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黄连为主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黄连为主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临床观察刘岩杨光赵君菁作者单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天津300193)收稿:1997-07-17眼部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了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其分支所致,是一种较严重的疾病。1996年7月~1997... 相似文献
2.
解毒疱疹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3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严重的眼睑疾病 ,其特征为三叉神经全部或某一支分布区域的皮肤发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疱疹。多以抗病毒、收敛、止痛、镇静等药物治疗。患者发病时疼痛难忍 ,全身症状明显。1996~ 2 0 0 0年 ,我们采用解毒疱疹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3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36例 ,均为单眼及同侧面部发病。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右眼 15例 ,左眼 2 1例 ;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74岁 ,平均 4 2 .5岁 ;并发角膜炎 10例 ,虹膜睫状体炎 2例 ;病程 7~ 6 0日。1.2 诊断依据 三叉神经眼支皮肤区域肿胀、紫红… 相似文献
3.
我们1998年5月~1999年8月,共治疗眼部带状疱疹2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8例眼部带状疱疹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的16岁,平均35.4岁;病程2~28d,平均6.3d;右侧眼部带状疱疹15例,左侧眼部带状疱疹13例,并发角膜炎8例,虹膜睫状体炎6例。1.2 诊断标准(1)病变部位眼睑皮肤明显水肿,并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颌下或耳前淋巴结肿大;(2)有怕光、流泪、神经痛、低热、头痛及全身不适症状;(3)前额及眼睑皮肤损害单侧不超过中线,伴有剧痛。 1.3 治疗方… 相似文献
4.
1991年以来 ,我科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为 1991年 6月~ 2 0 0 0年 6月我科病房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 ,其中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42~ 76岁 ,平均 6 2岁 ;右侧眼部带状疱疹 36例 ,左侧眼部带状疱疹 2 4例 ;眼部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 5 5例 ,并发前葡萄膜炎 32例 ,并发青光眼 15例 ;均有较剧烈眼痛、眼红、流泪 ,眼睑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 ,伴颌下或耳前淋巴结肿大 ,前额及眼睑皮肤损害为单侧且不超过中线。2 治疗方法以龙胆泻肝汤为主 ,药用龙胆草、知母、黄芩、柴胡、… 相似文献
5.
6.
清化汤治疗产后发热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发热是指产后持续二天以上发热不减,或突然高热,伴有其他症状者。其中也包括因产褥感染所致的发热。西药以抗生素治疗,有时效果不甚理想。1998~1999年度,我院妇产科邀中医会诊的病案163例,其中产后发热即有112例,占总会诊病例的68%。根据产后发热的病机特点,笔者自拟清化汤治疗,取得明显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2例中,年龄最小21岁15例,最大36岁6例,30岁以上26例。有生产史2例,既住有皮肤病3例,肝炎3例。体温在376~397℃之间,病程为发热4~5天以上。剖宫产86例,自产26例。白细胞高于100×109/L66例。B超提示有胎盘残留5例… 相似文献
7.
8.
运用阿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上部带状疱疹47例,结果痊愈45例,痊愈率95.7%;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痊愈25例,痊愈率83.3%。两组痊愈率经χ^2检验,差异显著(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数年来 ,笔者应用中药为主治疗眼部带状疱疹36例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眼部带状疱疹均为单眼发病 ,其中男 2 8例 ,女 8例。随机分布为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 2 2例 ,年龄 2 6~ 70岁 ,平均 43.2岁 ;病程 1~ 1 2天 ,平均 6.2天 ;并发角膜炎 3例 ,虹膜睫状体炎 1例。西药组 1 4例 ,年龄 2 7~ 72岁 ,平均 43.5岁 ;病程 1~1 1天 ,平均 6.1天 ;并发角膜炎 2例。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年龄、病程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 P>0 .0 5 )。两组病例病变局限于三叉神经第一分布区域的皮肤。发病初起大都有发热、恶寒、头痛等… 相似文献
10.
冯乃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7,7(3):162-163
中药对眼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冯乃澎1989年1月~1995年12月共治疗眼部带状疱疹42例,其中24例以中药内服外用为主治疗,效果明显,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西药组。中药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5~63... 相似文献
11.
清化振痿汤治疗阳痿12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痿一症 ,病因不一 ,治法各异。笔者近 5年来采用自拟清化振痿汤治疗湿热下注型阳痿 12 9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9例患者均为我院 1995年 1月至1999年 12月间的门诊病人。年龄在 2 2~ 49岁之间 ,平均31.2岁 ;病程 1年以内者 76例 ,2~ 3年者 45例 ,3~ 5年者 8例 ;伴有慢性前列腺炎者 76例 ,精囊炎者 18例 ,慢性尿道炎15例 ;喜食肥甘厚味、有烟酒嗜好者 84例 ;有婚外性生活史 ,曾患“淋病”和“非淋病性尿道炎”者 46例。其中大多数人曾用过温补壮阳类药物或食疗 ,但疗效不佳。1.2 诊断标准 全…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中医名为火带疮、蛇串疮、缠腰火丹,认为是由心、肝二经火邪湿毒凝结而成。近年来笔者临床运用自拟疱疹汤治疗带状疱疹6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5岁;病程4~5日36例,6~10日13例,11~15日9例,16~30日4例;诱因:感冒25例,情志不遂37例;舌苔黄52例,苔白10例,脉弦细48例,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自拟蛇丹汤治疗带状疱疹5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56例中,男性的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兀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周。按病史、临床特点及化验室检查为确诊依据。[治疗方法】蛇丹汤:龙胆草12g,生枪子Xig,大青叶3(),生地。白芍、当归、元胡各15g,生茁仁、板蓝报各509,黄羊、柴胡、甘草各10g。水煎服,日服1剂,3次分服。儿童用量酌减,7天为1疗程,不作加减。【疗效观察]本组病例,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皮损部恢复正常着为治愈;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消失,… 相似文献
14.
15.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尤以青壮年居多,由于其独特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其复杂的病因病机,治疗效果不理想,并易于反复发作,是临床疑难病、多发病之一。2004-01-2008-01,笔者采用清化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98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98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0岁31例,20~40岁125例,>40岁42例;已婚136例,未婚52例;病程<1年50例,1~3年103例,>3年45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8年。2诊断标准[1]①反复发作下腹及会阴部隐痛不适,伴尿频、尿痛、尿滴白,或有性功能减退,病程>2个月;②直肠指检前列腺有压痛或硬结感,前列腺液中白细胞>10个/高倍镜视野(HP)。3治疗方法给予清化汤,药物组成:红藤30 g,丹参12 g,赤芍12 g,红花12 g,杜仲12 g,延胡索10 g,怀牛膝25 g,蒲公英30 g,桃仁12 g。加减:湿热型,加用黄柏、栀子、萹蓄、车前草、白花蛇舌草、萆薢、甘草;血瘀型,加用制乳香、制没药、川楝子、三棱、莪术、乌药、蜈蚣;肾精亏虚型,加用淫羊藿、肉苁蓉、益智仁、菟丝子、金樱子、芡实;阴虚水旺型,加用黄柏、知母、生地黄、山药、泽泻、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除湿汤加减内外合治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予除湿汤加减内服外敷;对照组31例,予抗病毒治疗。均治疗1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有效4例,治愈率为91.84%(95%CI=79.9%~97.9%);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22例,治愈率为29.03%(95%CI=13.1%~45.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4.1399,P〈0.01)。结论:除湿汤内外合治眼部带状疱疹疗效优于病毒唑,治疗组每治疗2例患者,可较对照组减少l例未治愈患者,其收益为OR=0.04(95%CI=0.01~0.13),NNT=2(95%CI—1.2~2.4)。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尿路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9年7月~2002年6月,采用自拟石淋清化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79例,女41例;年龄13~65岁。107例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排尿异常等症状;13例症状不明显,于体检中发现尿路结石。全部病例均经B超或腹部X线摄片或静脉肾盂造影或CT扫描确诊。其中肾结石52例,输尿管结石46例,膀胱结石3例,尿道结石2例,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17例;合并肾积水39例,肉眼血尿26例,泌尿系感染45例。结石横径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