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指导情况的分布特征。方法:以G大学全日制医学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G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状况"调查问卷,分年级抽样调查,分析导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指导情况的分布特点。结果:导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平均每月指导次数主要为3~5次(31.58%);对研究生的科研帮助主要集中在课题设计指导方面(74.47%);研究生主要参与了导师课题中的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环节(65.41%);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主要为传统型师徒关系(47.37%);研究生的科研劳务费大部分未发过(59.40%);大部分研究生对导师的科研指导表示满意(81.20%)。结论:基于此项调查可初步总结出导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指导情况的分布特征,为建立完善的导师培养研究生制度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我校中医药各专业的部分硕士生就学习现代实验研究技术的看法进行了初步调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007级部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各班负责人统一收回,再将有效答卷进行分析.结果:多数被调查的硕士生认为学习现代实验研究技术比较重要;一少部分硕士生对写实验报告认识不足;部分硕士生认为现行的现代实验研究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应进行适当调整.结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现代实验研究技术教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对基础与专业课教学看法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中医药专业硕士生的教学质量.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抽取学校2007级部分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就其对基础与专业课教学的看法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大多数认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经典理论非常重要;多数认为学习实验研究技术也很重要,学后收获较大;多数希望以教师讲授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并认为以开卷方式考试或以小论文、小综述的方式考核有利于促进学习.结论: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应该加强中医经典学习;应该将实验研究技术与中医药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应该以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开卷方式考试及小论文、小综述考核为主.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创新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医研究生培养工作是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措施,文中结合中医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教学、临床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科研创新,专业素质培养及管理和临床实践等方面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硕士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中医儿科研究生导师的"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了解中医儿科教育专家对目前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突出问题的看法,发现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教育中的瓶颈,以期为建立适应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机制提供依据,为中医教育决策层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24名导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类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临床和科研2个维度的37个项目进行评价,博士科学学位导师对其指导的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满意度达到100%,对其临床能力满意度达66.67%,其余各项评分都在C级以上,但是有2位(占5.88%)硕士科学学位导师对其指导的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不满意,有2位(占2.70%)临床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对硕士临床专业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均不满意,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导师和研究生对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基本满意,但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临床能力方面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临床工作,缺乏诊疗思路,工作不积极主动,科研能力方面只能勉强能完成部分研究内容甚至对所研究领域没有兴趣。对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姚雅琼 《中医教育》2011,30(2):53-55
加强素质教育,作为一切素质墓础的人文素质不可或缺.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作为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共同追求的今天,结合近年来学校关于硕士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实践,对当前硕士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现今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的缺失现状,阐述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总结出提高中医药院校硕士生整体素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是安徽中医学院首批招收研究生的硕士点之一,自1978年首批招生以来,长期致力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根据我单位多年来培养硕士生的方法和经验,从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注重专科优势、加强科研积累、跟踪医学前沿技术、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等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以造就合格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章巨焕 《中医教育》2006,25(4):66-68
体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体育素质是研究生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在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体育素质教育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硕士研究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学校应把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纳入教育培养计划,开设体育必修或选修课,加强硕士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硕士研究生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提高硕士研究生的体育素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及师资力量4个方面分析了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望,旨在为完善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全日制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情况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中医儿科学2018—2020级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情况及培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评价良好,在课堂教学方面,68%(89/131)的学生认为教师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规定学时授课;74%(97/131)的学生认为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和学术指导最重要,37%(49/131)的学生认为导师应加强对学生科研工作方面的指导,85%(111/131)的学生与导师交流每周至少1次;55%(72/131)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积极性高;30%(39/131)的学生认为学术氛围对研究生质量影响较大,而32%(42/131)的学生则认为学术氛围需要改善,72%(94/131)的学生认为应该在课程学习阶段、科研论文阶段和临床实践阶段加强审核制度。结论 中医儿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质量较高,但在课程内容设置、科研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等方面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5+3"中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阶段岗位胜任力情况,为大学、医院持续改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7名2018级新入学"5+3"中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知识、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人文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岗位胜任能力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51.10%的学生认为岗位胜任力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在:科研素养为66.10%、临床实践能力为61.40%、临床知识为58.50%、创新能力为49.12%、医患沟通能力为24.30%、自我学习能力为21.70%、人文及职业道德为9.47%。结论:大部分"5+3"中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入规培并轨阶段,岗位胜任力自我感觉较差。医学院可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改革、加强基地培训考核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状况如何,该如何发展,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课题组以杭州6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对象,就其基本情况、资源配置、诊疗工作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科研教学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共7类115栏,1,824个数据.共收回调查表6份,有效项113栏,占98.26%;有效数据1,433个,占78.56%;可比数据725个,占50.59%.调查数据经统计处理,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主要结合多年来采用的硕士生独立选题实践情况,探讨独立选题对硕士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有着特殊性。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中医思维;既要培养研究生形成系统的科研思维,也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文章从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角度,结合本校医学免疫学专业的特点,对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总结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以期为培养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了解山东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疗资源与服务现状,为提高急救医疗质量及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山东省106家中医医院急诊科进行急救资源调查,汇总分析医院急诊科基本情况、人员配备情况、人才培养情况、急诊科中医药服务能力、急诊科现状及问题等。结果:(1)急诊科基本情况及人员配备,急诊科(室)面积从20 m2到3 752 m2不等,共有医师1 2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7人、硕士研究生245人、本科生710人;(2)人才培养,2015年发表论文平均2.25篇/院,平均每年送往上级医院进修人次1.6人,平均每人进修时间4.51月,年培训经费平均2.06万元/院;(3)急诊科中医药服务能力,书写病例按照中医病例规范书写医院占61.3%;开具中药以注射剂最多的医院占66.0%;(4)急诊科现状及问题,认为医院领导对急诊工作重视程度重视者占83.0%,认为急诊医生收入与医院总体医生收入相比中等以上者占64.2%。结论:各市县相关部门逐渐重视中医医院急诊科的发展,急诊规模建设在不断扩大,急诊人才引进不断增加,急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医急诊医学的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及课程架构体系。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进行调查,共收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模式调查问卷"240份,"研究生课程设置调查问卷"101份。结果: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关注点在科研能力和临证能力的需求。结论:建立中医药研究生多元教育模式及符合需求的课程建设是改革参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示     
《吉林中医药》2007,27(3):10-10
自2007年1月起,《吉林中医药》杂志开设“导师论坛”与“名医临诊”两个刊栏,旨在介绍全国中医药院校与医疗科研领域研究生导师与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提高我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具体征稿事宜如下:1.导师论坛:作者应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体裁:中医学术理论探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示     
《吉林中医药》2007,27(7):36-36
自2007年1月起,《吉林中医药》杂志开设“导师论坛”与“名医临诊”两个刊栏,旨在介绍全国中医药院校与医疗科研领域研究生导师与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提高我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具体征稿事宜如下:1.导师论坛:作者应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体裁:中医学术理论探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输送创新型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试点,围绕“厚经典、强基础、重融合、求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旨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的,为中医药院校学术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科生是当前中医药人才的主体,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为后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高等教育阶段奠定基础。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新开选修课程方剂现代研究概论,具体通过案例式教学方法,辅以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了解中药方剂现代研究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及思路,常用应用理论和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参与科研实践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反思,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