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常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了本研究。投给增效新明磺的剂量是:抗菌增效剂(TMP)160毫克 磺胺甲基异恶唑(SMZ)800毫克。正常人8名分为4组。第1组:仅给上述药物1次口服;第2组:除服上述药物外,同时服2~4克重碳酸氢钠,4~6小时后重复1次;第3组:除上述药物外,同时服氯化铵2克,2~4小时后重复1次;第4组:给上述药物1次口服,1周后再服同剂量药物1次;在10例肾功能减退患者当中,4例有严重肾功能减退,也给予增效新明磺1次口服(其中1例因对磺胺药过敏只服了TMP160毫克)。  相似文献   

2.
抗癫疒间药过敏综合征(antiepileptic drug hypersensitivesyndrome,AHS)是一种抗癫疒间药所致的临床副反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内脏损害。国内对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远期随访曾有详细报道。现将我院1993年2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5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4岁5个月~10岁;服用苯巴比妥3例,卡马西平2例;用药后起病时间2~4周。发热5例,体温持续在38.5°C~39.8°C,热程1~2周;皮疹5例,均在发热后2~3d出现,充血性斑丘疹3例,渗出性多型红斑2例,疱疹1例,疹褪后均伴脱屑及色素沉着,部分呈片状脱皮;5…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小儿川崎病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儿川崎病已成为儿科常见病种,鉴于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加服阿司匹林可防止或减轻出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故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更显重要。我院1990年~1998年收治非典型川崎病27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均为不典型川崎病,男16例,女11例。<1岁16例,2岁~5岁8例,~7岁3例。临床特征:全部病例均发热持续5天以上,恢复期均有指、趾端膜状脱皮,唇鲜红、皲裂、干燥12例(44.4%),结膜充血10例(37.0%),颈淋巴结肿大8例(29.6%),皮疹8例(29.6%)。  相似文献   

4.
小儿隐球菌病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90~ 1999年共收治 8例隐球菌病患儿 ,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和 )真菌培养 ,皮疹印片及淋巴结活检找到新型隐球菌确诊。现报告分析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1岁 9个月至 12岁 ,亚急性起病 5例 ,慢性起病 3例 ,有基础疾病 5例 (白血病化疗后、结核病、肾病综合征长期服激素、化脓性感染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后、中度营养不良各 1例 )。临床表现 :病程 2周至 8个月 ,首发症状 :发热、头痛 6例 ;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大 2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6例 ,累及肺、肝、脾、淋巴结、皮肤、胸膜 2例。临床诊断单纯隐…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 (Hand -foot -mouthdis ease ,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 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并发症。我院于 2 0 0 2年 5~ 9月间收治重症手足口病 2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中男 1 5例 ,女 8例 ;年龄 8个月~ 5岁 :病程 3~ 1 5d ,平均 7d。 2 5例均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1〕) ,其中合并支气管肺炎 7例 ,心肌炎 5例 ,脑干脑炎 1例。死亡 2例 (1例为脑干脑炎 ,1例为暴发性心肌…  相似文献   

6.
传染病     
9了场26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的麻疹2例报告Z沈传爱…刀新医学一1993,24(4)一191 2例,男性,分别为7岁、1岁。化验:尿蛋白(+)、(+十),R现(+斗+).(++)。人院诊断:急性肾炎。2例均于人院3:2天休温升高,畏光流泪,口腔枯膜见麻疹粘膜斑,随后顺序出现曲型的麻疹皮疹。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参2(土文艳) 9326刀近年麻疮,例临床分析了陈秀庭…//中华儿年4一杂志一1的3,31(3)一167一1砚 男52例,女27例,年龄均小于14岁,未患过麻疹、28例未种麻苗.临床表现均有发热、较典型的出疹顺序、皮疹及眼部表现,54例有柯氏斑,研例出现支气管肺炎、心肌损害、喉炎、肠…  相似文献   

7.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15岁,平均9岁。临床: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2例。类型:胚胎型5例,腺胞型3例。部位:头颈部3例,泌尿系统3例,四肢躯干2例。大小:<5cm 3例,5~10cm 4例,>10cm 1例。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联合化疗。结果:5年存活率达37.5%(3/8例),其中腺泡型和胚胎型分别为66.6%(2/3例)、20%(1/5例);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66.6%(2/3例)、33.3%(1/3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期收治斑蝥中毒5例,报告如下。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4~6岁。典型病例:男,4岁。因服斑蝥后两小时发生腹痛,血尿,尿频,排尿困难3天入院。查体:急性病容,其他未见异常。血常规未见异常。尿常规:血尿,混浊,蛋白(++),红细胞(++++)以上,白细胞0~2/HP。经输液等对症治疗8天痊愈出院。5例患儿均因当地发生狂犬病为预防而服民间医生的斑蝥,每次1包(含斑蝥1只,重约0.3g),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2 0 0 0年6月至2 0 0 2年6月临床诊断为水痘的新疆巴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82例,其中男5 1例,女31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 2例,对照组4 0例。水痘的诊断符合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的诊断标准。两组临床均有水痘皮疹、发热、皮肤瘙痒症状,在性别、年龄、治疗前发病天数及体温方面,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取无环鸟苷1支(每支2 5 0mg)用注射用水5mL稀释后涂擦患处皮疹,每天3~4次,连用3~5d ,对照组用无环鸟苷10mg/ (kg·d)静滴,连用3~5d。两组均同时根据病情给予退热、抗炎等对症治疗。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1个月,以发热2d、皮疹半天入院。体检:体温38.2℃,面部、躯干部见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唇干红,口腔及颊粘膜弥漫性充血,眼结膜轻度充血,心肺无殊,腹软,手足端肿胀、发红,无脱皮,按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疹给予对症处理,体温仍波动在38-39℃。d4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肛周片状脱皮,诊断为川崎病,加用阿司匹林(ASA)50mg/(kg·d),丙种球蛋白(IVIG)1.O/(kg·d×2 d),2d后体温正常,症状渐消失。入院d5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示右冠状动脉扩张(RCA:4.0mm),住院15d,出院后续服ASA 1周。1年后又因发热3d、皮疹1d、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再次入院,查体:体温38.4℃,颜面躯干部散在红色斑丘疹,右颈淋巴结3cm×4cm,轻压痛,按上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顺尔宁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治疗作用。方法2000年12月~2007年4月我科收治HSP患儿57例,年龄3~14岁,病程3d~2年不等。所有患儿在病程中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潘生丁、维生素C、钙剂、西可韦,清热凉血健脾中药汤剂治疗,有感染加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再将患儿随机分成3组,1组:21例,包括1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给予小剂量MP加顺尔宁治疗,MP1mg/(kg·d),3~5d后改为强的松1mg/(kg·d),分3次服用,每隔3d减5mg,至减完为止。顺尔宁5岁以下4mg/d,6~14岁5mg/d与激素同时服用,同时停用,HSPN患儿激素及顺尔宁均应用3个月。2组:20例,予以MP、强的松治疗,剂量用法同上,但不加顺尔宁。3组:16例,包括9例HSPN患儿,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3组比较:皮疹消退时间:1组明显少于2、3组,2组明显少于3组;2腹痛缓解时间:1组和2组均明显少于3组,1、2组之间无明显差别;3关节肿痛消退时间:1组明显少于2、3组,2组少于3组。4肾脏症状消退时间:1组明显少于3组。5随访结果:首诊无肾脏症状者分别采用1组、3组治疗方案,随访1年,出现肾脏症状的例数1组明显低于3组。结论小剂量MP 顺尔宁可有效治疗儿童,且有一定的预防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广泛使用的402杀虫剂大多为70%油剂,呈黄褐色,与某些补品很相似,易被误服引起中毒反应。本院于1990年3月~10月曾收治4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1岁2例,5岁1例,13岁1例。分别误服2ml、3ml、3ml、6ml,服后即感口腔不适、哭吵、恶心、呕吐胃内容物,继而流口水、粘液及粘液血丝,诉说疼痛。体检:402污染部位皮肤灼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 ,14岁。因水肿乏力 5个月 ,面色苍白伴尿色加深 1周 ,于 2 0 0 1年 1月 4日入院。患儿 5个月前开始渐出现颜面浮肿 ,伴乏力、多汗、且记忆力减退 ,无皮疹及关节肿痛。4个月前 ,化验甲状腺激素T3 1 6ng/dl,T435 36ng/dl,促甲状腺激素 (TSH) 2 0 μu/ml,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 5 8%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 30 %。服甲状腺素片后 ,症状渐好转。1周前渐出现面色苍白 ,尿色加深 ,头晕心悸呕吐 ,自行停用甲状腺素片。就诊外院 ,化验血常规 :WBC 8 6× 10 9/L ,Hb39g/L ,plt 2 0 8 3× 10 9/L ,输压积红…  相似文献   

14.
氯氮平中毒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氯氮平中毒报告较少见。本组遇一 5岁儿童因误将氯氮平以糖豆分送同班小朋友而使 11名儿童同时急性中毒 ,中毒发展快 ,病情危重 ,临床少见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临床资料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5~ 6岁。服 1片 3例 (1片 =5 0mg) ,2片 4例 ,3片 3例 ,6片 1例 ,服 6片者于70min后首先发病 ,到 2h 11例患儿全部出现临床症状。1 2 临床表现 ①主要症状 :11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其中嗜睡6例 ,浅昏迷 3例 ,深昏迷 2例 ;惊厥 7例 ,其中惊厥呈持续状态 1例 ;呼吸心跳骤停 2例 ;尿潴留 2例 ;恶心呕吐 9例 ;腹痛 3例 …  相似文献   

15.
马桑果是一种有剧毒的植物果实 ,儿童误食引起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 ,现将我科 1995年 5月— 2 0 0 3年 5月 ,收治的 2 1例急性马桑果中毒 ,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1例中男 14例 ,女 7例 ,男女之比为 2∶1;年龄 3~ 11岁 ,其中 3~ 6岁 17例 (80 9% ) ,7~ 11岁 4例 (19 1% ) ;农村患儿 19例 ,城市 2例 ;发病每年 5~ 6月份 ,其中 5月份 2 0例 (95 2 % ) ,6月份 1例 (4 8% ) ;进食与出现症状的时间 :~ 1h 4例 (19 0 5 % ) ,~ 2h 9例(4 2 86 % ) ,~ 3h 7例 (33 33% ) ,~ 4h 1例 (4 76 % ) ,所有患儿均在误食后 5…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月— 2 0 0 1年 7月我科收住儿童意外损伤 88例。男 5 5例 ,女 33例。年龄 :最小 8个月 ,最大 1 4岁。平均 :( 7.0± 4 .3)岁。≤ 3岁5例 ( 5 .6 8% ) ,≤ 7岁 4 6例 ( 5 2 .3% ) ,>7岁 37例 ( 4 2 .1 % )。1 .2 分类 灭鼠药及有机磷农  相似文献   

17.
传染病     
940045水痘、麻疹病毒重叠感染1例l黄伯朝刀中华传染病杂志一1993,11(2)一96 男,3岁。因发热、咳嗽5天,出水痘疹1天入院。既往身体素质差。无麻疹预防接种史。临床特点:①前驱期短经过较长,水痘症状很不典型,皮疹稀少;麻疹皮疹出现较晚,仅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非特异性感染症状.②水痘疹出现在病程的第3周,数量少,呈自限性,表现部位也比较隐蔽。麻疹皮疹典型,但出现在第2次高热后的第7天。③水痘感染表现自限,一过性。所不同的是持续发热不退,自起病到“结痴”历时3周。④该例整个病程长达35天。出院时皮肤留有色素沉着,无脱屑.出院诊断:水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药方剂"肠粘连方"在新生儿肠道疾病的外科及保守治疗中的作用,并讨论此方剂治疗新生儿肠道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41例新生儿肠道疾病患儿。其中30例行腹部手术后出现肠梗阻(手术组),14例为中药组,除予以禁食、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外,加服中药方剂"肠粘连方"治疗,余16例予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11例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未手术组),入院时均出现呕吐、腹胀,喂养后反复便血、炎症指标上升,但无手术指征,其中5例加服中药治疗,为中药组,6例予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分析患儿口服中药后,肠梗阻症状及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组:中药组、对照组肠梗阻后至全量喂养时间分别为(10. 6±0. 7) d和(12. 8±0. 6) d,中药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2. 23,P=0. 03);中药组及对照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7. 1%(1/14)和25%(4/16),病死率分别为7. 1%(1/14)和18. 8%(3/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见(P 0. 05)。未手术组:中药组患儿经反复禁食、抗炎治疗无效,停止给予或降级给予抗生素后,炎症指标上升,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肠穿孔、大量便血或腹膜炎体征,加服中药方剂后症状均逐渐好转,大便隐血均转为阴性,炎症指标恢复正常,服用中药后全量喂养时间为(17. 4±2. 5) d;对照组中2例经常规治疗好转出院,全量喂养时间为(29. 5±0. 5) d,2例出现肠穿孔予手术治疗,其余2例死亡。结论中药方剂"肠粘连方"不仅对新生儿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显著疗效,而且对新生儿早期NEC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血管畸形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经介入治疗高流量血管畸形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个月14d至14岁7个月,中位年龄4岁5个月,发生于四肢血管畸形最为常见有8例(40%),颈部1例,腋下1例,肩背部3例,腰臀部1例,臀部1例,下肢及会阴1例,肝脏1例,脾脏1例,肾脏2例.治疗方法分别为:①外周血管畸形进行经导管局部灌注硬化剂治疗;②内脏血管畸形进行经导管栓塞术或经导管栓塞加局部灌注硬化剂治疗.结果 20例血管畸形患儿介入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术后2个月至2.5年随访,16例外周血管畸形患儿中8例、5例、3例分别经1、2、3个疗程治疗,显效14例(14/16,8 7.5%),有效2例(2/16,12.5%),无效0例(0%);4例内脏血管畸形患儿一个疗程治愈,治愈率100%(4/4).并发症:16例外周血管畸形患儿介入术后,出现病变部位轻度肿胀不适15例,中度肿胀不适1例,疼痛加剧1例,局部皮温改变1例,病变部位远期感染1例,低热1例;4例内脏血管畸形患儿介入术后,出现一过性轻度肝功能损害和低热1例,短暂性腹痛1例.结论 采用经股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畸形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乙酰氨基酚致胃出血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儿 ,女 ,5岁 ,因发热 4d ,呕血0 5h入院。 4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 39 8℃ ,在家自服对乙酰氨基酚 ,每次 0 2 5 g,每天 3~ 4次。病后第 3天加用青霉素治疗。于入院前 1d ,因体温持续不降 ,对乙酰氨基酚继用前量 ,每 3h 1次 ,连服 4次 ,均为空腹。服至第 4天对乙酰氨基酚总量为 3 5 g,患儿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 2次 ,呕吐物为暗红色和鲜红色血液 ,含有血块 ,量约 15 0ml,急诊入院。既往史 :无肺炎及胃病史。体检 :T :37 5℃ ,P 10 0次/分 ,R 2 8次 /分 ,BP 12 / 8kPa (90 /6 0mmHg) ,体重 17kg神志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