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的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蛋白的表达特点及与胃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1月收集的90例胃癌粘膜组织(胃癌组)、45例符合标准的为胃癌癌旁组织(癌旁组),采用Western-blot检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中BRMS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BRMS1蛋白在不同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胃癌组的BRMS1蛋白阳性率38.89%低于癌旁组的80.00%(P<0.05);胃癌组的BRMS1蛋白相对表达强度显著的低于癌旁组(P<0.05);TNM分期(Ⅰ期+Ⅱ期)、未及浆膜、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的BRMS1蛋白阳性率显著的高于TNM分期(Ⅲ期+Ⅳ期)、及浆膜、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P<0.05);BRMS1蛋白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病灶直径的胃癌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的BRMS1蛋白表达下调,并且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组织中的Smad7蛋白、趋化因子4(CXCR4)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病理科收集的80例HNSCC组织(HNSCC组)、对应部位的正常头颈部组织8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Smad7蛋白、CXCR4蛋白阳性表达率,并分析二者与HNSCC组织中的病理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灶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 HNSCC组标本中的Smad7蛋白、CXCR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0%、68.75%,对照组的Smad7蛋白、CXCR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HNSCC组织中的Smad7蛋白、阳性率显著的高于高中分化、TNM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HNSCC组织(P0.05);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HNSCC组织中的Smad7蛋白、阳性率显著的高于TNM分期(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HNSCC组织(P0.05)。结论 HNSCC组织中的Smad7蛋白、CXCR4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且与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IL-27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健康成年人(44例)、胃炎患者(30例)和胃癌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7浓度,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27阳性细胞水平。结果健康人对照组、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IL-27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胃炎组和胃癌组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健康人对照组、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HP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胃炎组和胃癌组HP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但胃炎组和胃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对照组、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PGⅡ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TNM分期分组,ⅠB~Ⅳ组血清IL-27水平高于ⅠA组(P0.05);按照淋巴结转移分组,N1~N3组高于N0(未转移)组(P0.05)。健康人对照组、胃炎组、胃癌组IL-27~+CD3~+CD56~(low) NKT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21,P0.05),且胃癌组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和胃炎组(P均0.05)。胃癌组IL-27 ROC曲线下面积为(AUC~(ROC))为0.866 8(95%CI:0.789 2~0.944 4,P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676 6时,cut-off值为74.843 pg/mL,临床提示胃癌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6.4%。结论胃癌患者IL-27表达升高,可能与胃癌发生和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AAbs)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我院确诊的直肠癌患者80例为直肠癌组、4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APE1-AAbs表达水平,分析不同TNM分期、病灶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的直肠癌患者血清APE1-AAbs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PE1-AAbs诊断直肠癌的价值。结果直肠癌组患者的血清APE1-AAb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E1-AAbs水平鉴别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为84.26%、特异度为71.54%、漏诊率为15.74%、误诊率为28.46%、ROC曲线下面积AUC值0.771;TNM分期(Ⅲ期+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组患者的血清APE1-AAbs水平显著高于TNM分期(Ⅰ期+Ⅱ期)、高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灶直径的直肠癌患者血清APE1-AAb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APE1-AAbs水平对于直肠癌的诊断及病理学特征评估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胃癌(GC)患者中表达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G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清IL-4、HGF水平,行胃镜检查与胃组织病理学活检并记录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血清IL-4、HGF水平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Ⅲ-Ⅳ期的GC患者入院时血清IL-4、HGF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IL-4、H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GC患者入院时血清IL-4、HGF水平单独及联合评估TNM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0.836、0.845,均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的价值更高。结论 GC患者血清IL-4、HGF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TNM病理分期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在胃炎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集的90例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90例胃炎组织标本(胃炎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的IL-1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IL-11蛋白在不同病理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表达差异。结果胃癌组织中的IL-11阳性表达率76.77%显著高于胃炎组的15.56%(P0.05);浅表性胃炎组织中的IL-11阳性表达率11.36%与萎缩性胃炎19.57%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IL-1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中的IL-11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的IL-11表达增强,并且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外体(exosome)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77例胃癌患者、34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EXOSC2(exosome component 2)的含量,以评估血清中exosome的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EXOSC2含量为[670.92(572.49,1 287.59)]pg/mL,健康对照组为[585.49(493.63,862.10)]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组血清中exosome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Ⅲ、Ⅳ期exosome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低分化组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5)。胃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和肿瘤大小间exosom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exosome水平的升高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测定血清中exosome的水平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含量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2例胃癌患者和2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sICAM-1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8ICAM-1含量明显高于健康正常人(P〈0.01);胃癌惠者血清sICAM-Ⅰ的含量在肿瘤侵及浆膜(T3+T4)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组、TNM分期(Ⅲ期+Ⅳ期)组分别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T1+T2)组、淋巴结转移阴性组、TNM分期(Ⅰ期+Ⅱ期)组(P〈0.05或0.01)。结 论血清中sICAM-1含量的检测对胃癌的辅助诊断、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白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南京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54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乳腺癌病理分期:Ⅰ期12例,Ⅱ期15例,Ⅲ期12例,Ⅳ期15例。另外选择健康者54例作为对照。ELISA法比较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IL-35水平,并对其与其病理分期及是否发生肿瘤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35水平为21.07±8.01 ng/ml,显著高于健康人(11.99±5.30 ng/ml;t=6.88,P0.001)。此外,病理分型Ⅰ期患者血清IL-35水平为14.95±6.52 ng/ml,Ⅱ期IL-35水平为20.59±8.15 ng/ml,Ⅲ期IL-35水平为24.94±6.64 ng/ml,Ⅳ期IL-35水平为23.35±6.93 ng/ml。Ⅲ期和Ⅳ期乳腺癌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高于Ⅰ期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2,P=0.002;t=3.363,P=0.001)。同时,发生肿瘤转移的血清IL-35水平是23.95±6.95 ng/ml,明显高于未发生肿瘤转移的血清IL-35水平(18.19±7.97 ng/ml;t=2.779,P=0.008)。最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35水平与其肿瘤病理分期(r=0.390,P=0.004)及肿瘤转移均呈正相关(r=0.361,P=0.008)。结论 IL-35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分期及发生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潜在的用于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与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50例及体检健康者50例。采集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VEGFA、VEGFC、VEGFD的含量以及鼻咽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m TOR、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70S6)、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mRNA含量。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EGFA、VEGFC、VEGFD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TNMⅢ/Ⅳ期、低/未分化、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EGFA、VEGFC、VEGFD含量显著高于TNMⅠ/Ⅱ期、中/高分化、淋巴结未转移鼻咽癌患者(P0.05)。鼻咽癌组织中m TOR、P70S6、4EBP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NMⅢ/Ⅳ期、低/未分化、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组织中m TOR、P70S6、4EBP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TNMⅠ/Ⅱ期、中/高分化、淋巴结未转移的鼻咽癌组织(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异常升高,肿瘤组织中m TOR表达量异常增加,VEGF及m TOR异常与TNM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22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TK1、CEA、CA19-9水平检测,并接受病理学检查。统计患者病理特征,分析不同病理特征患者TK1、CEA、CA19-9表达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TK1、CEA、CA19-9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患者TK1、CEA、CA19-9水平分别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K1、CEA、CA19-9水平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患者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低/中分化的AUC均>0.700,有一定评估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患者血清TK1、CEA、CA19-9呈高表达,且三者联合可有效评估胃癌患者TNM分期、淋巴转移及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小RNA-133a(miR-133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经胃镜活组织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90例(胃癌组)、60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60例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三组对象的血清miR-133a表达,并分析不同病理学特征胃癌患者血清miR-133a表达差异。【结果】胃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中的miR-133a水平均显著低于癌前病变组患者、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癌前病变组患者、对照组血清中miR-133a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胃癌组患者血清中miR-133a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TNM分期为Ⅲ和Ⅳ期、低分化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中的miR-133a水平显著低于TNM分期为Ⅰ和Ⅱ期、高中分化胃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且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miR-133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下调,手术后逐渐恢复,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比较采取不同肿瘤分期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对143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简单TNM分期及具体TNM分期对胃癌手术患者预后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N分期)、远处转移情况(M分期)、TNM分期与胃癌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采用TNM分期来表示肿瘤分期,简单TNM分期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而采用具体的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ⅢC、Ⅳ期)来表示肿瘤分期时,具体TNM分期是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NM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髓样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以及骨代谢标志物[N-端骨钙素(N-MI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蛋白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的表达,探讨血清IL-6、IL-6R、MCL1水平与MM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MM患者纳入MM组,按临床分期将其分为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3个亚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的血清IL-6、IL-6R、MCL1、β-CTX、PINP、N-MID水平。结果 MM组患者血清IL-6、IL-6R、MCL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Ⅲ期组明显高于Ⅱ期组(P0.05),Ⅱ期组明显高于Ⅰ期组(P0.05)。MM组患者血清N-MID、PI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Ⅲ期组明显低于Ⅱ期组(P0.05),Ⅱ期组明显低于Ⅰ期组(P0.05);MM组患者血清β-CT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Ⅲ期组明显高于Ⅱ期组(P0.05),Ⅱ期组明显高于Ⅰ期组(P0.05)。血清IL-6、IL-6R、MCL1水平与MM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8、0.56、0.72,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IL-6、IL-6R、MCL1水平明显升高,与MM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价MM骨损伤及MM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IL-2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血清中IL-21和IL-17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IL-1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血清中IL-21的浓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胃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之间血清中IL-21的浓度无明显差异。胃癌患者血清中IL-21与IL-17的浓度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IL-21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IL-21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地位以及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保存的胃癌标本62例(胃癌组),选取癌旁组织(距癌边缘5cm)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胃癌前病变标本50例(癌前病变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COX-2、VEGF-C蛋白表达,分析胃癌COX-2、VEGF-C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两者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等。结果胃癌组COX-2蛋白和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08%和61.29%,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癌前病变组COX-2蛋白和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0%和2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Ⅰ~Ⅱ期、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50.00%和33.33%,明显低于TNM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TNM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和29.63%,明显低于TNM分期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OX-2蛋白表达与VEGF-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411,P0.05);COX-2(+)VEGF-C(+)组和COX-2(+)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2个月和21个月,明显低于VEGF-C(+)组和COX-2(-)VEGF-C(-)组(P0.05)。结论 COX-2、VEGF-C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有重要作用,COX-2、VEGF-C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分化程度有关,COX-2还与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T分期肺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0例(NSCLC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正常者85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6、IL-10)、IL-18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T分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10、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Ⅰ~Ⅱ分期患者IL-6、IL-18水平低于Ⅲ、Ⅳ期,Ⅲ期低于Ⅳ期(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随访日期,IL-6正常组生存率高于升高组,IL-18正常组生存率高于升高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伴随Th1细胞、Th2细胞分泌的因子及IL-18水平异常,其中IL-6、IL-18可能与NSCLC患者T分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在乳腺肿瘤定性诊断中价值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本院92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同期行手术切除治疗的92例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瘤)患者为良性组。对比2组与不同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血清IL-1β、IL-10、IFN-γ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各指标单一与联合检测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不同预后(1年复发、未复发)乳腺癌患者血清各指标表达,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各指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复发的关联性。结果乳腺癌组血清IL-1β、IL-10、IFN-γ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血清IL-1β、IL-10、IFN-γ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均具有较高AUC,应用3者联合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7.17%、特异度为84.78%;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IL-1β、IL-10、IFN-γ水平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1年复发患者血清IL-1β、IL-10、IFN-γ水平高于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β、IL-10、IFN-γ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复发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IL-1β、IL-10、IFN-γ在乳腺肿瘤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可用于预后复发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微小RNA-355(mir-355)的表达变化及与肿瘤肿瘤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90例PHC患者(PHC组)、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对照组)、9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组的血清mir-355水平,并分析不同甲胎蛋白(AFP)水平、病灶数目、病灶直径、是否发生脉管侵犯、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患者的血清mir-355水平差异。结果PHC组、对照组的血清中mir-355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PHC组的血清中mir-35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灶多发、病灶直径≥5cm、发生脉管侵犯、低分化、TNM分期(Ⅲ期+Ⅳ期)的PHC患者血清mir-355水平低于病灶单发、病灶直径5cm、未发生脉管侵犯、高中分化、TNM分期(Ⅰ期+Ⅱ期)的PHC患者(P0.05);不同AFP水平PHC患者的血清mir-35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血清mir-355的表达水平下调,并且与PHC的病灶数量、大小、是否发生脉管侵犯及分化、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胃癌患者,取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及癌旁组织各60份分别为胃癌组和癌旁组,非肿瘤性胃切除标本20份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E-cadherin及Vimentin阳性表达情况,Spearman法分析胃癌组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胃癌组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率(28.3%)低于癌旁组(46.7%)和对照组(80.0%)(P0.05),癌旁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Vimentin阳性表达率(70.0%)高于癌旁组(50.0%)和对照组(35.0%)(P0.05),癌旁组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呈负相关(r=-0.476,P0.001),无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阳性表达率(40.0%)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12.0%)(P0.05),TNM分期Ⅲ~Ⅳ期、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Vimentin阳性表达率(82.1%、85.2%、84.0%)均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者(47.6%、57.6%、60.0%)(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表达升高,二者与胃癌的侵袭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