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4%,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VAS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根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整脊手法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刺神经根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8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MPQ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45例予针刀配合脊椎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245例采用普通针刺配合脊椎微调手法治疗。1个疗程(3周)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0%,对照组为76.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联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均给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艾灸颈夹脊穴,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疼痛评分和颈椎病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0. 69%、93. 10%,对照组为10. 00%、8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温通并用,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军  王占勇  杨硕 《新中医》2016,48(1):83-85
目的:观察推拿整脊配合针刺通臂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推拿整脊合针刺通臂穴组(治疗组)与推拿整脊配合针刺肩三针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田中靖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部分(颈肩部疼痛与麻木感、上肢部疼痛与麻木感、手指疼痛与麻木感)评分。以及各治疗时间点田中靖久量表总评分、治疗2疗程后2组周围血液中P物质浓度变化情况。结果:2组组内各观察时间点田中靖久量表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疗程后,2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2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2组颈肩部疼痛麻木感、上肢疼痛或麻木感、手指疼痛与麻木感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疗程后,2组组内P物质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整脊配合针刺通臂穴能更好地改善颈椎内外平衡,缓解神经根卡压症状,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调手法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给予微调手法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方案治疗,B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PRI、PPI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A组PRI、PPI和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调手法配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神经压迫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下都穴与臂合阳穴治疗肩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临床诊断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肩臂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患侧下都穴与臂合阳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都为1次/d,7次/周,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c Gill疼痛询问表(MPQ)以及CASC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CASCS评分以及Mc Gill疼痛询问表(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476,P=0.0130.05)。结论:针刺下都穴和臂合阳穴是一种治疗由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肩臂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短杠杆微调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用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治疗组同时给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每周2次。2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37.50%,对照组为25.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短杠杆微调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颈椎病可较好地减轻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28.89%,对照组为17.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梅花针刺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用针刺颈夹脊穴的基础上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麻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治疗组治疗患肢麻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缓解患肢麻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郭琴 《江西中医药》2020,51(9):54-56
目的:观察经筋辨证取穴结合浮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顽固性上肢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选择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曲池、合谷、外关进行常规针刺手法治疗。观察组通过颈部取穴和上肢取穴进行针刺治疗。颈部夹脊穴针刺手法同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上肢部位针刺方法:在选取经筋的针刺取穴区域寻找阳性反应点作为针刺穴位,针刺时采用"浮刺"手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评分、临床总体疗效评定,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70.58%,对照组愈显率为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疗程后、二疗程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总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生活能力、手的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结束6个月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手的功能、总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生活能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辨证取穴浮刺法能够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顽固性上肢麻木,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十宣穴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穴针刺为主配合十宣穴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颈夹脊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十宣穴放血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颈夹脊穴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后溪穴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疼痛程度的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2%,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组的近期止痛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后溪穴结合牵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到椎针配合针刺组(简称为试验组)和单纯针刺组(简称为对照组).2组各35例,每日1次,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PRI、VAS、P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结束后试验组PRI、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I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显愈率为50.00%,对照组显愈率为23.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评估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舒颈汤合剂;借助临床评价量表、视觉模拟量表等评定两组之间的综合疗效、单项症状、时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患者临床评价量表(CAS)积分显著上升,头、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值显著下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上肢疼痛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头、颈、肩部疼痛,治疗组止痛即刻起效时间、疼痛消除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于上肢疼痛,治疗组止痛即刻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疼痛消除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手法是一种更完善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金英杰  李雪珍 《新中医》2014,46(3):161-163
目的:观察仰卧拔伸牵引配合推拿手法与坐位颌枕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仰卧拔伸牵引配合五区五线十三穴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坐位颈椎颌枕牵引配合五区五线十三穴推拿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2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3.3%、79.2%,高于对照组的90.0%、60.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仰卧拔伸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愈显率较好,优于坐位颌枕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法联用青龙摆尾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3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飞经走气"之青龙摆尾手法,每日1次,均以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主症积分、颈痛量表(NP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7.8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主症积分在第3疗程和随访1个月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PQ评分在第3个疗程结束时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在3个疗程结束时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青龙摆尾手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朱琏抑制Ⅱ型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朱琏抑制Ⅱ型针刺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痛量表(NPQ)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抑制Ⅱ型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常规电针疗法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