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肺癌属亲骨性肿瘤,易发生骨转移。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可引起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二膦酸盐是目前治疗骨转移公认的有效药物,近年来从不含氮、简单侧链到双氮环状侧链,二膦酸盐类药物研发进展较快。唑莱膦酸作为第  相似文献   

2.
大约有一半的原发癌有扩散至骨骼的趋势,骨骼是继肺和肝之后第三常见的转移部位,肺癌骨转移灶通常呈溶骨性,仅25%的转移灶为成骨性。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癌骨转移68例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宝  何银  周莹 《淮海医药》2003,21(4):276-277
目的 通过总结 6 8例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改变 ,了解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价值及表现。方法 收集用常规 X线、CT及 MRI检查发现的 35~ 78岁肺癌骨转移 6 8例 ,将其分为 4 9岁以下组及 5 0岁以上组 ,总结其部位及影像改变发生率。结果  4 9岁以下组 12例 ,占 18%。 5 0岁以上组 5 6例 ,占 82 %。其中多骨转移 4 2例 ,占6 2 %。多发生在脊柱、肋骨、盆骨、胸骨。 79.4 %表现为不规则片状溶骨性骨破坏 ,常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 14 .7%表现为轻度膨胀性蜂窝状骨破坏 ,4 .4 %表现为小片状、斑片状成骨性改变。 1.5 %表现为斑片状溶骨及成骨混合性改变。结论 肺癌骨转移主要分布在中轴骨 ,常多发。CT、MRI发现病变率高 ,且 MRI易发现多发隐匿性病灶。平片较难发现小病灶且用于四肢较好  相似文献   

4.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而脊柱转移瘤(Spinal metastasis)是最常见的骨转移瘤,多表现为溶骨性破坏[1],转移部位最多见于胸椎,其次是腰椎及骶椎,再次为颈椎[2]。原发病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最为多见。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一  相似文献   

5.
冯莉  刘渝 《上海医药》1999,20(7):27-28
肿瘤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有关资料显示,75%的乳腺癌、85%的前列腺癌及66%的肺癌患者会在其晚期阶段发生骨转移,肿瘤骨转移会引起骨的溶解性破坏;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由于其溶骨性破坏原发生在骨质,因而发展更快。 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溶性破坏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骨痛是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的表现,而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发展到不能忍耐的地步。骨折是肿瘤骨转移的另一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转移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是指骨外肿瘤转移到骨骼的一种继发恶性肿瘤,常见的有骨转移倾向的恶性肿瘤有前列腺癌、乳腺癌、肾癌、肺癌、甲状腺癌等,骨转移部位以脊柱、骨盆'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多见,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三种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与原发肿瘤的性质、转移部位、骨破坏程度密切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的骨痛、活动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或神经根压迫、贫血、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  相似文献   

7.
车波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40-241
1 骨转移癌概述 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及受累部位,骨转移癌是原发于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或其他途径播散到血管丰富的骨骼部位生长,所发生的继发性肿瘤.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3有骨转移.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骨膜炎、骨质中断或溶骨性肿瘤,三者可同时出现.骨转移癌以疼痛症状最常见,也是骨转移患者中最早出现、最痛苦的症状之一[1].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单纯放疗组,并对其止痛效果、溶骨性病灶修复及新发骨转移灶情况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2组间止痛效果、溶骨性病灶修复、新发骨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患者骨痛缓解率(联合治疗86.7%,单纯放疗60.0%)、溶骨性病灶修复率(联合治疗26.7%,单纯放疗6.7%)升高,而且新发骨转移的发生率(联合治疗13.3%,单纯放疗43.3%)降低。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疗法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在缓解骨痛、修复溶骨性病灶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新发骨转移灶。  相似文献   

9.
骨溶解破坏是癌症骨转移的主要病理变化,也是引起骨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骨转移相关事件的主要原因.而发生溶骨性骨破坏的关键性机制是由于转移癌细胞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激活了破骨细胞活性.因此,除抗癌治疗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是治疗骨转移治疗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骨组织是乳腺癌最易转移的靶器官之一,乳腺癌转移至骨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乳腺癌骨转移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查阅相关乳腺癌骨转移的文献,从乳腺癌骨转移的机制(种子- 土壤学说、细胞因子的调节)、分类(溶骨性、成骨性骨转移)以及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靶向、靶点、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做基础的研究总结,为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于飞  沙建华 《中国医药》2008,3(10):619-620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肺癌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已确诊的肺癌骨转移患者双盲随机分为2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mg静脉滴注15min;对照组给予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90mg静脉滴注4h。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2.2%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止痛平均维持时间为(22.38±2.89)d和(15.72±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2组用药第10天身体状况(ECOG)评分,治疗组用药前后及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肺癌溶骨性骨转移疼痛有效,且其用药剂量小、给药时间短、给药途径方便,具有良好的安全耐受性,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多见于肿瘤晚期,病理多为溶骨性破坏,引起进行性骨痛。因此,抑制骨破坏,减轻骨痛,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重要内容。近年来研制的抗骨溶解制剂双膦酸盐类,能逆转骨溶解病变的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自2003年2月采用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产的伊班膦酸(艾本)并化疗治疗44例骨转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伊班磷酸钠治疗老年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19例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磷、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及骨痛程度、溶骨性病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校正血钙有一定程度下降,尿素氯、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单次治疗骨痛有效率78.9%。对溶骨性病灶治疗有效率100%,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伊班磷酸钠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骨转移瘤的X线和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X线和CT的检查结果,探讨其在骨转移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骨转移瘤患者62例,对其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2例骨转移瘤患者中,发生溶骨性破坏者占85.5%,成骨性破坏占9.7%,混合性破坏占4.8%。结论:骨转移瘤的X线和CT诊断,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叶涛 《哈尔滨医药》2012,32(2):113-113
目的 探讨四肢长骨转移性肿瘤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我院骨科和肿瘤科临床确诊的30例四肢骨转移瘤放射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普通X线检查,其中22例行CT检查,11例行MR检查.将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单发骨转移瘤17例,多发骨转移瘤13例.总共41处转移病灶中,34处位于股骨干和肱骨,5处位于股骨粗隆,2处位于尺骨上段.原发肿瘤为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有2例原发病灶不明.有14例患者并发病理性骨折.影像学表现为:穿凿样或偏心性大片溶骨性破坏,仅1例有骨膜反应,并发病理性骨折.结论 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起来,并注意与其他常见疾病鉴别,可做到及时确诊长骨转移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正>正常情况下,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维持着骨完整性的平衡。乳腺癌骨转移是由不同细胞因子参与的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到骨组织脱落、游走、趋化、黏附、转移后生长、血管形成、成瘤等过程,破坏了骨微环境的平衡。现在已有研究表明乳腺癌骨转移是一个多种因子参与的、多步骤、连续性的级联反应过程[1]。乳腺癌骨转移的可能机制有溶骨性和成骨性两种。这一过程受到TGFB超家族、NF-κB,OP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米膦酸二钠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对脊柱溶骨性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均给予使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60 mg,加入500 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4h。每4周给药1次,共3次。第一次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后1周,给予陀螺刀放疗,总剂量50~55GY,3.5~4.5GY/次,8~12次。结果有效率为84%,疼痛缓解时间显效快,毒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陀螺刀放疗治疗脊柱溶骨性骨转移疼痛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了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将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检出率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PET-CT扫描共发现骨转移病灶181个,分别为椎体转移62个,肋骨等附件转移52个,股骨转移34个,肩胛骨转移29个,颅骨转移4个.MSCT平扫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率为78.45%(142/181),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率为95.58%(173/181).CT平扫对肺癌骨转移椎体转移检出率、肩胛骨转移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明显低于MSCT多期增强扫描(P<0.01).结论 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肺癌多发骨转移检出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9.
温青久 《首都医药》2012,(12):35-36
目的以注射用帕米磷酸二钠为对照,评价注射用唑来磷酸单次静脉滴注,治疗肺癌引起的溶骨性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实验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105例经X线或CT证实有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并伴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疼痛的患者参加本次试验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实验组(A组)52例,对照组(B组)53例,均为单次给药后观察14天。结果共有102例进入ITT分析,A、B两组各51例,平均起效时间分别4.97±3.86天、4.69±3.67天。两组患者治疗14天临床镇痛疗效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两组骨转移疼痛患者治疗后骨痛评分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痛有效率和活动能力改善,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未作特殊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晚期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30%-40%,出现骨转移后提示预后较差,1年生存率为40%~50%,中位生存时间仅有6~10个月。肺癌骨转移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血液学标志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肺癌骨转移以双膦酸盐治疗、放疗、靶向治疗、镇痛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治疗为主。本文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规范诊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