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其短期生存状况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51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院后120d内的生存状态将其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8例),调查两组患者的住院基本信息及生存时间,并对两组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PLR、NLR及D-二聚体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这些指标对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NLR、PLR及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PLR和年龄与患者出院后120d内死亡显著相关(P0.05);通过ROC曲线对PLR的预后价值进一步分析,PLR最佳截断值为232.5,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70.3%,表明PLR≥232.5的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PLR可作为独立预测AECOPD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当PLR≥232.5与AECOPD患者120d内病死率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急诊早期高敏肌钙蛋白T(hs-TnT)水平,并评估其预测患者短期预后的情况。方法:使用Elecsys 2010系统检测103例A型AAD患者入院时hs-TnT、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其他生物学指标,并根据入院时患者的hs-TnT水平将其分为hs-TnT(+)组(≥0.014ng/ml)和hs-TnT(-)组(0.014ng/ml)。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评估hs-TnT水平能否预测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因素预测院内死亡风险的截断值。结果:全部患者中,hs-TnT(+)组63例,hs-TnT(-)组40例,hs-TnT(+)组患者的病死率、最大主动脉直径、hs-CRP和D-dimer水平均要显著高于hs-TnT(-)组(P0.05),且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hs-TnT(-)组(P0.05);死亡患者的hs-Tn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03);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hs-TnT是预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4);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hs-TnT(+)组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要显著高于hs-TnT(-)组患者(P=0.02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hs-TnT的截断值为0.042ng/ml时(P0.01),其预测短期院内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8%和76.4%。结论:hs-TnT可能可以作为A型AAD患者危险分层的标志物,但其与A型AAD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呼吸科诊治的AECOPD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经验实施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实施抗菌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半年内再次急性加重发生率、半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显著升高,参考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7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D-D水平分为正常组(D-D≤0.3 mg/L)81例、高水平组(D-D0.3 mg/L)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远期生存率。结果高水平组的近期CR率41.30%显著的低于正常组的65.42%(P0.05),高水平组的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的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27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进行Cox比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OR=1.398)、肿瘤低分化(OR=1.772)、淋巴结转移(OR=1.520)、D-D高水平(OR=1.297)是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病灶最大径对患者的远期生存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术前高血浆D-D水平对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presepsin及D-二聚体(D-D)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我院诊治的120例AP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42例)、中度重症组(40例)和重症组(38例),入院后均给予内科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者49例为对照组,比较血浆PCT、presepsin和D-D水平。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入院后第1、3、7 d血浆PCT、presepsin和D-D水平,分析上述因子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中重症组血浆PCT、presepsin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血浆PCT、presepsin和D-D水平高于轻症组和中度重症组(P0.05);血浆PCT、presepsin和D-D水平均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生存组第1、3、7 d的血浆PCT、presepsin和D-D水平均低于死亡组,且生存组第3、7 d血浆PCT、presepsin和D-D水平低于第1 d(P0.05);三者联合的AUC最大,其中D-D诊断截断值1.83mg/L,敏感度为65.22%,特异度为90.72%; presepsin诊断截断值699.4 ng/L,敏感度为73.91%,特异度为82.47%; PCT诊断截断值3.36 ng/ml,诊断敏感度为78.26%,特异度为62.89%(P0.05)。结论血浆PCT、presepsin和D-D水平与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通过动态观察上述因子水平可较好的评估患者预后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变化及其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将2018年1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同期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稳定期组,另选取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AECOPD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AECOPD组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n=84),恶化组(n=36)。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均检测血清MnSOD、CuZnSOD水平,比较各组血清MnSOD、CuZnSOD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血清MnSOD、CuZnSOD对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AECOPD组血清MnSOD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对照组,血清CuZnSOD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血清MnSOD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血清CuZnSOD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nSOD预测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曲...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住院病死率的效能进行验证。方法 421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分为生存组281例和死亡组(住院死亡)140例,收集入住ICU 24h内相关指标,计算APACHEⅡ评分及其预测的住院病死率;应用ROC曲线评估APACHEⅡ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的辨别力,采用Hosmer-Lemeshow(HL)goodness-of-fit检验评估APACHEⅡ评分的校准力,采用标准化死亡比值(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检验APACHEⅡ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的准确性,采用Brier评分(Brier score,BS)评估APACHEⅡ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的综合能力。结果生存组APACHEⅡ评分[17.0(12.0,24.0)分]低于死亡组[26.5(22.0,31.0)分],APACHEⅡ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7.7(0.5,47.4)%]低于死亡组[71.1(26.1,90.4)%],ICU住院时间[7(4,11)d]较死亡组[11(5,19)d]短,住院时间[27(14,51)d]较死亡组[15(6,34)d]长(P0.05);生存组患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NYHA心功能Ⅲ~Ⅳ级)、痴呆、肿瘤比例(14.9%、14.2%、10.7%)低于死亡组(28.6%、23.6%、19.3%)(P0.05);APACHEⅡ评分24分确定为最佳截断值,预测住院病死率的AUC为0.77(95%CI:0.72~0.81,P0.05),HL检验显示校准不良(χ~2=16.690,P=0.034),预测老年重症患者群体住院病死率的准确性良好(SMR=0.90),模型综合能力一般(BS=0.20)。结论 APACHEⅡ评分在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住院病死率上有良好的辨别力和总体预测准确性,但校准不良,应专科化模型改善校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APACHEⅡ)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风险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APACHEⅡ评分结果实施小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病死率现状、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分析护理风险并实施小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了临床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进展阶段中的水平变化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150例COPD患者资料,分别为COPD稳定期组39例,AECOPD组41例,AECOPD合并PH组70例。AECOPD合并PH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各组之间、COPD各组与对照组之间D-D和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AECOPD合并PH组和对照组比较,D-D、s-CR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251,P<0.05;F=13.903,P<0.05);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和AECOPD合并PH组患者D-D、s-CRP水平依次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合并PH组中各亚组间D-D、s-CRP水平比较,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 D-D、s-CRP与PASP呈正相关(r= 0.727/0.843;P<0.01)。结论 D-D和s-CRP水平随COPD患者疾病进展逐渐升高,且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COPD患者病情进展特别是发生PH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硫化氢(H_2S)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关系。方法: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64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缓解期60例为缓解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受试者血清HSP70、H_2S、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分析HSP70、H_2S表达相关性及与炎症因子关系,ROC曲线分析HSP70、H_2S表达对AECOPD诊断价值。结果:AECOPD组、缓解期组患者血清HSP7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高于缓解期组(P0.05);AECOPD组、缓解期组患者血清H_2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低于缓解期组(P0.05);AECOPD组、缓解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高于缓解期组(P0.05);AECOPD患者血清HSP70与TNF-α、IL-6、IL-8表达呈正相关(P0.05),血清H_2S与TNF-α、IL-6、IL-8表达呈负相关(P0.05);AECOPD患者血清HSP70与H_2S表达呈负相关(P0.05);血清HSP70预测AECOPD的AUC为0.813,截断值为287.46 ng/L时,敏感度为79.69%,特异度为76.67%,H_2S预测AECOPD的AUC为0.844,截断值为22.49 mmol/mL时,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80.00%。结论:AECOPD患者血清HSP70高表达,H_2S低表达,二者表达呈负相关性,并与炎症反应相关,HSP70、H_2S对AECOPD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能成为AECOPD早期诊断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出院后1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将出院后1年内有≥1次再入院记录的患者纳入再入院组(n=35),其他患者纳入非再入院组(n=65)。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方法和死亡情况)。根据NLR、EOS的预测AECOPD再入院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截断值将患者分组,分别为高NLR组(n=43)和低NLR组(n=57)、低EOS组(n=51)和高EOS组(n=49)。比较各组的住院时间、1年内COPD相关再入院情况和死亡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EOS预测AECOPD再入院的风险。结果 再入院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68±6.44) d,明显长于非再入院组[(14.02±6.26) d],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患者比率为28.57%,明显少于非再入院组(53.85%),NLR为8.57±3.1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前后和肽素(CPT)、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变化。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RC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观察治疗前后CPT、CRP、D-D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7.92% vs 87.23%,P < 0.05)。手术后1 d、4 d的CPT、CRP、D-D水平较手术前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及肝功能恢复时间均较短(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也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 0.05)。  结论  ERCP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CPT、CRP及D-D水平及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病患者入院初始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73例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2组。A组:血糖水平低于11.1mmol/L(n=47)、B组:血糖≥11.1mmol/L(n=26)。高血糖患者胰岛素泵入控制血糖,使血糖达到并维持在8.3mmol/L以下,观察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包括初始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B组患者的初始血糖值明显高于A组(P0.01)。同时,与A组比较,B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较长(P0.01),胰岛素用量明显较多(P0.05)、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初始血糖水平与住院时间相关,初始血糖高的患者住院时间也较长。结论重症高血糖患者的预后较差,血糖水平高低与住院时间长短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为AECOPD患者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153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2例以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指导抗生素使用;观察组8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以指导抗生素使用,比较2组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出院90d内病死率。结果 2组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出院90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抗生素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患者预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伴发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在该院住院的AECOPD患者117例,根据是否伴发呼吸衰竭分为伴发呼吸衰竭组(n=48)和未伴发呼吸衰竭组(n=6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NLR和NT-pro BN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预测呼吸衰竭的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脑梗死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既往是否有吸烟史情况、NT-pro BNP、N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既往有吸烟史等因素后NT-pro BNP(OR=3.085,95%CI:1.252~7.605)和NLR(OR=1.599,95%CI:1.179~2.168)是AECOPD伴发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 BNP水平与NLR水平呈正相关(r=0.297,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NT-pro BNP及NLR+NT-pro BNP联合预测AECOPD患者伴发呼吸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787和0.844;灵敏度分别为0.500、0.688和0.833;特异度分别为0.899、0.855和0.739。结论 NT-pro BNP和NLR是AECOPD伴发呼吸衰竭的独立风险因子,联合检测对其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AECOPD合并AFR患者198例,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01例)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机械通气,对照组(97例)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pH值、PaO_2、PaCO_2)、住院相关指标(通气时间、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相关预后指标(再插管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血氧饱和度维持情况、二氧化碳分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再插管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功能恢复快,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ms 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穿透素3(pentraxin-3,PTX-3)、D- 二聚体(D-dimer,D-D) 与ERCP 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江油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8 年1 月~ 2020 年1 月) 收治的150 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后48h 内是否发生PEP 分为PEP 组(n=42)和NPEP 组(n=108) 例,并根据修订版亚特兰大分类标准(revised atlanta classification standard,RACS) 将PEP 患者分为SAP 组(n=12)、MSAP 组(n=11) 和MAP 组(n=19)。对比各组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sFlt-1,PTX-3 和D-D水平,点二列相关系数分析PEP 患者血清sFlt-1 和PTX-3,D-D 水平与RACS 分级的相关性,ROC 曲线分析血清sFlt-1,PTX-3 和D-D 水平对PEP 的预测价值。结果 PEP 组血清AMY,sFlt-1,PTX-3 和D-D 水平明显高于NPE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591,5.429,25.301 和35.040,均P < 0.05);不同严重程度PEP 患者血清AMY,sFlt-1,PTX-3 和D-D 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482,62.125,45.218 和70.612,均P< 0.05);ROC 曲线显示,血清sFlt-1+PTX-3+D-D 预测PEP 的AUC 明显大于各指标单独及两两联合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也更高。结论 PEC 患者血清sFlt-1,PTX-3,D-D 水平明显提升,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PEP 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小板(PLT)减少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30例诊断为AKI且接受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内预后分为存活组(n=72)和死亡组(n=58),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数据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变化率(△PLT)对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根据△PLT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①58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44.6%.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接受有创机械通气、使用升压药及输血的比例高于存活组.②69例患者(53.0%)存在基线血小板减少症(TP).CRRT后新发TP 36例(27.7%).死亡组患者CRRT后血小板最低值低于存活组(24.00×109/L vs.58.50×109/L,P<0.001).③△PLT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95%CI0.621~0.802,P<0.001),最佳截断值为51.28%.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51.28%是接受CRRT的AK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49,95%CI1.500~7.474,P=0.003).⑤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CRRT后PLT下降51.28%以上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28 d累积生存率降低.结论血小板减少在接受CRRT的AKI患者中常见,且与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D-二聚体(D-D)、甘胆酸(CG)水平变化,探讨三者在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COPD患者80例,其中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组)44例(24例合并肝损伤、20例未合并肝损伤)、稳定期(稳定期组)36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45例。平行检测对照组及COPD患者各组治疗前后血清SAA、D-D、CG水平。结果对照组、稳定期组、AECOPD组血清SAA、D-D、CG水平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患者血清SAA、D-D、CG水平呈正相关(r=0.672、0.573、0.741,P0.01);治疗前后COPD稳定期组、AECOPD未合并肝损伤组、AECOPD合并肝损伤组血清SAA、D-D、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AA、D-D、CG水平与COPD患者肺、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7、0.644、0.498,P0.01)。结论联合检测COPD患者血清SAA、D-D、CG水平对COPD的诊断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4例AECOPD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对比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凝血四项检测指标PT、APTT、TT和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D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常存在较为明显的凝血-纤溶-抗凝功能系统失衡状态,故在AECOPD患者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凝血、纤溶、抗凝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