA对HL—60白血病细胞细胞周期及其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药理机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MBA对HL—60细胞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周期蛋白D、E及p27表达的影响。用RT—PCR研究HMBA对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分子CKI p15,p16,p27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HMBA主要使HL—60细胞阻滞于G0/G1期,经HMBA处理后HL-60细胞胞浆内细胞周期蛋白E蛋白表达显降低,而细胞周期蛋白D和p27蛋白表达则显增高;未经HMBA处理的HL-60细胞p15,p16 mRNA均无表达;3mmol/L HMBA处理24小时后p15 mRNA出现弱阳性条带,48小时和72小时后出现强阳性条带,p16 mRNA则在48小时后出现弱阳性条带,72小时后出现强阳性条带;p27 mRNA在未经处理和处理后24,48和72小时后均出现强阳性条带,阳性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HMBA的药理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E,上调p27蛋白的表达,同时使得p15,p16基因mRNA重获表达。阻滞HL—60细胞周期于G1期,从而发挥其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0.
p53基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53基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内源性TGF-β1、TNF-α、端粒酶活性、Bcl-2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利用脂质体将温敏型p53基因[pN53cG(Val135)]导入p53基因缺失的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53蛋白的抗性克隆细胞HL-60pN53cG,K562-pN53cG细胞。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片段化DNA分析、RT-PCR、定量PCR、ELISA、PCR-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外源性p53基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TGF-β1、TNF-α、bcl-2、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表达变化、细胞上清TGF-β1水平和端粒酶活性及。TGF-β1、TNF-α反义PS-ODNS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内源性。TGF-β1和TNF-α mRNA表达上调,bcl-2及hTERT mRNA表达下调,细胞培养上清TGF-β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端粒酶活性水平下降;②TGF-β1、TNF-α反义PS-ODNS能够明显抑制野生型p53基因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并使细胞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结论:p53基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可通过上调内源性TGF-β1和TNF-α水平,下调hTERT mRNA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抑制bcl-2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以及对HL-60增殖的影响。HL-60细胞分为4组:未经ATRA处理的对照组、与hucMSC细胞共培养的hucMSC组,经ATRA处理的ATRA组以及经ATRA处理并与hucMSC细胞共培养的ATRA+hucMSC组。在规定时间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对照组和hucMSC组HL-60细胞增殖情况;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NBT阳性细胞;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c-myc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表面标志以比较各组中HL-60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共培养体系中hucMSC细胞能抑制HL-60的增殖,hucMSC∶HL-60为1∶1时,48小时时p0.05,72小时时p0.01;hucMSC∶HL-60为1∶5时,72小时时p0.05。在2μmol/LATRA的刺激下,ATRA+huc-MSC组与ATRA组相比,出现更多具有中性粒细胞形态的HL-60细胞和更高的NBT阳性率(p0.05);ATRA+hucMSC组中HL-60细胞c-myc基因表达更低(p0.05);ATRA+hucMSC组中HL-60细胞CD11b的表达更高(48小时p0.05,72小时p0.01)。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HL-60增殖并且增强ATRA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年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砷暴露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目的:实验从砷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入手,阐明砷化物相关糖尿病的致病机制。方法:将砷酸氢二钠(Na2HAsO 4·7H2O,iAs5+,50,100,200μmol/L)和二甲基胂酸钠(C2H6AsNaO2·3H2O,DMA5+,100,200,400μmol/L)分别作用于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24 h或48 h。通过MTT法检测砷化物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用Annexin V-FITC/PI和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两种砷化物致细胞凋亡情况。用2’,7’-二氢二氯荧光素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53的蛋白含量变化。结果与结论:砷酸氢二钠(〉50μmol/L)、二甲基胂酸钠(〉100μmol/L)均降低大鼠胰岛β细胞的细胞存活率(P〈0.05,P〈0.01);砷酸氢二钠(50-200μmol/L)和二甲基胂酸钠(100-400μmol/L)作用于大鼠胰岛β细胞48 h后,细胞发生凋亡。砷酸氢二钠、二甲基胂酸钠暴露24 h引起大鼠胰岛β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P〈0.01)。经砷酸氢二钠染毒的胰岛β细胞的细胞核内P53蛋白表达增多(P〈0.05,P〈0.01),而经二甲基胂酸钠染毒的大鼠胰岛β细胞的细胞核内P5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两种砷化物砷酸氢二钠、二甲基胂酸钠均可引起胰岛β细胞凋亡,可能与砷所致活性氧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病毒介导的CAV1过表达对HL-6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构建慢病毒重组表达载体pcDNA-EF1-CAV1,并与pPACK包装质粒混合物共转染至293TN细胞后,收集病毒液感染HL-60细胞,使CAV1基因在细胞中稳定转染并高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评价转染后HL-60 CAV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HL-60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情况。结果表明:PCR阳性克隆筛选及核苷酸测序结果证实CAV1基因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cDNA-EF1-GFP中。重组慢病毒颗粒Lv-CAV1成功转染HL-60细胞,转染率达9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48 h HL-60细胞中CAV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CCK-8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48 h HL-60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HL-60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CAV1过表达对HL-60细胞具有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紫薯色素对60Co辐射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活性氧(ROS)及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雄性昆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60Co单次辐射(3Gy)病理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60Co单纯照射组、60Co+0.625g/L青紫薯色素组、60Co+1.250g/L青紫薯色素组、60Co+2.500g/L青紫薯色素组和60Co+1g/LVitC组。酶生化法测定各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胞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ROS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60Co单纯照射组比较,不同剂量(0.625、1.250、2.500g/L)青紫薯色素组及对照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ROS含量降低,GSH-px、SOD活性升高(F=46.75、13.47、17.32,q=4.04~16.22,P〈0.05、0.01);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F=33.30、163.11,q=3.53~29.68,P〈0.01)。结论青紫薯色素能够有效抑制60Co辐射引起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ROS及调节凋亡因子Bcl-2与Bax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HL-60白血病细胞药物治疗敏感性的影响,为研究hUC-MSC对白血病细胞的调节作用提供资料。体外建立HL-60细胞与hUC-MSC的transwell及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检测与hUC-MSC共培养对HL-60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 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通过transwell共培养体系观察hUC-MSC对HL-60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hUC-MSC共培养可以显著减少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P〈0.05);hUC-MSC可以将HL-60细胞阻滞于G0/G1期,阻止其进入S期(P〈0.05);与hUC-MSC共培养可以降低HL-60细胞中Caspase 3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transwell体系中hUC-MSC同样可以减少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hUC-MSC通过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减少阿糖胞苷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HL-60细胞周期及下调Caspase 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MNC)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通过负载冻融的HL-60、K562细胞抗原体外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HL-60、K562的杀伤作用。取脐血12份,分离MNC。在MNC中加入细胞因子GM-CSF(granulocyte mon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IL-3(interleukin 3)、SCF(stemcell factor)和EPO培养4周。使用CD83、CD1a、CD11C和CDw123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前后脐血DC抗原变化及扩增情况。DC通过负载HL-60、K-562白血病细胞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产生CTL^3H-TdR掺入试验测定DC免疫刺激活性,MTT法观察CTL对HL-60、K56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表明:新鲜脐血CD1a^+、CD11c^+、CD83^+、CDw123^+细胞数分别为0.27×10^5/ml、5.87×10^5/ml、1.94×10^5/ml、2.73×10^5/ml。加入上述细胞因子培养的脐血MNC分化为CD1a^+、CD11C^+、CD83^+、CDw123^+DC,经培养2—4周,DC数明显增多,分别达11.02×10^5/ml、28.24×10^5/ml、10.57×10^5/ml、18.7×10^5/ml,此后逐渐减少。细胞因子诱导脐血DC具有免疫刺激活性,且DC与CBMNC细胞比例为1:40时的刺激活性最佳。冻融法得到的HL-60、K562白血病细胞抗原致敏DC诱导的CTL对HL-60、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42.04±8.46)%和(31.25±11.07)%,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3、SCF和EPO培养2-4周的脐血MNC可分化为cD1a^+、CD11C^+、CD83^+、CDw123^+DC。冻融法得到的HL-60、K562白血病细胞抗原致敏DC,其诱导的CTL对HL-60、K562细胞具有特异的杀伤作用。脐血DC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上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Aurora激酶抑制剂VX-680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KCL22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骨髓CD34^+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CCK-8法观察VX-680对K562和KCL22细胞的增殖作用,细胞计数方法测定VX-680对CML的CD34^+细胞增殖影响,Annexin V-PI凋亡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分析VX-680对K562、KCL22细胞凋亡效应,集落形成试验检测VX-680对CML及正常供者(donor)的骨髓CD34^+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影响。结果表明,Aurora激酶抑制剂VX-680(20-100 nmol/L)在处理细胞第3天时能明显抑制K562和KCL22细胞增殖(P〈0.01),并能抑制CML患者骨髓CD34^+细胞增殖,而且随着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VX-680(20nmol/L)作用K562和KCL22细胞3天时可诱导细胞凋亡(P〈0.01);集落形成试验表明,CML患者骨髓CD34^+细胞在VX-680的体外处理下集落形成能力较正常骨髓CD34^+细胞明显下降(P〈0.01)。结论:Aurora激酶抑制剂VX-680在体外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在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leukemic stem/progenitor cells,LSPC)凋亡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取20例初诊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病人骨髓液5-10ml,用免疫磁株分离法分离出CD34+、CD38-、CD123+LSPC。利用Annexin-V试剂盒检测IM7诱导CML-LSPC凋亡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及RT-PCR检测CML-LSPC中原癌基因c-myc、NF-κB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IM7孵育后CML-LSPC中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经IM7孵育后CML-LSPC的早期凋亡率由对照组(5.42±1.84)(升高至(12.58±2.84)((p0.05)。IM7孵育后CML-LSPC中原癌基因c-myc、NF-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M7能有效抑制CML-LSPC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CML-LSPC中NF-κB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能有效诱导CML-LSPC凋亡,其可能机制为NF-κB的活性降低,作为下游靶基因c-myc及bcl-2表达下调,从而诱导LSPC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