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病变要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3 2例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成功的病例资料。结果  3 2例均一次性植入成功 ,成功率 10 0 % ,残余狭窄 1.9± 2 .3 % (0 %~5 % ) ,(P<0 .0 0 1) ;术后无急性闭塞及心脏事件。随访 3~ 3 4个月 ,再发心绞痛 3例 ,再次造影 :2例为支架内再狭窄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1例为非支架植入处狭窄 ,再次支架植入。再狭窄率 6.2 5 % (2 /3 2 )。结论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病变选择以 A型及 B1 型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ACS患者 6 8例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采取直接支架术。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支架术前和术后即刻的造影结果 ,并随访观察术后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直接支架置入术成功率为 94 .1%。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成功率为96 .0 % ,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率 88.9%。支架术后血管狭窄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慢复流的发生率为 7.8%。未发生与介入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随访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对经选择的 ACS患者采取直接支架术治疗成功率高 ,并发症低 ,可以取得较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预后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近期结果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682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 ,其中男性 543例 ,女性 13 9例。比较二者支架术近期结果及远期随访。结果 :男、女两组支架术成功率 (95.8%和 97.1% ,P=0 .464)相似 ,但女性手术并发症较男性显著增多 (5.0 %和0 .9% ,P=0 .0 0 3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手术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 (RR 4.86,95% CI 1.2 9~ 18.4,P=0 .0 2 0 )。随访 16± 8月 ,随访率为 94.8%。随访期内 ,男、女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 (2 1.4%和 2 2 .3 % )、病死率 (4.6%和 4.6% )及造影再狭窄率 (13 .1%和 14 .6% )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 P>0 .0 5) ,多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不是冠脉内支架术后远期心脏事件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性别对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远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但女性患者手术并发症率高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应用率已达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0%以上.以前,球囊预扩张是支架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随着器材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可为部分患者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而不用球囊预扩张,以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操作及X线曝光时间,减少并发症[1].我院1999年5月-2003年10月共完成121例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直接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6月接受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 171例患者中 ,孤立性、狭窄程度≤ 90 %、参考直径≥ 2 .5mm、长度≤ 18mm ;无明显的钙化、扭曲和成角 ,非完全闭塞和分叉处病变者 5 6例行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术。观察住院期和术后 3个月随访期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5 6例的 6 0处病变成功 5 5处 (91.7% ) ;1处因支架未能通过狭窄处而改行球囊预扩张后的支架植入术 ,1处在支架植入后因远端血管发生撕裂而需再植入 1个支架 ,3例因支架植入后冠脉造影显示支架扩张不满意而再用高压球囊扩张。住院期和术后随访期内无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旁路术发生 ;9例行冠脉造影复查 ,其中 2例因显示再狭窄而行再次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治疗。与经球囊导管预扩张后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相比 ,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术费用降低 2 9% ,造影剂用量减少 2 7% ,手术操作和X线照射时间缩短 2 6 %和 2 5 %。结论 :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在经选择的病变中安全可行 ,并可降低手术费用 ,减少X线照射。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一般先对靶病变部位用球囊进行预扩张 ,然后再置入支架。近年来 ,由于支架置入技术和球囊预装支架设计的改进 ,临床医师对一些选择的病变开始试用直接支架置入术 ,在支架置入前不用球囊预先扩张冠状动脉狭窄部位〔1 ,2〕。我们对 42例患者进行了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选自 1 998年 7月~ 2 0 0 1年 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42例冠心病患者 ,入选标准为〔1~ 3〕:①病变无钙化或轻度钙化 ;②病变长度 <2 5mm ;③血管直径≥ 2 .5mm …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即刻血流储备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后冠脉血流储备的变化。  方法 :18例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进行支架术的患者测定支架术前后的冠脉血流储备 ,并以术后血流储备 2 5为界将患者分为 2组 (恢复组 :7例 ,支架术后冠脉血流储备 >2 5 ,异常组 :11例 ,支架术后冠脉血流储备≤ 2 5 ) ,比较 2组冠脉血流储备的变化及一般情况。  结果 :恢复组和异常组 2组术后较术前血流储备均明显增高 (恢复组 :2 2± 0 6和 3 1± 0 3 ,P <0 0 5 ;异常组 :1 3± 0 4和 1 9± 0 4,P <0 0 5 )。与恢复组比较异常组中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多 (7/11和 1/7,P <0 0 5 ) ,高血压者明显增多 (9/11和 2 /7,P <0 0 5 )且冠脉狭窄程度严重〔(84± 4) %和 (65± 9) % ,P <0 0 0 1〕。  结论 :支架术后即刻冠脉血流储备改善 ,其程度与心肌梗死、高血压及狭窄严重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时间、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近8个月来100例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经桡动脉(A组50例),股动脉(B组50例)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相似(94%vs90%,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62±14与62±10min,P>0.05)。但A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B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功率相似,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在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中 ,冠脉内支架已被广泛应用 ,但一般需要先用球囊对靶病变部位进行预扩张 ,然后再置入支架和进行支架后加压扩张。本组对 2 1例患者未经球囊预扩而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并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 1例 ,男性 16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5 2岁。心绞痛 15例 ,心肌梗死恢复期 6例。2 .方法 :均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多体位投影后确定病变的长度和血管的直径 ,选择适合的支架。直接将带球囊的支架送至未经预扩张的病变部位 ,支架释放后使用同一…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对 95例住院老年AMI患者的 10 4支靶血管、114处靶病变急诊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110枚。患者术前合并心源性休克 2 9例 ,心肺复苏 3例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多支病变 5 8例 ,梗死相关动脉 (IRA)狭窄 99%~ 10 0 %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 0级 72例 ,1~ 2级 2 3例。结果 IRA开通率 10 0 % ,110枚支架均植入成功 ,术后平均残余狭窄 (0 .4± 3.5 1) % ,全部恢复TIMI 3级血流 ,无操作并发症 ,即刻成功率 10 0 %。从入导管室至IRA开通时间平均 (17.6± 1.87)min。术后共 6例死亡 ,住院期间总病死率 6 .3% ,其中 4例死于不可逆心源性休克 (休克病死率 13.8% )。对出院的 89例随访 1~ 5 2个月 ,平均 (2 5 .1± 12 .3)个月 ,87例存活 ,存活率 97.8%。 2 8例造影随访者中 5例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率17.8% )。结论 急诊支架术对老年AMI患者具有理想的即刻和长期疗效。合理选择器械、操作技术熟练和围术期并发症处理经验是保证老年AMI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获得高成功率的 3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7例206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203只支架,其中置入左前降支103只,右冠状动脉57只,左回旋支42只,左主干1只。结果 157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效果良好。其中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置入支架后,病情迅速缓解。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全部置入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病例的临床情况,探讨药物支架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机制及远期预后。方法:支架置入后5~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对比药物支架与普通支架术后冠状动脉瘤发生情况;并对发生动脉瘤的患者进行长期临床随访。结果:457例患者于支架术后5~12个月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有5例随访时发现了支架部位冠状动脉瘤(4例药物支架,1例裸支架);Cypher支架、Taxus支架和裸支架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比例分别为2.13%(3/141)、0.90%(1/111)和0.49%(1/205),P>0.05;药物支架术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瘤分别有2.05%(3/146)、2.08%(1/48)和0%(0/48),P>0.05。这些患者平均19个月的临床随访中没有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药物支架和裸支架在不同部位发生动脉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胸部不适与再狭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在 6个月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 186例患者 ,对术后胸部不适和无胸部不适患者进行冠心病易患因素和术后再狭窄比较。结果 :胸部不适和无胸部不适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百分率分别为 2 1.4 %和 15 .2 % ,两组的再狭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胸部不适除与再狭窄有关外 ,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血管的反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12例 16 8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 193只支架。植入左前降支 82只 ,右冠状动脉 6 8只 ,左回旋支 43只。  结果 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效果良好 ,其中 3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植入支架后 ,病情转危为安。 112例患者全部植入成功 ,无 1例发生重要的并发症。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可靠、效果好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6例 2 0 4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 2 2 9只支架 ,其中置入左前降支 12 3只 ,右冠状动脉 73只 ,左回旋支 31只 ,左主干 2只。结果 :186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即刻效果良好。其中 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置入支架后 10例病情迅速缓解 ,2例术后死亡 ,死因分别为再次心肌梗死和颅内出血。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无一例死亡。其他并发症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例 ,术后低血压反应 9例。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脉内超声(IVUS)指导下进行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冠心病患者常规冠脉造影术后,对拟行直接支架置入术的血管行IVUS术,观察病变特性,记录病变处血管壁直径,病变狭窄处最小腔径及病变长度.根据IVUS测得的病变血管壁直径及病变长度选择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再行IVUS检查,观察支架贴壁性,两端有无夹层,测量管腔内支架最小径/最大径比值,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近期随访有无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和主要心脏事件(心脏性死亡、与靶血管相关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再次血管重建).结果经IVUS指导下,12例冠心病患者直接支架置入术全部成功.冠脉造影显示无残余狭窄,TIMI血流3级.2例患者支架置入后IVUS检查贴壁不满意,管腔最小径/最大径比值<0.7,经进一步高压扩张达标.最终IVUS显示全部支架贴壁及展开满意,管腔最小径/最大径比值≥0.7,病变处最小径由术前平均1.2±0.87 mm增至术后3.4±2.8 mm.1~4个月随访无血栓形成及主要心脏事件.结论 IVUS指导下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亚急性血栓形成是支架术后早期冠状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 ,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尤为重要。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三种 :噻氯吡啶 ,氯吡格雷及西洛他唑。多项临床试验对以上三种药物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目前以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最为广泛 ,对预防冠状动脉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满意 ,消化道及血液系统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肌微循环阻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进行支架置入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89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EECP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于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均行常规的药物治疗,EEC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EECP治疗,每周5次,共行35次。两组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和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值(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测定两组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和疗程结束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影响IM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经治疗后,EECP组患者IMR值均显著低于术后即刻[(30.22±3.47)比(33.28±3.05)]和对照组[(30.22±3.47)比(33.06±4.08)],FMD值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8.36±2.24)%比(7.38±1.64)%]和对照组[(8.36±2.24)%比(7.44±1.93)%],治疗后EECP组的Scr[(70.18±10.32)μmol/L比(74.40±10.03)μmol/L]、LDL-C[(2.55±0.84)mmol/L比(3.32±0.49)mmol/L]水平和对照组的Scr[(68.54±11.50)μmol/L比(73.28±10.14)μmol/L]和LDL-C[(2.43±0.72)mmol/L比(3.15±0.51)mmol/L]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即刻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CRP、Hb和GHb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MD与IMR改变独立相关(OR=25.285,P=0.002)。结论 EECP可以降低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心肌微循环阻力,改善循环功能,FMD可能是影响微循环阻力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老年与非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预后,并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与完全血运重建预后的差异. 方法入选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植入DES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75~89岁组、60~74岁组和40~59岁组,并将60~89岁的患者分为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两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结果手术成功率75~89岁组、60~74岁组和40~59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5~89岁组的院内病死率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1.5%与0.4%,0.1%,均P<0.05);随访期死亡和脑卒中发生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3.1%与2.3%、0.7%;1.5%与1.3%、0.3%,P<0.01或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60~74岁组和75~89岁组患者住院及随访期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为血肌酐水平(OR=2.961,95%Ci为1.643~5.338,P<0.01)、年龄(OR=2.687,95%CI为1.329~5.434,P<0.01)、性别(OR=2.661,95%CI为1.376~5.145,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OR=2.041,95%CI为1.026~4.061,P<0.05)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OR=1.735,95%CI为1.132~2.661,P<0.05).60~74岁组中,不完全血运重建组的病死率高于完全血运重建组(分别为1.5%和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运重建(OR=0.307,95%CI为0.011~8.467,P>0.05)不是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的因素. 结论 75~89岁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PCI及DES植入的预后较40~59岁组患者差.完全血运重建使老年冠心病患者获益更大,但不完全血运重建不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完成的6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全部成功置入支架,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随访28例(43.1%),其中2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7.1%;3年电话随访54例(83.1%),其中8例患者心绞痛复发(14.8%);2例(3.7%)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余均无症状生存,3年生存率为100%。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经选择的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安全可行的,有较理想的近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