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12月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56例作为试验组,通过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质控管理,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DNT)及DNT达标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短于对照组,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NIHSS评分、溶栓疗效、并发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建设的质量控制管理,对流程优化有重要作用,可缩短DNT,但本研究未能观察到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年龄≥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龄组和56例非高龄组(年龄< 80岁)发病<3h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和预后.结果: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合并颅内出血转化率分别为10%(3/30)和10.7%(6/56)(P=1.000),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别为6.7%(2/30)和3.6%(2/56)(P=0.910).3个月时预后良好(mRS 0~2分)的比例分别为46.7% (14/30)和69.6%(39/56)(P=0.037),病死率分别为16.7%(5/30)和7.1%(4/56) (P=0.315).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依然可以从溶栓治疗中受益,可以筛选合适的高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站式"护理服务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建设中的效果。"一站式"护理服务即通过急诊安排一名溶栓护士,从患者急诊入院至静脉溶栓结束,规范落实护理流程,专职提供全流程专业、主动优质护理服务,旨在尽量缩短door to needle times(DNT)。方法对照组: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本院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现状。实验组:在绿色通道模式下开展"一站式"护理服务,卒中小组的溶栓护士到位后,立即予患者开放静脉通道、抽血、送检血标本、陪护CT检查、必要协助指导患者家属缴费等全程护理。对比两组的绿色通道DNT、DNT延误的节点时间、DNT达标率。结果在绿色通道模式下实施"一站式"护理服务,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DNT、DNT达标率、就诊至完成CT检查时间、开单至完成缴费时间、采血至送达检验科时间、卒中识别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一站式护理服务在关键环节时间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DNT。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策略的流程化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CI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予以基于前馈控制策略的流程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率[患者进入医院至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DNT)、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NT、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前馈控制策略下的流程化护理可改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CIS患者溶栓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缓解其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急救绿色通道,缩短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误的时间。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2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用院前院内协作的模式构建绿色通道进行急救。结果:溶栓率由5.02%升至14.02%(P0.01);患者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由241.47 min降至167.55 min(P0.01);患者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从72.51 min缩短至43.69 min(P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从49.15%上升至86.54%(P0.01);脑血管再通率由25.42%提高到59.13%(P0.01);出院时NIHSS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院前院内协作的模式构建溶栓急救绿色通道,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有效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误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连续收集发病时间<4.5h的94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64例无心房颤动患者作为非心房颤动组,30例伴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心房颤动组,并收集同一时段30例未行溶栓治疗的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颅内出血(ICH)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发生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3组患者3个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的ICH发生率高于非心房颤动组(26.7%vs.9.4%,P<0.05),而两组之间SIC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vs.6.3%,P>0.05);心房颤动组、非心房颤动和对照组3个月预后良好的比例分别为40.0%、45.3%和16.7%,心房颤动组和非心房颤动组的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叭);心房颤动组、非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预后极差的比例分别为20.0%、18.8%和33.3% (P >0.05).结论 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收治的7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通道,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比较两组从急诊挂号到静脉溶栓药物开始治疗的标准时间(DNT)、就诊-影像时间、发病-溶栓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就诊-影像时间、DNT发病-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可提高满意度,缩短急诊反应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31-3733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m R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用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颅内出血性和非颅内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均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云浮市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超早期溶栓治疗院前、院内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基本资料为依据,以症状发生后3 h内是否入院治疗为标准,将其分为及时治疗组和延误治疗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304例符合研究要求,其中及时治疗组109例(35.9%),延误治疗组195例(64.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及时治疗组在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脑卒中的认识、溶栓治疗的知晓、发病时有旁观者,就医转运方式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延误治疗组(P0.01)。患者到院后,超早期接受rt-PA溶栓78例,平均到院至溶栓时间(DNT)109 min(最短47 min),存在有呼叫会诊、接受CT检查、检验报告发出等流程方面的延误。结论: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存在明显延误的情况,应结合延误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3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13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中,24例发生颅内出血,占17. 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溶栓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溶栓前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预防颅内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中风科2010-04—2016-06收治确诊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时间窗(发病3 h以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行超时间窗(发病3~9 h)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临床疗效、Bathel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筛选患者情况下,通过适当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运用rt-PA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中认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3~9 h静脉溶栓仍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白质病变(WML)对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预后及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WML患者326例,收集临床资料,分析WML对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和出血转化的影响。结果:预后不良组的高龄、冠心病、合并中重度WML、溶栓前NHISS评分、合并房颤患者比例较预后良好组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L(OR 2.040,P=0.024)、溶栓前NIHSS评分(OR 1.128,P<0.01)是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出血转化组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中重度WML、溶栓前NHISS评分的患者较未出血组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L(OR 4.059,P=0.012)是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结论:中重度WML是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出血转化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对DNT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抽样法,收集本科室2018年1月—11月的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的资料,其中将2018年1月—6月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将2018年8月—11月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采用优化后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比较两组的DNT时间、DNT时间≤60 min的例数及溶栓前、溶栓后2、24 h的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DNT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DNT时间≤60 min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流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DNT时间,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NIHSS评分降低),还可提升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神经缺损状况(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24h、14d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脑卒中复发率(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能提高短期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脑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799-2801
探讨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并执行急性脑卒中干预流程对缩短急诊延误时间效果分析,是否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统计2014年8月-2017年4月,经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初筛符合的患者,执行拟定的急诊脑卒中干预流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例。记录onset-to-door、doorto-CT、door-to-needle DNT时间及溶栓成功率作为试验组。与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经院前急救送至急诊的进行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三个时间段及溶栓成功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个时间段及溶栓成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溶栓成功率更高,而且door-to-CT时间、DNT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初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可以显著降低door-to-CT、DNT时间,提高患者的溶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效果。方法 2016年1-7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就诊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原有"一站式"护理救护模式;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同法选择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方法下从接诊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判断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对缩短DNT的效果和对AIS患者疗效的影响。AIS患者疗效以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就诊-CT检查、CT检查-溶栓、DNT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溶栓前、2周后NIHSS、mRS评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推广脑卒中专职护士护理模式是缩短DNT、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能缩短DNT的效果,对AIS患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溶栓后24 h头颅CT检查结果有无HT分为HT组和非HT组。评估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史、吸烟史、发病到治疗时间、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溶栓后2 h平均收缩压(MSP)、平均舒张压(MDP)、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析影响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患者分为HT组15例,非HT组105例,HT率为12.5%。HT组心房颤动的比例显著高于非HT组(P<0.05);溶栓后2 h,HT组的MSP、MDP、NIHSS、FIB高于非HT组(P<0.05);心房颤动、溶栓后2 h MSP和NIHSS评分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后HT的危险因素。结论:静脉输注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T;心房颤动、溶栓后2 h MSP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发病4.5 h内的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53例,分为rt-PA组24例和对照组29例,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rt-PA组还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发生率及90 d死亡率来评估治疗安全性。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改良Rankin(m R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s ICH及死亡。rt-PA组治疗后2 h、24 h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后7 d 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 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8例AIS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取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后分别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RDW,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结局良好组及结局不良组.对比2组患者RDW,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溶栓后,结局不良率为28.57%(28/98),结局良好率为71.43%(70/98).2组年龄和溶栓前NIHS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既往卒中病史、心血管病史、血压、三酰甘油、高血糖和脑卒中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2组患者R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结局良好组RDW低于结局不良组(P<0.05);溶栓前低RDW是A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结局良好的保护因素,高NIHSS评分是A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结局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RDW可对其进行早期预测,能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治疗参考,还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状况和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颅磁共振DWI-FLAIR序列不匹配性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筛选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根据患者卒中发病时间以及DWI-FLAIR序列信号的改变将其分为0~4.5 h组、4.5~6.0 h FLAIR阳性组与4.5~6.0 h FLAIR阴性组,观察各时相DWI-FLAIR不匹配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并比较不同时相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DWI-FLAIR序列不匹配性在溶栓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0~3 h、0~4.5 h组患者DWI-FLAIR不匹配敏感度为67.1%、87.5%,特异度为40.6%、74.5%,阳性预测值77.9%、87.0%,阴性预测值为76.9%、43.5%;溶栓治疗效果比较中DWI-FLAIR阴性组患者溶栓后再通率明显高于DWI-FLAIR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FLAIR阴性组溶栓后NIHSS评分、mRs评分明显低于DWIFLAIR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检查,DWI-FLAIR不匹配性在指导不同发病时间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病后4.5~6.0 h FLAIR阴性患者仍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DWI-FLAIR可作为一种客观的影像学指标判断患者发病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