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检测35例食管癌患者3p25D3S1038染色体位点的杂合缺失,为寻找此位点附近潜在的抑癌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微卫星DNA-PCR-银染法检测3p25D3S1038位点杂合缺失。结果:3p25D3S1038位点有ll例存在杂合缺失(LOH),LOH率为31.4%,此位点杂合缺失在各民族中均存在。结论:3p25D3S1038存在杂合缺失且有一定发生频率,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值得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配合限制片段长短多态现象(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分析,对16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病人3号染色体短臂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进行了测定,并同汉族、维吾尔族食管癌病人3p24杂合缺失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哈萨克族3p24杂合缺失率为100%(11/11),汉族为42.8%(3/7),维吾尔族为33.3%(1/3).提示3p24EAβMD、EAβH基因座位杂合缺失的检测有可能成为哈萨克族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中3p24和11p15.5染色体位点潜在抑癌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p24染色体位点的杂和缺失和11p15.6位点的点突变同食管癌之间的相关性,寻找这2个位点中潜在的抑癌基因,并希望通过此研究能为最后确定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3p24染色体的3个位点(EAβMD,EA,βH,EAβR)上等位基因的杂合缺失情况,PCR-SSCP法检测11p15,位点的点突变。结果:经RFLP法显示:在3p24的EAβMD位点,杂合缺失率为7  相似文献   

4.
Zhou CZ  Zheng HT  Qiu GQ  Zhang F  He L  Peng Z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6):1804-1807
目的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通路之一,本实验通过对染色体1p36.33-36.31区域的杂合缺失精细定位分析,发现高频杂合缺失区域并探讨其意义。方法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1p36.33-36.31)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在ABI Prism377自动荧光测序仪进行电泳,以GeneSean3.1和Genotyper2.1软件进行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杂合缺失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p36.33-36.31区域平均杂合缺失率是31.5%,以D1S243位点最高,47.2%,最低是D1S1347,7.4%。存在两个高频杂合缺失区域:D1S243位点(1p36.33)以及D1S468和D1S2660位点之间约3cM的区域(1p36.32-36.31)。1p36.33—36.31区域各位点的杂合缺失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生长方式以及分级无显著相关。结论1p36.33-36.31区域发现了两个高频LOH区域:1p36.33和1p36.32-36.31,可能存在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在哈萨克族(简称哈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明哈族食管癌高发的机理,从分子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并配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银染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法对41 例新疆地区原发性食管癌及正常组织中家族性结肠腺瘤样息肉易感基因(APC)第11 外显子杂合缺失(LOH)及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31 例信息个体中13 例显示杂合缺失,杂合缺失率为41.9% ,其中哈族的杂合缺失率为50.0% (7/14),而汉族的杂合缺失率为35.3% (6/17)。点突变率为24.4% (10/41),其中哈族食管癌的点突变率为30.0% (6/20),汉族食管癌的点突变率为19.0% (4/21)。结论:APC抑癌基因第11 外显子的LOH 存在于食管癌的各个临床分期,LOH不是癌症发生的结果,可能是癌症发生的早期因素,且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10q23~24区域杂合缺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heng HT  Peng ZH  Zhou CZ  Wang ZW  Qiu GQ  Zhang F  He 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0):2124-2127
目的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通路之一,本实验拟通过对染色体10q23~24区的LOH分析,发现高频杂合缺失区域并筛查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抑癌基因。方法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围绕D10S185位点)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产物在ABI Prism377自动荧光测序仪进行电泳,以GeneSean3.1和Genotyper2.1软件进行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LOH。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7个位点平均杂合缺失率为36.11%,以D10S583位点最高,达54.84%;最低是D10S205,21.3%。发现两个高频杂合缺失区域:一个在D10S583和D10S185之间,大约0.9cM(10q23.33)的距离;另一个在D10S1709和D10S1265位点之间,大约1.5cM(10q24.2~24.31)的距离。D10S1265位点的杂合缺失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其余位点与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在散发性结直肠癌10q23-24发现了两个高频LOH区域:10q23.33和10q24.2~24.31。除对磷脂酶同族蛋白(PTEN)基因外,10q上可能存在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的其他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染色体9p21.3-23区域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OLH)情况,确定其在中国人喉鳞癌中发生频率和最小缺失区域,为定位克隆喉鳞癌相关抑癌基因提供线索。方法:应用9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对24例喉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远端肺组织进行了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凝胶电泳,并探讨各位点LOH与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24例喉鳞癌组织中,共有23例(95.83%)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丢失频率最高的位点位于9p22-23的D9S1782(100%)其次是位于9p22-23的D9S162(85.71%)。结论:在9p21.3-23区域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与喉鳞癌发生相关的候选抑癌基因,分别位于9p22-23的D9S1782和D9S162附近。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患者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配合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22例妇女乳腺癌患者3号染色体短臂3p24等位基因杂合缺失(LOH)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3p24EAβMD位点和EAβH位点的LOH检出情况为6/14,杂合缺失率为42.8%。实验发现乳腺癌患者在3p24位点的LOH较高,提示这一位点可能存在抑癌基因,此基因的缺失改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13号染色体长臂(13q)和14号染色体长臂(14q)上21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子丢失(LOH),并分析这些位点的LOH与NPC临床病理及EB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基因扫描和基因绘图技术对60例NPC进行LOH分析。结果:13q染色体发生一个或多个位点LOH频率为78%,高频率LOH(大于30%)位点集中于13q12.3-q14.3和13q32附近。14q染色体发生至少一个位点LOH的频率为80%,高频率丢失位点集中于14q11-q13、1q421-q24和14q32附近。13q31-q32位点的LOH与低滴度血清EBV EA/IgA有关;14q染色体的LOH与NPC细胞的分化差有关。结论:华南地区鼻咽癌在13q和14q染色体发生高频率的LOH,这些缺失区可能存在多个在NP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明哈族食管癌高发的机理,从分子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并配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银染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法对41例新疆地区原发性食管癌及正常中家族性结肠腺瘤样息肉易感基因(APC)等11外显子杂合缺失(LOH)及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31例信息个13例显示杂合缺失,杂合缺失率为41.9%,其中哈族的杂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 36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尿崩症者 14例、高热 11例、电解质紊乱 8例、消化道出血 3例、癫痫 5例 ,死亡2例。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 ,加强早期监测和处理 ,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