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前瞻性评价LI-RADS(2014版)分类标准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临床应用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行肝脏钆增强MRI检查的143例初治高危病人的前瞻性影像报告,并对202例肝脏病灶进行了LI-RADS分类。统计分析了LI-RADS分类对肝细胞癌(HCC)和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29例LR-4中20例(69.0%),75例LR-5中73例(97.3%)以及全部5例LR-5V(100%)病灶病理结果为HCC,剩余2例(2.7%)LR-5病灶为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13例LR-M病灶中10例(76.9%)为HCC。LR-5/5V对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5%和97.3%,纳入LR-M后敏感度增加(68.2%,P=0.002),但特异度降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2%,P=0.154)。LR-5/5V/M对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68.9%,特异度为100.0%。结论 LI-RADS(2014版)成功应用于临床钆塞酸二钠增强MRI。LR-5/5V对诊断HCC特异性最高,但多数LR-M观察结果也为HCC,并有相当一部分非HCC恶性肿瘤被分为LR-4或LR-5。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肝细胞癌(HCC)高危因素背景下,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高度异型增生结节(HGDN)分类处理对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并术后经病理诊断的169例HCC高风险患者,共192个肝结节。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患者的影像征象,根据2018版LI-RADS分类标准将结节分类,统计分析LR-4/5、LR-5的诊断效能。为HGDN增加一个新分类LR-DN,将病理结果为HGDN的结节分类为LR-DN,其他结节分类不变,重新统计LR-4/5、LR-5的诊断效能。结果 2018版LI-RADS分类LR-4/5、LR-5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81%、56.41%、85.42%和82.35%、79.49%、81.77%。新增LR-DN分类后,LR-4/5、LR-5的灵敏度无变化,特异度分别为87.18%、92.31%,准确率分别为91.67%、84.38%。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结合20...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 比较2017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 v2017)与2018版(LI-RADS v2018)分类标准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行Gd-EOB-DTPA检查的213例肝硬化高危结节患者, 共246个病灶。由2名放射科医师根据LI-RADS v2017和v2018分类标准, 对MRI主要征象进行分析评估后对病灶分别进行分类。以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 分别以LR-5和LR-4+LR-5为诊断HCC的标准, 计算LI-RADS v2017和v2018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两者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246个病灶中, HCC 165个, 非HCC恶性病变31个, 良性病变50个。由于LI-RADS v2018中阈值增长和LR-5分类标准修订和简化, 共38个(15.4%, 38/246)病灶分类发生调整。LI-RADS v2017中84.6%(33/39)满足阈值增长的病变v2...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比较MRI纹理分析和LI-RADS分类在鉴别肝硬化小肝癌(sHCCs)与不典型增生结节(DNs)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4月在本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6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MRI资料。共78个肝硬化结节(≤3cm),56个为sHCCs,22个为DNs。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共同分析肝硬化结节的MRI征象,并根据LI-RADS(LR)v2018标准对结节进行分级。采用MaZda软件在横轴面T2WI上于病灶最大层面沿病灶边缘手工勾画ROI,提取病灶的纹理特征,联合Fisher系数、交互信息及分类错误概率+平均相关系数三种纹理选择方法筛选出30个最佳特征子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关键纹理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采用ROC曲线评估LR-5类、LR-4+LR-5类和影像组学标签鉴别2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LR-5类、LR-4+LR-5类和影像组学标签诊断良、恶性肝硬化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95% CI:0.645~0.885)、0.851(95% CI:0.739~0.962)和0.970(95% CI:0.947~0.993)。与LR-4+LR-5类相比,影像组学标签能显著提高诊断特异度(77.3% vs. 95.5%,P=0.031)和符合率(88.5% vs. 96.2%,P=0.023),两者之间诊断敏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 vs. 96.4%,P=0.397)。结论:MRI纹理分析在鉴别肝硬化小肝癌与增生结节方面较LI-RADS分类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单独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RFA两种方法治疗结节型肝癌的有效性.方法 143例肝内病变直径为3 ~5 cm肝癌患者(RFA组76例,TACE+ RFA组67例),通过CT扫描和AFP水平测定进行随访.两组病例的局部肿瘤进展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元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143例经RFA或TACE+ RFA治疗后平均随访42个月(2~127个月),RFA组有73%的患者出现局部肿瘤进展,TACE+ RFA组有38%的患者出现局部肿瘤进展;RFA组1、3、5、7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48%、74%、87%和90%,TACE+ RFA组1、3、5、7年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8%、38%、53%和68%,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FA组有2例(2.6%)治疗后出现腹腔出血和肝段梗死等并发症;TACE+ RFA无一例发生相关并发症.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方式(RR,0.677;P=0.041)、Child-Pugh分级(RR,1.504;P=0.04)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 RFA治疗结节型肝细胞癌较单独应用RFA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更好地控制肝内病变;同时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方式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全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肿瘤切除术后复发6例,肝转移瘤5例,男23例,女8例,年龄40~74岁。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术(1~2次),然后在全麻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RFA治疗,其中2例联合手术行RFA治疗,2例做了2次RFA治疗。随诊2~36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共进行43次RFA治疗,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23个肿瘤完全坏死,11个部分坏死。结论 TACE联合全麻下CT引导下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评价.方法 7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联合组行序贯TACE→RFA+PEI→TACE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2~5次.治疗1个月后全部病例复查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T,观察患者肿瘤缩小程度、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和随访1、2年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甲胎蛋白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3%、87.2%、97.4%、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4.1%、79.5%、53.8%(P值均<0.05).结论 TACE联合RFA及PEI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疗效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LI-RADS 2018版和2017版的MRI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11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包括121个肝脏局灶病变。由3位MRI诊断医师独自分析、分别根据LI-RADS 2018和2017进行LR分类,再做统计分析。结果当LR-5作为预测指标时,LI-RADS 2018与2017版相比,敏感性(63.1%vs. 53.8%),阴性预测值(69.2%vs. 64.3%)和准确性(78.5%vs. 73.4%),约登指数(0.595vs. 0.502);当LR-4/5为预测指标时,MRI诊断HCC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版中7个LR-4病灶在2018版中分类为LR-5。结论 LI-RADS 2018版诊断性能优于2017版,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当LR-5为肝细胞肝癌的预测因子时,2018版的修订主要影响LR分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多次TACE治疗后仍有肿瘤残余的10例肝癌患者分别行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随访监测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肝脏CT表现来评价疗效。结果 RFA治疗后3~6个月,生存率为100%,其中9例患者AFP<400 ng/mL,CT检查无肿瘤复发征象者8例,有肿瘤复发征象者2例。9~12个月复查,8例患者AFP<400 ng/mL,CT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有肿瘤复发征象的患者2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8例患者随访时间达到24个月,其中6例患者AFP<400 ng/mL,CT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复发者7例;1例患者死亡。结论多次TACE联合射频消融为中晚期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同步DSA-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5 cm)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2010年1月~2012年3月2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同步联合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复查甲胎蛋白,评估联合技术成功率、局部肿瘤治疗反应、无疾病复发时间、患者存活情况和技术相关并发症。 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无重要并发症发生。介入术后1个月复查,病灶完全缓解19例(19/21,90.48%)、部分缓解2例(2/21,9.52%)。肿瘤坏死以凝固性坏死为主。在局部灭活肿瘤方面,单结节型完全坏死率(17/17,100%)高于多结节性病灶(2/4,50.00%;P=0.034)。随访2~28个月,19例完全缓解者平均无疾病复发时间为(11.8±6.0)个月。21例患者6、12、18个月生存率均为100%。 结论TACE联合同步DSA-CT引导下RFA治疗大肝癌安全、有效。局部肿瘤灭活方面,单结节型病灶优于多结节病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TACE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2例膈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26个病灶,单例病灶数目≤3个,直径≤5 cm.所有患者先行1~2次TACE术,术后3~5周行CT引导下RFA治疗,RFA术后4~8周复查MRI评价疗效.所有患者随访12 ~ 30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22例患者26个病灶RFA术中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术后MRI复查22个(84.6%)病灶达到完全消融,4个(15.4%)病灶经2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结论 TACE术可使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缩小,轮廓更加清晰,联合RFA治疗膈下肝脏恶性肿瘤更加安全、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后1个月内在静脉麻醉下行CT引导RFA治疗,在1个月后采用多期增强CT或平扫加动态增强MRI评估肿瘤是否完全消融.结果 完全消融率为79%,肿瘤残留率21%.肿瘤最大径在30 mm以下的完全消融率为100%,30 ~ 50 mm完全消融率为92.6%,50 ~ 70 mm完全消融率为53.8%,而最大径超过7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仅22.2%(P < 0.01);肿瘤距离肝脏脏面≥ 10 mm和< 1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3.7%和46.2%(P = 0.01);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4.8%和50%(P = 0.014).结论 肿瘤最大径是影响肝癌TACE后完全消融的重要因素.影响肿瘤完全消融的因素还包括肿瘤毗邻肝脏脏面,肿瘤多发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监测肝细胞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肿瘤残存或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TACE或RFA治疗后的HCC患者,于TACE或RFA治疗后2~3个月内行MRI检查,MRI检查后2~4d内行DSA检查,观察MRI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病灶的MRI征象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原发病灶有无肿瘤残存或复发以及有无新发病灶,并与DSA、临床资料对照。结果:40例HCC患者共发现88个病灶,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48个坏死灶,40个病灶有肿瘤残存或复发;DSA结合临床检查显示47个病灶为肿瘤坏死,41个病灶有肿瘤残存或复发。与DSA结合临床检查相比,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肿瘤残存或复发的一致性好(Kappa值=0.931,P<0.05),敏感性97.9%,特异性95.1%,阳性预测值95.8%,阴性预测值97.5%,诊断正确率96.6%。结论: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HCC经TACE或RAF治疗后原发病灶残存或复发,是评价HCC介入治疗疗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辅助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5例原发性肝癌在全麻下行肝切除术,肝断面采用RFA进行辅助治疗,共治疗27个肿瘤,平均最大肿瘤直径(5.4±1.8)cm。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RFA辅助肝切除术。平均射频治疗时间(30.5±5.8)min,术后创面平均出血量(124.6±45.5)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3~62个月(平均31个月),1例肿瘤切除边缘复发,6例发现肝内新病灶,2例肺转移,1例腰椎转移。再次采用经皮RFA治疗3例,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4例,8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肝功能衰竭。结论:RFA辅助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可有效进行肝断面止血、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张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13-1314
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6年7月-2019年7月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的肝癌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52例患者均接受TACE以及CT引导下的RFA治疗,治疗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4±5.2)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AFP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的肿瘤体积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肿瘤完全坏死率达到(56/64).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HCC患者200例先行TACE术,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术.200例患者共行TACE术495例次.肿瘤病灶共计378个,直径为O.5-16 cm,共行RFA术362人次,663个位点.结果 术前、术后12个月AFP分别为(2 156.79±574.61)ng/ml、(269.53±146.65)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1,P<0.01).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是(72.64±24.74)cm3、(46.78±18.95)cm3、(28.27±11.70)cm3和(10.82±8.3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7,P<0.01).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7.8%.结论 肝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以及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5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RFA,34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125I组织问放疗.术后4周复查动态增强CT或MR,对病灶碘油聚集不良者,再次行TACE,术后定期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TACE联合RFA或125I放疗后1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0%和9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联合RFA和125I植入放疗是肝细胞性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单纯TACE疗效不佳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分析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和TACE+射频消融(RFA)两种治疗方案对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并分析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旨在探索出一套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模式,提高大肝癌的治疗效果,并为大肝癌的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TACE及TACE+RFA介入方案治疗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肿瘤情况、检查情况等,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对影响肝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TACE+RFA组肿瘤有效缩小率为70%,TACE组肿瘤有效缩小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和TACE+RFA组治疗前后AFP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0,P<0.05)。TACE组和TACE+RFA组术后6个月、1年及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3%、56.67%、30.00%和90.00%、75.00%、55.00%,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和17个月,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9,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HbsAg(+)、治疗前主瘤直径、治疗方式及治疗后肿瘤有效缩小率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TACE+RFA疗效显著优于单纯TACE。HbsAg(+)、治疗前主瘤直径、治疗方式及治疗后肿瘤缩小率是影响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470治疗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VX2肿瘤接种于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 ,植入 2周后将 45只携有肿瘤的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组及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于TACE术后 3天给予TNP 470静脉灌注 ,隔日 1次 ,剂量为 30mg/kg体重 ,共治疗 9次。植入肿瘤后 5周处死动物 ,测量肝移植瘤的大小、坏死面积 ,观察肝内及双肺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5周末对照组肝移植瘤体积 2 6 .5± 6 .5cm3 ,平均坏死率 35 .5± 9.2 %。单纯TACE治疗后肝移植瘤体积约 19.9± 7.3cm3 ,平均坏死率 5 2 .4± 17.8%。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移植瘤平均体积 14.7± 4.6cm3 ,平均坏死率 6 9.5± 12 .6 % ,各组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内及双肺转移率分别为 :对照组 :15 /15 (10 0 % )、11/15 (73.3% )。单纯TACE治疗组 :15 /15 (10 0 % )、10 /15(6 6 .7%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肝内及双肺转移率分别为 7/15(4 6 .7% )、5 /15 (33.3% ) ,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纯TACE治疗虽然能抑制肝移植瘤的生长 ,但对其转移无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对肝细胞癌bcl-2、fas和bcl-x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CE)对肝细胞癌 (HCC)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 2、fas和bcl xl表达的影响 ,评价TACE对HCC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HCC 6 3例 ,包括单纯手术组 4 2例 ,TACE组 2 1例(为TACE治疗 2次后有手术机会而行切除者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bcl 2、fas和bcl xl的表达情况 ,将两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TACE组fas表达阳性率为 4 7.6 2 % (10 /2 1) ,单纯手术组fas表达阳性率为 2 1.4 3%(9/4 2 )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ACE组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 ;TACE组bcl xl表达阳性率为 2 3.81%(5 /2 1) ,单纯手术组阳性率为 5 4 .76 % (2 3/4 2 ) ,二者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ACE组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 ;bcl 2的表达阳性率在单纯手术组和TACE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TACE治疗可以促进肝癌细胞fas表达增高 ,使bcl xl表达降低 ,从而在总体上增加肝癌细胞凋亡率 ,促使肿瘤缩小。关于TACE治疗对bcl 2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