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片,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性眩晕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强力定弦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mg/次,2次/天,联合强力定眩片口服,5片/次,3次/天。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mg/次,2次/天。两组治疗20天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强力定眩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很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李扬声自拟定眩方联合氟桂嗪胶囊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氟桂嗪(脑灵)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李扬声自拟定眩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推动脉(RVA)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脂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7% (34/38),对照组为73.68%(2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两侧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其口径和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扬声自拟定眩方联合氟桂嗪胶囊治疗眩晕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定眩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定眩汤治疗,观察2组中医症候积分、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舌脉象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定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梅尼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梅尼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定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眩晕积分、耳鸣程度及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只有眩晕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耳鸣程度及伴随症状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天麻钩藤定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梅尼埃综合征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 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眩复宁加减结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86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口服,观察组采用基础方眩复宁加减结合氟桂利嗪联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及全血流变学情况,2组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74 3,P=0.041 0),2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眩复宁加减结合氟桂利嗪较单纯使用氟桂利嗪更加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脑供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熄风定眩方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血管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熄风定眩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10 mg,睡前服用。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总分及身体评价、情感评价、功能评价三项得分。结果两组均脱落病例3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HI量表总分及各项得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DHI量表的情感评价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熄风定眩方和氟桂利嗪胶囊均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熄风定眩方改善眩晕对患者造成的心理障碍优于氟桂利嗪胶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内耳眩晕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加用痰定眩汤.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发作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由于后循环缺血而引起的眩晕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除给予相应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和活血定眩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TCD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及TCD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治疗组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阳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阳虚水泛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温阳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均正常。结论:温阳止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阳虚水泛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熄风定眩汤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焦作市中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血管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方剂熄风定眩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疗程,采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1 %高于对照组的76.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熄风定眩汤能够改善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症状,优于与西药氟桂利嗪胶囊,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浊通络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疗效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西医组(n=40)和中医组(n=40)。西医组使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中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联合化浊通络定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脑血流量(全脑血流量、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医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中医组低于西医组(P<0.05);两组全脑血流量、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且中医组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通络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可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脑血流量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眩汤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清眩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25/30),对照组为60.0%(18/3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63.3%(19/3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快(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2周后左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更快(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2周后左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基础上合用清眩汤可以增快左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显著提高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理化性质影响。方法 11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眩晕、颈肩痛及头痛积分变化,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TCD)测量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n)、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ELISA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D-二聚体(DD)及内皮素-1(ET-1)含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及颈肩痛临床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右侧椎动脉PS,基底动脉TAMn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GRP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上升,DD、ET-1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西药可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血液理化性质异常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陆小青 《陕西中医》2011,32(10):1299-1301
目的:观察眩得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口服眩得宁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粘度及收缩期脑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得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愈率相同,但对降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粘度均优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9.
吴海萍 《新中医》2021,53(7):135-138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眩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均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力定眩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中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 (ET-1)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以及左椎动脉(LV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RVA及LV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症可有效缓解患者头晕等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葛根定眩胶囊对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X线征象改变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64例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予葛根定眩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形态改变程度、颈椎椎体滑移距离和血浆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椎形态改变程度、颈椎椎体滑移距离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NPY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定眩胶囊能够增加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量,与盐酸氟桂利嗪作用相似;能降低血浆NPY含量,作用优于盐酸氟桂利嗪。推测葛根定眩胶囊治疗颈性眩晕不仅作用于血管,还可能通过改善颈部软组织痉挛,降低颈部交感神经兴奋,进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痉挛,增加血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