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婴女,68天(2006年1月22日出生).右手无名指甲板出生后淤血黑变,2周后指甲黑色消退,但逐渐增厚、发白、变形20余天.于2006年3月31日来我科就诊.患婴为足月顺产,出生时即发现右手无名指淤血.出生后患婴喜好吸吮该指甲.该处淤血被吸收后甲板远端渐粗糙,失去光泽,并逐渐变形增厚,覆盖至约60%的甲板面积,未予特殊处理.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内科体检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516例甲真菌病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科门诊1996年共确诊甲真菌病患者516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男221例,女295例,男:女=1:133.年龄3~78岁,以20~40岁年龄组最多,共256例,占4961%.职业:工人178例,农民84例,职员115例,军人26例,家务59例,其他54例。病程2周至50年,其中≤5年者324例,>5年者192例。二、病甲分布总病甲数3427个,其中指甲1038个,趾甲2389个,平均每例664个。病甲在左右两侧分布无明显差异。指甲以拇指甲受累最多,共302个,占受累指甲数的2909%,食指至小指甲受累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3.
<正>1病历摘要患儿女,12个月。因趾甲出现白色浑浊1个月于2015年9月3日就诊于我科。患儿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右足第四趾甲表面出现小片状白色浑浊,当时未诊治。随后浑浊范围逐渐扩展,并有甲质松碎,甲表面白色碎屑,病程中无明显疼痛及瘙痒。既往无特殊病史。患儿祖母与父亲有足癣史1年余,未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足第四趾甲甲板增厚,表面高低不平,甲质松脆,表面见白色碎屑(图1A),甲周皮肤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4岁,1996年初左中指皮肤干燥、脱屑、痒,未经任何诊治。5个月后左中指甲从游离端开始甲板失去光泽,逐渐变灰白、甲下碎屑,距病甲游离端1/3处甲板分离以及虫蚀样残缺,于1996年5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既往无足癣,亦无猴、鸡、狗及鸟类接触史,家...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38岁 ,因20甲增厚、变形1年余就诊。2年前因乳腺癌行手术及化疗 ,1年半前 ,双手指及足趾、甲周皮肤发红、瘙痒 ,20甲均自游离缘、侧缘出现甲下混浊、甲板增厚 ,渐发展至全甲。曾口服氟康唑150mg,每周1次 ,共2个月 ;斯皮仁诺200mg,每日2次 ,每月第1周服药 ,共3个月 ,至今未见正常甲长出。体检 :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20甲板无光泽 ,呈浅黄色 ,增厚 ,甲质脆、易碎 ,甲表面有细小纵嵴 ,甲周皮肤潮红(图1)。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甲屑直接镜检阴性 ,培养为红色毛癣…  相似文献   

6.
甲真菌病316例观察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霉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指趾甲感染。为了探讨甲真菌病菌种变迁、甲真菌病发病年龄、性别情况及甲真菌病病原菌与感染部位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地观察总结了316例甲真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甲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 ,我们将1995年~ 1996年的甲真菌病 2 42例总结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 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真菌镜检阳性、资料完整者作为分析对象 ,共 2 42例 ,其中男 75例 ,女 167例。病甲 10 78个。年龄 11~ 75岁 ,平均 3 4 .9岁。采取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培养观察 4周不生长为阴性。结果从 2 42例病甲中培养出病原菌 2 19株 ,阳性率 90 .5 % ,菌种分布见表 1。表 1  2 42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菌 种菌种数 (% )菌 种菌种数 (% )红色毛癣菌     51 (2 1 .1 )镰刀菌       5(2 .1 )念珠菌   …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东省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观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7年6月在我院拟诊为甲真菌病、甲真菌学检查阳性的1 445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 445例患者真菌学检查阳性。1 092例直接镜检阳性。1 162例真菌培养阳性,包括趾甲820例和指甲342例。直接镜检及培养均阳性的为809例。皮肤癣菌占64.54%(其中红色毛癣菌占85.87%);酵母菌属占30.90%(其中白念珠菌占17.55%);混合感染占1.46%;其他真菌占3.10%。趾甲真菌病的优势菌为皮肤癣菌,而指甲感染的优势菌为酵母菌。甲真菌病患者的年龄主要为20~40岁,约占64.45%。结论:我院近年来甲真菌病的优势病原菌为皮肤癣菌,其次为酵母菌。病原菌菌种分布在不同的年龄段及部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儿童甲真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发现患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真菌病则少见,但报道例数也逐年增多,而且见于世界各地[2]。本文综述了儿童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分型、致病菌种分布、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甲与甲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Psoriaticnailandonychomycosis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很多患者的甲板受累及,国外统计银屑病甲改变约为Ic%-SO%,故应引起重视。1995年12月一1996年9月,我们对25例伴甲改变的银屑病患者进行了;;由床特点、甲真菌学检查。甲病理学检查三方面的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银屑病病史明确,皮损典型的患者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7-SO岁,平均sl岁Z银屑病病程1个月一SO年,平均23.3年;寻常型银屑病15例,寻常型一关节型银屑病4例,脓疤型一关节型银屑病1例,寻常型一红皮病型银屑病4例,脓疮型一红皮…  相似文献   

11.
例1.男,66岁.1984年3月20日就诊.患足癣30余年,于3周前双足2、4趾间起水疱,因奇痒用热水烫洗并用酒精涂,继用毛巾摩擦止痒,致使趾间水疱破溃淌黄水.  相似文献   

12.
197例甲真菌病真菌分离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于1995年9月至1996年12月对门诊197例甲真菌病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病例情况:197例均具典型临床症状,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其中女144例,男53例。年龄12~80岁,平均37岁。病程1个月至40年,平均57年。临床分型: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DLSO)99例,白色浅表性甲真菌病(WSO)2例,近端甲下甲真菌病(PSO)16例,全营养不良性甲真菌病(TDO)80例。方法:取材:每一病例选择一个病变较严重的病甲作为靶甲,行甲修剪取材。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甲真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变化,我们对大连地区2002年1—6月甲真菌病患者的培养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直接镜检阳性的40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甲标本做真菌分离培养和分析。结果:分离出致病真菌233株,其中皮肤癣菌120株(红色毛癣菌104株,须癣毛癣菌10株,犬小孢子菌3株,絮状表皮癣菌3株),酵母菌68株,非皮肤癣菌11株(曲霉6株,青霉5株),其余为丝状真菌。结论: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酵母菌中非白念珠菌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分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53例甲真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及真菌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3例甲真菌病患者病甲总数699个,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394个(占56.37%),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TDO)212个(占30.33%),浅表白甲型甲真菌病(SWO)69个(占9.87%),近端甲下型甲真菌病(PSO)24个(占3.43%)。共培养出致病真菌67株,皮肤癣菌51株(占76.12%),其中红色毛癣菌48株(占71.6 4%),念珠菌属1 4株(占2 0.9 0%),霉菌1株(占1.4 9%),混合感染1株(占1.49%)。结论兰州地区甲真菌病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最为多见,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次之;其病原菌主要为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最多见。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21岁,福建泉州市安溪县人,因右下肢肿胀 14年,反复溃烂 5年于 1999年 3月 5日入院。 14年前不慎摔破右小趾后,右小腿出现红、肿、热、痛,经治疗后,右小趾破溃处愈合,但右小腿出现肿胀并不时有右小腿红肿伴畏寒、头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逐渐加重。 9年后右足跟部出现 3个米粒大丘疹,丘疹逐渐形成结节,并融合成斑块,破溃结痂并逐渐向足跖、足背及小腿内侧蔓延,溃烂结痂处时好时坏。病程中多次被诊断为“血丝虫病”,曾用海群生及多种抗生素等治疗无效。家族和驻地附近无类似发病。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  相似文献   

17.
杭州地区973例甲真菌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获取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我们于2004年6月-11月对直接镜检阳性的973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培养出722株病原菌,皮肤癣菌、酵母、非皮肤癣菌霉菌(NDM)所占比例分别为43.63%、38.37%、18.01%.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89.52%(282/315),酵母中近平滑念珠菌居首,占21.66%,非皮肤癣菌霉菌中以曲霉和青霉为主.结论杭州地区的甲真菌病病原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霉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为主.要注意非皮肤癣菌的污染或寄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甲真菌病的病原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可以分为三类,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通常认为在这三类致病真菌中,皮肤癣菌最常见但是,随着对甲真菌病认识的加深、实验室检查方法的改进以及研究资料的日益丰富,发现地区、气候条件、患者职业、感染部位不同等均会对引起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种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该指南是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针对皮肤科医生制定的,反映了当前文献报道中的最新研究资料。在解释这些资料时应慎重,因为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改变现有的结论或推荐方案。在应用该指南时,需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遵守指南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因此对实施指南时的偏离不应都归咎于疏忽(该指南并不能保证面面俱到,在实际应用中可加以变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