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天娟 《大医生》2024,(2):55-57
目的 分析RTD石英纤维桩修复上颌第一磨牙腭(牙合)面和远中邻(牙合)面牙体缺损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江门市口腔医院收治的第一磨牙腭(牙合)面和远中邻(牙合)面牙体缺损患者76例(76颗牙)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金属桩修复,38例)和研究组(采用RTD石英纤维桩修复,38例)。比较两组患者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牙齿美观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桩核冠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牙周相关指标、牙齿美观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BI、GI、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患者牙齿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腭(牙合)面和远中邻(牙合)面牙体缺损采取RTD石英纤维桩修复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美观度与牙龈健康程度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IPS e.max Press铸瓷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边缘密合度、美容效果及牙龈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IPS e.max Press铸瓷嵌体修复,对照组患者接受金合金嵌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牙体缺损边缘密合度、美容效果及牙龈反应。结果观察组边缘密合度A、B等级、美容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8.71%vs.65.57%,95.16%vs.75.41);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0.12 vs.1.79±0.21,1.17±0.13 vs.1.83±0.19,1.13±0.14 vs.1.95±0.22),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含量均低于对照组(15.23±1.81 vs.34.25±4.47,41.23±6.52 vs.53.55±11.23)ng/ml。结论 IPS e.max Press铸瓷嵌体修复体有助于增加牙体缺损边缘密合度,改善美容效果,减弱牙龈反应,降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氧化锆全瓷与钴铬合金全冠修复牙列、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全冠修复的牙列、牙体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氧化锆全瓷全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全冠修复,比较两组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龈沟液量,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8水平,修复后6个月龈下菌斑标本中放线嗜血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具核酸杆菌、齿垢密螺旋体检出率。结果: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龈沟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后龈下菌斑中放线嗜血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具核酸杆菌、齿垢密螺旋体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化锆全瓷全冠修复对患者的牙周损伤小,可改善龈沟液状况,减轻牙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患牙正畸压低对牙周炎患牙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伴有附着丧失的牙周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进行正畸治疗。研究组在排齐整平阶段配合牙龈环切治疗,对照组不行牙龈环切。对2组的牙周状况、IL-1β及TNF-α水平、牙根长、牙骨与牙槽嵴顶间距离(CEJAC)、冠根比、牙槽骨吸收比例(ABLR)、复发率等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D)、平均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出血(BOP)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2组治疗后的PD、AL、PLI、SBI、BOP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根长、CEJ-AC、冠根比、ABLR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2组治疗后牙根长、CEJAC、冠根比、ABLR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86%(P0.05)。结论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患牙正畸压低可有效提高牙周状况,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周围牙槽骨高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修复后对患者牙周组织、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牙修复的患者60例,根据修复材料分为: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A组)、镍铬合金镀金烤瓷冠修复(B组)、金沉积烤瓷冠修复(C组)各20例,测定三组患者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的龈沟液量(GCF)、龈沟探诊深度(GCD)、牙龈指数(GI)、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修复前,A组、B组和C组患者的GCF、GCD、G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复查,A组患者的GCF、GCD、GI指数较修复前显著升高(P<0.05),A组患者的GCF、GCD、GI指数显著高于B组和C组患者(P<0.05);修复前,A组、B组和C组患者龈沟液中TNF-α、IL-1β、IL-6、IL-8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复查,A组患者的TNF-α、IL-1β、IL-8的水平较修复前显著升高(P<0.05),A组患者的TNF-α、IL-1β、IL-8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患者(P<0.05).[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冠对患者的牙周组织影响更为明显,患者牙龈沟液中炎症反应因子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后桩核修复在牙体缺损至龈下残根残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接收的牙体缺损至龈下残根残冠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直接桩核冠修复治疗,研究组接受牙冠延长术后桩核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观满意度、治疗前与治疗后龈沟液中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6周、3个月牙周状况[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68/70),较对照组80.00%(56/70)高(P<0.05);治疗6周、3个月研究组PD浅于对照组,SBI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研究组NO、PGE2、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88.57%(62/70)对比,研究组美观满意度98.57%(69/70)明显较高(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后桩核修复应用于牙体缺损至龈下残根残冠患者中,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牙周恢复状况,减轻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并提高美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疗法治疗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修复疗法治疗,研究组接受口腔正畸结合修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舒适感、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语言功能,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舒适感、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和语言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舒适感、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和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腔正畸与修复疗法联合治疗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牙齿功能、美观效果、牙周组织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背景:金属烤瓷全冠是修复牙体缺损的最常用方法,牙周问题是导致修复失败的最常见原因.目的:评价钴铬合金和银钯合金作为烤瓷冠内冠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钴铬合金和银钯合金烤瓷冠修复患者75例,189颗患牙,其中106颗采用钯合金烤瓷冠修复体,83颗应用钴铬合金修复体.于修复前后临床对比患牙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龈沟液中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以及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嗜血杆菌、福赛斯坦纳菌等3种细菌检出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与修复前比较,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12个月后,患牙龈沟出血指数和龈沟液量、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检出率升高(P <0.05或P﹤0.01),伴放线嗜血杆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P >0.05).②与修复前比较,银钯合金烤瓷冠修复12个月后,龈沟出血指数和龈沟液量升高(P <0.05),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3种细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P >0.05).表明两种材料的烤瓷冠对患牙牙周组织均有影响,其中银钯合金影响较小,钴铬合金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托槽正畸治疗对儿童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口腔门诊治疗的90例需要实施固定矫正的儿童,根据代用矫正器的类型分为传统组45例(采用传统托槽矫正治疗)、研究组45例(采用自锁托槽矫正治疗);检测并对比两组儿童矫正治疗前(T0)、矫正治疗8周(T1)、矫正治疗12周(T2)时刻的龈沟液中IL-1β,TNF-α,IL-17A,IL-35水平;对比两组矫正前、矫正12周后的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龈沟液量及口腔寄生菌的情况。结果:矫正治疗前,研究组和传统组的PLI,GI,SBI及龈沟液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PLI,GI,SBI及龈沟液量均低于传统组(P0.05);T0时刻,研究组和传统组的龈沟液IL-1β,TNF-α,IL-17A,IL-35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研究组的龈沟液IL-1β,TNF-α,IL-17A,IL-35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寄生菌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后12周,研究组的口腔寄生菌检出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正治疗与传统托槽均会对儿童口腔微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前者影响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到宝鸡市康复医院就诊的126例AD患者作为AD组,根据痴呆临床评定量表对AD患者的痴呆程度进行评估,分为轻度组(59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3例)。另选取同期到宝鸡市康复医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胰岛素抵抗[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D组患者血清IL-6、TNF-α、IL-1β、MDA、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重度组血清IL-6、TNF-α、IL-1β、MDA、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SOD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血清IL-6、TNF-α、IL-1β、MDA、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SOD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6、TNF-α、IL-1β、MDA、FINS、HOMA-IR与A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SOD与AD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IL-6、TNF-α、IL-1β、MDA与AD患者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SOD与FINS、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均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并且炎症因子、氧化应激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可能促进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龈沟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西宁市口腔医院收治的30例牙周炎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体检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采集牙龈组织、龈沟液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标本HMGB1表达水平,并留取患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牙周炎患者标本HMGB1表达与外周血IL-1、IL-6、IL-10、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牙龈组织HMGB1表达阳性率、龈沟液HMGB1及外周血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龈沟液HMGB1表达水平与外周血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 0. 05)。结论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龈沟液HMGB1均呈高表达,且与外周血炎症因子IL-1、IL-6、TNF-α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丝弓口腔正畸矫治力与患者正畸牙移动、龈沟液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宿州市立医院行直丝弓口腔正畸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有33例、33例和34例,各组均给予直丝弓口腔正畸,A组、B组和C组分别施加0、100和150 g矫治力。观察两组的正畸牙移动距离、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及牙周状况[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 正畸后1、2、3和4周,C组正畸牙移动距离明显高于A组和B组,B组正畸牙移动距离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前,A组、B组和C组龈沟液IL-1β、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后1、3和7 d, C组龈沟液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A组,B组龈沟液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正畸前后PLI、GI和...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2962-2963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嵌体材料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将75例(90颗牙)需要进行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和纯钛嵌体修复,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半年、1年后进行复诊,通过对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完整性、继发龋、牙龈健康情况、邻接关系等五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观察组颜色匹配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嵌体和纯钛嵌体在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中临床效果均较显著,但从修复效果及整体美观性上来讲,复合树脂嵌体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义齿覆盖修复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牙周指数及美观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4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卡环固位体义齿覆盖修复,观察组接受磁性附着体义齿覆盖修复,比较两组牙齿松动情况、牙周指数(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牙槽骨高度)、美观效果。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牙齿松动度优于对照组,牙周袋深度较对照组浅,龈沟出血指数较对照组低,龈沟液量较对照组少,牙槽骨高度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美观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牙列缺损患者接受磁性附着体义齿覆盖修复,固位效果显著,能优化牙周健康水平,提高美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8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研究组选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选取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和血清炎症因子(TNF-α、MMP-8、IL-6)、牙周指标[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水平、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PD、PL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炎症因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CAL、PD、GI、SBI、PL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龈沟液TNF-α、MMP-8、IL-6水平分别为(2.18±0.3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四手操作护理对口腔全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157例在口腔修复科行全瓷嵌体修复的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辅助临床四手操作护理,治疗后1~3年进行随访,并对全瓷嵌体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临床四手操作护理在全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治疗中的作用。结果:153例全瓷嵌体完整,无崩瓷和脱落,牙龈颜色正常,边缘保持密合,未见继发龋,颜色匹配良好,2例患者发生全瓷嵌体咬合面崩瓷,2例患者发生全瓷嵌体脱落。结论:积极有效的临床四手操作护理有利于保证全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医疗质量,从而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29-3230
观察并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的影响。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70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其接受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并进行对比。治疗后患者龈沟液中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龈沟液中IL-4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对比治疗前后血清中的TNF-α、IL-4水平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牙周基础治疗重度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其不会对血清中TNF-α、IL-4水平造成明显影响,但对于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错(牙合)畸形伴中度牙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62例于该院进行治疗的错(牙合)畸形伴中度牙周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2例患者减数牙共126颗,均给予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统治疗,选取减数牙邻近牙252颗为观察组,252颗减数牙邻牙的同颌对侧同名牙或牙根相似牙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牙齿牙周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减数牙牙槽高度、减数牙侧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前后牙周致病菌水平。结果 两组牙齿牙周相关指标减数牙邻牙牙周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近减数侧牙牙槽高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远减数侧牙槽高度较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较治疗前低,白细胞介素-10 (IL-10)较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塞斯坦纳菌(Tf)、齿垢密螺旋体(Td)、中间普氏菌(Pi)均较治疗前少(P<0.05)。结论 减数正畸联合牙周系...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49-2850
研究排龈术在修复牙龈下楔状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抽选接诊的100例牙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复合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应用排龈线技术排龈后填充复合树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水平,菌斑指数(PLI)与龈沟出血指数(BI)评分及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PLI、BI、TNF-α及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LI、BI、TNF-α以及IL-1β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填充修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下楔状缺损应用排龈术能有效降低填充修复后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牙龈区菌斑,提高填充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带环与直接黏结型颊面管对固定矫治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口腔科收治的124例进行固定矫治的错颌畸形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带环型颊面管治疗,治疗组则进行直接黏结型颊面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物学指标变化情况、龈沟液量变化情况、IL-1β、TNF-α、RANKL、OP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周探诊深度(PD)、牙龈沟液(GCF)、抑瘤素-M(OSM)及牙龈指数(GI)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水平较治疗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56d,两组患者龈沟液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升高水平较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4d,两组患者龈沟液IL-1β、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龈沟液RANKL水平随时间增加而增长,且对照组增长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OPG水平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少,且对照组减少水平明显大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固定矫治期间,应用直接黏结型颊面管治疗较带环型颊面管治疗对患者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IL-1β、TNF-α、RANKL、OPG影响较小,且对口腔微生态改变也较小,避免引发相关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