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发性肢体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1995年1月~2009年1月治疗29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男15例,女14例;复发时平均年龄32.4岁(13~56)岁;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各12例,肱骨近端2例,股骨近端、尺骨远端、腓骨近端各1例.首次手术方式与例数:肿瘤刮除植骨26例,瘤段切除骨缺损修复术2例,单纯腓骨近端切除术1例.复发平均时间26.6个月(1~168)个月.再次手术方式与例数:瘤段切除骨缺损修复重建术17例(假体置换14例,自体骨移植2例,灭活再植1例);肿瘤扩大刮除瘤腔灭活骨修复术7例(植骨4例,骨水泥填充内固定3例),肿瘤扩大切除术3例;截肢术2例.[结果]随访时间24~180个月,平均70个月.2例再次复发;总再复发率为6.9%,肿瘤切除骨缺损修复组无复发,病灶内手术组中1例复发(1/7,14.29%),局部扩大切除术组1例复发(1/3,33.33%).随访期内2例死亡(1例死于非肿瘤原因).病灶内手术组肢体功能优良率为100%,瘤段切除骨缺损修复组为73.33%.综合临床疗效评价病灶内手术优良率为85.71%.肿瘤切除骨缺损修复组为66.67%.[结论]骨巨细胞瘤术后定期随访对于早期诊断肿瘤复发至关重要;一旦复发诊断明确,尽管存在再次复发的风险,应首选瘤灶内手术;对放射学Companacci Ⅲ级的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择瘤段切除骨缺损重建手术治疗,但存在一定的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 (NCTD)对人原发性胆囊癌GBC SD细胞系增殖及相关基因的干预效应。方法 实验分NCTD组 (7个浓度梯度组 ,每组 6孔 )和对照组 (n =6) ,分别应用四唑盐比色法和链霉素亲合生物素复合物法测定NCTD对体外培养GBC SD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和对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7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分别在浓度 10mg/L、时间 6h时 ,即对GBC SD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且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作用增强 ,呈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 ;实验组PCNA和Ki 67表达的棕褐染色细胞数和阳性指数 (PCNA :0 .93 2± 0 .0 3 1vs 0 .3 18± 0 .0 2 3 ;Ki 67:0 .964± 0 .0 92vs 0 .2 97± 0 .0 18;n =10 )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少 (P <0 .0 5 )。结论 NCTD能抑制人原发性胆囊癌GBC SD细胞的生长和PCNA、Ki 67增殖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分析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为其临床治疗及降低复发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1例长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首次手术方式、肿瘤所在部位、病理骨折与否、Jaffe’s病理分级、Campanicci’s放射线分级等,总结相关的复发因素。结果:本组41例肿瘤中复发者21例。21例中Jaffe’s病理诊断与首次比较,17例无变化;按Campanicci’s放射诊断标准,首次19例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本院收治的18例GCTB复发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评价指标包括影像学评估、功能评分(MTSS 评分):>70%满意、≤70%不满意.18例患者初次复发14例、二次复发4例;股骨远端12例、胫骨近端6例、髌 骨1例;Campanacci分级:2级7例,3级10例,恶变1例;采用扩大刮除+骨水泥(内固定),瘤段广泛切除+肿瘤型假体重建和截肢.[结果]扩大刮除的11例患者有2例复发,行瘤段切除重建术,6例瘤段切除重建患者无复发,远处转移2例(1例恶变截肢的患者死亡).MTSS评分>70%12例,≤70%6例.[结论]根据骨巨细胞瘤复发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分级以及年龄,患者对功能的具体要求,可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原则上局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刮除术;瘤段切除重建术具有病灶切除彻底、不易再次复发的优点;对于巨细胞瘤复发、恶变,软组织污染的患者可以采取截肢手术.  相似文献   

6.
汪翔  杨少岩  张蒙  何安邦  吴松 《骨科》2015,6(4):215-219
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交界性骨肿瘤,具体发病机制不详且易复发,目前除了手术暂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案。但随着快速减法杂交( rapid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RaSH)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等技术在GCTB研究领域的运用,基因突变、基因表达谱、基因转染及信号通路等基因组学事件在GCTB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这些研究正逐渐揭示了GCTB的发病机制,同时也改进了这种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本文旨在总结GCTB基因组学研究现状,以期能发现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治疗方案及减少该病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8.
曾纪葵  王泰仪 《中国骨伤》1991,4(5):11-12,18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骨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倾向,复发率高(1~5%),少数发生肺转移死亡。本文总结我院从1959~1986年收治并经组织学证实的63例骨巨细胞瘤,探讨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骨巨细胞瘤一例孙传友*鲁胜武*阮亚*曹家树*易志坚*患者男,28岁。右膝部跌伤后疼痛且无力3年,以关节炎治疗无效。近月来疼痛加重。X线片拟为“骨宾骨巨细胞瘤”入院。检查:右膝骨宾骨较健侧肿大,皮温略高,压痛明显,浮骨宾试验和麦氏征阴性,股四头肌轻度萎...  相似文献   

10.
梁鹏 《中国骨伤》2018,31(3):292-296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局部具有侵袭性、溶骨活性的良性骨肿瘤,传统治疗手段为囊内刮除植骨,但有很高的局部复发率,通过辅助手段对瘤腔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局部复发;对于不同部位骨巨细胞瘤应依据病变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复发率的高低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假体置换、广泛切除、En bloc切除等;对于特殊部位预计手术风险大、不能完整切除患者可行动脉栓塞,有利于病情得到控制或手术;双磷酸盐、地诺单抗的应用给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目前主要应用于复发、难治、特殊部位、转移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化疗主要应用于转移、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放疗对于复发或难以手术切除部位骨巨细胞瘤可控制肿瘤进展,但有恶变可能。双磷酸盐、地诺单抗缺乏长期随访,远期疗效尚不明确,骨巨细胞瘤治疗领域新方法、新药的研发为其带来了更多希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影响GCT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染色法对39例GCT组织和4例正常骨组织的Survivin与COX-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CT JaffeⅠ、Ⅱ、Ⅲ级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2%、68.8%和83.3%,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81.3%和100.0%,正常对照组均未见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分别与Jaffe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两种蛋白表达具有中度一致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瘤段截除植骨术明显降低GCT的复发率,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均不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可能参与GCT的发生、发展,为GCT的预后判断及开发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为GCT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骨巨细胞瘤(GCT)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早期研究表明,病灶简单刮除、植骨术后关节功能满意,但局部复发率很高.随着更为先进的影像技术和各种物理化学辅助措施如液氮冷冻、骨水泥等的应用,GCT复发率降低,预后改善.GCT瘤体整块切除适用于部分患者,使复发率更低,但需行复杂的重建手术.普遍认为,GCT病理学及影像学分期...  相似文献   

13.
骨巨细胞瘤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正Copper 1818年第一次描述了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后来Nelaton描述了它的侵袭性,Virchow揭示了它的恶性潜能[1]。GCT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约5%[2],好发于20~40岁,女性发病率相对男性而言较大。GCT发病多位于骨骺,长骨多见,其他部位少见,好发部位依次为胫骨近段(24.36%)、股骨远端(23.46%)、股骨近段(6.92%)、  相似文献   

15.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来源于中胚叶细胞,属半恶性肿瘤,其肿瘤组织主要由多核巨细胞和基质细胞组成。一般认为多核巨细胞不具备肿瘤细胞特点,而基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主要肿瘤细胞成分。Jaffe等根据基质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多核巨细胞的多少、大小,将肿瘤分为Ⅰ、Ⅱ、Ⅲ级,通常认为Ⅰ级为良性,Ⅲ级为恶性,而Ⅱ级介于两者之间,然而临床结果并不完全如此。骨巨细胞瘤的诊断需要临床、X线及病理三结合,而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使得诊断更为精确。骨巨细胞瘤的治疗问题不少,主要是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的方式逐渐增多,复发率亦有所下降,现就骨巨细胞瘤的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骨巨细胞瘤的局部复发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防止骨巨细胞瘤的局部复发。方法:观察本院1981 ̄1998年4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28例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沁填充后,只有1例复发、6例肿瘤病灶刮除自体骨移植后,4例复发。结论:肿瘤病灶刮除后骨水泥填充能减少局部肿瘤复发;对于X线CampanacciⅢ级,或者Ennecking外科分期Ⅰb或Ⅱb,或者Jaffe病理分期Ⅲ级患者,应扩大切除肿瘤病灶,近关节处肿瘤可扩大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肿瘤细胞灭活+植骨内固定术,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骨巨细胞瘤从最初发病到恶变的间隔时间为18~108个月,平均59.5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24.8个月,3例无疾病复发征象,2例带瘤存活,1例死亡。结论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若手术困难,可考虑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相似文献   

18.
手部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手部复发性腱鞘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指掌部锯齿形切口,在手术放大镜下操作,保留滑车、将肿块连同受累的屈肌腱鞘及滑液鞘全部切除。结果 12例随访1 ̄6年,无一例复发,手指屈伸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手部腱鞘巨细胞瘤手术不仅要切除瘤体还要切除瘤体附近的腱鞘、滑膜组织,对于呈串珠状多发性腱鞘巨细胞瘤且腱鞘被侵及的病便、可选择保留A1、A2、A4滑车的全腱鞘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胡永成 《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1):1083-1090
 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 作为良性和恶性之间的交界性肿瘤,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措施。GCT手术后虽然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很小,但局部复发率却很高,文献报道局部复发率多在10%~30%,但在各种骨肿瘤分类中一直将GCT定义为“一种良性、侵袭性骨肿瘤”,因此,临床医生容易产生“良性肿瘤”所带来的假安全感,而轻视对手术治疗的研究和重视[1-2]。  相似文献   

20.
长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和各种术式的选择与疗效,为临床治疗及降低复发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1996年~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53例,根据临床、X线分级程度采用刮除植骨、骨水泥填充、大块切除、人工关节置换等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通过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最短2年6个月,最长6年,平均3年。刮除植骨骨水泥填充术14例,复发6例;肿瘤骨大块切除,带血管腓骨髂骨移植术17例,复发1例;22例瘤段切除,均无复发。[结论]长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复杂多样,肿瘤复发与Com-pan icc i影像学分级、手术方案的选择有着密切关系;单纯瘤体刮除术可致较高比例的肿瘤复发,故正确估计预后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