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几种建立方法。方法:主要对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方法进行综述和评价。结果: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主要可分为肾阴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脾阴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肾阳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脾气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血瘀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阴阳两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7种。结论:上述7种动物模型先使用高脂饲养联合STZ的方法来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化学药物、中药制剂和物理刺激等方法建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从临床表现、特异性指标和方剂反证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判断建造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乃中医学的特征之一,其主旨在于相同疾病会有不同证候表现,于此,其治法和组方用药皆会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中华医药迫切需要一系列在病的基础上能够细化到证型的动物模型,因此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作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科研工具,成为现阶段中医药历史发展的必然。血瘀证作为中西医结合较为成熟的领域,其相关的病证结合模型作为科研工具为中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气虚、寒凝、气滞、阳虚四个中医致病因素为角度,总结近20年建立的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之后的病证结合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是心血管领域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既存在西医的疾病特征,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实验手段在模型动物身上复制中医“证”以出现中医的症候特点,是中医药研究的有效工具。本文就冠心病心肌缺血已构建的寒凝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整理阐述,并且总结目前中医药的治疗情况,同时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病证结合模型的主要不足,为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了中医基础与临床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中医药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已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复制具有中医证候特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从方证对应的角度用药治疗,可以更深入地阐明中医药的体内作用机制。文章阐述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概念、意义与构建思路,分析了近年来病证结合肿瘤动物模型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动物模型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气虚湿瘀是肾纤维化的主要证候。随着慢性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的逐年升高,气虚湿瘀型肾纤维化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亟须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本研究综述近年来相关造模方法,基于西医外科手术及化学因素建立肾纤维化病理模型,通过劳则气耗或饥则气损、内外湿相引加之客邪影响理论以及化学药物因素等从病因、病理角度建立气虚湿瘀病证结合模型,并从宏观表征、实验室指标、病理改变等角度制定气虚湿瘀型肾纤维化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将中医病证模型同现代科学相结合,构建相对完善的气虚湿瘀型肾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标准,为今后探究其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思路提供模型支持,更有效地发挥中医药在肾纤维化中的治疗作用,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常见无器质性病变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策略亟待进一步探索,建立合适的F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评价中药方剂的治疗效果。本文对FD常见中医证型脾虚证、肝郁证、肝郁脾虚证常用动物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整理分析。分析发现造模过程中结合饮食不节法或劳倦过度法更利于模型的稳定。脾虚是FD的发病基础,设计合适的FD脾虚动物造模方法或可为治疗FD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和更好的治疗策略。现有FD病证结合模型评价指标普遍存在主观性过强、客观证据不足的问题,如何完善F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系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肺癌动物模型的选择及常用制作方法、中医不同证候实验动物造模方法、建立病证结合肺癌动物模型的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动物模型重复性差,割裂了病与证的联系;单纯借鉴西医病理模型制备中医病和证的模型,不符合中医理论的要求;病证结合模型体现病与证的紧密联系,符合临床实践,已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优势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心绞痛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30年来人们成功地运用药物触发、手术损伤等方法建立了基于西医病理的多种心绞痛动物模型。为适应中医药的特点,有研究者建立了几种病证结合的心绞痛模型。但是,现有的病证结合模型还不能满足心绞痛中医证型多样化的需求,继而影响了相应中药处方的合理评价。为了更好地研究心绞痛的本质和提供更好的中药评价工具,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心绞痛的表现为依据,结合现代病因、病机研究,研制更符合临床实际和中医理论的心绞痛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动物实验对促进新药研发和明确药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病证结合动物实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广泛应用,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脾胃系疾病发病率高,不易治愈,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具有独特优势,为深入研究中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分子机制及药效效果,制备其相关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意义重大。单纯西医疾病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对脾胃病的病机阐明和新药研发尤为重要。因此,笔者通过对常见脾胃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各证候的构建方法和评价系统进行归纳总结,阐述脾胃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概况和建立特点,以期解决动物实验模型病证评价指标的关键问题,完善病证造模与测量标准,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中医药治疗脾胃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复制气虚血瘀证型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探索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选用老年Wistar大鼠,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结果通过对一般体征和微观指标的观测,发现模型大鼠基本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特点和现代医学脑缺血病理变化规律.[HTH〗结论多因素复合作用可成功复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本动物模型有可能成为将来中医药防治脑缺血科研工作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获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阻证大鼠模型制备方法,通过分析与理解,延伸笔者对中西医结合病证动物模型的思考.目的是探讨建立中西医结合病证动物模型的主要思路,共谋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病证结合角度对功能性肠病进行诊治,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中医临床与基础实验的连接需要病证相结合的动物模型。因此,构建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结合模式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动物模型,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从而发挥中医对本病的辨证优势。目前多数学者常应用多因素复合法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并且国内常见的病证结合模式下的IBS-D动物模型有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和脾胃湿热型3类,文章就病证结合模式下IBS-D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实验研究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是建立最早的中医证侯动物模型,近50年来人们相继运用药物、激素、手术等方法建立了基于西医病理和中医病机的两大类多种肾阳虚动物模型。现有模型研究尚不能完全反映中医肾阳虚证的本质,且造模方法不规范,缺少模型方法学、造模影响因素、造模机理等方面的系列研究,继而影响了温补肾阳药物的合理评价。为了更好地研究肾阳虚证的本质和提供更好的温补肾阳药的评价工具,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肾阳虚证的表现为依据,结合现代病因、病机研究,研制更符合临床实际和中医理论的肾阳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初步探讨该病证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动物造模的方法。结果:一般体征的观察,肺功能、肺组织病理观察以及血清中TNF-α、IL-8测定,显示该模型的病理改变、活动体征、对证方药干预方面均与临床典型的COPD寒饮蕴肺证类似。结论:COPD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是一种研究该证发病机制的较理想的动物模型,温阳化饮方对于该病证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医虚证动物模型现阶段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从模拟中医病因的动物模型、西医病因病理的动物模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三种造模方法角度,讨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中医虚证的动物模型。[结果]经过多年来学者们的积极探索,中医虚证动物模型有了巨大进展,研究者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中医传统病因的造模方法具有模拟中医传统发病原因,贴近中医病因现实的优势,但模型具有不稳定性的缺点。西医病因病理的动物模型具有稳定性、实用性和可重复性强的优势,但存在与中医传统理论脱节的缺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现阶段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结论]要进一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更统一、更科学的造模方法和评价体系,为中医药科学研究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归纳总结结合风寒湿证、风湿热证、血瘀证、肾虚证和脾虚证RA模型的研究,特别是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出一种与中医证候更贴近,操作更为便捷、经济,更加全面反应中医痹病特色的动物模型,以便风湿病科研人员在今后的研究中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也是今后研究RA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动物模型以供子宫内膜异位中医药研究使用.方法:模拟女性"肾虚血瘀"的中医病因病机,与传统的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用中医实验动物证候学指标与理化检验指标共同评价该模型的临床代表性.并与单纯的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相比较.结果: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既能反映肾虚血瘀的中医证候基本特点又与现代医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疾病的特点相一致.结论: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可代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进行妊娠功能方面的中医药研究.  相似文献   

19.
病证结合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不仅为脑梗死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实验手段,同时也可以对脑梗死的病因病机进行验证,对中药新药的药效评价做出贡献,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近十年相关文献,从病机角度总结病证结合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制备现状,并就脑梗死各病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备现状进行评价与思考。旨在为今后探索更加完善的病证结合脑梗死动物模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首要因素,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塑造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现就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在病因学、实验动物、评判标准以及病证结合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