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自体输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目前应用的几种方式的自体输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自 2 0 0 0年 2月以来应用HeamoneticsMcs+全自动细胞分离机对 134名择期手术患者施行术前机采自体红细胞 ,供术中输注 ,全部患者均未输注异体血 ,手术顺利完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34名择期手术患者 (脑膜瘤 4 7例、垂体瘤36例、脊髓肿瘤 31例、其它神经外科疾病 15例、乳腺肿瘤 5例 )。男 10 7例 ;女 2 7例 ,年龄 18~ 6 2岁 ,其中 4名患者为RhD阴性血型。全部患者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及出凝血功能均正常 …  相似文献   

2.
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Rh(D)阴性手术患者的输血方案。方法术前制定不同的输血方案,将Rh(D)阴性手术患者分为4组:第1组为择期手术,术中出血可能性小,放弃常规备血,只备以冷冻红细胞;第2组为择期手术,术中出血可能性大,符合自身输血标准,对患者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第3组为择期手术,但不符合自身输血标准,采集新鲜血液;第4组为急诊手术,采用冷冻红细胞(第1、3组分别备有冷冻红细胞的情况下进行)。结果第1组20例,均未输注红细胞;第2组14例未输异体血,仅有1例输用2U冷冻红细胞;第3组1例输注2U冷冻红细胞,19例输用备用血液后未再输血;第4组3例全部输用冷冻红细胞,所有手术均顺利实施,且没有造成血液浪费及耽误临床用血。结论针对Rh(D)阴性患者不同情况术前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可以保证临床用血并可有效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3.
宫外孕破裂手术中自体输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6年至 2 0 0 1年我院手术室收治宫外孕破裂 14 6例 ,由于迅速回输腹腔自体血 ,及时有效地补充了血容量 ,纠正休克 ,节省了血源 ,降低了血液的感染几率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自体输血的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4 6例 ,平均 2 7 5岁 ,2 0~ 2 5岁 6 6例 ,2 6~ 30岁 4 0例 ,31~ 35岁 2 5例 ,>35岁 15例。腹腔内出血量 5 0 0~ 30 0 0ml,平均816± 3ml,其中术前并发失血性休克88例 ,出血 10 0 0± 2 5ml。自体血输入均在手术开始约 2 0min时 ,输血反应少于输库血反应 ,经临床随访无 1例发生输血…  相似文献   

4.
自体输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国外择期手术中40 %~ 70 %都选择预先预存式自体输血 [1] 。自1 999年以来 ,笔者对 1 6例颅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自体输血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 6例择期手术患者 ,男 1 0例 ,女 6例 ,其中 Rho( D)阴性患者 2例 ,年龄最大者 5 5岁 ,最小者 1 8岁 ,平均年龄 33.8岁 ,其中听神经瘤4例 ,脑膜瘤 4例 ,胶质瘤 3例 ,左颞叶脑肿瘤 2例 ,颅骨肉芽肿 3例 ,术前检查心肺、肝脾正常 ,肾功能正常 ,出凝血机制正常 ,平均 Hb1 37g/L 、HCT 41 .6%。2 方法 按手术时间、手术估计出血量决定采血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例特大神经纤维瘤手术患者应用术前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而顺利手术的病例。方法通过医生工作站、输血信息系统、Liss系统及医学影像系统,收集1例腰臀部、右大腿特大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术前成功备血自体红细胞12U,自体血小板3治疗量,手术顺利,显著减少了异体血的输注量。结论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安全、有效,可刺激机体超速造血,减少了特大择期手术患者异体血的输注,开辟了新型用血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择期手术患者贮存式自体血利用率的因素,探讨其在择期手术贮存式自体血采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2013年1-11月对本院106名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患者和97名未备自体血患者贮存式自体血的利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Hb水平、术中预计出血量、自体血回输率、异体血输注及人均输血量等,对PABD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06名PABD患者中有101例(95.3%)自体血得以回输,其中77例患者(72.6%)术中仅输注自体血,26例(24.5%)因术中出血较多而又输注异体血;5例(4.7%)自体血未回输。当患者术前Hb水平125 g/L时,术中实际出血量800 m L时,PABD组总的输血率和输血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800 m L时,2组患者总输血量没有差异,与术前Hb水平无关。结论患者术前Hb水平较高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时,实施PABD增加了总的输血量和自体血的报废率,对异体血的节约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3~7 d采集储存血液,采血量每次200~400 ml,采后置于4℃~6℃自体输血专用冰箱内贮存,待术中回输给患者.结果 100例择期手术患者术中回输储存血,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是一种安全科学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8.
Rh(D)阴性患者自身输血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琦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4):281-281
Rh(D)阴性血型在我国属稀有血型 ,阴性率 0 .4 % [1] ,故Rh(D)阴性人在临床输血中不多见。本院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5月 ,对 3名Rh(D)阴性需手术的病人进行了自身输血 ,效果颇佳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 1,女 ,2 7岁 ,未婚 ,诊断为垂体腺瘤 ,住脑外科 ,待择期手术。需要备血 6 0 0ml手术中用 ,术前常规采血样定血型、交叉配血 ,确定为O型Rh(D)阴性后 ,建议其自身输血。首次采血 2 0 0ml,3d后先回输 2 0 0ml,再采血 4 0 0ml,如此循环 ,手术时备齐自体血 6 0 0ml。每袋血标明患者姓名、病房、床号、采血日期及血型 ,存放于…  相似文献   

9.
输血对脑膜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输血对脑膜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 2 5 7名脑膜瘤术中输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其中 132例输异体悬浮红细胞 ,12 5例输自体血 ,对两组病例术后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 0 0 8% ,异体输血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 4 5 5 % ,两组术后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膜瘤患者术中异体输血者较自体输血者术后感染率高 ,其术后感染率与输异体血的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该单病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将49例脊柱侧弯的青少年患者按术前不同备血方式分为3组,分别为深度采集自体红细胞和血小板组(单采深度储血组)19例、传统手工自体全血采集组(手工采全血组)11例及未进行术前自体储血备异体血组(异体备血组)19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术中出血量以500 mL为临界值分为2组,分别比较上述3组患者术中自体血的人均输注量、异体红细胞的人均输注量和输注率,术后并发症、结局及住院时间。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术中出血量<500 mL时,3组间术前储存的自体血分别为(4.0±0.6) U、(2.0±0) U和0 U,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采深度储血组和手工采全血组术中未输注异体红细胞,异体备血组的人均异体红细胞输注量(1.4±1.0) U,输血率为71.4%(5/7)(P<0.05)。当术中出血量大于等于500 mL时,3组间术前储存的自体血分别为(4.1±1.0) U、(1.6±0.4) U和0 U,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为单采深度储血组输血率为46.1%(6/13),人均红细胞(1.0±1.3) U;手工采全血组输血率为71.4%(5/7),人均红细胞(2.1±2.0) U;异体备血组输血率为100%(12/12),人均红细胞(3.0±1.3) U;单采深度储血组和异体备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好转治愈出院。比较术后住院时间,单采深度储血组患者比手工采全血组缩短1d,比异体备血组缩短2d。结论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能减少大手术和特大手术患者异体血的输注量及输注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5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3~5d采集300~400ml全血,置于4℃储血冰箱中,术中回输患者。结果 65例择期手术患者术中回输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是一种安全科学的输血方式,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库存血告急时手术患者的输血方案。方法术前制定不同的输血方案,将手术患者分为4组:第1组为择期手术,术中出血可能性小,放弃常规备血,只备血浆;第2组为择期手术,术中出血可能性大,符合自身输血标准,对患者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第3组为择期手术,但不符合自身输血标准,控制手术用血指征,出血严重者,补充血浆和借用部分急诊用血;第4组为急诊手术,启用告急库存中的应急用血部分。结果第1组30例仅有1例输血浆350mL;第2组22例中有19例未输异体血,其中2例术中仅输血浆400mL;第3组在控制手术输血指征后,10例有3例占用急诊用血库中的红细胞共6U;第4组5例急诊手术启用急诊用血和手术视野失血回收结合输血,所有手术均顺利实施,未造成血液浪费、耽误临床用血及患者手术延迟。结论控制输血指征、发挥自体输血和血浆与急诊用血综合性血液结合的输血方案可保证血库库存血告急期间继续保持各科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 - 2 0 0 0型血液回收机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 ,把术中失血收集起来 ,进行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回输给病人 ,节省了大量异体血 ,避免了输异体血所带来的危害。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患者 ,男性 8例 ,女性 7例 ,年龄 30~68岁。外伤性肝脾破裂 2例 ;全髋置换手术 4例 ;股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针固定 4例 ;钢板固定 3例 ;躯干手术 2例。回收原血量 50 0~ 32 0 0ml,回输血量2 0 0~ 750ml。本组病例采用回收机收集血液进行回输 ,配输异体血的同时进行手术 ,术后均痊愈。输注自血过程中未见输血反应、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自体输血的应用可减少异体输血和输血传播疾病,且能有效避免同种免疫反应,应受到重视。方法2013-2015年本院储存式自体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并初步分析2015年4个外科科室储存式自体血的应用,同时统计自体血报废率。选取2015年1-12月择期手术患者216例符合储存式自体输血指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术前储备自体血,手术过程中或术后仅输注自体血患者135例为观察组;术前未进行自体血储存,手术过程中或术后输注异体血患者81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等资料,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储存式自体输血共采集756例,采集自体血1 385 U,主要分布在普通外科(340/756,45.0%)、血液科(176/756,23.3%)、泌尿外科(122/756,16.1%)及妇产科(46/756,6.1%),占90.5%(684/756)。3年储存式自体血报废率约为6.6%(91.5 U/1385 U)。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显著降低(20.38±8.868 vs 23.23±11.718,P0.05)。其中泌尿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日显著降低(17.28±5.575 vs 24.16±14.546,P0.05)。结论对于手术出血量较少(≤800 mL)的择期手术患者而言,储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备血方案,可缓解血液紧张对手术的影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因此,应加大储存式自体输血的宣传与推广,另需重视其报废情况。  相似文献   

15.
自体和异体输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 《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12-513
异体血液输注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 (AIDS)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及各种输血反应 ,包括溶血反应、同种免疫和非溶血发热反应 ,还可引起机体免疫抑制 ,增加癌症复发率 ,术后感染 ,缩短生存时间。近年来我们指导临床采用自体输血的方法抢救、治疗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市医院外科作为指导重点。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10月输血病例中 ,随机抽取 5 0例分为A、B两组 ,A组 2 5例为自体输血者 ,B组 2 5例为异体输血者。 12~ 78岁 ,平均 37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advanced autologous apheresis,AAA)在择期特大手术中的节血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行巨大神经纤维瘤择期手术的15例患者,根据是否进行AAA分为深度自体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前后Hb和Plt、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回收量、术前自体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采集量、术中异体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的输注量。结果 1)2组患者基线水平一致,手术前后Hb和Plt、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深度自体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 000 mL(1 200,3 500)vs 2 600 mL(1 000,3 875)(P0.05),术中自体血回收量为44 U vs 9 U;3)2组术前自体浓缩红细胞和自体血小板采集总量分别为68 U vs 4 U、17 U vs 0 U;4)2组围手术期异体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总量分别为18 U vs 53 U、24 U vs 66 U、2 U vs 4 U;5)深度自体组有5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血输注,占55.6%(5/9)。结论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自体红细胞和自体血小板,具备避免特大择期手术患者使用异体红细胞和异体血小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稀释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稀释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 2月 2 4 0例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分为实验组 (A)和对照组 (B)。A组 1 2 0例采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抽取自体血 4 0 0~ 80 0ml、平均 6 0 0ml,然后根据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将抽出的血液予以回输 ,不足部分再补充适量异体血 ;B组 1 2 0例采用常规输异体血。记录两组患者回输自体血的血量及输异体血的血量、并发症、RBC、Hb、Hc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两组患者输异体血量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 ;A组术前和术后 2天的RBC、Hb、H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患者术后 7天的RBC、Hb、H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减少输异体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预存式自体输血不同采集时机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探索安全有效的适于预存式自体输血开展的自体血采集时机。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入院的符合预存式自体输血指征择期手术患者144例,其中试验组:术前2 d内采集自体血患者88例,对照组:手术前3 d及以上患者56例,对2组患者术后1、3 d Hb、Hct、异体血输注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1 d Hb水平较对照组高(118.2±16.5 g/L,111.5±15.5 g/L,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 d Hb水平较术后1 d降低(112.5±19.7 g/L,118.2±16.5g/L,P0.05),但仍高于110 g/L,2组患者术后Hct变化、异体血输注率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14.7±5.5,18.8±8.9,P0.05)。结论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2 d内进行自体血采集储存对患者术后恢复未产生不利影响,且有助于缩短平均住院日,利于预存式自体输血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手术应用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为自体输血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骨科择期手术 1 0 0例 ,实验组 5 0例 ,采用自体输血 ,术前采血 2 0 0~ 1 0 0 0ml,对照组输异体血 ,两组患者采血前后及输血前后检测各项血液指标。结果 实验组采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实验组与对照组输血前后检测血液指标 ,除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输血前后有明显差异 (P <0 .0 1 )外 ,输血前后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预存式自体输血实用、安全、对病人手术及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成分输注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军  阎皓 《齐鲁护理杂志》2003,9(6):434-435
输注成分血小板 ,可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 ,降低由出血导致的病死率[1] 。我们于 1998年7月至 2 0 0 2年 12月对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和再障患者 40例输注血小板悬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40例、 13 6例次 ,男 2 1例 ,女 19例 ;急性白血病2 4例 ,再障 16例 ;输注单采血小板悬液 2 4例 ,输注多人份混合血小板悬液16例 ;本组病例均无明显脾肿大 ,均为多次输血 ,输血 4~ 16次。1 2  40例患者所输注成分血小板均来自与受血者血型相同的健康献血员 ,经CS - 3 0 0 0Plus血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